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有些不對

兩天之內對在商場內的攤販重新登記,組織一隻巡邏隊,日常進行巡視。凡是不合規矩人店鋪——

“什麼樣子的是不合規矩?”聽到這裡,杜中宵突然插話道。

湯節級先小心地看了一眼陳希亮,道:“開店販賣貨物,身份必須明確。便如此次出事的鋪子,攤主來自山裡,沒有身份,按規矩是不該擺攤賣貨的。”

杜中宵道:“僅是如此嗎?年初的時候,本路蕃漢百姓,全部集中到各城池附近,山中空了。這兩人如果是來自山中百姓,那就該是從其他地方搬過來的,不是本朝百姓,對也不對?”

湯節級額頭的汗又冒了出來,低聲道:“節帥說的是。”

杜中宵又道:“看他們兩個人動作熟練,配合默契,可不像是山中百姓。既然查了,那就要查清楚纔好,不要隨便弄個結果,就想矇混過去。陳鑑判,從衙門裡派幾個人到商場去,幫着他們一起查!”

陳希亮拱手稱是。他是鑑判,管着一州,這些地方事務本不該歸他管的。

杜中宵看着湯節級,道:“節級,勝州自歸朝廷,不過一年而已。要想管好,需要用心的地方多着呢。不能只想着省事,只想着賺錢,要多想一想衙門該做的事情。如果只要賺錢就好,何不租出去呢?”

湯節級稱是。心中哀嘆,年前這段時間是閒不住了。

“好了,今日的事情便就如此,節級先回去吧。”打發湯節級走,杜中宵對陳希亮道:“籤判,勝州城裡,說到底是我們的事務。商場是個大地方,若是有人力,衙門每日派個人去。去那裡做什麼,籤判自己決定,最後來報我。商場不出事,勝州城裡出事的地方就不多了。”

陳希亮拱手:“節帥,此事倒是不難。不過,商場那裡地方廣大,做的事情太多,要真管起來可不是輕鬆的事情。城裡的官員只有四五人,只能管重要的事情,細碎之處只能交給公吏。公吏難用,而且背後多有城中有力人家,此是實情。”

杜中宵點頭:“不錯,事實如此。現在看來,勝州這樣大城,只有四五個人,委實太少。不過這是朝廷的事情,以後再說。以現在人力,能管到如何程度,就看籤判的了。”

陳希亮點頭稱是,沒有再說。勝州的官員,現在除了陳希亮,只有推官文同、司理參軍張唐英和錄事參軍戴莊。不算杜中宵,只有五個人而已,能管到什麼程度呢?以後多派些監當官,也沒多少人,是不可能管得毫無瑕疵的。

說了商場的事情,杜中宵道:“臨近年關,城中事情衆多,籤判多用心,不要出事。今天的事便就這樣了,那兩個賣肉的人,籤判回去仔細審理,看看他們到底是什麼,到勝州來做什麼事情的。還有,那兩個買他們肉的人,與我叫到這裡。”

陳希亮拱手稱是,轉身離去,自去安排。看着陳希亮離去的背影,杜中宵靠在椅子上沉思。

勝州這裡看着繁花似錦,實際不能真地查下去,向下一查就一堆暗瘡。真正的權力實際在公人和吏人手中,這些人哪裡來的?大多數,都是有親戚在軍隊裡,各種各樣的關係和瓜葛。查了一個,處罰得太輕別人不重視,處罰重了,又會引出各種各樣的人來。

與軍隊相比,社會太複雜,官員的數量又少,根本管不過來。能夠維持住大面,已是不錯。

不大一會,那個在肉店前爭執的農民,牽了小孩的手,進了官廳,到杜中宵面前行禮。

看了看兩人,杜中宵道:“你先前被踢了一腳,身體有沒有什麼事情?有沒有讓醫生查過?”

那農民道:“回節帥,小的只是覺得氣悶,沒什麼大事。”

“一會讓醫生查一查的好。覺得氣悶,說明受了暗傷,可說不好是哪裡的事情。”杜中宵看着兩人的樣子,有些氣悶。這兩人跟普通的農民不同,更加老實,也更加倔強。

那農民道了謝。軍中有醫生,比外面的醫生更好,還不花錢。

杜中宵道:“你叫什麼名字?因何來到勝州?旁邊這是你的兒子嗎?”

