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進軍于闐

杜中宵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羣山。山頂是白色的,那裡不知道下了多少雪。疏勒就不下雪,每日裡只是颳風,還經常帶有沙塵,讓人的心情好不起來。

兩位汗王的使節已經送走了,他們的態度,讓杜中宵興趣寡然。阿斯蘭汗的意思,是宋軍侵佔了他的土地,讓把伊利克還回去,同時送回被俘的士兵,此事就不追究了。疏勒是黑汗的陪都,地位重要,讓宋朝大軍退出,可以回到末蠻,維持最初滅于闐時與高昌的局面。博格拉汗剛好相反,讓宋軍扣留伊利克不放,同時不放俘虜。作爲代價,博格拉汗上位後,可以納貢稱臣,成爲宋的屬國。

杜中宵對阿斯蘭汗沒有任何答覆,他既然不願談,那就乾脆不談了。博格拉汗的要求,剛好與杜中宵想的相符,好好招待一番,客客氣氣送回去。能不能做汗王,看他自己的本事。

送走了黑汗使節,杜中宵突然覺得百無聊賴。從五六月間發兵西域,到現在已是十一月,看看過了大半年的時間。佈告爾一戰,滅了黑汗主力,這裡就沒有仗打了。阿斯蘭汗說得再兇,實際現在徵集不起軍隊,無法造成威脅,可以不去管他。現在的西域,突然顯得異常安靜。

站了一會,杜中宵穿好公服,到了前面官廳裡。富弼、張昇和張岊等人都在,見到杜中宵進來,急忙起身行禮。敘禮畢,各自落座。

杜中宵道:“黑汗的使節已經離開,態度大家都知道了。我們初來疏勒,許多事情不熟,對黑汗的事情不要管得太多。可以安排人手,打聽黑汗的消息。但我說清楚,只是打聽消息,不可干預黑汗事務。”

衆人拱手稱是。

張昇道:“節帥,黑汗雖大,卻分成幾個汗王,互不統屬。現在阿斯蘭王,敗了佈告爾一陣,只怕已經無法管束國內事務。聽人說,博格拉汗幾次欲與他兵戎相見,只怕這次真要打起來了。”

杜中宵道:“不要看別人怎麼樣,要看我們能夠怎麼樣纔是。大軍到疏勒,現在有約三萬人,這就是我們的極限。實力如此,做自己實力內的事情。黑汗不管發生什麼事,現在都別管。既然阿斯蘭汗不肯稱臣,伊利克就準備押回朝廷去。伊州的數萬戰俘,全部分到修路廂的下面,給他做活出力。本來西域這裡的鐵路,最應該修的是伊州到高昌,而後從高昌到疏勒。既然多了這麼多人手,那便南北一起開工。修到高昌之後,除了到疏勒的路,同時過白水城,一路修到仰吉八里去。天山以北地方廣大,只是由於唐前不是商路,人口稀少。鐵路通了之後,可以重點向那裡移民。”

幾人一起稱是。富弼道:“節帥的意思,佔領疏勒之後,便就保境安民,暫時不管外事了?”

杜中宵道:“不錯,這裡太遠了。本來佔領河曲路,就是一片空地,修要移民營田。那裡的人口還沒有多少,就要佔了西域,空地的地方更多。現在有三件事。第一件,是經營地方,修好鐵路,只要交通便利了,自然就有漢人到來,開墾田地。第二件事,就是要開通商路。鐵路修好,最重要的就是要利用鐵路做生意。有生意做,朝廷才能收到稅賦,疏勒以西,是連綿大山,山間有自古以來的商路。儘快找些商人,把這些商路重新開通起來。黑汗的兩個汗王態度很明確,阿斯蘭汗不可信任,博格拉汗最少現在可以合作。不過,與疏勒接壤的,是阿斯蘭汗的土地,商路不好開通。除了阿斯蘭汗,向西南去,就是西黑汗的桃花石汗。可以先派人到他那裡,看看他的態度如何。還有第三件事,就是于闐國。”

張岊道:“自到疏勒,節帥不許屬下派兵去于闐,是以一直約束手下。現在黑汗使節來過了,節帥的意思,是要進軍于闐?”

