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善後

周孔目偷眼看伏案處理公文的杜中宵,猶豫再三,上前小聲道:“官人,櫃坊的幾位主管來了衙門幾次,要見官人。因見官人忙碌,小的讓他們在偏廳等候。”

杜中宵擡起頭來,問道:“他們來衙門做什麼事?”

周孔目嘆口氣:“這幾日乳香價格暴跌,櫃坊因爲貨主的債券做擔保,收了大量存貨。現在櫃坊那裡現錢少了許多,債券都換成了貨物,不能收利息,幾位主管怕官人責罵。”

杜中宵笑道:“正常做生意,爲何責罵他們?從發債券的時候起,就知道有這一天了。”

聽杜中宵這樣說,周孔目心情放鬆下來,口中道:“雖說都知道可能會出這種事,可這次實在太嚇人了些。今天市面上乳香只要二百文一斤,還沒有人購買。我聽人說,很多西域商人都虧了本錢,有的傾家蕩產,不敢回鄉,外面人心惶惶。”

杜中宵道:“人心惶惶是難免的,過一段時間自然就好。不用擔心那些商人,他們做生意的,今日賠了明日賺了,見的場面多了。要多關心一下那些隨着商人吃飯的貧民,他們隨着商人萬里奔波,搬運貨物,又無多少積蓄,一沒有事做很容易堅持不下去。着令衙門的人,這幾日多上心,凡是住在城裡的,要不時上門查看。如果有遇到難處的,儘量救濟。”

周孔目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事情,覺得很多商人從家財萬貫到貧如洗,不知怎麼活下去。聽了杜中宵的話,略安心了些。

周孔目出去,杜中宵一個人坐了一會。宋朝大概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統一市場,像香料這種東西,又集中在少數地區貿易,規模很大。一個不小心,就會暴漲暴跌。這種市場投機跟歷史上的荷蘭鬱金香危機不同,泡沫並不特別***香依然是社會上的緊缺貨物。最多一年,價格就會慢慢漲上去。

皇宮突然放出幾十萬斤乳香,並不是針對唐龍鎮的商人,而是慣常操作。做這個決定的時候,皇宮的人只怕根沒想什麼唐龍鎮,就是從南方市舶司收的乳香太多,換錢而已。

此次動盪並不需要特別擔心,只要櫃坊本錢充足,保證社會的穩定即可。

到了偏廳,櫃坊的幾個主管早等在那裡,見到杜中宵急忙起身行禮。

落座賜了茶,杜中宵道:“這幾日乳香商人大多賠錢,地方動盪,你們多用心。”

在櫃坊管事的童主管拱手:“官人,不只是做乳香生意的商人,還有很多商人買了他們的債券,也都賠錢。我們收了乳香,給這些債券兌換現錢,現在本錢有些虧欠。”

杜中宵道:“這樣大額交易,按說並不需要太多現錢,怎麼會虧了本錢?你們兌付債券,可以讓持債券的人繼續把錢存在櫃坊,給他們開錢票即可。”

童主管道:“本來是該如此。可因爲乳香商人虧得太慘,很多人不敢再做債券生意,連帶着有人不信櫃坊,非要拿現錢在手不可。現在市面上,金銀的價錢已經漲了。”

杜中宵一凜,正色道:“金銀不可出境,不可犯禁!你們一定要盯住了!”

幾個主管急忙稱是。新的鐵錢製造容易,與銅錢等價是賺錢的,是允許出境的,現在契丹境內東勝州一帶,市面都是使用宋制新鐵錢。但金銀卻不同,一直不許帶出境外。

幾個主管見杜中宵說得嚴厲,急忙拱手稱是。

問了現在櫃坊的情況,杜中宵道:“遇到如此大的風波,櫃坊必然會受到影響,你們不必緊張。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沉住氣,雙後生意才能做大。陣腳亂了,以後的生意就難做了。”

童主管道:“官人說的是。乳香價格暴跌之後,東勝州契丹人的櫃坊就與我們不同,他們拼命壓商人的價格,又拖着不兌別的債券,商人議論紛紛。不少商人寧可把乳香運到唐龍鎮賣給我們,再拿錢去贖回債券,也不讓東勝州的櫃坊兜底。這樣一比,我們這裡就強得多了。最近有些在那裡的商人,也轉到了我們這裡來,不在契丹人那裡存錢了。”

