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小火慢燉

煙柳樓二樓的小閣子裡,杜中宵舉杯,對白渙道:“多謝主管,贏你一百貫錢,恰好爲小衙內接風洗塵。這酒樓裡好酒好菜,主管儘管點來吃。”

白渙黑着臉,並不說話,只顧低頭吃菜。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那匹好馬,怎麼就比不過杜中宵隨便買的一匹馬。甚至有些懷疑,今天是不是杜中宵做套,來贏自己錢的。

卻不知今天陳勤和折繼長把小王子的兩百多匹馬全部買下來,精挑細選那幾匹馬給杜中宵送去,原意是讓杜中宵選匹合意的當坐騎。白渙的就是一匹普通好馬,怎麼能夠比得了這樣挑出來的。陳勤的眼光又毒,看出白渙的馬騎起來更加舒服,短時衝刺一下還可以,幾里路長跑肯定不行。

白渙是個僕人身份,杜中宵以禮相待已是禮遇,其他的沒人在乎。

喝了幾杯酒,折繼長感嘆道:“今日清晨我初到唐龍鎮,還以爲走錯了地方。沒想到這邊陲之地竟然如此熱鬧,城中店鋪林立,行人如織,就是比府州也不差了。”

杜中宵笑道:“城裡的店鋪,是南邊幾處寨裡的生意人家,挑那些做得好的,衙門貸錢,來這裡開店的。要是他們不賺錢,我就要背上苛待百姓的罵名。好在天意垂憐,終於等到生意好的時候。”

這些店家不是憑空來的,都是董家寨、營田務和軍城幾處大地方的店鋪,專挑那些生意好有自己特色的,到這裡開分店。本錢是櫃坊貸出去,衙門免三個月店鋪租金。大多數店鋪是強制到這裡開分店,如果最後血本無歸,杜中宵必然被許多詛咒。好在這兩天開門紅,所有人都放下心來。

輸了一百貫錢,白渙的心情極差。酒樓裡又沒有人跟他說話,喝了幾杯酒,吃了個肚圓,便就訕訕離去。他已經看出來,自己身份所限,杜中宵不會談合作事宜,是時候回去了。

白渙一走,陳勤連喝幾杯酒,吃了幾口菜,起身拱手:“官人、衙內,你們且做,我還要去看看今日買的馬,這便告辭。”

杜中宵知道陳勤有分寸,怕在這裡打擾了自己和折繼長談事情,笑着對他道:“今日辛苦。這桌上的酒菜,你讓店家依樣再備一份,你帶回去與手下分享。”

陳勤大喜過望,連連道謝。煙柳樓定位是高端場所,就是陳勤,不是隨着杜中宵也不會來,更不要說他那些手下。拿這樣一桌酒菜回去,手下面前有面子,能讓他們吹好久了。

看着陳勤離去,折繼長道:“今日我到馬市去看了一圈,裡面着實不少好馬。周邊蕃戶這幾年屢被劫掠,哪裡還有這種好馬?依我看來,當是不少北地的人販來的。”

WWW ✿ттκan ✿¢ ○

杜中宵點頭:“不錯,我託人打聽過了,大多數馬販都是來自北邊契丹三州。這幾年契丹年年對党項用兵,對治下蕃戶刻剝過甚,人心不穩。他們是藉着這個機會,給蕃戶些好處,安撫人心。”

折繼長嘆了口氣:“這是好事,我們能補些戰馬,只是不能長久。在我想來,等到契丹退兵,必然會把這漏洞堵住。可惜了,山外面的北邊草原,馬匹以十萬計,卻不肯賣給我們。府州連年用兵,境內凋弊,同樣缺少戰馬。夏國那邊又不賣,只剩唐龍鎮這麼一處買馬之地。”

杜中宵道:“事在人爲。這一帶羣山連綿,蕃落遷來遷去,哪裡能夠防得住?以前跨國販馬的商人少,還是無利可圖。趕馬穿過這一帶山路,自帶糧秣,到了地頭賣二三十貫,無大利息。商路通了,只要路上有住的地方,無餵馬的草料,價錢再高一些,還怕沒人販馬嗎?”

