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四)

武昌節度使劉仁贍饒有興趣地看着林楓,越看心裡越喜歡,這與他印象中那個能提出《強國三疏》、招賢十題的熱血、智慧、有爲青年也越來越契合。

如果自己能有一個女兒就好了,一定讓她嫁給林楓!劉仁贍心中感慨之後自己就不由地微微搖頭笑了:這是什麼場合,自己怎麼會興起這樣的荒唐念頭來?

齊王李景遂來回看了兩圈,全是低頭沉思的人頭,又轉頭看了看窗外的天時,走過去向李璟低語了兩句,折了回來,揚聲說道:“大家回京相聚一次着實不易,時間無比寶貴,聖上特地安排了大家簡便午餐,飯後大家繼續討論。”

御宴嘛,雖說是簡便,卻依然是上百道大菜流水般地被端了上來。御宴之上可沒有亂放的名籤,大家自然是按官職地位依次落座,一個個恪守禦宴規矩,靜靜地咀嚼着食物。

飯後,在回含涼殿的路上,劉仁贍悄然落下身位,與走在最後的林楓走成了一排。

林楓對這位忠勇老將十分欽佩,立刻要躬身施禮。

劉仁贍攔住了他,低聲詢問他招賢十題中大多與軍事有關,這所有一切是不是他一早就謀劃好的?

林楓可不敢這麼自誇,立刻解說自己提出招賢十題的本意是想發掘更多的人才,努力促進南唐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全面發展,只不過對軍事稍有側重而已。

劉仁贍讚賞地看着林楓,左手不由地拍了拍林楓的肩膀。

林楓望着老人那清癯黑瘦臉龐上悄然滑落的幾滴細微汗珠,不由地心中一陣激動,伸出了右手,作出了握手的邀請姿式。

劉仁贍有些疑惑地看着林楓的右手,有些猶豫地伸出自己的右手。

林楓右手握了上去,將左手也覆蓋了上去,用力地搖了兩下,然後誠懇地向劉仁贍輕聲說道:“劉大人,晚輩想請求您一次精誠無私的合作。”

“合作?此話怎講?”劉仁贍有些吃驚地說道,右手並未抽出。

林楓輕輕擡起右手,向西方的天空指了一指。

劉仁贍隨着他的手指向西看去,略一沉思,眼神突然爆出異樣的興奮。

林楓再指指旁邊的一棵大樹,輕聲說道:“大樹中空,一推即倒。”

劉仁贍悄悄用右手指了指前方齊王李景遂的位置,林楓會意,立刻低聲說道:“皆已同意。”

劉仁贍激動地搓了搓手,如果拿下了西邊的楚國,南唐國土即可增加一倍有餘,那戰略縱深立刻就不一樣了,這將是影響南唐發展的關鍵一步啊。他輕聲說道:“確有異動,我會繼續注意。另外,我一定加緊認真練兵。”

林楓微笑堆了滿臉,衝劉仁贍豎了豎大拇指,一揖到地。

兩人的動作終於引起了前邊的楚州刺史兼團練史何敬洙的注意,他轉回頭來看了看這滿面春風的一老一小,疑惑地說:“你倆在嘀咕什麼?”

“回何大人,小子在與劉大人討論招賢十題。”林楓趕緊施禮道。

何敬洙又看了這兩人幾眼,輕輕搖頭轉過身去。

所有人回到大殿,依名籤坐好,齊王李景遂也不廢話,直接詢問大家對於比武中的團隊項目有何建議。

這一次,林楓直接把頭一低,準備當一個好聽衆了。

大殿裡靜了一會兒,兵部尚書陳浚開口說道:“陛下、齊王,明年比武隊伍較多,微臣考慮再如昨日的一對一比武不太現實,設定一項需要檢驗團隊全體體力、攻擊、防守等內容的遠距離作戰目的如何?”

林楓不由地驚奇擡頭看着這位白麪中年儒生模樣的兵部尚書,他的想法倒與自己的想法有些接近。

“那陳大人的具體建議是?”李景遂追問道。

“所有參與比武士兵集體跋涉一定距離,再折回訓練場,進行同樣的攻防任務,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者,依人數多少定名次。”陳浚稍微提高了一些聲音說道。

“大家認爲如何?”李景遂沒有評價,直接詢問在場人士。

劉仁贍開始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這樣並不太好衡量各個隊伍的實際戰鬥力啊。

殿中的其他人也都在盤算這種做法對自己隊伍的利弊,一時間沒有人接話。

李景遂習慣性地轉向了林楓,開口問道:“林大人,你有何看法?”

