第九章 原版黃袍加身

十二月一日一大早,北漢朝堂接到了北方八百里急報,遼國兵出兩路,再擾北疆。毫無例外,朝堂大小文官員立即都將目光轉向了正如日中天的天雄節度使、樞密使郭威。

郭威二話不說,於金殿上自請太后詔書,親自帶領全體天雄軍北上禦敵,吩咐所有天雄士兵攜帶十天糧草,午時於北城門集合,向鄴都(今河北邯鄲)進發。

因爲天雄軍鎮守河北,主要任務就是抵抗來去如飛的契丹騎兵,早就養成了令行禁止、雷厲風行的行軍效率。不過,當郭威帶着一干幕僚、親衛緊急趕到了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城門下時,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已經趕到的部隊稀稀拉拉的,好多大將還沒有率兵趕到。

郭威悖然大怒,立刻下令派人去催,這才進了東京城幾天時間?怎麼,一個個都不捨得這個花花世界了?

過了老半天,人好不容易聚齊了,大軍開始列隊向北方進發。蹊蹺的事情接連發生了:

一會兒,負責後勤輜重的糧秣官過來請罪稱,十餘輛運送糧草的馬輛車軸斷裂,請求允許維修後再向前追趕大隊伍;

又一會兒,前方開路的騎兵又全部停下了,馬軍都指使揮郭崇威派人過來稟報稱,前方有遊兵散勇過來騷擾,估計是前些日子漏網的禁軍。

郭威一聽,氣得鼻子都歪了,這算什麼藉口?全體禁軍都已歸順了自己,誰會這麼不知死活來阻擋幾萬大軍的道路?

就在郭威要大發雷霆之時,魏仁浦打馬上來,竭力勸慰郭威息怒,直接道出了這些將領心中最大的擔憂:咱們天雄軍冒天下之大不韙兵出東京,又殺了當朝皇帝,現在就這麼走了,會不會很快被人秋後算帳?

郭威怒道:“契丹入侵,國家危矣,豈可意氣用事?傳令下去,再有怠惰,一律軍法從事!”

軍令很快傳了下去,整體軍隊提速向前趕了一小會兒,行軍速度又慢了下來。

看到這個情況,郭威也很無奈,總不能每一個人都拉過來打上幾軍棍吧?!

十二月三日傍晚,天雄軍用時兩天半方纔趕至一百八十里外的滑州(今河南安陽市滑縣),在大河之南、滑州城西駐營。

亥時(晚九時),正在挑燈處理軍務的郭威又接到帳處急報,後軍輜重突然失火,所帶糧草全部被焚,糧秣指揮使自縛在外,請求罪責。

郭威無奈暗歎數聲,並未下令處置指揮使,只是吩咐大軍暫時駐留澶州,另派人員進滑州,趕赴澶州城、鄴都徵集糧草。

這一夜註定不會是一個安靜的夜晚。

子時(晚十一時),被郭威留守鄴都的天雄牙內都指揮使柴榮率二百騎兵趕至大營,未去見郭威,反而暗中聚齊了軍中大將進行密議。

就在這時,大營外來了一行人馬,領頭的太監手捧聖旨,號稱是當今聖上的特使,特來慰勞郭威郭使相。

守門的牙將將這行人請至了一個空閒的大帳,轉身來到了一個偏帳,將這個消息通知了正在這裡聚議的一干軍中大將。

帳中立刻炸了。

“什麼聖上?一個黃毛小子,還真看得起自己啊!?”副將王彥超跳了出來,大聲嚷道。

漢隱帝死後,後漢皇室還有四個排上得名的人: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河東節度兼中書令劉崇、後漢高祖的堂弟忠義節度使劉信,後漢隱帝的弟弟劉承勳。倒黴的是,最該承襲帝位的隱帝之弟劉承勳一直重病在身,根本不能爲帝。

而劉崇的兒子武寧節度使劉贇自少年時代就爲後漢高祖喜愛。正因爲如此,郭威十天前便以羣議爲名,上稟李太后,由當朝太師馮道備法駕去徐州迎劉贇爲帝。劉贇現在方纔二十四歲,他在中途得悉郭威又要領兵出征的事情後,聽從馮道的建議,立刻派出了使者日夜兼程趕來勞軍。

柴榮怒瞪了冒失的王彥超一眼,輕聲說道:“大家都心如明鏡,我等陷京師,身上可都是大不赦的罪,若這劉氏趕回京師,我等必死族滅。大家速作決定。”

“不用說了,我等聽從郭將軍的安排!”一衆將領站了起來,捶胸言道。

“那我等分頭行事,須得如此這般……”柴榮將這些人歸攏到跟前,細細言語起來。

當夜,一個流言在軍中迅速傳開,現在京城中的大臣正在密謀,等新皇一到,將尋機毒殺郭威郭將軍,隨後將逐個處置天雄軍將領和士兵。

十二月四日卯時(晨五時),郭威準時醒來,立刻有親衛上前稟報,當今聖上派來了使者慰問,就在帳外。

郭威立刻吩咐敲聚軍鼓,擺設香案,準備接旨。

頒旨的是一個面上無須的年輕小太監,他進得帳來就直接宣旨,聖旨倒是寫得特別熱情,也特別謙虛,劉贇誇郭威爲國之鼎柱,後輩恭祝郭使相出征順利,特送上財物若干,以示慰勞。

