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羣臣對吐蕃、南詔、渤海三位王子的提議很是不滿,羣情激憤之下竟然有了些許摩擦。李忱冷眼看着羣臣吵吵嚷嚷,心中也是極爲煩躁。對於吐蕃王子的提議,他知道這是一場豪賭,也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的較量。
若是此次失去了大唐威嚴,日後又如何能讓諸國誠服。吐蕃王子的提議既是誘惑也是陷阱,三國合力向大唐討教,不會是輕而易舉的較量。
想到了這些李忱有些左右爲難,應下此事便是落入三國的圈套之中,勝負都是未知之數。屆時若是輸了,國庫庫存的鹽鐵可就拱手送於他國之手。本就虎視眈眈的三國,有了足夠的鐵源更會壯大實力與大唐不利。
李忱在靜思利害關係,而三國王子可是沒有耐心,於是吐蕃王子維鬆提醒道:“陛下,以爲如何?小王素聞大唐風華物茂地靈人傑,莫非是小王妄聞不成?”
“王子莫要口出狂言,只因今日乃是歡慶之宴,此刻討教豈不是掃了雅興?”李瀧臉色一寒說道。她此刻也明白過來,這吐蕃王子與她辯駁是假,引話上勾纔是真正目的。
這時南詔世子酋龍卻面露不屑的說:“公主殿下也無需言有託詞,常言道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如今觀之也不過如此。徒有虛名名不副實……”
“酋龍兄此話不妥……”一旁的渤海世子大虔晃,卻不以爲然的搖頭否決。
南詔世子酋龍面露誇張之情,繼而驚異非常的問:“哦?大虔晃有何高見?”
大虔晃狡黠一笑迴應道:“以愚弟觀之……”說着向在場的衆人掃視了一眼,繼而面帶戲謔接着說:“大唐無能人,皆是庸碌之輩!”
此言一出使得在場羣臣也紛紛給予斥責,然而對於衆人的指責,三位王子卻依舊神態自若,當崔式、魏謨、白敏中等人上前辯駁指責時,三位王子均是口語一致的說:“是非如何,比試一番才知道高低……”
然而就是這簡單的一句話,卻是猶如壓在羣臣心上的一塊大石。此刻誰也不敢妄言請求李忱應戰,因爲東瀛獻寶一事已經成了前車之鑑。若是最後勝了尚算無事,可要是輸了,那請戰之人便成了罪人。
李忱臉色有些陰沉,沉吟片刻道:“不知這文武如何比?”
見李忱已有鬆動之意,三位王子麪露喜色,吐蕃王子行禮道:“此次討教旨在交流,定不會傷了彼此的和氣。先是比試文鬥,小王與兩位世子各出一題。三題之難,不會上天入地,非人力所爲。屆時若大唐諸位能人無法勘破,我等也會給予解析,以此表明三題乃是人力可爲……”
說到這裡吐蕃王子揶揄一笑:“若是大唐高人輩出解開三題,那其後的武比也無需討教。我三國願意履行承諾,年年進貢歲歲來潮,所應下馬匹也定會送上;若是三題無人盡數解出,那須得大唐勇士與我等三國勇士比鬥一番。若是大唐勝了,三國依舊履行各自的承諾!”
聽了吐蕃王子的講述,李忱心中有了些許安寧。只要不是人力不可爲的題目。李忱相信,大唐定會有能人解題。
雖然能聽得出三國對文斗的題目很是自信,李忱相信泱泱天朝未必沒有能人異士。比武或許會有所擔憂,但是文鬥又豈會懼了夷邦。這時候李忱想到了東都洛陽的陳浩,可是不到最後他不打算傳召陳浩。
倒不是李忱將陳浩視爲最後的底牌,而是如今的李忱對陳浩產生了一絲忌憚。至於這份忌憚從何而來,或許連李忱自身也說不上來。
“好!朕如衆位所願!”想到這裡李忱便應下了此事。
吐蕃王子見此事已成,於是便開口道:“既然陛下應允,那小王就拋磚引玉……今日小王出題乃是:燈火殘滅得復明!顧名思義,實則便是燈火熄滅,各位有大能者將熄滅之火,空手不借外物可重新燃起……”
嘶……
此題一出讓李忱與羣臣心頭不由一驚,這熄滅的燈火只能用火種點燃,若是不用火種又是如何點燃,實在有些天方夜譚。
就在衆人疑惑之際,南詔世子酋龍也開口道:“第二題乃是:揮毫書寫字入木!其意在於毛筆寫字於木上,深入三分,用刀削木,待木層層而去字仍在上面……”
“這……”
李忱眼角有些抽搐的欲言又止,他沒有想到這題目是如此的荒誕不羈。燈火熄滅空手得復燃本就匪夷所思,不曾想第二題更加天方夜譚,莫說是用毛筆書寫,即便是篆刻之刀書寫,也未必能做到這一點。
渤海世子大虔晃看着衆人面露驚愕,臉上流露出志得意滿的神色,隨後開口道:“第三題乃是:遙望碧水繪羣山。此題之意在於,水中繪畫且繪畫之人需遠離三丈之外。大唐文士一向以琴棋書畫自居,想必此題定不在話下……”
靜!寂靜無聲!
