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

營田務衙門,杜中宵、王凱、張岊幾位將領圍着一盆炭火,興奮地談論着前幾日之戰。

張岊道:“我帶了兵馬隨在契丹將領之後,那廝沒吃沒喝,路上極是難熬。後來命好碰上了一個小蕃部,這廝就想上前劫掠。我派了兵馬攔在前面,護着蕃部安然離去,他們只能在後面看着。自那之後這些契丹人就死了心,一路殺馬向北而逃,也不知最後有幾人能回去。”

杜中宵道:“回不去了。契丹人兵敗的消息傳回去,附近幾蕃部突然起兵,把寧邊州劫掠一空,一涌過黃河,投奔党項人去了。那廝回去的路上,只怕剛好撞上這撥蕃兵。”

張岊吃了一驚:“怎麼,寧邊州的蕃人反了?這可是要了他們的命!”

杜中宵微微一笑:“前幾年他們壓迫蕃部那麼狠,早就該想到今日了。只是党項人收留了這些反叛的蕃人,這官司不知他們怎麼打。”

說到這裡,兵士上了酒菜,放在旁邊桌上。杜中宵道:“我過去飲兩杯,邊吃邊談。”

分賓主落座,飲了兩杯酒,王凱道:“南逃豐州的契丹人並沒有走多遠,被我的兵馬趕上,全部歸降。他們都是被契丹人擄掠的蕃部,收留下來理所應當。”

杜中宵連連點頭:“正是因爲這些蕃部原本都是本地人氏,被契丹人協迫,纔會南逃。既然已經歸順了,那便安排到營田務,這裡正好缺人。我已上書朝廷,欲把軍城搬到這裡。”

王凱道:“正該如此。建起偏頭寨,佔住唐龍鎮,原來的軍城就過於靠南了。以後唐龍鎮和偏頭寨那兩處地方,還要靠這裡的營田務支撐,支援錢糧。”

這一戰大獲全勝,而且宋軍幾乎沒有損失,幾位主將心中高興,連連舉杯。

由於豐州殘破,府州折家對唐龍鎮實際已鞭長莫及,以後只能靠火山軍技撐。不過兩地分屬不同的軍事路,後面如何協調,轄區如何劃分,還要經略司定。可以肯定一點,這一戰後,河外三州的藩鎮影響力會更加小,折家也會受到影響。三人對此心知肚明,只是都不說破。

王凱道:“我已上書經略司,申明此次交戰之情,後邊如何處置,請帥司決斷。還有,我欲在河對面建一處堡寨,駐紮兵馬,與這裡隔河相對,互相奧援。從渡口過河,翻過山樑,是一處寬大谷地,有良田不少,可以開墾。那裡沿川穀有道路直通唐龍鎮,也是要地。”

河對岸就是府州轄地,杜中宵對其情形並不熟悉,王凱這樣說,杜中宵當然同意。

唐龍鎮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爲其位於河東路進入敕勒川的要道上,是中原進入大草原最重要的孔道之一,當然也是遊牧民族南下的要道。這個時代衰落,是因爲陰山下的敕勒川沒有大的遊牧勢力。這一帶最重要的是農耕和遊牧的過渡地帶,道路平坦,是後來的重要商道。

第二日,幷州公文到達火山軍,杜中宵辭別王凱和張岊,前往幷州述事。

戰事結束之後,契丹和党項必然派人前來交涉,經略司要早做佈置。依慣例,這是經略司兼的安撫司事務,一般都是由文臣主持,武將少有參與,所以由杜中宵前去幷州。

八天之後,杜中宵站在幷州城外,心中無限感慨。半年多前,自己剛在這裡做出成績,便被一腳踢到火山軍,心裡沒有怨氣是假的。還好機緣巧合,又立新功,但願不要再被折騰了。

到了州衙,通稟之後,鄭戩讓杜中宵立即到後衙花廳相見。

這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一切都還是自己離去的樣子,只是人事已非。到了花廳,鄭戩早已經等在那裡。行過了禮,分賓主落座。

吩咐上了茶,鄭戩道:“此次契丹入寇,大略我已知道,只是不知道詳情如何。此事關係到兩國盟約,事體非小,知軍一一講來。”

杜中宵拱手,從自己到火山軍,建營田務講起。

說到建營田務的情形,鄭戩攔住道:“你建營田務的地方,是否禁地?實話說離邊境多遠?”

