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章: 問答

一踏入樓內,便有股淡淡的香氣繚繞,沁人心脾。四周朱欄畫棟、錦屏彩壁,華麗卻不奢靡。

正上方擺着檀木桌椅,兩旁各有香爐相依。左面的紅漆繡窗半敞着,清風流轉。另一面牆壁上,卻掛着幾幅畫軸,處身其中,別有一番雅緻。

和衆多姑娘們的住處一樣,這裡便是玉娘子平日裡接待客人之處。

房中沒有人,蕭天目光一掃之下,詢問的目光望向身旁的阿沅。

阿沅白了他一眼,當先舉步往屏風後面繞去,口中沒好氣的道:“小姐在樓上等你,且隨我來。”

蕭天一愣,輕輕蹙了蹙眉,舉步跟了上去。

這裡的規矩,尋常客人自然是在這前廳處接待。唯有姑娘們看中了眼的,纔會更進一步,引入內室相見。

從蕭天來到這兒這些天瞭解的情況知道,這玉娘子的內室,似乎至今尚無一人能涉足過。這也是讓京口衆多公子們更加心熱的原因。

可是今天,沒想到自己竟然能第一個踏足,實在是頗爲出乎蕭天的意料。

當然,他也並未就腦殘到,會去聯想到什麼男女之事上。打從痊癒之後,和玉娘子有過幾次照面,他能隱隱的感覺到,這個女子似乎對自己有着不一般的看重之意。今日此舉,多半也是同一種意思了。

屏風後是一道斜斜通向上層的樓梯,阿沅在前,兩人拾階而上,在一處鏤空雕紋的門前站住。

“小姐,他來了。”

阿沅上前搭起簾櫳,邊往裡走邊出聲稟告道。

“有請。”

裡面傳來清亮的語聲,隨着話音兒落下,蕭天舉步而入,繞過一道屏風,目光掃視之下,不由的微微一怔。

眼前的繡閣裡,佈置的極爲簡單,與他原本的意料大爲不同。後世時,沒少看過一些影視作品。

在他意識裡,這古代女子繡房,自然是香氣襲人,滿眼旖旎之氣纔對。

但是眼前所見,除了一張粉帳低垂的秀榻,還有秀榻旁一張小小的妝臺外,卻再沒半分能和旖旎扯的上的東西。

那秀榻和妝臺都在左手邊擺着,幾乎佔滿了左邊的地方。而右手邊,進門後便是兩排書架,上面擺滿了各類書籍,還有一些卷軸之類的,想來應是一些字畫類的。

書架之前,靠近窗戶處擺着一方案几,案几後面的牆壁上,卻懸掛着一把垂着紅穗頭的連鞘長劍。使得這房中充滿了書卷氣外,又不覺多出幾分蕭殺之意。

饒是他早知道這玉娘子有些武藝,此刻所見,也是暗暗吃了一驚。眼前所見,這女子分明是個允文允武的人物。在這個時代,便是男子中,文武雙修之人也不常見,更不用說一個身在風塵的歌姬了。

此女,不凡!

他心中暗暗思量着,不由的重新對這玉娘子定位起來。

“冒然相邀,還望公子海涵。奴家這裡有禮了。”

軒窗旁,一身紅衣的女子斂衽爲禮,盈盈拜下。如雲的鴉發上,一支金步搖顫顫巍巍的晃動,光亮透過金步搖前端的珠子,和着如黑寶石般的雙瞳,燦然若星子。

“姑娘客氣,在下受姑娘大恩,至今未報。姑娘有任何吩咐都不爲過,何敢有海涵一說。”

微微收攏起心思,蕭天中規中矩的按着這個時代的禮儀相答。同時雙手抱拳作揖,面上一片真誠之色。

晶亮的眸子在他面上微微一轉,女子白皙的面頰上浮起淺笑,輕輕搖搖頭,伸出一隻白生生的小手一引,肅手邀客。

蓮步

wωω▲ttκā n▲C O

輕移,曼聲道:“些許小事,不足掛齒,公子請坐下說話。”頓了頓,又轉頭對一旁的阿沅使個眼色。阿沅嘟了嘟嘴,撅着櫻脣點點頭,轉身出去。

“公子的身子沒大礙了吧。”

隔着案几,打橫在一旁陪着落座後,玉娘子清亮的眸子在蕭天身上一轉,這才微笑着問道。

蕭天欠了欠身,點頭道:“好了,多虧了姑娘搭救,蕭某身子一向粗壯,現在已然恢復如初了。”

玉娘子點了點頭,又問了問蕭天這些日子的生活,蕭天一一答了。說話間,阿沅託着茶盤,將幾樣點心和一壺茶捧了上來,依次擺到案上,這纔回身站到玉娘子身後。

玉娘子一手捏住水袖,小手拎起瓷壺,將茶湯點到白瓷杯中。玉手凝脂,渾若璞玉,與白瓷茶盞和碧綠的茶湯相映,彰顯出驚心動魄的美感,讓人忍不住有種想要握在手中把玩的慾望。

暗暗吸口氣,將這絲不經意的異樣心緒拋開,蕭天目光垂下,謝過敬茶,輕聲道:“不知姑娘此次召見,可有什麼吩咐?”

