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戰還是降?

到了夜裡,只聽見風不停地刮,一個入城的人都沒有。阿馬裡坐在官廳裡,心急如焚,不知該做些什麼。自己派出了數隊探子,到了晚上,卻沒有一個人回來。難道宋軍並沒有大舉入侵?白天過去的宋軍大部隊,就是以前知道的趙滋在伊州的人馬?不應該啊,幾千人來打高昌,宋軍過於託大了吧。

一夜未睡,第二天一早,阿馬裡只覺得身心俱疲,站都站不住了。昨天入城後,派到高昌去報信的人也不知道到了高昌沒有,要是不謹慎,半路被宋軍截住可就麻煩了。不過,此去高昌兩百里,路上有許多村莊,應該有人到高昌去報信纔是。

看着陽光照進屋裡,阿馬裡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本來怕晚上宋軍到來,圍了城,一夜無話,看來今天是個好日子。趁着沒有宋軍前來,今天趕緊把城外沒有收的麥子收了。一年的收穫收入城裡,即使宋軍前來,也只能圍城,一時半會哪裡能攻破城池。

正在這時,一個士卒進來,叉手道:“城主,大事不好,外面來了大隊宋軍圍城!”

阿馬裡吃了一驚:“真地來宋軍了?有多少人?已經把城圍起來了嗎?”

士卒道:“外面宋軍已經圍城了。看他們後面源源不斷地人馬前來,哪個知道有多少人!”

阿馬裡聽了不由心慌,道:“速速帶我去看!宋軍如此做,是看不起我蒲昌城!”

士卒不說話,心中暗道,這樣一座小城,宋軍爲什麼要看得起。白天還以爲過去的是宋軍大隊,現在看來,說不定那只是偵騎,後邊的纔是宋軍主力呢。外面圍城的宋軍,根本看不出有多少人。

急急忙忙到了望樓上,阿馬裡向外一看,只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有些懵了。此時在城外的,約有兩千餘人,已經把蒲昌城圍得水泄不通。更要命的是,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宋軍前來,不知道有多少人。

自己蒲昌城裡,只有不足一百兵馬,看外面的宋軍,怕不是要過萬人,這仗還怎麼打?本可依靠的蒲昌城,由於多年沒有修繕,破損之處很多,能不能擋住宋軍的進攻?

張岊催馬上前,看着前面不起眼的蒲昌城,道:“聽昨晚抓獲的高昌偵騎講,這城裡面只有不足一百兵馬,不足千戶人家。這裡聚集的兵馬已經有五千餘人,還有更多的軍隊正在趕來,攻下此城應該不成問題。此是我入河曲路大軍以來的第一戰,一定要打的越快越好!”

一邊的經略副使張昇道:“這是入高昌第一戰,打得越好,對其餘城的震懾越大。”

張岊點了點頭:“正是如此!先派人去城前,曉諭朝廷大軍到來,讓城主速速出降!”

說完,派了身邊的親兵劉南,帶了幾人到城前去勸降。

望樓上的阿馬裡看見幾個宋軍前來,急忙側過身了,聽他們講些什麼。

到了城下,劉南高聲道:“大宋安北軍都指揮使張岊,曉諭城中主事者知。今奉聖諭,帶大軍前來高昌,以復中原故土,凡所過者,盡皆出降!凡不降者,皆罪有差!”

阿馬裡對身邊的人道:“城下的這個人,說的什麼意思?聽說讓我們出降,爲何出降?”

一邊士卒道:“他們人多,我們人少,自然打不過,打不過就該降了。”

阿馬裡道:“什麼鬼話!我是蒲昌城主,奉王命守此城,豈會有軍隊來了便出降!”

士卒道:“城主跟我們說有什麼用?要跟城外的人說。”

阿馬裡道:“他說些什麼,我都不能完全聽明白,怎麼回答?——速去請孫先生來!”

士卒應諾,急急下了望樓,去請孫先生。孫先生是中原來的漢人,聽說曾讀書,漢話流利。

劉南在城下等了一會,見城上一點動靜沒有,不由啐一口:“這城裡的都是蠻人,算了,我們只管回去。這城極小,架起炮來,轟上幾炮,那裡看他們降也不降!”

正在這時,城上有人高呼道:“將軍留步!”

