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生活問題

大將古迪叉手行禮,辭別了杜中宵等官員,押着二十多輛大車,出了鐵監,到了澧河渡口。過了渡口到汝墳鎮,從那裡去襄城縣,一路北上到開封府。

汝墳鎮附近就是昆陽古城,就是光武帝劉秀招來天降隕石,以少勝多大敗王莽大軍的地方。開爐出鐵之後,鐵監走上正軌,杜中宵有意把葉縣城變爲鐵監駐地,葉縣則遷到昆陽城去。前幾日上了奏章,不知朝廷會不會准許。

古迪是三司大將,此大將非彼大將,屬於武職無品雜階的一階,官位非常低微。此次他帶了鐵監出產的好鐵好鋼入京,算是彙報,讓朝廷知道鐵監出鐵了,前面的錢沒有白花。

除了少量鐵錠鋼錠,古迪帶的主要是各種規格的鋼條,還有一部分鋼板。爲了驗證性能,鐵監還打了幾把刀劍,讓古迪一起帶到京城去。現在的好鐵,主要的用途是製做兵器。對於刀劍來說,鋼條用起來最方便,簡單鍛打,便就可以成形。

這處鐵監最重要的價值不是鐵的產量,而是產品的種類。以鋼材爲主,價值完全不是其他的鐵監可以比的。這個年代,鐵煉成鋼,不說用多少人工,損耗就很驚人,三斤生鐵產一斤熟鐵就算好的。如果再用鍛打或者灌鋼的辦法出鋼,又要再折損一半以上。真正的好鋼,十斤生鐵出一斤就不錯。

此時北方生鐵的價格大致是一斤二十文,鋼依質量不同,五十文到五百文不一。像鐵監現在產的鋼條,如果按市價,一斤最少二百文以上。不過產量太過驚人,價格必然下降,不過怎麼不會低於百文。按照這個價錢,一千萬斤鋼條,就可以把內庫的五十萬貫還上了。

按照杜中宵最開始的想法,鐵監的產量一年怎麼也要五千萬斤以上,僅賣鐵,一年就要超過兩百萬貫的收入。兩百萬貫的數字或許並不驚人,鹽稅茶稅都比這多得多。真正有意義的不是數字,而是這些錢的成本不高,最重要的,是沒有對百姓的騷擾壓迫。

鐵監的產量越高,賺的錢越多,附近的百姓得到的好處越多。這跟茶稅鹽稅迥然不同,那兩樣的錢都伴隨着對生產者的壓迫,伴隨着對社會財富的掠奪。

隨着大量鋼鐵的產出,鐵監有了現金流,可以進行投資,擴展產業的鏈條。下一步,就可以製造機器,製造農具,進一步增加鋼鐵產業的附加值。產業鏈條延伸開來,纔是鋼鐵產業真正的價值所在。

看着古迪一行離去,杜中宵對身邊的蘇頌道:“忙了這些日子,今日纔算大事已定。我們回衙門飲幾杯酒,輕鬆一下。這些日子,實在累得狠了。”

蘇頌笑道:“天下鐵監數十處,能夠產出這種鋼條的,僅我們這裡而已。此次送貨進京,朝中大臣看了,也就沒有以前那些風言風語了。設了鐵監,卻一直不見鐵課,朝中不少官員說閒話。”

杜中宵道:“朝廷體恤,我們鐵監今年並沒有鐵課。這次送鋼入京,只怕下年就少不了了。用這種鋼條打造兵器,不知省了多少工。”

一邊的柳涗道:“就怕朝廷覺得好用,下年鐵課太多,我們難做。”

杜中宵搖了搖頭:“能有多少?天下鐵課不過七千萬斤,就是三司獅子大開口,攤到我們這裡一千萬斤了不起了。如果要一千萬斤鋼,我們能供出來,只怕三司也沒那個膽量要。”

全天下才產多少斤鋼?三司的官員再富有想象力,也不敢想象一處新開的小鐵監,有這樣的生產能力。他們敢要一千萬斤,就要有非凡的勇氣,讓人驚訝的洞察力了。

作爲鐵監,朝廷並不從這裡收錢,而是收鐵,即鐵課。一般民間冶爐,是按五分之一收取,作爲稅收。因爲這裡是官營,不能這樣算,而是有一個定額。超出定額,就是鐵監自己的收入了。當然這錢不能由官員瓜分,而是算作地方財政,轉運司有調用的權力。

朝廷會給這處鐵監定多少的定額?一千萬斤?兩千萬斤?杜中宵估計,此次送貨進京,很可能朝廷會要求鐵監生產鋼條,一年五百萬斤就是上限。再多,朝廷也用不了,哪有那麼多兵器打造。

