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勳爵天下(一)

當李璟揮手阻止太監的喊聲,心情依舊鬱悶着推開御書房的門後,發現御書房依舊是一副僵持的局面:

大理寺卿兼給事中蕭儼,諫議大夫、禮部侍郎江文蔚,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遊簡言,虞部員外郎韓熙載還有承奉郎廖居素幾個人各據一個角落坐着,互不相望,都低頭沉默不語。

立刻,李璟的心情就更加鬱悶了。如果自己私下找了一幫人還是擬不出利商法變革草案,豈不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嗎?自己豈不是在宋齊丘等人面前輸了一籌?

幾個人一擡頭髮現李璟已經站在了房屋中央,立刻撲通跪在了地上,大禮參拜。

“免禮免禮!”李璟心情煩躁地揮揮手,直接走到御書桌後面坐下了。

蕭儼幾個人私下裡對了對眼神,知道皇上一定是對他們目前毫無進展不滿意,但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蕭儼等人雖然支持變革,但並不代表他們對利商法沒意見、沒想法啊!沒有了宋黨的人作對手,幾個人在宮內已經呆呆整整一天一夜了,他們自己卻因爲商爵法幾個核心問題爭論不下,草案就寫了一個總綱,總共沒有幾個字!

問題依舊是老問題,也正是此前朝堂上爭執不下的幾個問題:

一呢,商人賜爵標準怎麼定?也就是一個商人做了多少好事纔可以賜爵,總不能開了兩天粥棚,贈人幾文錢就賜爵吧?

二呢,商人賜爵該不該設立上限?萬一回頭再出一個富可敵國、權可傾國的呂不韋怎麼辦?

三呢,商爵法與現行勳爵制度如何銜接?是接續現有的制度,還是另起一套制度?

四呢,原來士農工商排名最後的商人現在都可以賜爵了,那工呢?農呢?一般士人呢?士兵呢?

在書房的沉寂氛圍中,韓熙載微閉雙目,又一次在心中慢慢梳理勳爵制度由來和變遷。

中國封爵制度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的《禮記•王制篇》中就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先秦時間,中國封爵制度混沌不堪。如戰國時期,關東六國的封君食邑制,秦二十等軍功爵中的徹侯、關內侯,都屬於封爵制度的初級形式。封爵制度出現後,在相當長時間內,與分封制的區別不甚明顯。如封君食邑制,封君在食邑內仍具有一定行政職能。秦二十等軍功爵,累積爵級至關內侯、徹侯,即可食租稅或食邑;食租稅的封爵不僅與賜爵制渾然一體,而且仍具有吏職性質,尚未與官制發生徹底分離。

至漢代,封爵制度得到確立。漢中期以後,封爵制度得以確立和完善,主要有四個標誌:一爲食租稅權與領民行政權分離;二爲同姓封爵與異姓封爵的分離,即皇子封王,功臣封侯;三爲賜爵制與封爵制的分離;四爲封爵與職官的分離,即封爵自成等級序列,雖有與職官相對應的秩次,但無行政職能,不屬於官。通過這四項分離,封爵制度的本質比較清晰了——具有政治等級名位而無行政權;享有封國及食邑戶;世襲相承;衣食租稅。

隋唐以來,勳爵榮譽制度趨於穩定。五等爵在煬帝時只保留王、公、侯三等,餘皆廢。

“有政治等級名位而無行政權……世襲相承……”韓熙載口中喃喃低語道,從衣袋中再次拿出一張小紙條,再次看了幾遍上面所寫的“退稅、巡視、有名無實、士農工商共用、不世襲、軍隊單行”等幾個詞,終於下定了決心,開口說道:“陛下,微臣有些關於商爵法的想法,想稟奏陛下。”

咦,入宮以來一言不發的韓熙載終於要開口說話了?!不光是李璟,連蕭儼等人也不自由主地擡起了頭看着韓熙載。

“哦,愛卿快講!”李璟一把扔掉了手中早就翻得無聊的書卷,目光炯炯地盯着韓熙載。

變革變革,意味着突破和創新!自己這幫人還是不夠大膽,缺乏勇氣啊!韓熙載暗暗搖頭,有些苦澀地開口說道:

“商者,僅爲社會階層一員。如果單列商爵法,其他階層的優秀人才和愛國之士怎麼辦?比如,招賢十題選拔出來的人才以後做出更大的貢獻要不要賜爵?戰場上奮勇殺敵、開疆拓土的士兵呢?如果以後再有班超班定遠那樣出使西域、立下大功的有志士人呢?我們的財政絕承擔不了如此多的人員都去當官,那只有封爵一條路。

微臣思來想去,感覺原有的勳爵制度應該保持不變,而另行設計兩種並行的榮譽勳爵制度。一種是適用士農工商各階層,另一種則是專門的軍功爵制。”

這倒是一個新鮮的思路!書房中所有其他人都眼前一亮,李璟更是來了興趣,雙手按在桌案上,開口催促道:“韓卿請細細道來!”