玉娘子眸光一轉,沉吟了一下,這才擡眸望着他道:“今日一早,縣尊龐大人使人來傳,道是樑溪先生履新,路經此處,邀奴家等前去獻藝相迎……..”

說到這兒,話音頓住,似是在想着如何措詞。

蕭天眉頭微微動了動,眼神在後面的阿沅身上一轉,點頭道:“此事已經聽阿沅姑娘說過,卻不知這位樑溪先生是哪一個。”

玉娘子美眸中閃過一道詫異,驚訝的道:“怎麼,公子竟不知樑溪先生之名?”

蕭天搖搖頭。

玉娘子臉上掠過不可思議之色,但不過一閃即逝,點頭道:“樑溪先生姓李,單名一個綱字,字伯紀。乃福建路邵武人,後遷居無錫縣,無錫有河名樑溪,故有樑溪先生之稱。先生博學多才、操守高潔。歷任太常少卿、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轉後又繼任兵部侍郎、尚書右丞,可謂德高望重。此番聽聞乃是因言獲罪,貶謫監沙縣稅務,故有京口之行。然雖仕途不順,但實爲天下士子文人所仰慕。”

蕭天聽得一愣,他來了這個時代後,自然早已搞明白了這個時代的背景。

此時乃是大宋,當今的皇帝,正是那位歷史上極爲著名的徽宗皇帝趙佶在位。

只不過從他極爲可憐的歷史知識中,卻發覺了一些和記憶中許多不符的情況。

比如當今北方之地,遼金雖然仍如歷史記載般起了攻伐,幾次交戰,均是以遼國敗金國勝收局。但是,不一樣的地方,卻是草原上原本還遠遠沒成氣候的蒙古人,此時竟也已然形成了不可小覷的勢力。

那位一代雄主,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鐵木真,竟然詭異的提前出世了。雖然年紀尚小,但雛鷹之威漸顯,輔佐其父也速該,縱橫草原,很是有些名頭。

而後世歷史的記載,這鐵木真應該是南宋政權建立許久,金國徹底消滅了遼國和北宋後,他纔會出生的。

對此,蕭天也是一頭霧水,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能解釋爲這個時空的大宋,只怕不是自己原本那個時空,而是另一個大同小異的平行時空才能解釋的通了。

與原本時空相同的是,此時仍然還是大宋,國內外的環境也大體相同。

比如北方金人崛起,與遼國相爭;西北党項人建立的西夏虎視眈眈;國內遍地烽火,民亂不斷,尤其以天南的方臘爲禍最烈,聽聞不但佔據了許多州郡,甚至連破南陵、當塗,直逼江寧了。

但不同的地

方,一來便是蒙古的提前崛起,甚至連本不該出現的鐵木真,都提前誕生了;

二來便是國內,原本歷史上的方臘雖然此時也是處於巔峰之時,但卻遠未達到如江寧這片區域,倒是聽聞杭州城好像是被佔了。

而且,除了這些外,其時應該有所謂的四大寇。說的便是除了方臘外,還有山東的宋江領導的水泊梁山,以及淮西的王慶,河北的田虎三人。

但在這裡,貌似王慶、田虎根本從未有過。便是宋江,此時也只是一股流寇而已,壓根就沒像那個歷史上記載的那樣牛叉。雖然在北方之地造成了一些破壞,但遠不如南方方臘這般勢大。

對於這些,都是蕭天斷斷續續蒐集後得出的結果。其實,他並不知道,歷史上王慶、田虎或許真的只是一些小說家的捏造,但是宋江卻實打實的正如這個時空一樣,只是一股流寇罷了。在方臘滅亡後,不久便被宋庭逼的投降了。其影響和破壞,都遠不如方臘遠甚。

對於玉娘子說的李綱,就算他這種對歷史極爲模糊的,也略有耳聞。這個人,應該是北宋滅亡後,南宋時的一個著名人物。好像還和其他幾個人,並稱什麼南宋四傑來着。

而那其中,似乎便有那位後世膾炙人口的岳飛嶽元帥。而這位號稱樑溪先生的李綱,從原本歷史推算,應該就是個中年人,雖在北宋偶有露頭,但尚未有諾大名聲。

可是如今聽玉娘子說起,顯然這個李綱竟然已經五十多歲了,甚至已經官至了宰輔之位。只是這遭貶謫的事兒,卻似宿命般,仍然和原本歷史一樣的發生了。

那麼這個時空的大勢,會不會也同原本時空一樣呢?還是說,不但一些細微處發生了變化,甚至連大勢也一起產生了莫名的變化?

