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禁軍大選拔(三)

也該回來了!林楓在心裡估算過,選拔全程一來一回六十里,雖然他們是全副武裝,但對比一下後世馬拉松的四十二公里稍多,兩個小時左右也該有強者率先完成了。

齊王李景遂帶頭,臺上的人一下子全站了起來。

跑在最前面的正是葛暢,他身後是一個整齊的團隊,大家步伐節奏一致,隊形依然比較整齊。

不約而同,林楓與一干中郎將開始查點葛暢身後的人數,總計四十六人,除了參加過特種訓練的三十九名禁軍外,還有包括陳立飛在內的七名各軍頂級強者。

幾個中郎將是急性子,向李景遂道了一聲罪,急急跑下臺去,到跟前清點各自軍中的人數。其他的中郎將一看,也坐不住了,也齊齊擁到了李景遂面前。李景遂看看身邊的李從謙和林楓,發現兩人也露出了焦急的模樣,頓時輕笑一聲,起身向臺下走去,李從謙、林楓和其他中郎將趕緊跟在了身後。

高臺前,齊王府侍衛一一點數,逐一查驗先到者的號牌後,開始一一登記其姓名、軍職、所屬部隊。

葛暢抹掉滿頭的汗,看看了身後的人數,向林楓擊胸問候:“林大人,幸不辱命。”

林楓狠狠捶了他胸口一拳,豎了豎大拇指,然後振臂高喊:“必勝!”

已到禁軍立刻身體站得筆挺,齊聲答道:“必勝!”

林楓一揮手,揚聲說道:“稍作整理。所有人排成兩隊,歡迎我們後面的隊友!”

說實在話,在林楓以往的變態折磨下,今天選拔的這點難度對這些人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沒有人去後面休息,將武器卸下後,大家很快排成了兩排,李從謙、陳飛他們分別站到了隊伍的最前面。

第一團隊到了差不多一刻鐘後,後面纔有士兵陸續趕到,零星有葛暢手下的士兵,但其他軍中的士兵開始明顯多了起來。沒有人安排,但以林楓和十二個中郎將爲首,在終點線後形成了十三個小型團伙兒。李景遂則在幾名侍衛的陪同下,不時在各個團隊之前轉着。

很快,營門口又來了一大塊兒人馬,依然以參加過谷中訓練的禁軍爲主,共計三十四人,他們排成整齊的長方形隊伍,口中喊着號子。看到了終點線,領頭的一名禁軍大喊一聲:“必勝,衝刺!”立刻,團隊的所有士兵全體大喊着“必勝”,齊步向前猛衝,又將兩三名前面的零星士兵給超過了。

一名齊王府侍衛本來準備上前攔人查驗,但一看這些人胸前統一配帶的勳章,每人右手高舉的號碼牌,立刻一揮手示意通過,只是查驗了每行每列的人數,高喊囑咐了一聲,讓他們自己把名字集中報過來。

這一羣人過來後,林楓的團隊頓時大了許多,而其他中郎將的身邊最多也不過十來個人。李景遂也大感佩服,領着人過來慰問。

“見過齊王,見過林大人!”這羣禁軍士兵齊齊擊胸三次,整齊地排隊穿過歡迎的人羣。

“好樣的!”林楓也是大爲滿意,已到了差不多一百五十人,自己一方五分之四的人已經到了,這可真給自己長面子啊!

此後,回來的人越來越多,二百人的名額很快就夠了,林楓這邊又多了十一個人,只剩下十個士兵還未到。這下子,有些人着急了,這都是共同磨礪、共同扶持兩個月的兄弟,不能散了夥啊。葛暢很快統計出了十名未到兄弟的名字,大家的隊伍也站得有些散亂,焦急地盯着每一位到來的禁軍。

趕到第二百五十名時,又有八名禁軍兄弟到了,他們幾個面色通紅地看向林楓,想說話卻沒說出來。

林楓一揮手:“你們盡力了,沒事兒,還是候補身份,更努力一些,我們還會在一起!”

