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皇子案發

杜中宵看着邸報,突然“噗嗤”笑了出來。韓月娘在一邊正掂了個青李吃,白了他一眼道:“好好看朝報,突然發笑,嚇人一跳。朝廷邸報,難道里面還有笑話!”

杜中宵道:“本來不該有,可這次真是出了笑話。有一個狂人冷青,母親是宮裡放出來的宮女,他便說自己是遺落民間的皇子。伴同一個妖僧高繼安,在京城裡招搖撞騙,信的人還不少。去年來投靠的那個徐秀才,在京城的時候,與他同行的一個員就差點就被騙了。不久前,冷青到皇宮衛士前,要進宮裡認親去,被拿到了開封府。一進府衙,大喝一聲:‘明逸如何不起!’開封知府錢明逸聽了竟然真地站了起來。如今臺諫正在不絕上書,說錢明逸無威儀,做不得京尹。竟然發生這種事,豈不可笑!”

堂堂開封知府,竟然被一個裝瘋賣傻的狂人一句話嚇得站起來,這個錢明逸,真是把朝廷官員的臉面都丟盡了。別說一個冒充的皇子,就是親王,到了開封府的大堂,知府也不該站起來。錢明逸是宋朝至今升官最快的,竟然如此草包,也不知道他的官是怎麼升上去的。

韓月娘對錢明逸毫無興趣,八卦之心燃起,急忙問道:“那個皇子怎麼樣了?是真是假?”

杜中宵道:“怎麼可能是真的!宮女有了身孕還放出宮,當宮裡的人都是瞎子麼?”

韓月娘咬着李子,道:“那可是難說的很。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我聽瓦舍裡的說書人講故事,就有那大戶人家,妾侍婢女有了身孕,被主母趕出門去。多年之後兒子長大了回來認親,一家團聚。——唉呀對了,前兩日聽了個故事,一個婢女有身孕,趕出家門受盡無數苦楚,後來兒子爭氣,考中進士呢。”

杜中宵笑道:“說書人講那些故事,是自己編出來的。一是你們這些人愛聽,他們賺些錢財。再一個勸諷世人,婦人善妒於家不利,有幾句話是真的?那種事情不說沒有,很少就是了。不說皇家,就是大戶人家,又有幾人做事會如此草率?”

韓月娘道:“你怎麼就知道是編出來的?考進士那個,說得有名有姓的。”

杜中宵笑着搖頭:“有名有姓?是哪一年考中的進士?自唐以來,進士都有名錄,能不能查到?若是五代亂世,那什麼樣奇事都有,當我沒說。那個時代,考中進士也沒什麼用處。”

韓月娘想了想,道:“這種事情,當然是太平盛世,亂世的事情哪個愛聽!——對了,你快說那個皇子,後來如何了?官家有沒有請進宮裡去,滴血認親什麼的?”

杜中宵道:“皇上每天多少事情,哪裡會如此胡鬧。錢明逸判了他狂言惑衆,發配到葉縣挖煤。不過此案判得稀裡糊塗,朝臣正上書要求重審呢。”

韓月娘皺着眉頭:“怎麼糊塗了?官家沒有認親,也沒說不是,發配已是極重的罪。將來有一天說不定真認出來是皇子,請到宮裡去,怎麼敢判重了!”

杜中宵只能嘆氣:“就是因爲你們這些人愛瞎想,才說錢明逸糊塗,不知道他官怎麼做的。遇到這種事情皇上能說什麼?說這個冷青不是皇子,讓開封府處置?開了這個頭,那還得了。宮裡放出來的宮女以百計,人人如此怎麼辦?更不要說,只要皇上一開口,就有人要想,難道宮女皇上都臨幸過?有一百張嘴,也講不清楚了。此案皇上什麼都不能說,官員審明白就是了,就怕不明不白。真是皇子,那便早早引入宮去,百官正爲皇家子嗣艱難着急。如果不是,那就不是發配的罪過,冒充皇子還了得?必須重懲。”