杜中宵道:“契丹人最靠近營田務的寨子,就是他們稱的寧邊軍,離着還有不下兩百里。”

鄭戩點了點頭:“好。邊境留禁不耕本是兩國盟約,既是離邊境如此之遠,那便無礙。知軍,此次你們打了勝仗,可喜可賀。可我們與契丹終究是兄弟之國,現在沒有開戰的道理。若你們處處佔住了一個理字,後邊與契丹人交涉的時候,便從容許多。交涉不虧,這仗纔算真正勝了。”

杜中宵明白鄭戩的意思,打了勝仗,最後反而割地的事情,宋朝也有不少。鄭戩的爲人,可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戰場上打贏了,談判桌上更是要贏。

營田務建起之後,便就是張岊巡邊。這是經略司安排的事務,鄭戩親自經手,自無疑慮。後邊杜中宵與張岊商議,分別佔唐龍鎮,重築偏頭寨,鄭戩聽得格外仔細。一邊聽,一邊詳細詢問唐龍鎮和偏頭寨周邊情勢,特別注意沒有沒契丹人。至於小蕃部,他倒並不在意。

聽到張岊佔唐龍鎮之後,党項人前去交涉,插口問道:“党項人離唐龍鎮多遠?”

杜中宵道:“党項人離着最近的地方,是敵勝州和獨輪寨,獨輪寨近一些,也在兩百里之外。再者獨輪寨原是本朝境土,爲党項所佔,迄今也沒有割予党項人。”

獨輪寨是河外要地,前幾年被党項人攻破,議和的時候還爭論不休,並沒有確切結論,現在已經廢棄。至於北方的勝州,實際上是以依附於党項人的蕃部爲主,勉強算契丹人的地方而已。

鄭戩點了點頭,讓杜中宵講完。聽到最後宋軍除了在唐龍鎮反擊時放了些槍炮,再未主動進攻契丹人,鄭戩讚歎不已:“此次你們最得體的,就是契丹人狼狽不堪的時候,一直忍住沒攻。他們最後被附屬的蕃部攻滅,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本朝。此事佔住了一個理字,後面就好辦了。”

杜中宵道:“不只是沒有攻契丹人,就連他們遺棄在路上的屍首,我們也依樣留在那裡。一是天寒地凍,沒有那麼多人去做,再者就是留給契丹人看一看。”

鄭戩聽了微笑:“如此有些不近人情,不過也在情理之中。好,此事你們處置極爲妥當。過些日子契丹人得了消息,其西北路安撫使司必來交涉。我欲以你爲主,就在唐龍鎮,交涉此事。”

杜中宵拱手聽命。那一帶只有自己個文官,說起來也只能如此。

鄭戩又道:“我欲表奏你爲經略司判官,知軍以爲如何?”

第67章 我來了第13章 躲藏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216章 三策第45章 定計第241章 保值第20章 官哪第124章 密商第67章 意外第71章 花超了第182章 細作第47章 探礦第153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41章 天章閣講武第52章 若即若離第229章 如果勝了呢?第37章 熟人第226章 霹靂車第235章 突破口第55章 西壽軍司第15章 初具規模第141章 傳言第268章 備戰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102章 拿人第119章 故人蒙難第63章 獵物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62章 追查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179章 窮途末路第124章 衝突第68章 反攻第73章 舊人第146章 提舉常平第118章 投降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119章 使節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164章 商量第103章 爭議第6章 兩軍對壘第20章 農民舉人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88章 談判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67章 生意第17章 言過其實第20章 官哪第68章 入城閱兵第39章 大軍出動第164章 商量第1章 驚天大案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176章 錢荒第141章 且先等等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115章 該裁軍了第28章 也是狗官第177章 分岐第48章 君自爲之第63章 長見識第113章 虧了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29章 奏對第200章 捕虎第20章 燒成白地第51章 進逼甘州第83章 衆官請客第62章 盡心而已第125章 党項商人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83章 千里投奔第35章 這是掛麪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71章 錯位第203章 給錢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92章 舊人去向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134章 表功第5章 召試中書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119章 故人蒙難第53章 推而廣之第82章 霹靂車第16章 用刑第92章 育種爲主第24章 晴天霹靂第92章 舊人去向第64章 形勢逆轉第60章 交鋒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9章 酒糟蒸酒第91章 同年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