那兩名士兵不會出什麼事情了吧?林楓也有些擔心了。

終於,在近五百名的時候,剩餘的兩名禁軍出現了,其中一個右腿有些瘸,身上的衣服也有些破爛,另一名禁軍一隻手在拉着他。

見到林楓,那名瘸腿的士兵“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哽咽地說道:“林大人,我對不起大家啊,本來可以跑進二百名的,快到了卻不慎被人絆倒了,也拖累了韓歷兄弟。”

林楓衝兩人一豎大拇指,特別拍了拍那位不肯捨棄兄弟的韓歷的肩膀幾下,悄悄附到兩人的耳邊說道:“先不要聲張,回頭我想辦法!”

林楓一顆心放了下來,開始觀察起各位中郎將的隊伍來。每位中郎將處都分成了一小一大兩塊,前面是少則五六人,多則二十人的小團隊,這都是入選特種隊伍的,而後方不斷增大的一塊兒則是各位中郎將在爲比武而選擇拔出來的五百人團隊。

此時,有跑完半程但遠遠落後的士兵十分不服氣,開始嚷嚷着要展現自己的其他才能,當他們被組織者來到比試場地,好多人眼頓時傻了,這要求太高了吧?!

可不是嘛!射箭的靶子在百步以外,要的就是百步穿楊的本領;騎兵要求快速繞過幾個複雜的阻礙,途中還得砍掉三名草人的腦袋;飛刀則是十步之外一個小得可憐的靶子,十刀至少得八刀中靶;投擲也不簡單,三十步外放了一個籃子,投石頭十次,兩次以上入籃者可以考慮。

看到這個場景,好多士兵自然而然地向後退縮了,這太變態了,我不陪你們玩了。

當然,諸多禁軍中也不是沒有高手,場場比試下來,發現不僅有十箭接連射中靶心的射箭高手,也有騎馬完成任務還順帶玩個蹬裡藏身之類花活的騎術高手,其中,一個看似瘦弱的禁軍,拿起石頭,瞄也不瞄遠處的籃子,十個石頭不停氣投出,竟然中了七個,讓在旁觀看的李景遂和林楓大爲稱奇。

等到無人再踊躍出頭現場獻藝之時,看得已經有些無趣的李景遂一拉林楓,兩人抽身出來,安排手下侍衛去將各軍入選的禁軍全部引領過來。

由魏三帶頭,大大小小二十五名特種戰士和葛暢本都的九十一名士兵排成二十人一排的隊列,其餘新加入的禁軍士兵也有樣學樣,將隊列補滿,然後續排下去,入選候補身份的五十名士兵和四十一名特長者也依次排在了後面。

李景遂滿意地看着眼前的三百一十七名士兵,這就是堪稱大唐最強的士兵了!他揚聲問道:“我大唐最精銳的士兵們,你們想當普天下最精銳的士兵嗎?”

“想!”三百多名士兵齊聲狂吼道。

“好!我期待你們在林楓林大人的訓練和帶領下,忠誠我皇,早日傲視天下,贏得無上榮譽。下面,請林楓林大人爲大家講幾句。”李景遂說過一番場面話,示意林楓上了。

林楓上前一步,揚聲喊道:“林某看了一下,隊伍裡共計有三個都尉、六個都頭,感謝你們對林某的認可,讓你們受委屈了!”

這句話一說,本來心裡還有點難受與不捨的陳立飛立刻擡起了頭,盯着眼前的林楓。

林楓繼續高喊道:“林某帶兵素來事事講究公平、公正、公開,一切以能力排位次,一切以功勞論英雄!從明天起,所有人都是一個小兵身份,二十天後,我們將以十人爲一組進行分組,公開選拔三十一個組長、三十一個副組長,還有十個都頭、三個都尉,有能力你就拿出來,到比賽場上用能力證明你能勝任!”

