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投敵

劉勝看了看來的幾個宋境党項人,問道:“這些日子,我聽聞東勝州那裡,不住役使人戶,破冰開河,不知有沒有此事?爲了何事?待制老子如此大弄,莫非要跟契丹再戰?”

拓跋兀埋道:“沒有這種事情。契丹人現在兩個皇帝,自己就要分個生死,怎麼還會打仗!”

劉勝道:“那到底有沒有開河的事?”

樑三錘上前行禮:“破冰的事是有的,不過不是爲了開河,而是要取冰。來的漢人甚是奢侈,聽說是趁現在天寒,取冰存到窖裡,到了夏天時使用。不只開冰,還建幾個好大的冰窖,役使人戶。”

劉勝道:“如此最好。前些日子對面宋軍殺了契丹皇帝,嚇死個人,夏國境內人心惶惶,生怕順河打過來。——這裡風大,我們到那邊背風的地方說話。”

說完,帶着幾個人,到了不遠處的沙堆向陽背風的地方。自己坐下,隨從放哨,喚幾個人過來。

看了看幾人,劉勝問道:“你們叫作什麼名字?因何要投到夏國來?”

拓跋兀埋拱手:“小的拓跋兀埋,與貴國主同姓——”

劉勝連連搖手道:“不能如此說,不能如此說,夏國早已沒有拓跋姓,亂攀附不得!”

拓跋兀埋愣了一下,問道“作怪,夏國主不是出於拓跋部?”

劉勝道:“是出於拓跋部,不過先帝改姓嵬名,本國境內早已全部改了。你要入夏境,早早把這姓也改了吧。改爲嵬名不行,他們不認你,改姓李吧。嵬名許多人家的漢姓,都是姓李,前唐所賜。”

党項強盛始自唐朝時定難軍節度使拓跋思恭,僖宗賜姓李,爲唐朝時皇姓。入宋後,宋朝仿唐朝舊例,賜姓趙,入玉牒。元昊叛宋,改姓嵬名,党項境內所有拓跋姓都改了過來。元昊亡後諒祚即位,與宋改善關係,後來親政後又使用李姓。不用趙姓表明獨立性,用李姓表明願意接受漢化。

此時諒祚尚在襁褓之中,沒有親政,使用的姓是嵬名。後世所說的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都是後人追記,史上並不存在,他們活着時分別是趙繼遷、趙德明和趙元昊,以及元昊自己改的嵬名吾祖。

契丹、党項是族名,建國後自然有國名。契丹國名是大契丹,改爲大遼是此時正與叔叔爭皇帝的耶律洪基時的事情,其後遼與契丹並用,不斷改來改去。党項的國名則是夏,也就是後世常說的西夏。

契丹的皇族姓耶律,漢姓爲劉,爲仰慕漢朝而自己取的。党項的皇族姓嵬名,此後已無拓跋姓,漢姓爲李,來自於唐朝皇帝賜姓。宋朝的皇帝姓趙,與漢朝皇姓劉、唐朝皇姓李,三分天下。知道了這三個國家皇姓的來源,三國並立,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拓跋兀埋哪裡知道對面早就把這姓改了,有些尷尬,道:“那便姓李了。大人,自從待制老子到河曲路,看我們番人不入眼,下手狠辣,不知道殺了多少,拆散多少蕃部。前些日子來了個龍圖老子,本以爲要安撫人心,從此不殺人了,哪裡知道只是加了一條誣告反坐,還是殺人無數。這樣下去,我們這些番人在宋境哪裡還有活路?只能投到夏國來,自己人,縱然苦些總能活下去。”

劉勝道:“我可是聽說,是因爲你們販賣漢人爲奴,宋人才大殺特殺!”

拓跋兀埋道:“大人,數百年來我們都是如此做,追究下來哪個不該殺?夏國境內,難道就不賣宋人奴婢了?我們番人,自古以來如此,漢兒們心思靈巧,做活仔細,又肯吃苦耐勞,本就是好奴婢。”

劉勝道:“你說的也有道理,不過宋境自有宋法,不關我們夏國事。現在宋軍兵勢正強,我若接了你們入境,待制老子前來討要怎麼辦?不給他,他以大軍相逼,到時豈不難看?”

樑三錘道:“大人,待制老子不過三萬兵馬,還真能掃平夏境?”

劉勝連連搖頭:“是河曲路三萬!宋境廣大,人口衆多,內地調來數十萬又有何難?”

樑三錘道:“調來的兵馬,又沒有槍,又沒有炮,如何跟河曲路的三萬比?”

劉勝聽了奇道:“怎麼,難道宋境只有這三萬兵馬如此能打嗎?”