林楓一看無法當觀衆了,只好站起來說道:“陳尚書的想法非常好,微臣有一個小小的改動建議,請陳尚書見諒。”

陳浚倒是非常大度地伸手示意請林楓直講。

林楓揚聲說道:“林某一直堅持,一支軍隊無論何時都要以實戰爲目的,根據陳尚書的建議,林某想提出這樣的補充建議:就以清涼山訓練場爲終點,分別選定一條山路和一條河路兩條進攻路線,距離均爲二百里,限定時間爲兩天。各隊從起始點出發前,現場抽籤選擇自己從陸路還是水路進攻,每次抽籤選出兩組軍隊分兩路同時進行;中間,由微臣率領特種部隊沿途進行襲擾和攻擊,考驗他們的防守;然後,參賽隊在限定時間內到達清涼山訓練場後,分別進攻由相同人數把守的一段城牆,攻下城牆後,先依各隊順利完成全部任務的時間長短,再依各隊剩餘士兵多少決定隊伍的名次!”

這下子,幾乎殿中所有人都有些瞪目結舌地看着林楓,這樣子的考驗也太瘋狂,太變態了吧。

林楓倒是非常坦然地迎向這些目光,開口說道:“大家也許認爲難度有點高,但是,我們特種訓練曾經不攜糧食,餓着肚子急行軍三百里路。我想這點難度咬咬牙可以克服。”林楓的目的其實一直很單純,那就是逼這些地方軍政大員切實重視比武,優中選優,篩選出真正的精銳之師。

李景遂這時開口了:“諸位,昨日比武之後,我反思了很多,爲什麼我們江南立國以來就從來打不過淮河去?爲什麼在攻閩戰爭沒有能畢全功於一役?禁軍,我們日常均視之爲我國精銳,但實際上,日常訓練是否認真、是否真正講究實戰效果,我們已經在昨日的比武中清楚地看到了正反兩種典型。”

李景遂聲音越來越大,甚至有些激憤:“林大人曾經在《強國三疏》中說過,國之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諸位,文恬武嬉大大誤國啊!所以我認爲,林大人所提建議並不過分!”

李景遂這麼一表白,所有人沒辦法接話了。

稍等頓了一會兒,李景遂揚聲說道:“這一次,我就專斷一回,比武內容就依林大人的建議。下面,我們討論一下各地參加的軍隊數目。”

第七十七章 爲自己活着第六章 大杯具與小杯具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不妨做漁翁第五十二章 刀之盟約(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莫辨第八十二章 南方困境(三)第二十章 禁軍大選拔(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都是棋子(二)第九十八章 下等人的尊嚴第十章 夜悲泣第四十五章 超級市場(二)第五十五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二)第六十六章 何謂情報第七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一)第三十九章 新奇連連第九十九章 增減之計第七十六章 陪審團第九十三章 噩夢之初(三)第四十八章 刺殺(一)第十七章 希望(二)第七十三章 製圖六體第三十三章 大麻煩還是來了!第十三章 歡宴第六十八章 圍觀事件第一百零一章 老虎與牛犢(三)第四章 就是要打擊你第十一章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第三十三章 行業大會(一)第十五章 楚國,再見!第三十四章 十大罪狀(三)第七十七章 可惜了這大好楚地第九章 原版黃袍加身第六十六章 何謂情報第七十三章 製圖六體第四十四章 小設一局第二十五章 到壽州去(三)第九十八章 皇家家宴(二)第八十五章 攪水之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三十章 咱改換門庭吧第五十五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二)第四十三章 囚徒理論第九十四章 血盟之約(一)第二十八章 撥劍的君子第六十四章 從簡單到複雜的作業(一)第一百零九章 《大唐見聞錄•放榜日》第三十三章 陳州熱身戰(二)第五章 連鎖反應第四十五章 再下一城(二)第十五章 強烈地震第四十六章 劍指潭州第八十三章 佳人如玉愛如蜜第九十四章 忙壞的使者第六卷 爲政 第七章 不怯不妄第六十六章 第三課(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英靈之誓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七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一)第四十七章 武器大升級第十三章 你改行吧第八十八章 蓮開並蒂第四十章 雷霆一擊(二)第六十二章 帑藏之爭第四十九章 超級市場(六)第二十章 禁軍大選拔(一)第三章 只能出絕招了第二十六章 想不想當兵王?第十三章 歡宴第六十一章 最重要的是信心第三十章 心無旁騖第三十一章 不見其形 遑論其神第四十四章 我要見你們老大第五十七章 天下客商大會(四)第八十章 好人之壞第八十七章 前赴後繼第九十章 妖僧遁匿第四章 南唐的福建子?第一百零四章 成名之作第九十七章 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四)第二十三章 悟第五十六章 做個交易吧第八十二章 密議(二)第六十三章 殺!殺!殺!第十六章 山河同悲第一百二十九章 英靈之誓第五十九章 你們太讓我失望了!第九十二章 噩夢之初(二)第九十章 規則很簡單第八十九章 三件實事第六十九章 血腥拷問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一)第一百章 福州大戰(二)第八十一章 閉門會議第九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四)第六十一章 奪橋第十九章 驚豔第七章 刃之誕生第九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一)第二十四章 科技就是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