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僵持

《告天下英才書》在給了南唐衆多百姓希望的同時,也把一種驚懼不安的情緒帶給了南唐朝廷的大部分朝臣。

針對此,太保、尚書令宋齊丘私下裡與自己一班人討論認定,《告天下英才書》是聖上在向他們示威,就是一封再明白不過的告誡書:你們這班大臣,再不快力推進改革,朕就不客氣了!

宋齊丘採取的迴應是針鋒相對。

此後幾日,宋齊丘在朝堂上一言不發。他也是用行動在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態度:你雖然是皇上,但天下任何事都有制度,做事得有規矩,你不能繞過我這個宰相就這樣下發全國公告,我不同意你這種做法!

宋齊丘也是情非得以。滿朝之人多依附於他,他一旦輕易服軟,宋黨人心馬上就散了,那隊伍就不好帶了!

這幾日,李璟和李景遂等人,也不再逼迫這些人強行通過變革措施,老神在在地以一副冷眼旁觀的表情看着朝堂上的朝臣。

用一句話來概括,南唐朝堂陷入一種僵持狀態!

在此後幾日,雖然朝堂上都還在討論各項變革措施,但辯論的氛圍已經有點心不在蔫了。反對的聲音明顯小了,連以前義正辭嚴、咄咄逼人的幾名反對派中堅大臣也都無形中放低了聲音。此前一直中立的觀風派再度保持高度中立,這皇上與宰相掐起架來了,咱還是先躲躲吧。

這天早朝後,李璟剛剛回來御書房,齊王李景遂就拿着一封奏章走了進來。這是東都留守常夢錫專程快馬直交李景遂的奏章。

“常留守的看法倒與那林楓相當一致,建議朕成立專門的變革機構,由同意變革者組成。景遂,你如何看?”李璟細細讀過,將手中的奏章放下,詢問李景遂。

“臣贊同!從辯論賽開始,直到這幾日的朝堂之局面,微臣一直在思索,變革的措施其實都較爲簡單,只要嘗試突破就可以做到,但要真正實現變革,關鍵在於變革背後支撐的東西要變,我們心裡所想的、我們機構組織上,我感覺都要變。”李景遂皺着眉頭回答道。

李璟驚奇地看了李景遂一眼,說道:“想不到景遂能說出這樣的話語!真是幾日不見,令朕刮目相看啊。”

“慚愧慚愧,臣也是從林楓的變革思路出琢磨出來的。”李景遂連忙表示謙虛。

“欲速則不達。爲穩妥起見,再過幾日,觀觀朝中大臣動靜。如果實在讓朕失望,朕就不得不狠下心了!這樣子吧,景遂,你過幾日可以考慮在參過辯論賽的官員當中,選擇幾名支持改革之人,集中在一起,專門起草利商變革的市易法、商業信用法、商爵法三法吧。”李璟略一沉吟,說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待草案出臺後,再集中討論一下,同樣以禁衛軍專送的方式下發!如果實施效果良好,再成立專門機構。”

“善,聖上之策實乃老成持國之舉,臣佩服!”李景遂挺身而起,撫掌大嘆。

“謀國者必不謀自身也!人選嘛,我感覺以前林楓大力推薦的蕭儼、江文蔚、韓熙載等人比較可靠,上次那個校書郎叫廖居素是吧?也官升一級讓他參與進來吧。”李璟微微一嘆,說道。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辯論、爭吵、僵持,李璟逐漸印證了林楓所說的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凡是極力阻撓變革者,必是既得利益者。自己以往寵信的宋齊丘、魏岑、李徵古、查文徽等人此次卻絲毫不理解自己變革的苦心,雖然口裡聖上依然叫得忠貞無比,但明裡暗裡都在阻撓,讓他深感失望。

“臣遵旨!”李景遂深施一禮,轉身去了。

這天夜裡,金陵城南秦淮河畔東岸一處華宅前,馬車停了裡外幾層,依依呀呀的絲竹聲從宅中傳出來。今日,御史大夫朱鞏於宅中擺宴慶祝第四子滿月,朝中大員自然盡數前來。

一名俏麗的丫環端了一大盤水果,從廚房走出來,蓮步輕移,繞過喧鬧的大廳,走向位於華宅僻靜之處的書房。

聽到丫環推門而進的聲音,屋中人齊齊擡頭,見到只是一名丫環,便又迅速扭轉了頭顱,繼續低聲商量。

好多大官啊!小丫環輕快地眼睛一掠,發現自己的主人、今天喜事的主人翁朱鞏朱大人,竟然忝陪末位。

正如小丫環所猜測,這裡的人全是宋黨的核心人物,官職最小的就是從三品的御史大夫。這麼多天下來,宋黨人心裡也沒底了,老這麼僵持着也不是個事啊!所以,宋齊丘才借朱鞏爲子慶賀的由頭讓所有核心人物一聚。