韓月娘白了杜中宵一眼,專心吃李子,不再理他。誰關心此事該如何辦,錢明逸官當得怎麼樣,明明自己只想聽個有意思的故事,跟婦人們在一起,有些談資。

此事在韓月娘聽來,有八卦潛質,流落民間的皇子,一聽就能引起人的興趣。在杜中宵看來,卻只是官員無能,進退失據,活該被朝中官員集火攻擊。

錢明逸的心思不難猜。他的理智告訴他,此事絕不可能是真的,所以定罪判刑。太平年代,沒有激烈的宮庭鬥爭,皇子流落民間,誰會信?幾千年歷史,皇子流落民間的事情有,便如漢宣帝,便是最著名的一個。但哪個不是有名有姓,有譜可查,有明確的證人和生活軌跡。有孕宮女出宮,誕下龍種,當皇宮是鄉下土財主的土圍子呢。但錢明逸做人沒有擔當,雖然明知道是假的,還是怕萬一是真的,皇帝終究沒有發話,自己將來承擔不起。只是發配,不管怎樣留了一條退路。

這種事情,皇帝怎麼說話?真的不可能,但如果一開口說是假的,放出去那麼多宮女,就總有人猜會不會有真的。經手的官員就要把責任擔起來,查明事實,明正典刑。這一次糊塗過去,過幾年說不定又來。左右不過是個發配的罪名,當不成皇子,在民間騙吃騙喝也是好的。最後爲了杜絕這種事情發生,以後不放宮女出來了?一項德政,就此無法執行下去。

後人說起此事,常會睿智地評點一句,皇帝糊塗且軟弱,本來他只要一句話,就是不說,最後惹出許多風波。堅持此事不放,是此時部分官員如包拯等,個人品德等的閃光點。

其實就是一件簡單的案件,包含政治因素,錢明逸個人的原因,使事情鬧大。處理不好此案,說明錢明逸缺乏政治敏感,不是個做大臣的材料。當然,出身錢家,遇到這種事瞻前顧後,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韓絳此時還是開封府推官,堅持反對錢明逸的決定,上章要求重審。韓絳的身份不得不這樣做,不然事後處理錢明逸,他也脫不了干係。韓絳看得明白,杜中宵也就懶得再管,就當是個笑話了。

放下朝報,杜中宵道:“自平了王則,這兩年還真是太平,天下無事。若不是有錢明逸種糊塗人偶爾弄個笑話,朝報看起來也沒意思了。”

韓月娘道:“這是什麼話?我們聽戲,唱戲上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此時天下無事,真真是個太平世界。聽了這話,大家都叫一聲好。你是做官的,怎麼還會盼着天下不太平?好好做官不好嗎?”

杜中宵搖了搖頭:“以天下之大,怎麼可能太平無事。便如江河,越是寬廣,越是看起來平靜,其實下面暗流涌動。一到奔騰起來的時候,便是大事。若是小溪,一遇樹枝亂石便就翻騰,反而無大事。”

說到這裡,杜中宵嘆了口氣:“不是我盼着天下出事,而是天下實有事,表面看起來無事,那是從上到下閉上眼睛,裝看不見罷了。以中國之大,所謂太平只是粉飾太平,年年有事纔對。”

韓月娘搖搖頭,不理杜中宵。吃罷了李子,道:“樊城這裡雖然熱鬧,我卻住不慣。這些日子總想清靜些,你若抽出身來,我們還是到營田務衙門去住去。”

第38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14章 隱情第250章 兵臨城下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168章 使節第105章 突破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241章 保值第233章 錢帛動人心第246章 議事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21章 眼見爲實第117章 大主顧第132章 離別第58章 真香第19章 齊射最好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82章 鍊鋼第211章 分岐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13章 躲藏第21章 嚇了一跳第54章 爭端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95章 特區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21章 契丹來客第82章 契丹要害第21章 練兵第114章 富弼第105章 不戰而降第141章 且先等等第88章 入幽州第101章 慶功宴第15章 人多官少第195章 使節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105章 不戰而降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82章 不甘心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178章 富國強兵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52章 除夕第37章 錢的問題第70章 建房築路第86章 塵埃落定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50章 困難第30章 換酒而已第42章 吃個痛快第62章 心累第23章 會師第89章 同去第58章 臨行之言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49章 圍殲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50章 困難第14章 去葉縣第3章 破城第9章 酒糟蒸酒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39章 雜談第117章 牢城營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140章 拒絕第4章 新的形勢第107章 大同府第58章 真香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164章 商量第27章 回城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3章 破城第52章 建節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186章 夫妻相見第12章 徵役第137章 主僕矛盾第126章 細作第198章 內部複雜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56章 莫名其妙的黨爭第54章 逃散之人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186章 刺刀戰第7章 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