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南下

崇政殿裡,趙禎吩咐賜了茶湯,對狄青道:“此次滅党項,太尉居功至偉。這幾日朝中慶祝,太尉及一干將領辛苦了。禁軍即將再次整訓,以後還有你們效力的地方。”

狄青捧笏道:“臣等爲朝廷分憂,何功之有!”

趙禎點了點頭,與狄青一起用了茶,道:“以後如何,太尉心裡可有打算?”

狄青道:“臣依陛下所命,但聽朝廷吩咐。”

趙禎沉默了一會,道:“現在朝中有杜太尉主持軍改,一時之間,軍中倒是沒有合適職位。滅了党項之後,天下養馬之處所在多有,卿爲宣徽院使,兼羣牧使如何?”

狄青沉默一會,道:“臣對於馬政所知不多。若是便利,能有一小郡,實是感激不盡。”

趙禎看着狄青,過了好一會,才點了點頭道:“也好,到了地方,放鬆心情,休息一番也好。”

此後,再沒有什麼話說,狄青躬身告退。

狄青退出崇政殿,趙禎看着他的背影。過了好一會,才了口氣:“不一樣了。要建立新軍,老人終究是要退去。今日是狄青,明日又是誰?”

說完,有些傷感,好長時間在那裡一動不動。杜中宵在河曲路建功立業的時候,趙禎曾以爲,可以把河曲路長處與禁軍結合起來,用最小的代價得到強大的軍隊。結果,只能說事與願違。特別是狄青最後進佔橫山,軍中發生的混亂現象,讓趙禎知道,自己的想法破滅了。這些日子,杜中宵時常與軍校的教員一起,爲趙禎和朝中大臣講解軍事。趙禎更加明白,一個新時代開始了,舊人並須退去。

狄青是趙禎看着成長起來的,一手提拔,比別人更有感情。寶元年間,元昊起兵叛宋,狄青由拱聖軍調往前線,在延州任指揮使。此後狄青每次立功,每次升遷,都是趙禎一手操辦。雖然有狄青與前線主帥如范仲淹、韓琦、尹洙等人關係深厚的原因,但趙禎親自的支持,纔是他青雲直上的原因。

此次党項之戰,也是趙禎特意讓狄青帶着整訓過的禁軍,試圖做個樣子出來,堅定自己對禁軍不大改的想法。最後的結果,與韓琦對比,狄青所部有些黯淡。

站起身來,趙禎向後面走去,心情有些沉重。此次軍改,除了軍校的學員,大多數升上來的將領自己都不熟悉,讓他心中忐忑。軍權是皇權最重要的根基,趙禎不知道,此次大改意味着什麼。

大同府,蕭革看了幷州龐籍來的書信,喜道:“韓相公雖然回朝做了宰相,好在河東路的龐相公一樣好說話。有他們接應,還有什麼可怕!”

說完,仔仔細細把信收好,直向耶律重元的宮殿來。進了宮殿,見耶律重元正歪在案上,一邊飲酒一邊看前面哥舞。上前道:“陛下,洪基大軍已經破了天成縣,圍了長青縣,眼看着要來攻大同府了,怎麼還有心情在這裡飲酒?此非常時期,一個不小心,就要身死國滅!”

耶律重元冷冷看了看蕭革,道:“又能夠怎麼樣?前線將士都是不中用的,打不過別人,就只好把皇位拱手相讓。洪基是我侄兒,做個契丹皇帝也沒有什麼。”

蕭革急道:“陛下,成王敗寇,我們一旦落到洪基手裡,豈不只能任他欺辱!”

重元飲了一杯酒,道:“又能夠如何?打不過別人,就只能如此。”

蕭革道:“南邊還有朔州、應州,我們可以到那裡去,慢慢再找東山再起的機會。”

重元聽了大笑:“我據有西京道,北邊有中京道太后助我,尚且敗於洪基之手。現在大軍盡喪,朔州和應州兩地又有什麼用?宰相,此是我家事,洪基已來,你不必死守,自尋出路就是了。”

蕭革心道,我自然知道要找出路,可出路不是耶律洪基。心念電轉,道:“陛下,你我同欲,現在不說這些話了。前方戰事不利,洪基兩路大一軍,即將包圍大同府。我們總不能束手就擒,還是到朔州避一避。天下事誰說得清?一旦有變,陛下捲土重來也未可知。”

重元搖了搖頭:“此時大局已定,還有何話說?我就等在這裡,看洪基如何攻進來!”