杜中宵點頭:“就是這個道理,生意便是這樣一步一步做起來。”

一邊的滕主管道:“不只如此,那些存錢在櫃坊的大員外,因爲有八方會,得到消息比別人早,手裡的債券早早出手,損失比別人少。其他商人看了眼饞,學着存錢到櫃坊裡入會。”

杜中宵笑道:“你們看,此次乳香價格暴跌,人心惶惶。但仔細一算,櫃坊並沒有損失,生意還做大了呢。做這種生意,就是要守得住,不能三心二意。前段日子債券賺錢的時候,如果櫃坊跟着做,便就沒有今天的好處了。你們手裡有大量本錢,最重要的是守規矩,這是最要緊的。”

幾個主管小聲議論幾句,覺得確實是這麼回事。此次風波,倒黴的是商人和買債券的,櫃坊並沒有損失。東勝州的契丹人櫃坊,因爲守不住規矩,自己買了大量債券,後面又把自己的損失轉嫁到其他商人頭上,寒了人心,便就失去了大量生意。

銀行業是金融市場的莊家,只要主動避免風險,每次動盪最後得利的都是他們。價格崩潰,資產價格驟降,不管是收回抵押物也好,還是幫助困堆的商戶購買資產,都是低價收割。價格起來,把手中的資產再高價賣出去,前面的損失就全回來了。

此次風波,讓唐龍鎮的櫃坊賺了個盆滿鉢滿。不過手中大量乳香,擠佔資金,讓幾個主管覺得心慌而已。只要資金不出問題,他們是最後的贏家。

見杜中宵並沒有責備櫃坊,幾個主管終於放下心來,一起離去。

送走了幾位主管,杜中宵一個人在偏廳踱步。

現在最要緊的,不是關心哪些人賠了多少錢,以後的生意要如何做,而是市面穩定。商人賠錢,他們僱傭的勞力失去了生計,這纔是最要緊的。如果衙門救助不當,他們無衣無食,很容易出事。

于闐國的乳香生意一時是不能做了,最少要等到櫃坊的存貨銷完。必須有其他的生意,吸納滯留在唐龍鎮的人口。總不能白吃白喝,等到生意好起來,那樣反而容易出事。

想了又想,杜中宵最後決定,由城裡的飲食業暫時容納這些人。哪怕衙門出一些錢,補貼收留他們的店鋪,也是值得的。人就怕閒,白白養着他們未必感恩,給他們找事情做纔是正途。

第204章 赴考第101章 好心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29章 過界第18章 威力驚人第62章 援軍第80章 另起爐竈第40章 壟斷經營第25章 此何人哉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71章 花超了第8章 約期舉事第51章 各有封賞第26章 圍堵第11章 決戰第188章 妙計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189章 被圍第95章 賭東道第85章 四散而逃第130章 沒有不同第34章 似是而非第56章 心生去意第36章 各奔東西第58章 糧草到了第177章 分岐第135章 準備出擊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63章 欠債還錢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25章 窮治地方第143章 拉攏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126章 清量土地第197章 鴉兒看第49章 因地制宜第57章 掛麪第24章 秘密回京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175章 逃跑第64章 形勢逆轉第88章 左右爲難第107章 商機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20章 早做準備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129章 慢用第100章 入城難第151章 進城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143章 包車第129章 提拔第38章 兵臨渡口第142章 今非昔比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114章 獻城第117章 大主顧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4章 新的形勢第53章 重新編組第105章 寶貨第73章 生財之道第4章 應對第57章 民以食爲天第117章 大主顧第89章 內亂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23章 全力應戰第79章 由遠及近第216章 三策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2章 城狐社鼠第81章 出鐵第163章 過蒲昌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206章 廣南亂起第81章 親征第89章 同去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78章 仙人跳第49章 明哲保身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7章 言過其實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19章 使節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130章 商路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84章 實在聽不懂第58章 糧草到了第150章 破城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75章 全部押中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42章 債券第154章 降不降?第61章 于闐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