五百萬斤,隨着鐵監擴大規模,還真不是個大數目。兩三千噸而已,對後世的鋼廠來說,這個產量只能算家庭作坊了。剩下的,就是鐵監擴大生產的資本。

如果自己有了那些錢,就可以建工廠,新來的縴夫營田不再捉襟見肘,可算打開局面了。

此時正是鍊鐵的工人換班的時候,成羣結隊,到衙門附近的食堂吃飯。一切順利,食堂的飯菜保持了較高的水平,但有粳米,還有白麪饅頭和麪條。菜簡單一些,一般是鹹菜和肉湯。如果加錢,還可以吃大塊的肉,炸好的魚。這樣的伙食,是外面的普通百姓根本不敢想象的。

到了旁邊的小廳裡,聶茂和童安路等人正排隊打飯,見到杜中宵等人進來,急忙行禮。

他們這些技術人員有自己的小食堂,伙食比外面的更好,有葷有素。這是按做事的職業分的,並不按官職。在現場以體力勞動爲主的,小官小吏同樣是在大食堂裡吃飯,不能到這裡來。只要做的是技術研究類的工作,哪怕沒有官職,吃的喝的也比那些小官好。

杜中宵和蘇傾看了看裡面的飯菜,沒有停留,到了旁邊的閣子裡。以他們的身份,吃小竈,倒也不算過分。偌大的鐵監,不天天大魚大肉,已經是與工人同甘共苦了。

幾人坐下,當值的過來行禮,問了今日要吃的菜,自去準備。

這周圍原來的人口不多,突然涌進這麼多人來,食物根本供應不上。糧米之類可以從其他地方採買調運,雞鴨魚肉就沒有辦法了。外面市場上,肉價已經漲了幾回,別說普通工人,就是柳涗都做不到天天有肉吃。在鐵監做事,每月有補助,但架不住肉價漲得更快,還是跟以前一樣。

供應量上不去,鐵監裡的人發錢再多,也買不到東西。以前小官小吏偶爾吃次肉,家裡人口一多就吃不起,現在依然一樣。至於普通工人,只能靠食堂裡的肉湯解饞了。

不多時,酒菜上來。飲了幾杯酒,杜中宵道:“想幾個月前我們初來的時候,附近野味衆多,什麼野雞野鴨,獐兒兔兒,極是便宜。這纔多少日子,價錢便就漲上去了。更不要說羊肉豬肉,現在比開封城裡的價錢還要高上許多。這樣下去總不是辦法,後面鐵監再來人,就真吃不起肉了。”

柳涗道:“葉縣不過幾千戶人家,產的豬羊就這麼多,有什麼辦法?”

杜中宵道:“我們自己想辦法。現在無大事,要想辦法開菜地,養豬羊,吃上不能虧待了。澧河以南閒地極多,只是小山,鐵監可以劃出地來,養些牛羊。靠近澧河的地方,開成菜地,募人耕種。全靠從外面採買,只怕不行。現在已是秋後,正是農閒時節,這些事情就開始着手了。”

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30章 以差監吏第33章 臣願出征第169章 攻佔柳中第240章 錢與物第21章 一起抓走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8章 制硝第18章 無路可走第110章 變出來的錢第22章 實驗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181章 開店第9章 酒糟蒸酒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36章 獻城第94章 樞密副使第154章 避風驛第50章 烈酒如火第44章 新與舊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6章 佈置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98章 鋼如泥土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117章 大開眼界第28章 難題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83章 自相殘殺第30章 換酒而已第56章 買書第59章 順手牽羊第205章 抓人第11章 攤派差役第73章 形勢突變第155章 機宜司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5章 召試中書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5章 當街兇案第10章 愛信不信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如何治理?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176章 錢荒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182章 擒賊擒王第95章 特區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15章 意外收穫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230章 大勢第73章 在商言商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38章 峰迴路轉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133章 兩件大事第130章 普遍貧窮第106章 慶功第68章 入城閱兵第185章 張網第3章 首告有賞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80章 左右逢源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155章 兩難第146章 圍城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8章 兩難第70章 喜憂參半第203章 一切都變了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94章 樞密副使第30章 誰敢告他?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85章 會計天才第42章 債券第119章 使節第73章 各想出路第52章 禁地第18章 買空賣空第65章 生事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12章 大生意第33章 各個突破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193章 進軍于闐第8章 制硝第23章 多調人來第45章 時移世易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91章 沒有出路第86章 地方龍蛇第14章 陣前殺將第272章 諸使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