蕭革一時間有些急了,道:“陛下,螻蟻尚且偷生,只要留得一線生機,就難說誰勝誰負!我已安排了兵馬守大同府,明日一早,我們便去朔州。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且躲一躲!”

說完,也不再與耶律重元商量。出了宮殿,自去找一應將領,安排人守城,又安排人準備逃到朔州去。朔州是邊城,本來有大軍駐守,這兩年與洪基作戰,兵力已被抽調一空。蕭革是與宋軍商量好的,特意不帶大軍,只是安排了自己最信得過的兵馬,護着自己與重元南下。

唐龍鎮,趙滋與賈逵在帥帳裡落座。看了手中公文,道:“南邊龐相公已經與蕭革商量好了,等他帶重元撤往那裡之後,我們便連夜攻城。有蕭革做內應,想來不需多少功夫。”

賈逵道:“這個蕭革,能不能靠得住?這等大事,一直沒有耶律重元的消息,全是蕭革聯絡,不要到時出了岔子。我們兩軍十萬人,攻朔州不是難事,難的是要快。不然契丹兵馬從大同府殺來,那個時候就麻煩了。攻不破朔州,結果兵敗垂成,朝廷必然重懲!”

趙滋道:“蕭革是重元手下第一重臣,這些年兵權全在他的手中。重元廢物,只知飲酒玩樂,哪裡能夠理國政?只要有蕭革願降,朔州就是我們的了!”

賈逵連連搖頭:“太尉,不能這樣想。我們十萬大兵,一旦出了岔子,不是小事!”

趙滋笑道:“我是帶兵的人,當然知道這個道理。此次蕭革自韓相公在河曲路的時候,就派了兒子前來送信,願意歸降,當然要以他歸降來安排。不過,朝廷調我們兩軍十萬人,早早就做了準備,當然不是寶都押在蕭革的身上。若是不降,我們十萬人攻城就是。朔州本來就沒多少兵馬,趕在洪基能夠大軍南下之前,攻下城池並不難。只要下了城池,也不怕洪基帶兵來攻了。”

賈逵道:“此次朝廷讓我們只佔朔州,又不願與契丹大打一場,着實是難。兩軍作戰,最怕束住手腳。此次進攻朔州,便是如此,總是讓人心裡不安。”

趙滋道:“左右兩軍相逢,便就挺起胸膛打就是了。我們此次進軍,依龐相公送來的消息,是候蕭革逃入城池之後,立即帶大軍兵臨城下。他好好開城歸順也就罷了,如若不然,那就強攻進去。反正朝廷定了要取朔州的方略,一定要攻下城池來。”

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32章 首戰潰敗第55章 上下相制第46章 工業種子第44章 奇兵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83章 自相殘殺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55章 上下相制第154章 降不降?第93章 三碗不倒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222章 觀軍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36章 獻城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41章 爲考而學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191章 合圍第7章 堵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58章 真香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29章 夜戰第50章 烈酒如火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135章 要爲民着想第17章 需要改革第83章 千里投奔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181章 焉耆第81章 靈州城下第26章 文還是武?第224章 回鄉第180章 奇人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52章 禁地第27章 善後第73章 出門難第84章 議降第99章 破靈州第18章 買空賣空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40章 盡殲來敵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188章 大勝第153章 鬼谷口第81章 故人來第140章 反常第32章 官、吏、差第16章 佈置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160章 出人意料第72章 數字嚇人第20章 官哪第51章 進逼甘州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203章 給錢第74章 壓力第39章 壟斷漲價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44章 新與舊第75章 制刀第1章 平安是福第22章 難題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0章 煉焦第85章 大比武第56章 買書第126章 行會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14章 隱情第87章 進城第18章 遊騎第66章 給錢第69章 打出去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29章 讓你吃雞第140章 拒絕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89章 賺錢第一第60章 聞風而至第103章 爭議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68章 稀罕物第148章 楊家將第193章 進軍于闐第89章 內亂第87章 大同來使第171章 初敗第151章 大雪第67章 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