樑三錘道:“這三萬也不是什麼能戰之兵,不過是仗着槍炮犀利罷了。沒有槍炮,憑什麼如此擺弄我們這些蕃部?若論弓馬,他們比得了我們這些從小馬背長大的?”

劉勝嘆口氣:“可他們有槍有炮,就只能小心,怎麼敢撩撥?”

拓跋兀埋見劉勝不應口,有些着急,上前道:“大人,待制老子手下就三萬兵馬!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夏國兵馬數十萬,契丹傾國之兵前來也不過小勝而已,還怕三萬兵馬?!”

樑三錘道:“河曲路番戶不下萬帳,許多牛羊,還有積攢的金銀,都到貴國來,多麼大功勞!”

劉勝聽了猶豫,想了一會道:“我只是沿邊守將,做不了主。這樣吧,你們若真是有意,我便派人稟報國相。若得國相首肯,此事纔可成。”

拓跋兀埋幾人不知党項國事,聽劉勝意思,國相應該是說了算的,連口答應。

包拯到了之後,相對於杜中宵和緩了些,禁止誣告,減少了死刑數量。不過大案牽連到的,還是重法懲處。隨着消息傳到各地,官府給賞錢特別痛快,首告的越來越多,也就有越來越多的蕃部受牽連。涉案的多是各部落首領或者重要人物,不少部落直接被殺散了。各部落人心惶惶,各謀出路,腦筋自然就動到了同族的党項夏國來。

劉勝是對面党項獨輪寨守將,許多人帶消息來要投靠,才下決心見這些人一面。

唐龍鎮下斃耶律宗真,不只是嚇到了契丹,也嚇到了党項。與河曲路和麟府路相連的党項守將,最近特別小心,生怕宋軍突然進攻。契丹十萬大軍攻城,皇帝就那麼被殺了,他們幾個腦袋?

以前党項在周圍有很多細作,現在不敢派了,劉勝對河曲路的消息知道的很少。有個機會,詳細詢問了河曲路的情況,才滿口答應報到上面,把幾個人打發走了。

元昊死時,曾遺命從弟委格寧令爲新君,遭到國舅沒藏訛龐堅決反對。最後依沒藏訛龐意見,等了三個月,沒藏氏生下諒祚後,立爲新君。沒藏氏爲太后,沒藏訛龐爲國相,把持大權。

此時党項內部,沒藏兄妹把持朝政。沒藏訛龐以諾移賞都等皇族勢力爲三大將分治,以安其心。沒藏氏早就與野利遇乞的管家李守貴私通,失寵後出家爲尼時,又與當時侍奉自己的保細吃多勾搭成奸,這兩個姦夫,成了她的左右手。沒藏兄妹加上這幾個人,是此時党項的掌權者。

跟契丹一樣,党項也有皇族與後族的矛盾。諒祚年幼,此時佔上風的,是沒藏氏後族。而諾移賞都和漫咩等皇族勢力,則因諒祚年幼,受到排擠,靜靜等待時機。党項雖然立國,其實還是各大部落分治的格局,掌權的人各種優勢,卻不能削滅部落的勢力。

第16章 好大的雪第20章 見世面第81章 故人來第57章 喜事第119章 故人蒙難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138章 提前賣票第69章 各有算盤第106章 故人重逢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26章 反噬第163章 過蒲昌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198章 內部複雜第58章 百年計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212章 通車了第23章 多調人來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206章 廣南亂起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95章 秋收第128章 夜談第77章 禍福自招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27章 重回鐵監第22章 紙上談兵第23章 意興闌珊第100章 兩使相遇第124章 千頭萬緒第6章 兩軍對壘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34章 人心惶惶第41章 差強人意第58章 糧草到了第4章 應對第22章 難題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96章 新米第148章 楊家將第86章 地方龍蛇第90章 狼狽爲奸第87章 軌道第73章 出門難第162章 佈置第65章 胸有成竹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138章 佈置第3章 比不得第155章 機宜司第213章 新與舊第49章 圍殲第12章 打就大打第91章 菜地第102章 拿人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3章 同行是冤家第38章 峰迴路轉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72章 不務虛名第57章 掛麪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155章 降了第25章 窮治地方第10章 工廠傳聞第188章 大勝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174章 誓死不降第217章 新式軍器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185章 張網第221章 朝廷來人第26章 反噬第80章 新婚第56章 買書第122章 見面第53章 技術狂人第49章 党項軍略第71章 戲中人第13章 破飛狐第78章 仙人跳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19章 齊射最好第62章 盡心而已第140章 重逢第17章 出戰第7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64章 謀劃第132章 一年大勢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165章 渡河第8章 賈逵出兵第165章 渡河第156章 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