杜中宵點頭:“不錯,于闐是熟透的了瓜,到了該摘的時候了。以前不讓你進于闐,是因爲那裡沒有道路通黑汗,我們佔領了疏勒,實際就把那裡封住了。過千里路,加上補給,不是那麼好進軍的。現在與黑汗談清楚了,沒必要留着于闐在那裡。你可派三千兵馬,先去鴉兒看,一路東南行,去取于闐國。”

說到這裡,杜中宵皺了一下眉:“鴉兒看這名字,說起來甚是拗口。我沒有記錯的話,那裡該是漢時的莎車國,還是改回莎車。這一種上城堡不斷,可以命軍兵帶些銀兩,路上購買物資。”

張岊叉手稱諾。

杜中宵道:“我再說一遍,軍兵路上不可擾民,更加不可強取百姓物資,不然以軍法論處。如果遇上要徵調物資的時節,要借,借條要寫清楚,後續由朝廷償還。我們現在,朝廷物資充足,也沒有必要徵調民物。說到底,朝廷要想真正佔住西域,最重要的還是民心啊。要得民心,以後的治理是長久功夫,現在最重要的,在西域土著眼裡,是你們軍隊怎麼樣。”

張岊道:“節帥放心,末將一定嚴加管束部旅,必不擾民!”

杜中宵點頭:“據可靠的情報,黑汗在於闐一共不足千人。那裡地形封閉,四周除了高山就是茫茫大漠,也沒必要安排多少人。三千人馬,應該足夠奪取于闐。只不過,這一路上如果到且末,差不多有兩千里路,距離太遠了。你先帶兵佔領于闐,後邊的且末等城留待以後吧。我會上書朝廷,能不能把尉遲三郎派過來,重建於闐國。如果鐵路修到疏勒,于闐無路外出,建了于闐國後,不需要派駐大量人馬。”

富弼道:“節帥,現在於闐境內,一樣人口稀少。建了于闐國後,漢人前去墾荒怎麼辦?”

杜中宵道:“暫時來說,漢人到那裡墾荒,一律以營田務,不得私墾。縱然建於闐國,也是朝廷治下之地,算不得國外,營田務由朝廷派官管理。說到底,建於闐國,就是不要讓土著成爲影響朝廷統治的因素。土著由於闐國管理,除此之外,全是朝廷治下。”

衆人明白杜中宵的意思,這個于闐國,說起來跟漢唐時一般,是朝廷治下的國,是屬於羈縻一樣的地方,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國家。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這裡太過空曠,全部由朝廷派官員來,朝廷也實在辦不到。特別是,杜中宵堅持軍政分開,要求治理地方用文官,朝中哪有那麼多官員?

當然,杜中宵建於闐國,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要在西域重建佛國。于闐翻過崑崙山,就是佛教的起源地,其佛教有自己特色。被黑汗滅國五六十年,土著信佛法的人依然多,可以重新發展起來。

要想阻擋綠教東漸,佛教有自己的辦法,是良好的隔離區。西域有于闐這樣一個佛國,可以重新發揚佛教,有朝廷支持,阻止綠教擴張。便如東南亞一樣,只有這些佛國,纔是最好阻擋綠教的政權。沒有一個獨立的政權,不足以支持佛教的擴張,也就不足以抵擋綠教。

第11章 亂起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54章 同病相憐第63章 葉縣第230章 大勢第93章 恩威並施第42章 吃個痛快第167章 猴戲第199章 打虎隊第26章 圍堵第128章 剛剛好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74章 風波第63章 獵物第33章 家事第76章 無冕之王第101章 好心第94章 武都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55章 玩具第105章 寶貨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12章 意外之喜第138章 提前賣票第136章 初戰第157章 長久之計第88章 談判第136章 學校第234章 狄青南下第112章 撞鐵板第30章 殺人者死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78章 党項來人第91章 同年閒談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65章 佔地賠償第222章 觀軍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41章 張馳有度第20章 農民舉人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230章 大勢第46章 遊學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94章 開戰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55章 上下相制第256章 死裡逃生第32章 不許看第35章 怎麼切換?第35章 怎麼切換?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62章 盡心而已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206章 不自知第116章 疑惑第268章 備戰第56章 身邊人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120章 不問從前第37章 白紙做畫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18章 遊騎第156章 審問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194章 要強硬第52章 若即若離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第61章 力敵第196章 不能退讓第32章 世交第72章 數字嚇人第78章 重炮第126章 輸不起第115章 出乎意料第15章 初具規模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90章 月餅第24章 劫富濟貧第97章 各取所需第140章 重逢第67章 我來了第157章 護路的人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250章 兵臨城下第52章 若即若離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106章 慶功第22章 紙上談兵第40章 派兵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248章 北上第31章 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