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買空賣空

杜中宵站在屋檐下,看着滿天飛揚的大雪。八月來到幷州,忙忙碌碌,不知不覺就到了十二月,看看就要過年。城中毛皮的貨場生意興隆,永利監的土鹽有了去向,甚至就連制芒硝之後的白鹽,也成了幷州城裡的緊俏貨,大戶人家紛紛購買。一舉解決了兩個難題,夏竦非常滿意。

正在杜中宵亂想的時候,陶十七帶着夏貴從外面進來,叉手道:“官人,夏主管來了。”

杜中宵道:“數月不見,主管一向可好?”

夏貴拱手行禮:“好,好。自永城一別數月,我還真想念籤判呢。”

兩人一邊說着話,一邊到了不遠處的花廳裡。花廳裡擺了一大盆炭,燒得通紅,溫暖如春。

夏貴到了炭盆前烤火,口中道:“都說下雪天不冷,怎耐幷州這裡風大,這話卻不頂用。”

杜中宵一起站到火盆前,烤着手,與夏貴說些閒話。

身子熱了,杜中宵才與夏貴分賓主落座,對他道:“主管此次來,不知何事?”

夏貴笑着道:“籤判知道我爲相公家裡做生意的,這個時候來幷州,巴巴來找你,猜也能夠猜得出來。最近幾月,幷州這裡毛皮生意紅火,不知多少客商雲集這裡。我得了消息,初時還不在意,直到自己來了親眼看到,才知道你們如此大弄。今天我到貨場轉了一圈,雖然下雪,依然熱鬧無比。特別是中原來的客商,都是一車一車地買貨,大把賺錢,看着讓人好生羨慕。”

杜中宵道:“主管本錢不缺,也可販些毛皮,回京城售賣。”

夏貴連連搖頭:“千里販貨,辛苦不說,又能賺幾個錢?依我在貨場的見識,那裡最好的生意,是從雁門寨販生皮,在那裡熟制。熟制之後,再運到雁門寨去,賣給契丹人。幷州到雁門寨,不過兩三百里路,數日時間,本小利大,時間又短。”

杜中宵笑道:“如果做這門生意,主管就要住在幷州了。”

“當然,我已得了相公吩咐,隨他住在這裡。相公說籤判有無數賺錢法子,跟着你總不會錯的。不過,做這門生意,我一個人覺得孤單了些。籤判,你也不是大戶人家,家裡一樣缺錢使用,何不從身邊抽個人出來,與我一起做呢?若是我們兩家聯手,有人在雁門寨,有人在幷州,便就完美了。”

聽了夏貴的話,杜中宵一時愣住。他從來沒想過在自己治下做生意,不想爲這點蠅頭小利,耽誤了自己的前程。雖然朝廷只是不許在治下置辦產業,並不禁止經商,杜中宵還是不想沾惹。官員因爲自己家的生意,在公務上惹出麻煩來着實不少。而且一做生意,很難避免被地方勢力纏上。

見杜中宵不說話,夏貴笑道:“籤判少年,一心在公事上,少考慮家務事,沒想過此事吧?其實遊宦四方,分外辛苦,若不做些生意,着實可惜了。我看你府上的陶十七精明伶俐,若是讓他與我一起做些買賣,定然能賺些錢財來。如何?”

杜中宵想了一會,笑着搖了搖頭:“若要賺錢,何必如此辛苦?相公是知州,我是籤判,幷州城裡隨便一句話,便就有大筆銀錢入賬。”

夏貴嚇了一跳,忙道:“籤判,做生意賺錢沒有什麼,若是作奸犯科,相公可不輕繞!”

杜中宵道:“相公不輕饒,我也不會做啊。我說的是,要賺錢,有比自己經商更容易的辦法。就以幷州的毛皮貨場來說,只要有心,極是容易。”

夏貴聽了,來了興趣,湊上前道:“還請籤判明示。”

“現在貨場生意極多,便不管生皮熟皮,價錢多少是一筆糊塗賬。外面擺攤賣給本城百姓的,有行會管着,還大約有數,商人大筆買賣,卻都是私下交易,外人難以知道確切。既然是貨場,這樣終究是不行的,難把生意做大。我在想,應該公開交易,也好抽稅。以前收毛皮商人的稅,都是十抽一,直接收他們販運的毛皮。以致今年軍資庫裡,積壓了不少毛皮。公開交易之後,可以直接收錢。”

夏貴眨了眨眼睛,道:“就是公開交易,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從哪裡賺錢?”