“適用士農工商的勳爵制度,可以根據貢獻和功勞分爲三等九級,第一等,在榮譽之外,可以獎賞土地和錢財,最高級者還可以榮譽世襲長子一人;第二等,在榮譽之外,可根不同等級獎賞不同數額的錢財;第三等,只獎賞不等的榮譽,例如見官不拜,道路先行,優先入仕。而軍功爵者,考慮到我唐今後只有武力平定天下這樣唯一一條途徑,應該設立完全以軍功來論的勳爵制,直接與土地、錢財、榮譽掛上鉤!”韓熙載理着思路,慢慢講道。

說到這裡,韓熙載思想上有些卡殼,再次掏出那張小紙條瞥了兩眼,接着說了下去:

“兩種勳爵制度實施開後,一方面要講求嚴謹公正,可將賜爵的過程、公正與否作爲今後的巡視檢查,一旦發現弄虛作假,所有涉案人員一律免職,騙爵之人永世不可入仕賜爵;一方面呢,要講求靈活。比如說商人和有的士人並不缺乏錢財,可以考慮以按比例退稅等方式來鼓勵他們更加主動地投入慈善事業。”

“你剛纔拿出來的是什麼好東西?讓朕看看。”李璟興趣更濃,開口問道。

“臣遵旨。”韓熙載站起身來,將那張紙條拿了出來,遞給了璟。

“這是?”李璟拿到紙條,猛然間有些發愣。

“陛下請恕微臣之罪。實不相瞞,微臣方纔所述均是與林楓林大人閒聊時林大人所談到的想法,微臣事後記在了紙上,用來提醒自己。微臣,只是拾人牙慧而已!”韓熙載微嘆一聲,躬身稟道。

起先,韓熙載之所以一直猶豫不絕,正是因爲他考慮到,這樣的制度一旦推行,那麼天下所有讀書人以後就不那麼值錢了!韓熙載作爲一個文章起家的士人,一直在天人交戰,是繼續維護本階層利益,還是爲了大唐未來而拼一把?直到最後,他才咬牙做出了決定。

又是林楓!書房中所有人都是一怔。

“陛下,請恕微臣妄論,微臣認可林大人和韓大人的勳爵思路。”校書郎廖居素率先站了起來,選擇站到林楓一邊。

因林楓之慧眼有加,廖居素得以參加辯論賽,從而開啓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新曙光,現在已經從正九品上的校書郎升到從八品上的承奉郎,自然對林楓感恩戴德,而且隨之他對林楓瞭解越多,就對林楓越發敬仰。這不,滿朝人爭執不下的問題,人家也早就給出了答案和思路。關鍵還是所有人囿於傳統固有思維,根本不敢突破啊!

“臣贊同!”蕭儼、江文蔚、遊簡言也紛紛站起,表明自己的態度。

其實,放到治國平天下的戰略角度考慮,林楓提出的所有變革都是勢在必行也是南唐能夠做到的,關鍵是南唐統治者敢不敢想、敢不敢做、願不願做啊!

“善!”李璟一甩頭,甩掉了腦中的一絲驚訝與不快,開口吩咐道,“請衆位愛卿以此着手,即刻擬出兩種勳爵制度來!”

第二十五章 又被陰了一把第六卷 爲政 第二章 誠如君願第三十三章 人事大變動第二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中)第九十二章 心領神會第七章 夷漢盟約式爭吵第十一章 歡樂日(三)第十一章 怒難遏第十六章 貨幣戰爭(二)第二十七章 大唐新村(二)第二十八章 商業競爭第三十四章 龍虎會(一)第六十四章 兄弟齊心第八十三章 歌舞三境界第六十五章 放心,我不搞強拆!第八十二章 舌戰(一)第九十章 更弦易轍第二十八章 離別家宴第二十六章 大唐新村(一)第七十五章 民與國第八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四十九章 記得笑起來!第五十五章 早朝(二)第五十五章 天下客商大會(二)第八十章 南方困境(一)第十三章 你改行吧第六十五章 從簡單到複雜的作業(二)第二十四章 你想讓這裡是什麼?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舊恩怨第八十二章 南方困境(三)第二十八章 撥劍的君子第十九章 放惡魔與防惡魔第六十六章 別想混水摸魚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賢面試(五)第七十七章 野外勘測作業(四)第五十二章 污了那些詞作!第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的協議第一百二十章 影響歷史的會唔(一)第九十一章 着實懊惱第六卷 爲政 第八章 大危機(一)第五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十五章 超級市場(二)第八十五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一)第三十三章 行業大會(一)第三十五章 錦衣夜行不好受啊第三十三章 人事大變動第七十五章 手令拿來!第二十七章 援兵紛至(一)第二十四章 十大天想(三)第九十九章 最不可靠的道德第四十七章 應對有術第一百零四章 繼續取巧第三十二章 打鐵坊的演進第一百零五章 十月圍城第七卷 鏖戰 第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十六章 出使之月第八十六章 菜市場論第六十章 局勢突變第七十章 衝動的懲罰第八十五章 內外呼應第六十章 老將出馬第四十章 格鬥與合擊第五十四章 政治作業第四十四章 小設一局第九十一章 春風化寒冰第三十四章 道家信徒第七十一章 千奇百怪的訓練(二)第十五章 貨幣戰爭(一)第四十二章 雷霆一擊(四)第二十七章 興奮號大朝會第八十二章 一日三驚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賢面試(五)第五十六章 強國三疏(一)第七十二章 沒有任何條件第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九)第四十九章 記得笑起來!第九章 我有重要軍情第七章 這就是傳說中的跨馬遊街?第一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狼嘯鷹翔第十五章 咱要做漁翁!第三十七章 冰火兩重天(二)第一百零四章 新一輪熱潮第十九章 放惡魔與防惡魔第七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五十一章 《大唐見聞錄•超級市場》(一第二十五章 我有一個希望第二十章 大生意(二)第一百零一章 老虎與牛犢(三)第十一章 只願長醉不願醒第八十九章 《大唐見聞錄•那個早晨》第五十九章 契約論第九十二章 召集令(一)第六十九章 興龍?附龍!第十九章 直殺辰州第四十五章 渡河攻擊第三十四章 隱匿和泅渡第六十九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三十二章 雀巢計劃第五十七章 天下客商大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