這番話一說,陳立飛等三名原來的都尉立刻都有點躍躍欲試,恨不得現在就拉出來比試比試。

正事一完,李景遂也不想在操場上磨時間了,畢竟從一大早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時辰,光肚子就已經餓得受不了,他與各位中郎將一打招呼,自行先撤了。

隨後,林楓安排暫由鄭玉琮、葛暢帶隊,明日起開始在清涼山訓練場繼續進行爲期二十天的封閉訓練,進行身體基礎訓練強化。現在,所有人下午放假休息,見見家人,收拾一下行裝,今晚上所有人必須到此報到。此後,林楓再與禁軍北衙的人進行了接洽商議,安排好了三百多名士兵的住宿、吃飯等問題。

林楓看看訓練場上依然熱火朝天進行選拔的十二路禁軍,搖了搖頭,直接帶着魏三、陳飛他們回家了。

第二十章 大生意(二)第十四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一百零六章 垃圾戰爭第七十七章 野外勘測作業(四)第七十九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九)第二十五章 南下!南下!第六十三章 不是流言的流言第一百零九章 《大唐見聞錄•放榜日》第四十二章 方與圓第二十五章 公共大課第九十章 規則很簡單第八十三章 佳人如玉愛如蜜第一百零八章 城市的良心第九十二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招賢面試(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屍山血海(四)第九章 我有重要軍情第九十五章 小咼口之戰第十六章 山河同悲第六十四章 少年軍校第七十八章 燎原之火第十八章 集訓第二十四章 你想讓這裡是什麼?第六十二章 決裂第八十二章 告泉漳百姓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都是棋子(二)第九十九章 禁軍比武(一)第四十五章 謠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發衝冠(二)第三十六章 開業前夕第九十五章 小咼口之戰第十三章 唱響激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招賢面試(七)第六卷 爲政 第一章 勝利的煩惱第一百二十八章 衆志成城(二)第八十六章 壽州道德法(一)第四十六章 劍指潭州第十六章 鐵人三項第七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二)第七十八章 戰爭檄文第一百零六章 桂州大戰(五)第二十三章 實操考試第六章 西邊來人了!第六卷 爲政 第七章 不怯不妄第六十三章 陌刀陣第四十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四)第八十五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一)第三十五章 錦衣夜行不好受啊第四章 餘波第三十九章 聰明的和尚第二十五章 到壽州去(三)第七十二章 潛伏第一百零三章 演戲要做足第二十二章 歸心似箭第七十七章 賓客盈門第二十三章 十大天想(二)第三十五章 模特培訓第二十九章 商人的未來第九十九章 福州大戰(一)第九十三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三)第七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六十五章 絕戶計第八十五章 南方困境(六)第五十九章 軍事顧問第十六章 大招聘(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招賢面試(二)第一百章 老虎與牛犢(二)第九十九章 皇家家宴(三)第九十五章 小咼口之戰第三十五章 龍虎會(二)第一百零一章 老虎與牛犢(三)第七十九章 建成在即第三十五章 模特培訓第四十四章 小設一局第一章 歷史性的抉擇第九十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第二十三章 到壽州去(一)第四十章 打出自己的戰爭節奏第六十八章 圍觀事件第十章 聖上駕到第四十五章 異想須得天開第十章 歡樂日(二)第二章 一朝反目第六十二章 陷馬陣第九十二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二)第五十六章 搶錢搶美人(三)第一章 我要的就是廢材第四十四章 當大將軍並不難!第六十七章 你們要當好眼睛第六十三章 殺!殺!殺!第十四章 打假記第八十九章 罪字營第七十二章 潛伏第二章 一朝反目第十八章 僵持第七章 夷漢盟約式爭吵第一百零九章 《大唐見聞錄•放榜日》第五十六章 力阻其議第四十五章 不快樂的慶功宴(一)第四十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