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難得良機

面對貝州堅城,明鎬來之後接連強攻幾天,依然沒有什麼效果。樞密院的公文日日催問,面對僵局,明鎬一籌莫展,只能不斷督促諸軍。

到了後半夜,明鎬召集幾位主將,在自己帳裡商量當前局勢。有人主張強攻蟻附攻城,有的人主張挖地道,有的人主張修建曲城,直接跑步登城,衆說紛紜。

正在這時,一個親兵進來,叉手唱諾。手中拿着一枝箭道:“相公,剛剛不久之前,城中射了這一枝箭出來,沒有箭頭,只有一封信,寫明要相公親啓。”

明鎬不明所以,命親兵把箭呈了上來。

一邊的王凱道:“諫議,謹防城中妖賊用計,在箭上下毒!”

明鎬笑道:“此等伎倆,諒那班妖賊想不出來。再者,也沒聽說世間有此等毒物。”

雖然如此說,還是小心翼翼,從箭上取了書信下來,用案上的筆挑開,把信鋪在案上。

移近蠟燭觀看,原來是城中幾個百姓,願意引官兵入城。信中寫得明白,等到明日夜晚,他們會在城頭點起三盞燈籠。官兵只要朝着燈籠過去,到城下後,他們會從城上垂下大強索,讓官軍縋城而上。下面落款,是汪文慶、郭斌、趙宗本、汪順四人。

看過了書信上的內容,明鎬大喜,遞給王信、王凱等人傳看。

衆人看過,明鎬道:“諸位以爲,此事可行否?如果城上垂下大索,官兵能否登城?”

王信道:“若是有人接應,登城不難。只要上了城牆,奪了城門,妖賊隨手可滅。不過,此事真是百姓接應官兵,還是妖賊奸計,不好判斷。若是妖賊奸計,誘使官兵登城,他們再斷了繩索,徒給他們送戰功。城中妖賊已見窘迫,有了此功,可以鼓舞人心。”

王凱道:“不管怎麼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可錯過。”

麥允言道:“太尉說得有道理,這麼好的機會,豈可錯過!縱然是奸計,也不過損失百十人而已。”

明鎬沉吟一會,道:“此事不難,城下有前些日子逃出城的百姓,這信上又署有姓名,只要明日問一問百姓,是否有這麼幾個人就好。真有這幾個人,都是平民百姓,此事十之八九成了。”

衆人一起稱是。只要不是彌勒教衆,基本就可斷定是真幫官軍的。以前彌勒教是公開活動,教衆並不隱瞞身份,也不怕這幾個人隱藏身份。

第二日一早,明鎬找來新任知州高繼隆,拿出書信給他看了,道:“知州,你可派人去原住城中的百姓查探一番,城中是否有這麼四個人,是什麼身份。如果跟彌勒教無涉,就可信賴他們。如果今夜能夠登城,破了貝州,滅了妖賊,是一大功!”

高繼隆叉手稱是,記了書信上落款的名字,自去查探。

到了中午,高繼隆查探得實,面帶喜色來見明鎬。

進了明鎬軍帳,分賓主落卒,高繼隆道:“諫議,下官查探得實,城中確有此四人,而且跟彌勒教無涉。這四人都是永濟渠旁做生意的人家,向來本分,而且有些家業,才做得這件事。”

這麼大的事情,顯然不是四個人就能夠做得到的。必須是家大業大,有一定身家的員外,有家中子弟和奴僕幫忙,才能辦到。既然四人是生意人,想來家中奴僕不少。

明鎬聽了結果,不由大喜。送走高繼隆,命人請王信來。

王信到了軍帳,明鎬把結果跟他說了,道:“太尉,你的兵馬駐守邊關,爲朝廷精兵,非其他兵馬可比。可安排手下將領,夜晚看着燈籠,單等強索下來,縋城而上。我自會命龍神衛兵馬候在城門處,登城的人開了城門,便一涌而入!若是一切順利,今夜破城,明日捉了一衆妖賊,叛亂朝食可定!”