“主管有本錢,可以直接對價格買低賣高,連生意都不需要做了。”

聽了這話,夏貴想了又想,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不懂。”

杜中宵道:“此事我還在籌劃,等到做出來了,主管自然懂了。在此之前,主管只管到雁門寨去販運毛皮就是。從那裡販生皮到幷州,再從幷州販熟皮過去,這生意做得。”

河東路是銅錢和鐵錢並行的地區,錢制極其混亂,在這裡做生意其實是很不方便的。現在幷州的毛皮生意,是以易貨貿易爲主,使用的現錢不多。比如從雁門寨販運生皮回來,不管支付鞣皮的工錢還是交納稅款,用的都是生皮。熟制的毛皮,一部分重新運回雁門寨,換更多的生皮,另一部分則賣給中原來的客商。中原客商很少用現錢購買毛皮,而是使用絹帛、茶葉、瓷器、香藥之類。這種交易模式,有很大的限制,讓生意很快就會遇到瓶頸。

在杜中宵想來,要解決這個難題,無外乎兩個辦法。一是學習益州交子務,發行交子,用紙幣代替銅錢,使商業活動中的貨幣充足。再一個是建立交易場所,用計價的辦法,讓大量商業活動不需要實物貨幣。交子發行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以杜中宵現在籤判的身份,很難做成。退而求其次,便就是建立一個公開的交易場所,利用衙門手裡大量的毛皮存貨,儘量減少交易過程中的貨幣需求。簡而言之,就是用金融手段,部分解決貨幣不足的問題,讓毛皮生意能夠快速成長起來。

由於生皮和熟皮的加工價格,由於時間、質量以及銷售地區不同,會有價格差。這個時候,在交易所就有了利用虛假交易進行套利的可能性。杜中宵對夏貴說的,便是以夏竦和杜中宵的身份,連大宗貨物的價格都能操控,從交易所中利用虛假交易賺錢就像喝涼水一樣容易,何必再費力去販運毛皮。

杜中宵清楚地知道,金融手段是經濟中的魔鬼,一旦放出來,後果難以預料。幾乎必然的,金融手段會不斷地重複,迅速吹大一個泡泡,再迅速破滅這樣一個過程。在這個體系中,大量商人一夜暴富,一夜輸光,會成爲常見的事情。但在這樣一個時代,這種手段造成的後果,終究主要針對商人階層。而且是會內爆傷害大宋,還是爆到境外去,也難說得很。而衙門一旦加入,就是最大的玩家,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解決經濟問題。至於未來,只能用蒸汽機等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填進去了。

中了進士三年多了,還是一個幕職官,杜中宵甚至看不到主政一方的希望。他實在沒有耐心,在這樣一個時代按部就班,在漫漫官途上浪費掉自己的一生。現在的大宋已經死氣沉沉,生機不足,這也是改革迫切的原因,用些猛藥也沒有什麼。

第52章 除夕第71章 試槍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219章 打獵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113章 虧了第198章 定調第167章 本是練兵第13章 躲藏第82章 日暮途窮第6章 做個什麼樣的官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24章 晴天霹靂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98章 回京奏事第4章 汴河上的縴夫第79章 剪羊毛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122章 稀奇第234章 狄青南下第72章 不等了第8章 約期舉事第21章 嚇了一跳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179章 窮途末路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103章 爭議第59章 巧遇第88章 和爲貴第32章 危機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123章 不要鬧事第78章 不情之請第271章 韓琦第81章 靈州城下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179章 戰前嚴令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21章 契丹來客第17章 需要改革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172章 擔憂第134章 表功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110章 變出來的錢第130章 交接第102章 投降第127章 南下第4章 汴河上的縴夫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66章 力求全殲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75章 大軍到來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44章 背後勢力第61章 力敵第75章 全部押中第63章 脫胎換骨第125章 規劃第108章 賞功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78章 党項來人第67章 我來了第45章 邪教第53章 推而廣之第6章 御史之論第62章 心累第20章 威力盡顯第105章 面對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123章 不要鬧事第90章 等不得了第193章 會員制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34章 似是而非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22章 倒黴鬼第175章 逃跑第35章 來客第36章 集議第33章 使者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134章 不原諒第162章 佈置第195章 意外之喜第39章 前線第140章 拒絕第91章 菜地第24章 追與逃第25章 欽差試炮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142章 商路第82章 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