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收錢

東邊的太陽露出一抹魚肚白,路邊草上的露水未乾,街上行人稀少。在數十兵士簇擁下,十輛大車緩緩駛進幷州開遠門,沿着南門正街一路向北。到了子城轉西,徑直進了州衙。

聽着吱吱啞啞大車行進的聲音,城裡居民紛紛議論,不知車裡裝的什麼貨物。

早起的夏竦吃罷了早飯,正在客廳歇息,一個公吏急急進來叉手:“相公,大通監的錢來了!”

夏竦猛的睜開眼睛:“命他們運去軍資庫,兵士死守,我去觀看!”

公吏叉手應諾,轉身出去了。

夏竦緩緩起身,換了公服,帶了身邊隨從,這纔不急不緩地出了住處。

軍資庫在子城西門附近,與州衙相鄰,是幷州最重要的一庫。軍資庫裡放的其實不是兵器,放兵器的是甲仗庫。大宋立國,基本政策就是以天下之財養軍,是以放地方財富的庫稱爲軍資庫。這裡面聚集了幷州官府控制的絕大部分財富,以及放詔書、聖旨的筆架閣等等,全在此庫。

軍資庫如此重要,非地方官可以獨自作主,例由通判稽查,掌鎖鑰,知州掌出入。

夏竦到庫外,兩位通判商瑤和王克臣已經到了,各帶了手下公吏,站在門外。幷州大城,兩位通判分南北二廳,各有官衙,分別治事。不過軍資庫的管理權,是由兩人合掌。

見夏竦到來,商瑤和王克臣兩人行禮,軍資庫的知庫官才上前唱諾。

行禮畢,夏竦纔看着庫前的十輛大車道:“此是大通監送州的第一批鐵錢,可曾查驗清楚?”

商瑤和王克臣一起拱手:“回相公,下官已查驗確實,一共有鐵錢七千足貫,分文不少!”

夏竦點了點頭:“開庫!此錢封進庫裡,提榜全城,三日後行用全州!”

一衆官吏拱手唱諾。商瑤和王克臣取了鎖鑰,得了夏竦手令,開了軍資庫大門。

軍資庫裡庫房衆多,從放金銀、絹帛、銅鐵錢,到鹽、茶、香藥,等等,各種貨物無所不包。專放鐵錢的庫子上前,與一衆官吏清點車上鐵錢數目,開始向庫裡搬運。

杜中宵送鐵錢樣品到州之後,經過一衆官員再三商議,決定兩枚新鐵錢當一銅錢,並對形制略作改變。幾經折騰,十日之前才定了下來,今天才第一次大量製造,送到幷州。

陝西、河東等行用鐵錢的幾路,錢法相當混亂。大小銅錢、大小鐵錢,不知有多少種錢,有的按路使用,有的則通行幾州。這些地方錢幣,地方官有決策權。夏竦向朝廷報備之後,便可自主決定。現在的河東路已經廢了大鐵錢,實際使用的十枚當一枚銅錢的小鐵錢。新錢的價值相當於五枚小鐵錢,折半的小銅錢,相當於又多了一種錢。

夏竦走上前,打開一筐,只見裡面裝滿了成串的鐵錢。形制統一、圖樣清楚,製作相當精美,不由喜道:“自西北戰起,行用鐵錢,錢法大壞,不知出了多少事端。有了這種鐵錢,可防民間盜鑄,統一錢法也不是難事。於官於民,都是一件好事。”

王克臣道:“依杜籤判來書,每次十大車七千足貫,三日一送,數量着實不少。”

夏竦點了點頭,相當於一個月三萬多貫鋼錢,數量當然不少,幷州一年的稅賦總數纔多少?用不了幾個月,這種鐵錢就可以通行到其他幾州,慢慢把所有的舊鐵錢全部淘汰掉。

一邊商瑤道:“最要緊的,是要知道現在鑄錢的本錢是多少。現在大通監那裡,是送州七千足貫自留兩千貫,用這兩千貫做本錢。再加上鐵本身的價錢,鼓冶使用廂軍,只有大概,沒有確數。”

王克臣道:“此事初興,只怕杜籤判也難算出具體的本錢來。現在只知道一件事,以新鐵錢二當銅錢一,絕不會虧本,只是不知賺多賺少。”