那農民道:“小的名爲馬六郎,原是河東路嵐州人氏。今年六月死了渾家,家鄉待不下去,便帶了兒子來勝州,分到城外的一個營田村子生活。這是大郎,是渾家與前夫所生,渾家去了,隨我生活。”

杜中宵點了點頭。底層人民的生活,很多都是這樣,生死離別,幾家人最後湊到一起,成爲新的一家人。勝州的人多是外地遷來的,很多就是這樣。

想了想,杜中宵又問:“今日商場裡發生的事情,到底如何起來?因何爭吵?”

馬六郎道:“那兩個賣肉的人,都是現宰的羊,着實新鮮。我去買的時候,正宰了一隻新羊,小兒見那羊的裡脊極是新鮮,吵着要買了回去燒着吃。我便付了錢,讓那賣肉的切了給我。卻不想那賣肉的不知怎麼回事,這邊收了我的錢,那邊就把羊的裡脊賣掉了,切了別的肉給我。我自然是不依,因此爭吵。”

杜中宵道:“既是如此,那把錢要回來就好,怎麼打起來了?”

馬六郎道:“我說買的肉不對,那賣肉的人卻不認,一時說得惱火,便就一腳踢來。”

杜中宵點了點頭,道:“若只是如此,倒確實不是什麼大事,只怪賣肉的人聽不清楚纔是。”

說到這裡,杜中宵對馬六郎父子道:“你們委屈幾日,在勝州多住兩天。一會下去,我派醫生替你檢查一番,看看有沒有打傷。”

馬六郎道:“節帥,現在年底,事情繁多,如何住得下?”

杜中宵道:“有什麼事情,暫時先放一放再說。你身體要緊,先查看一番吧。”

見馬六郎還要說,杜中宵一擺手:“先如此,你們下去吧。”

馬六郎無奈,只好帶了兒子,向杜中宵行禮退下。

兩人離開,杜中宵回想今日看到的情形,覺得事情不像馬六郎說的那麼簡單。依他說的,賣肉的人聽錯了,只要把錢還給他們就好,怎麼就爭執不休了呢?不過,市井小民之間,本就複雜,也難說得很。

按杜中宵的脾性,此事不會如何去管,只要讓商場那裡補齊漏洞,不出大的錯漏即可。可今天的事情透着奇怪,總覺得白天的情形,不似這麼簡單的情節。想叫個人出去查一查,才發現身邊沒有合用的人。

自到了河曲路,杜中宵的人被抽調的抽調,升官的升官,幾個月下來,竟然全換成新人了。

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82章 霹靂車第67章 無法可想第89章 各有側重第15章 攻城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96章 出陣第155章 看你像賊第88章 入幽州第72章 數字嚇人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14章 陣前殺將第21章 眼見爲實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41章 爲考而學第56章 身邊人第224章 回鄉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148章 人選第113章 最後一戰第92章 杖責第108章 勸降第48章 君自爲之第20章 燒成白地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210章 韓琦到來第116章 好時機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33章 泄秘第62章 援軍第30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71章 戲中人第6章 糟民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89章 同去第104章 賞識第93章 三碗不倒第116章 疑惑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157章 拿人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108章 勸降第4章 汴河上的縴夫第193章 會員制第29章 過界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19章 鐵路上的馬車第36章 窮則獨善其身第74章 兩個拳頭第214章 繼續修路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8章 賈逵出兵第72章 比刀第79章 破靜州第35章 防守反擊第72章 一路向西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51章 各有封賞第20章 燒成白地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67章 帶你看炮第83章 晴天霹靂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210章 韓琦到來第25章 窮治地方第7章 審案第82章 契丹要害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230章 大勢第87章 末路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14章 交涉第141章 北進第52章 一敗再敗第72章 一路向西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146章 誰知從前第250章 兵臨城下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183章 收網第10章 愛信不信第25章 地斤澤第91章 同年閒談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191章 合圍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46章 遊學第29章 讓你吃雞第97章 大刀闊斧第136章 納稅人第62章 盡心而已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96章 出陣第79章 破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