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自尋退路

順州是党項新置,位於唐來渠和漢渠之間,地勢平坦,水網縱橫。党項置順州,就是爲了開墾這裡肥沃的土地。由於位於党項腹地,沒有築城廓,只是一處大的鎮子。宋軍到來之前,這裡的守軍便就逃走一空。沒費吹灰之力,宋軍就佔了這裡。

官廳裡,韓琦、劉幾和趙滋圍着一堆火坐着,商議最近戰事。

韓琦道:“明天便是新年了,吩咐各軍,暫且不動,好好過一個年。等到年後,佔了靜州,我們便就回河曲路去。順州和靜州一破,党項就徹底四分五裂,無力與朝作對。”

劉幾道:“太尉說的是。現在看來,党項只能死守堅城,壓根沒有與我們野戰的打算。我們只要後勤供應充足,他們便就沒有絲毫辦法。不管是對本朝還是契丹,党項防守的辦法,就是先誘敵深入,等到師老兵疲,再斷糧道,尋機以重兵圍殲一部。有了火車,後勤無缺,他們就沒有辦法了。”

趙滋道:“這仗打得可着實是不過癮!一路數千裡,竟然沒有一場大戰,趕着路就打贏了。”

劉幾聽了笑道:“還不是賴了現在兵精器利,沒有強敵。不過,離了鐵路,大軍威力便減一半。此次進攻党項順利,全賴了兩條鐵路。”

韓琦點了點頭:“是啊,沒有鎮戎軍鐵路,現在狄太尉手下的大軍早就亂了。而沒有北邊河州到伊州的鐵路,我們也無法一路迂迴河西。以後這天下,就看鐵路了。”

此次戰事,讓韓琦深刻認識到了鐵路的重要性。只要鐵路修到,宋軍幾乎無敵。縱然一時間有些磨難,後續力量也很快能跟上來。哪裡像以前,前線運輸艱難,軍隊沒有後力,一旦挫敗就無法挽回。可以說有了鐵路,哪怕宋軍還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也基本處於無敵的狀態。

聊了一會前線戰事,劉幾道:“前幾日看朝報,契丹耶律重元已退到歸化州,頹勢明顯。看來這個冬天,契丹兩帝爭立也會結束。重元退回大同,能守幾時?”

韓琦道:“所以我們要儘快結束党項的戰事,集中兵力於河曲路和河東路。耶律重元一旦堅持不住了,可以乘勢出兵,奪取大同府。佔了大同府,以後取幽州就容易了。”

趙滋道:“依我看來,哪裡要那麼麻煩。便如此次與黨項作戰一樣,鐵路修過去,而後數十萬大軍並作一路,直向前碾去。就從河北攻幽州,契丹能奈我何!”

韓琦道:“你小瞧了契丹。党項不敢野戰,契丹可未必不敢。他們多是騎兵,平原上忽嘯而來,忽嘯而去,難以捕捉蹤影。要想打契丹,光有鐵路是不夠的,還要有足夠騎兵。”

劉幾道:“其實現在朝廷騎兵不弱。狄太尉三十萬大軍,所部有六七萬騎兵呢。只是党項不與我們野戰,騎兵沒有用處,顯不出來。”

韓琦搖了搖頭,沒有說話。狄青對兵力的使用有問題,太過於保守了,騎兵當然沒用。如果他從鎮戎軍出發,軍隊迅速展開,這些騎兵就有用了。

正在三人說着閒話的時候,一個親兵進來,叉手道:“太尉,外面來了一個党項人,要見太尉。”

щшш ☢ttk an ☢co

韓琦看了看劉幾和趙滋,道:“党項派人來,是什麼意思?”

趙滋笑道:“莫不是看着沒有出路,來向我們投降了?”

聽了這話,幾個人一起笑。現在戰事順利,大家的心情都很好。韓琦這一路與狄青不同,一路東來沒有遇到抵抗,幾乎是以行軍的速度作戰。現在離着興慶府只有百里路,心情輕鬆。

告辭劉幾和趙滋,韓琦到了旁邊的偏廳,接見党項使臣。

一個戴着范陽笠的漢子站在廳裡,見到韓琦進來,急忙拱手行禮。

韓琦坐下,看着漢子,饒有興味地道:“你是何身份?何人派到這裡來的?所爲何事?”