他蹙眉想着,隨即又輕輕晃晃頭,將這些混亂的思緒拋開。他只是個小人物,這一世只想享受下難得的平淡生活,對於這些個大事,離着他實在太過遙遠,實在沒必要去究根尋底。

“那麼,姑娘是什麼意思?”

他將思緒回到眼前,有些不明所以的向玉娘子問道。這樑溪先生來也罷,不來也罷,貌似跟他實在扯不上任何關係。那麼,玉娘子鄭而重之的和他說起這事,又是爲了什麼?

察覺到蕭天的淡然,玉娘子秀氣的蛾眉微不可察的蹙了蹙,隨即又舒展開來。

微微沉吟一下,這才道:“公子來後,奴家一直沒能得空與公子詳談。有一事想要請教,公子究竟是何方人氏?可有落籍?”

蕭天呆了呆,隨即反應過來。所謂落籍,卻是如後世的戶口一個道理。只是此刻玉娘子這麼猛的問起,卻讓他真不好回答。

“……..我四海漂泊,一向沒個定處……..,要說籍貫,大概應算是山東那邊的某地吧,時日久了,實在是想不起了,落籍一事………嗯,應該是沒有的…….”

他斟酌着措詞,含糊的說道。

玉娘子眼中閃過了然的神色,點了點頭,這才道:“奴家當日見公子垂危之際,卻仍流露出絕世之姿。而公子當日的穿着打扮,也不似平日所見,便大膽猜測,公子只怕少在中原之地行走。既然此,這落籍之事便也可想而知了……”

蕭天眸子不由的縮了縮。

自己的來歷詭異,此事若是傳了出去,只怕後患無窮。而如今知道這事兒的,除了眼前這兩個女子外,再無一人知道。只要殺了這兩人,而後大可隨意編造,再不虞泄露了。

想到這兒,他眼中忽然流露出一絲奇光,一閃而逝。

(本章完)

正文_第239章:正文_第211章:正文_第127章: 暗夜殺機正文_第139章: 再說黑塔兒正文_第210章:正文_第263章:正文_第八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正文_第126章: 慘劇正文_第244章:正文_第256章:正文_第187章:正文_第178章:正文_第十一章: 驚變正文_第167章: 暗道之秘(三)正文_第一百章: 劫正文_第二十三章: 鄭氏之徒正文_第四十七章: 龐縣令的心思正文_第122章: 落幕正文_第266章:正文_第179章:正文_第三十七章: 四季春正文_第206章:正文_第六十三章: 郝姑的故事正文_第168章: 暗道之秘(四)正文_第141章: 徐家的異常正文_第158章: 暗道正文_第253章:正文_第七十四章: 丁道臨的心思正文_第三十六章: 收服正文_第二十二章: 留客正文_第八十二章: 妹夫?!正文_第245章:正文_第七十三章: 喬易的報復正文_第169章: 暗道之秘(五)正文_第130章: 滅口正文_第三十一章: 表白正文_第八章: 宴席正文_第220章:正文_第111章: 隱形的線正文_第141章: 徐家的異常正文_第二十六章: 送行正文_第214章:正文_第二十章: 戲婢正文_第262章:正文_第152章: 論東南(一)正文_第206章:正文_第九十八章: 逼正文_上架公告與消費充值講解:正文_第二十九章: 都頭(下)正文_第二十六章: 送行正文_第270章:正文_第200章:正文_第183章:正文_第112章: 英雄樓正文_第八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正文_第149章: 說別離(下)正文_第四十九章: 烏龍正文_第212章:正文_第219章:正文_第256章:正文_第九十章: 複雜的京口正文_第209章:正文_第227章:正文_第四十七章: 龐縣令的心思正文_第146章: 喬大少說書正文_第一百零九章: 徐長卿的往事正文_第八十四章: 大嗯老爺正文_第267章:正文_第七十章: 虎形正文_第225章:正文_第243章:正文_第八十三章: 家正文_第262章:正文_第七十章: 虎形正文_第十八章: 憋屈正文_第八十四章: 大嗯老爺正文_第147章: 回家正文_第二十一章: 撐腰正文_第六十八章: 湯氏兄弟正文_第267章:正文_第四章: 原是名人正文_第六十三章: 郝姑的故事正文_第十三章: 來歷正文_第166章: 暗道之秘(二)正文_第八章: 宴席正文_第230章:正文_第240章:正文_第247章:正文_第209章:正文_第八十五章: 繾綣正文_第189章:正文_第三十六章: 收服正文_第186章:正文_第182章:正文_第157章: 前倨後恭正文_第217章:正文_第135章: 志遠少爺的迴歸正文_第六十二章: 殺心起正文_第171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