三題盡出卻讓殿上的衆人爲之驚愕,本就被前兩題鎮住的羣臣,此刻更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水中繪畫本就匪夷所思人力所不爲,卻又讓繪畫之人遠離三丈之外。如此一來,即便水中可以繪畫,繪畫之人又如何動筆?
此刻三位王子已經回到了各自的席位上,飲酒自娛好不快意。而李忱與一干大臣卻像沒頭蒼蠅一般不知所措。
“荒謬!三位王子所出三題,實乃過於怪異。俗語有云:人死如燈滅,若是燈火滅了可以復明,那人逝去豈不是可以復活?”白敏中率先提出了質疑。
吐蕃王子維鬆卻不屑迴應:“這位大人,此言過於武斷。俗語也有云: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你不知不懂不明,莫非他人也如你這般愚鈍……”
“你!……”白敏中被維鬆氣得不知該說什麼,畢竟對方是一國王子,於是憤憤然的退了回去。一朝宰輔被吐蕃王子稱爲不知不懂不明之人,如何不讓羣臣憤怒。
於是魏謨冷言反擊道:“據魏某所知,我大唐書法名家之一柳公,鐵劃銀鉤之下可力透紙背,使得墨跡滲透十多張紙。卻也未曾聽聞有人可以力透圓木,此題是否太過無稽?”
對於魏謨的質疑,南詔世子酋龍卻冷笑道:“無稽之談?哈哈哈,所謂無稽,不過是爾等庸碌無知的藉口罷了!柳公書法小王也略有耳聞,如今柳公居於家中頤養天年也算善事,否則各位所尊崇的書法名家與我南詔相比,也不過爾爾罷了……”
酋龍的這一番冷嘲熱諷可是將衆人氣得不輕,尤其是魏謨本人。酋龍不禁諷刺了他,更諷刺了他的恩師柳公權,這讓魏謨如何能夠忍受,於是沉聲道:“既然如此魏謨倒要見識一番!哼!”
羣臣議論紛紛不知所云的討論着,但是卻無一人給出有見地的意見,這讓李忱很是失望。三國王子彼此相視一笑,這三題可是他們準備已久的難題,若想破解這三題絕非一朝一夕。因此對於此次的賭約,三人是自信滿滿勝券在握。
宣宗李忱見衆人無一人可解惑這三題,思忖只得使用拖字訣了,想到這裡於是沉聲道:“天色已晚,三位王子還請回會館歇息吧!”
三人豈能不明李忱此話的言外之意,吐蕃王子維鬆卻施禮道:“多謝陛下盛情款待,我等倉促討教三題實有冒昧之處,小王與兩位世子方纔商議,二十日後小王與兩位世子便會回國。因此若大唐在十五日內未有解開三題之人,文鬥改爲武鬥……”說完後衝衆人爽朗一笑,旋即三人便大搖大擺的出了麟德殿。
李忱看着三人領着隨從離去,又掃視一眼羣臣沉聲道:“諸位愛卿有何良策?”
沉默良久後白敏中移步上前建議:“聖上,老臣以爲可將東都留守陳大人傳召入京,以陳大人之才,或許有解惑之策!”
白敏中的的建議得到了多數臣工的認同,當年陳浩能夠應對東瀛如此難題,都可以輕鬆應對。對於此次三國所出三題,想必也有所見解。
“老臣以爲,不妨於京城各地出示皇榜,定會能人異士解惑此三題,屆時又何必有勞陳大人回京?倘若三日後無人可解,再傳旨也不遲,京城與東都不甚太遠,星夜兼程往返十餘日綽綽有餘!”久久未說話的崔式開口進言道。
崔式的進諫直言自然得到崔黨的支持,最後李忱聽從了崔式的建議。短短半日時間,整個長安城的百姓全都知道了三國所出三題。一時之間京城滿城風雨,街頭巷尾全是在討論三國所出的三題。
三日轉瞬而過,但是卻無一人能解惑三題。這讓李忱有了些許煩躁,京城之地開榜三日,竟然無一人能替其分憂。最後實屬無奈只得傳旨東都,希望陳浩入京能以解三題。
於此同時皇榜依舊不斷的張貼各地,希望在陳浩回京之前,能有能人解決這三道難題。因爲誰也不能保證陳浩就可以解此三題,故而雙管齊下方爲上策。究竟陳浩能否應對這三道難題卻無人得知,然卻有人爲了阻止陳浩入京設置了諸多阻礙,使得陳浩這一段入京之路可謂兇險異常。一更。-- by:89|10054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