那漢子叉手:“小的谷雍,受咩布太尉所派,前來見太尉。”

“咩布太慰?有意思。”韓琦點了點頭。咩布是現在党項執掌興慶府大軍的將領,是真正的實權人物。他是党項大族出身,成長於軍旅,與當政的沒藏訛龐沒有太多瓜葛。

谷雍道:“慶曆年間,韓太尉帥陝西,本朝便有‘軍中有一韓,聞之心骨寒’之言。太尉威名,夏國婦孺皆知。此次帥大軍攻來,咩布太尉甚是佩服。”

韓琦笑着搖了搖頭。當年自己在陝西路爲帥的時候,穩定了與黨項戰局,留下了範韓威名。可那時終究沒有辦法打敗党項,最後只能議和。說到底,自己與范仲淹,也只是穩定了與黨項戰局,而並沒有轉敗爲勝的辦法。現在不同了,宋軍如摧枯拉朽一般,所向無敵,党項已經滅國在即。

吩咐上了茶來,韓琦道:“咩布太尉執掌党項兵馬,派你來,不知所爲何事啊?”

谷雍道:“太尉自河西來,跨越兩千餘里,無人可擋。現在帶大兵兵臨興慶府城下,太尉想問,究竟意欲何爲?若是要攻興慶府,太尉所帶的兵馬只怕不足。”

韓琦道:“我八萬大軍,周邊再沒一個敵手,怎麼不足?”

谷雍道:“興慶府是大城,自先帝移都在這裡,精心構建,城池堅固。太尉兵馬雖多,後方卻沒有補給,怎麼攻得下此堅城呢。党項雖小,還不致於如此不濟。”

韓琦道:“現在党項被我四面合圍,已是甕中之鱉,無路可去。實不相瞞,不管怎麼打,這次都要收復這數州之地。興慶府是案板上的肉,想取則取,咩布太尉想得太多了。”

谷雍聽了不言。實際上杜中宵取西域之後,便完成了對党項的四面包圍,党項已是死地。宋軍不管是急攻還是緩取,党項都無可倖免。這次進攻党項,不過是狄青一軍整訓不徹底,才拖了這麼長時間。這是戰略大勢,党項人還是看得明白的。

見谷雍不說話,韓琦道:“此時大勢分明,党項已不可守。咩布太尉是老於軍旅的人,應該看得清楚。他派你來,應該不是徒逞口舌之利,應該有所求才對。”

谷雍叉手:“太尉多年從軍,大戰小戰無數,軍兵來了,戰就是,又有何事求太尉!不過,生靈塗炭終非天下之福,能不起刀兵,終究是好事。”

韓琦點了點頭,微笑道:“不錯,刀兵終非祥事。不知咩布太尉派你來,有何話說?”

谷雍沉吟了一會,道:“太尉想知道,宋軍此來,究竟目的是什麼?是要取党項之地,還是要破國滅族,不留噍類。夏國王幼小,並沒有與宋國交惡之處。”

韓琦看着谷雍,心中暗暗思索。党項的國政,掌握於沒藏家族手中。沒藏訛龐爲國相,擁有最大的權力。沒藏太后則臨朝稱制,重用李守貴和寶保吃多已,他們兩人也有大勢力。但党項國家的兵力,則大多掌於咩布等大將手中,只是對朝政影響不大罷了。

谷雍的話,韓琦聽得明白。咩布這些人,開始給自己找後路,並不想給沒藏家賣命。他們的條件看來就是諒祚,給諒祚後路,他們的面子就不那麼難看。

第109章 人人有書讀第206章 不自知第49章 圍殲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17章 言過其實第160章 出人意料第73章 在商言商第52章 分岐第84章 生活問題第142章 巧遇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4章 交涉第51章 進逼甘州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53章 推而廣之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135章 準備出擊第105章 加工難題第99章 破靈州第127章 該讓而讓第19章 齊射最好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78章 重炮第70章 各有怨言第60章 全軍出擊第160章 出人意料第198章 內部複雜第75章 制刀第67章 帶你看炮第83章 晴天霹靂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71章 何去何從第50章 好酒第99章 輕重緩急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19章 各有門路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66章 屬官第43章 自有人買第26章 圍點打援第100章 兩使相遇第59章 地方矛盾第122章 見面第2章 託付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134章 表功第24章 秘密回京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5章 召試中書第85章 內亂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37章 熟人第83章 衆官請客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6章 糟民第181章 開店第43章 兄弟之爭第87章 末路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77章 禍福自招第235章 突破口第202章 動物園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78章 錢來了第163章 夜議第65章 胸有成竹第99章 鐵路留念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10章 不賣給你第86章 多學多煉第90章 別有任用第91章 沒有出路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66章 屬官第155章 兩難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59章 重騎立功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219章 打獵第27章 再留無益第142章 旅遊團第94章 武都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31章 良好兵源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95章 賭東道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29章 波及部族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23章 意興闌珊第20章 威力盡顯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58章 百年計第48章 慶功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99章 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