“變革變革,若不由我們主導,純屬夢囈啊!”樞密使副使魏岑一面說着,身體一面在椅子上扭來扭去。身下這個椅子不如自家的椅子適合自己的體形,感覺十分難受。

“魏大人,萬萬不可大意。我觀聖上神情愈發冷靜,只怕事情近期會有變化。”工部尚書查文徽冷靜地說道。

“魏大人分析很對。老夫已經吩咐宮中內線,緊緊盯着宮中的絲毫變化。”坐在正中位置的太保、尚書令宋齊丘輕撫鬍鬚,開口說道。

“宋老深謀遠慮,我等佩服。”一干人連忙送上馬屁。

宋齊丘神色未變,眼中卻掠過一絲擔憂,低聲說道:“各位大人,《告天下英才書》一事兒我等已經十分被動,萬萬不可大意。老夫近來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宋老所慮極是。”朱鞏躬着腰,親自動手,殷勤爲每一位大人手邊碟子上放上幾顆紅紅的李子。

自這林楓一來,南唐朝廷運轉便開始有些失去控制了!微閉雙目的宋齊丘回顧林楓到來之後發生的所有事情,腦海中頓時浮現一副畫面:南唐原有秩序似乎如同一個年久失修的水壩,林楓的強國三疏凌空出世,成功將原來堅固無比的堤壩擊得鬆散,而《告天下英才書》就如一個突如其來的雷電,生生在堤壩上擊出一道裂縫。

林楓!全是因爲林楓!這一刻,宋齊丘發現自己無比痛恨這個鬼知道什麼來頭的林楓!

哪裡纔是突破口?難道真的要改弦易轍,轉向支持變革不成?宋齊丘身體向後傾倒靠在了椅背上,一種從未有過的蒼老感覺浮上心頭。

第十七章 希望(二)第四十九章 超級市場(六)第十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五)第四十三章 火種第九十三章 有士來投第八十二章 一日三驚第九十章 第一次股東大會(四)第七十九章 次第阻擊第四十章 就從這裡開始!第六十八章 我家堂主有請!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尊重第十四章 你們應該立大志第一百一十八章 煙花警訊第二十六章 大唐新村(一)第八十三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招賢面試(六)第二十章 東京情報站第九十四章 解州騎戰第七十三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三)第七十七章 熱火朝天第六十六章 第三課(二)第五十八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五)第三十二章 陳州熱身戰(一)第九十四章 三個有利於第一百三十六章 狼嘯鷹翔第六章 大動員(二)第三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下)第五十八章 天下客商大會(五)第一百零三章 演戲要做足第四十四章 我要見你們老大第五十六章 天下客商大會(三)第一百章 福州大戰(二)第六十九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賢面試(五)第二十二章 你的方式錯了!第七十七章 熱火朝天第三十二章 酒酣處(二)第一章 我要的就是廢材第七卷 鏖戰 第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十四章 一朝爲兄弟第七十三章 聯袂突襲第九十三章 噩夢之初(三)第六十二章 聲南擊北第九十六章 爲什麼變革第八十四章 南方困境(五)第四章 就是要打擊你第八十四章 坊間之論第四十二章 你選錯邊了!第十八章 僵持第六十七章 奇怪三題第三十四章 十大罪狀(三)第五十章 書房中的舞會第二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中)第八十九章 《大唐見聞錄•那個早晨》第九十九章 最不可靠的道德第六卷 爲政 第一章 勝利的煩惱第二十二章 火神澱的大戲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股東大會(一)第九章 白鱘效應第七卷 鏖戰 第四章 生不離,死不別第二十三章 悟第八十一章 南方困境(二)第七十五章 手令拿來!第五十二章 運輸大隊長第四章 一詞換一人第三十三章 陳州熱身戰(二)第四章 南唐的福建子?第一百零一章 福州大戰(三)第三章 鏟子計劃第六十九章 閉門思過第八十二章 以美麗的名義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掙個勳爵?第五十六章 強國三疏(一)第四十五章 異想須得天開第三十三章 酒酣處(三)第五十八章 自古二代多坑爹第五十四章 早朝(一)第八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一)第七十四章 打土豪 分田地第十七章 海外飛地第三十六章 三不談第三十六章 席間比鬥第三十一章 不見其形 遑論其神第一百一十四章 招賢面試(四)第九十章 我有一個建議第六十三章 人心散了第六十九章 又一把刀要出世第四十七章 應對有術第四十八章 長城之誓第十九章 直殺辰州第五十三章 《大唐見聞錄•超級市場》(三第八章 論兵與賭約第九十九章 增減之計第九十六章 喬遷之喜第八十四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四)第二十五章 到壽州去(三)第九十六章 血盟之約(三)第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五章 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