劉南擡頭望去,看見望樓上現出一個身形,是個三四十歲的漢子,穿着中原服飾,看不清面目。高聲道:“你是何人?可是城中的城主?”

孫先生道:“在下是中原流落到這裡的漢人,城主在這裡。”一邊說着,一邊指着身邊的阿馬裡。

劉南道:“原來如此。不知因何要先生到這裡?”

孫先生拱手:“城主的漢話並不流利,剛纔將軍說的話,他不明就裡,還煩再講一遍。”

聽了這話,劉南禁不住就想笑。自己還以爲城上的番軍骨頭硬,非要打一仗呢,卻不想是聽不懂中原的話。沒有辦法,只好把剛纔的話又高聲複述一遍。

孫先生聽了,向身邊的阿馬裡解釋。阿馬裡聽了不由皺眉頭:“這裡自是西域,與中原無干,他們來複什麼故土?我是城主,世代在這裡已經過百年,怎麼就要對他們投降了?”

孫先生只是個客人,管不了蒲昌城裡的事情,只好把阿馬裡的話向城外的劉南翻譯了。

劉南高聲道:“此是漢唐故土,大宋上承大唐,自該來收復。餘話不必講,城主只講一句,戰還是降?若是降,便立即開城門,城中秋毫無犯。若是戰,我大軍自然合圍,到時莫要後悔!”

這些話阿馬裡聽得明白,忍不住伸出頭來道:“我蒲昌城在這裡好好的,我家任這城主,已經過了百年。你們這些人來了,一聲不吭,便就把城圍住,只問戰還是降,是什麼道理?”

劉南高聲道:“城主要講道理,自該到中原朝廷去講!今日大軍到此,只問戰還是降!”

阿馬裡一時怔住,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外面圍城的宋軍,比昨天過去的還多,雖然不知道他們的槍和炮有什麼用處,步兵槍前明晃晃的刺刀還是看得懂。這樣的大軍,紛紛一起上來,把蒲昌城踩也踩得塌了,怎麼可能防得住?城中不足百人,跟這樣的大軍作對,阿馬裡想想就膽寒。

但就此降了,阿馬裡的臉上也掛不住,想來想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劉南在城下看了,高聲道:“看來城主是要戰了!如此也好,請城主妥善做好準備!”

說完,一撥馬,帶着身後的兵士,徑直回到張岊的軍陣。阿馬裡在望樓看見,竟不知如何是好。

張岊早就聽見了阿馬裡的回答,不多廢話,命令軍中把帶的火炮推上前來。此次進高昌,重炮留在了河州和勝州,大炮全歸了趙滋的軍中,張岊只有一些中炮和輕炮。對於蒲昌這種城來說,中炮就已經足夠了。看城牆的厚度,集中炮火,應該不難轟開。

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209章 御史中丞第205章 先讀書第84章 接駕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154章 避風驛第18章 威力驚人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78章 作戰當勇第47章 隨你喜歡第30章 誰敢告他?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63章 獵物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55章 傳頌天下第55章 自尋煩惱第36章 獻城第42章 聚飲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65章 提前反攻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197章 鴉兒看第113章 迎接第7章 審案第153章 外戚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64章 自投羅網第56章 心生去意第22章 難題第126章 前路第93章 三碗不倒第1章 投其所好第209章 難題第151章 進城第24章 晴天霹靂第56章 身邊人第35章 來客第82章 契丹要害第90章 自去收埋第70章 試探第79章 得償所願第126章 行會第8章 兩難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88章 何去何從第230章 大勢第28章 難題第53章 技術狂人第185章 張網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92章 鄭重其事第5章 刁難第112章 大生意第77章 無可奈何第110章 要好處第3章 同年重逢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154章 投奔第199章 打虎隊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124章 衝突第7章 御史臺案第162章 佈置第100章 入城難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180章 奇人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143章 亂起第41章 阻力重重第3章 首告有賞第91章 同年閒談第13章 躲藏第167章 猴戲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104章 海商第61章 水車第86章 多學多煉第25章 此何人哉第129章 取朔州第48章 君自爲之第153章 鬼谷口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18章 買空賣空第3章 官制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235章 突破口第125章 遊街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47章 不念舊惡第12章 要搶佔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