折繼長搖頭:“只怕是難。契丹人管得也緊,販馬並不容易。”

杜中宵笑了笑,也不跟折繼長爭論。以前爲什麼沒有人販馬?從契丹的產馬地,到火山軍就有數百里之遙,由於都是大宋棄地,人煙稀少,販馬過來成本太高。販馬的越少,大量馬匹經過邊境越容易被發現,契丹防起來並不費力。如果商路通了,路上的成本降下來,那就不好說了。以前販馬過來,要跟這一帶本地的馬競爭,也賣不上高價。杜中宵用各種手段,把本地的馬收上來,提高馬價,也是一個辦法。

喝了幾杯酒,折繼長又道:“自豐州被西賊攻破,諸寨堡皆廢。家兄意思,意欲重修保寧寨,與唐龍鎮互爲犄角。只是錢物不及,還須從長計議。這些寨堡,向來都是由蕃官鎮守,現在也無人選。”

杜中宵道:“唐龍鎮這裡,按道路離火山軍更近,朝廷和經略司的意思,暫隸火山軍之下。府州到這裡,或走保德軍到火山軍,或走安豐寨渡河到火山軍再來這裡。豐州一帶幾無人戶,暫時不去管它。自與夏國議和,他們又與契丹打起來,沒幾年結束不了。他們對戰,我們這裡就是安全的。用幾年時間細細經營這一帶,人戶多了,錢糧充足,再重建堡寨。此事急不得,當小火慢燉。”

對於唐龍鎮,折家的心態有些複雜。從豐州到這裡,本來都是他們家的勢力範圍。自豐州失陷,這裡便就跟折家無關了。麟豐府三州,居民以党項人爲主,折家是党項大部之一,跟拓跋世仇,不歸附元昊的党項人,很多都聽他們號令。党項未叛之前,朝廷對這裡的去藩鎮化已經開始,加上折家前幾代的首領不行,權力慢慢被朝廷收回。直到元昊反叛,折繼閔崛起,才慢慢雙穩定下來。從理智上,折家的人也知道朝廷不會讓自家擴大勢力範圍,但徹底脫出掌控,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

折家的人提議重建豐州及附屬堡寨,有重新把勢力延伸到這裡的意思。但他們也很清楚,沒有朝廷的支持,他們什麼也做不成。而朝廷出面,怕不是會再藩鎮化,所以折繼長也就一提。

杜中宵還有一個身份是經略司判官,一說是經略司的意思,折繼長便就閉口不再提。

兩人談了一會周圍的形勢,折繼長道:“數月前知軍到京城演示火槍火炮,朝廷非常重視。相州那裡依樣制了些,也有送到府州。只是此物與以前的兵器不同,衆人都不知如何使用。知軍若是能派個熟悉此物的人,前去教導一番,感激不盡。”

杜中宵道:“我不是帶兵的人,于軍陣不熟,此事有些難辦。明日見張部署,先前佔唐龍鎮,在這裡用火槍火炮擊退契丹人,都是他帶兵。讓他派人到府州,纔是最好。”

張岊本是府州人,此時與折繼閔同爲麟府路部署,分掌兵馬。其實新制的火槍火炮,應該送到張岊軍中才是。不過折家在麟府路聲望太高,那些火槍火炮送到折繼閔手裡。

從火槍火炮的分配杜中宵看得出來,朝廷還是沒有認識這種武器的威力,只當作加強版的弓弩。槍炮造出來,不集中使用編練新軍,而是分散發到前線,用於守城。

相州產鐵佔天下半數以上,年後陶十七便就到了那裡,補了個三班借職的小官,做技術指導。以那裡的生產能力,輕輕鬆鬆可經組織一支大軍,這樣分散使用,就可惜了。火山軍也發了一些來,還不如自己制的多。杜中宵只能繼續製造,編練鄉兵。

第90章 別有任用第198章 定調第10章 工廠傳聞第68章 稀罕物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92章 鄭重其事第57章 靜候時機第122章 陰暗角落第32章 危機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45章 定計第72章 兵臨靈州第24章 大軍集結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61章 物是人非第93章 一切都很新奇第83章 千里投奔第86章 地方龍蛇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29章 再次自薦第215章 軍校第57章 荒唐手段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154章 降不降?第125章 提攜舊人第82章 日暮途窮第76章 偏頭寨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63章 葉縣第34章 人心惶惶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217章 新式軍器第77章 先關起來第25章 窮治地方第181章 焉耆第6章 糟民第35章 防守反擊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29章 過界第37章 熟人第44章 閒情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168章 使節第44章 貴人?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7章 一拍即合第159章 大軍西進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62章 援軍第127章 重回鐵監第66章 反殺第168章 安撫第231章 大不一樣第29章 奏對第202章 不理他們第211章 風雨欲來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67章 帶你看炮第54章 炮轟甘州第129章 慢用第8章 擦邊球第7章 審案第77章 諸事不同第80章 柳暗花明第90章 自去收埋第62章 追查第265章 使節第6章 再回相州第80章 另起爐竈第21章 員外請客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76章 人心惶惶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82章 亂起第36章 集議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126章 清量土地第26章 文還是武?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26章 文還是武?第89章 內亂第71章 試槍第128章 剛剛好第22章 大局已定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222章 觀軍第52章 分岐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27章 再留無益第81章 新知州第153章 外戚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77章 禍福自招第68章 別出心裁第191章 于闐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