王信沒想到如此順利,也有些興奮起來,摩拳擦掌,叉手應諾。

回到自己軍營,王信喚了兩個自己信得過的指揮使,一個張度,一個路明,把城中有人接應的事向他們說了。道:“你們早早造飯,下午就歇了,等到天黑,各自帶本營兵馬,等候在城下。單看城上亮起三盞燈籠的地方,帶兵馬過去。到時城上會垂下強索,你們引本營兵馬登城。登城之後,儘快殺到最近的城門處,開了城門,引大隊人馬進城。”

張度和路明兩人叉手高聲應諾。

王信又道:“今晚你們能夠登上城頭,開了城門,便是先登之功,不可馬虎!滅了妖賊,朝廷必然不吝重賞!若有半點差池,我取你們項上人頭!”

兩人一起道:“謹遵太尉號令,今夜必取貝州!”

又吩咐了兩人細節,王信讓兩人早早回去歇息。等兩人離去,王信又招集部將,並不告訴他們今夜登城的消息,只是讓晚上不得消息,候在城門不遠處,隨時準備登城。

明鎬的心裡明顯偏向王凱,登城就讓王信的兵馬去,而讓龍神衛候在城門處。城門一開,王凱的兵馬快速入城,擒獲妖賊頭目,功勞就大半被他們搶去了,王信如何甘心?早早安排本部兵馬,準備與龍神衛一起進城。到時誰的功勞大,就看自己本事了。

路明回到自己軍營,把幾個親信的將校叫過來,向他們吩咐了今夜的事。

吩咐罷了,路明道:“我們從軍,刀頭舔血,爲的什麼?不就是爲了搏些軍勞,多得賞賜,賺些錢財,好養活妻兒麼?今夜功成,我們便是登城第一功,朝廷賞賜必然不少,你們打起十二分精神!”

幾個手下鬨然應諾,俱都興奮異常,沒想到天大的功勞就這麼砸到自己頭上。

其中一個小校白大海,向來足智多謀,受路明器重。聽了路明的話,思索一會,道:“指使,據小的所知,城中起事的,只有宣毅軍和保驍捷營兩指揮兵馬,其餘妖賊挾迫百姓從軍,不值一提。”

路明道:“委實如此。貝州小城,本就兵馬不多,受妖賊蠱惑作亂就的就這兩營。其餘兵馬都在城外,田提刑及時出城,再無人作亂。”

白大海道:“宣毅軍是護糧禁軍,保驍捷營守城,都不堪一擊。而且向來不滿員,兩營加起來不過七八百人,也不比我們多幾個人——”

路明心中一動:“依你的意思——”

“先登之功第一,賞賜必然極多。這種大功勞,何必分給別人?而且我們登城之後,乘着城中妖賊混亂,就此破賊,甚至抓了他們的首領也不一定!我們自己得了這天大的功勞,豈不是美事?”

第24章 大軍集結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80章 各有前程第57章 怎麼軍改?第136章 初戰第110章 俗文化第99章 輕重緩急第209章 編制第128章 伊州來使第83章 晴天霹靂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61章 水車第185章 張網第61章 力敵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147章 大亂將起第92章 大戰將起第8章 擦邊球第46章 分道揚鑣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104章 賞識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195章 使節第49章 圍殲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58章 鐵監第58章 鐵監第68章 入城閱兵第86章 連夜攻城第62章 援軍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79章 剪羊毛第43章 自有人買第160章 新生活第76章 人心惶惶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49章 明哲保身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55章 自尋煩惱第45章 葉縣改革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34章 青臺鎮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127章 南下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78章 仙人跳第67章 帶你看炮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33章 臣願出征第61章 心驚肉跳第25章 窮治地方第12章 施粥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32章 收網第23章 意興闌珊第29章 波及部族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135章 事發第3章 官制第135章 準備出擊第51章 三本冊子第154章 降不降?第55章 自尋煩惱第101章 要熱鬧第2章 城狐社鼠第120章 遠方來客第51章 猜題第82章 霹靂車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07章 商機第12章 打就大打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3章 同行是冤家第69章 打出去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7章 堵第26章 反噬第32章 世交第16章 佈置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19章 鐵錘砸開硬核桃第48章 高朋滿座第42章 故交第55章 傳頌天下第4章 三項任務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13章 聲東擊西第209章 編制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125章 党項商人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14章 準備進攻第57章 靜候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