夏竦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其實杜中宵給自竦的信裡,還提到了另一件事。以現在定下的幣值,鑄新鐵錢是不會虧本的,賺多賺少不說。但正因爲鑄錢不虧本,最怕的是官方爲了利潤,不顧市場需求大量製造。錢製得再精良,市面上多了價值也會下降。現在新錢鍍錫,民間不能回收,更加有這個問題。現在是用新鐵錢替換舊鐵錢,所以根本沒有計劃,到底要製造多少。

製造錢幣賺錢,但也不能賺得太多,不然官方很難抵擋住誘惑,靠制錢斂財。在杜中宵前世,這就是印錢放水,搜刮民間財富。製造鐵錢,其實一樣有同樣的問題。

不過夏竦在幷州任職,不過數年時間,還輪不到他來考慮這個問題。等到新鐵錢氾濫,不知道是幾任之後了。只要杜中宵提出來,以後的知州不解決,是他們的事情。

一邊的孔目官帶着貼司,寫好了榜文,拿來讓夏竦觀看。

夏竦看了看,重要是三日後開始使用新鐵錢,此點無誤,便交給商瑤和王克臣。

幷州駐紮的軍隊極多,給他們發放俸祿,可以使用新錢。除此之外,有大量軍資需購買,這都是散錢的渠道。當然最重要的,是今年的春秋兩稅,到底收什麼錢,夏竦還沒有想好。

現在眼看着已出正月,如果春稅就讓民間交新鐵錢,未免過於倉促,容易引起事端。而只要官府不在收稅上強制,新鐵錢的推行便受到阻礙。

新鐵錢的關鍵,是製造精美,讓民間樂於使用。私人難以盜鑄,可以穩住與銅錢二比一的幣值,相當於在舊鐵錢上面加了一道隔斷。隨着新鐵錢通行,舊鐵錢的舊值會迅速降低,退出流通。

太陽剛剛升起,搬運的兵士前來報告,已經全部運入軍資庫中,封存完畢。商瑤和王克臣兩人親自入庫查驗,確認無誤,命手下公吏貼了封條。

夏竦道:“這個月的俸錢,便就用新鐵錢發放了。新錢行用,必自官兵官吏起,若不然,民間會有牴觸。你們回去告知手下官吏,心中有數,不要到時喧譁。”

一衆官吏拱手稱是。新錢再好,百姓沒見過,不會順利接受。軍隊和官吏是強力部門,拿着去買貨類似於強買強賣,沒人敢不收,可以最快地速度推行開來。

夏竦看了看開邊的太陽,感到心中輕快。下個月他將帶兵巡邊,最愁的就是錢糧。這個時候杜中宵製造大量錢幣充實軍資庫,難題應刃而解。有這許多錢在手,自己帶的兵馬可以更多。在西北數年,對元昊無一勝績,夏竦也覺得窩囊。現在停戰,帶兵到邊境耍一下威風,也算出一口氣。

第62章 追查第26章 合作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44章 先玩吧第124章 重新選過第70章 商場開業第102章 拿人第75章 自尋退路第111章 石州第42章 聚飲第69章 打出去第74章 出乎意料第79章 由遠及近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257章 偶遇第258章 出首第63章 陰錯陽差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7章 堵第213章 京城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47章 有賞有罰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78章 回鄉的榮耀第160章 新生活第44章 背後勢力第137章 什麼教育?第126章 前路第32章 官、吏、差第52章 除夕第26章 文還是武?第140章 拒絕第58章 臨行之言第88章 何去何從第57章 掛麪第36章 帥司所在第199章 軍校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266章 清洗第84章 生活問題第153章 窮途末路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234章 泄密第126章 行會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69章 南線出兵第164章 商量第169章 攻佔柳中第21章 嚇了一跳第66章 給錢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10章 攻守易勢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13章 關鍵證人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146章 圍城第104章 賞識第25章 此何人哉第149章 不經打第10章 馬大官人第155章 機宜司第168章 安撫第183章 專業化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4章 仗勢欺人第29章 奏對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32章 首戰潰敗第72章 比刀第206章 不自知第39章 壟斷漲價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49章 圍殲第19章 鐵錘砸開硬核桃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123章 新家第108章 商業旺地第45章 葉縣改革第264章 大勝第26章 反噬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43章 舊人相見第181章 封建與削藩第22章 紙上談兵第110章 俗文化第67章 生意第50章 如釋重負第71章 何去何從第53章 技術狂人第78章 作戰當勇第53章 技術狂人第16章 毛遂自薦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191章 于闐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