郭威自然跪下接旨,聽宣過後,一擡頭,發現帳中羣將無一人下拜聽旨,臉色立刻沉了下來,等他發現立在羣將當中的柴榮,臉色更是冷得如同冰霜一樣。

客氣地送走了使者,郭威也不理會衆將,只是吩咐大軍立即拔營,直奔澶州(今河南濮陽),準備渡過黃河。

下午申時(五時),慢吞吞的大軍進至澶州城西的驛舍,郭威見士兵們自動停下了腳步,只得吩咐大軍就地駐紮,自已進入驛舍休息。

此後不久,正如史書上所載:“諸軍將士大噪趨驛,如牆而進,(郭威)閉門拒之。軍士登牆越屋而入,請爲天子。亂軍山積,登階匝陛,扶搶擁迫,或有裂黃旗以被帝體,以代赭袍,山呼震地……諸軍遂擁帝南行。”

這就是歷史上原版的“黃袍加身”。士兵們一擁而上,甚至扯下了黃色旗幟代表黃袍披到了郭威身上,郭威雖然聲氣沮喪,連續悶絕四次,方纔在“無奈”之下被擁上了龍椅。

事已至此,大軍不再過河,轉頭奔向東京城。隨後,一場充滿正能量的大劇上演了。

回師途中,在衆將的脅逼之下,郭威“乃上太后棧,請奉宗廟,事太后爲母。”

很快,李太后下詔先任郭威爲“監國”,即代理皇帝。詔書中泣告曰:“……老身未終殘年,屬此多難,唯以衰朽,託於始終。(郭監國)載省來箋,如母見待,感認深意,涕泗橫流。”

多麼感人的母子相親相愛的場景啊!

短短一日後,大軍即迴歸東京城,留守老宰相竇固貞也非常識趣,“師百官出迎拜謁,因勸進。”

隨後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

郭威派郭崇威率七百騎前往“迎候”劉贇,並請太師馮道先行回京。同時,郭威又命自己嫡系將領馬鐸“將兵詣許州巡檢”,前去“慰問”忠武節度使劉信。

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郭崇威先是恭敬地送走了太師馮道,然後拿出了太后誥旨,將剛當了幾天名義上皇帝的劉贇降爲開府議同三司、檢校太師上柱國、湘陰公,派兵嚴加看押。

就這樣,後漢劉氏一姓朝代僅歷四年,就宣告下野,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華夏北方歷史正式步入後周時代。

第五十六章 強國三疏(一)第六十八章 第三課(四)第七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二)第四十六章 到底是誰黑誰啊?第六卷 爲政 第八章 大危機(一)第十四章 你們應該立大志第九十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第十九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四十六章 劍指潭州第二十七章 第一課(一)第八十二章 告泉漳百姓書第五十五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二)第二十三章 十大天想(二)第一百二十章 影響歷史的會唔(一)第三十九章 聰明的和尚第四十九章 超級市場(六)第九十一章 着實懊惱第一百一十一章 招賢面試(一)第七十四章 終極防線(二)第九十七章 敢一戰否?第七十八章 燎原之火第四十章 就從這裡開始!第二十三章 悟第四十八章 內聖外王(二)第五章 連鎖反應第八十九章 罪字營第八十九章 三件實事第六十一章 佳人嫣然浪子怒第七十九章 錢荒的徵兆第三章 軍紀官和技術官第六卷 爲政 第四章 特戰總結第六十九章 血腥拷問第一百零一章 老虎與牛犢(三)第五十一章 絕不輕恕第五章 忽悠暈了第六十一章 最重要的是信心第十二章 特戰之道第四十八章 刺殺(一)第八十一章 南方困境(二)第三十章 心無旁騖第六十六章 齊王探訪第五十五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二)第八十章 南方困境(一)第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一)第八十二章 告泉漳百姓書第七卷 鏖戰 第四章 生不離,死不別第八十章 好人之壞第八十四章 坊間之論第六十六章 鬩牆恨(一)第四十五章 異想須得天開第二十章 一個衝鋒就搞定?第三十三章 行業大會(一)第六卷 爲政 第七章 不怯不妄第二十九章 第一課(三)第三十四章 十大罪狀(三)第四十三章 囚徒理論第六十八章 怒髮衝冠第六十章 疑神疑鬼第六章 血盟之誓(二)第四十六章 劍指潭州第五章 連鎖反應第七卷 鏖戰 第五章 大動員(一)第四章 投名狀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一)第三十三章 酒酣處(三)第九十五章 小咼口之戰第六十五章 心理戰第四十五章 超級市場(二)第五十七章 搶心第二十二章 禁軍大選拔(三)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一)第八十七章 前赴後繼第八十八章 城欲摧第三十七章 你可是怕了?第一百零五章 十月圍城第十三章 你倆別誤會第一百零五章 一擊即潰第十七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四十章 耍橫?我陪你!第九十四章 三個有利於第五十章 都是文化人第六十八章 圍觀事件第三十二章 陳州熱身戰(一)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一)第八十四章 坊間之論第一百二十八章 衆志成城(二)第九十一章 心應如海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一)第二十九章 妖僧復至第五十三章 可笑之極第八十七章 開業盛典第六卷 爲政 第四章 特戰總結第四十一章 我要辭官第二十八章 援兵紛至(二)第三十八章 兩場大典第五十七章 想不想跟溪州一樣?第七十六章 野外勘測作業(三)第十八章 僵持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舊恩怨第六十三章 人心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