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生財有道

陪着韓絳出了城門,看着路兩邊的店鋪和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羣,杜中宵對韓絳道:“子華,你不是問我衙門裡那‘永城公社’的錢從哪裡來。實不相瞞,就是從這裡來的。”

指着兩邊的店鋪,杜中宵道:“從出了城門,一直到碼頭,這兩邊的店鋪全部都屬於公社。凡是本縣公吏差役的俸錢祿米,他們的日常公事用度,全都出自這裡。因爲生意紅火,收入不菲,現在永城縣裡不管是招募的公吏,還是輪差的差役,都能衣食自給,不必刻剝百姓。”

韓絳看着路兩邊的店鋪,感嘆道:“待曉在縣裡建處公社,作爲公事用度,此事我在陳州便就聽說過。衙前重役,多是爲官府看管府庫,賠得傾家蕩產。似這般運營得法,不但不用公吏人役賠錢,還能夠領到俸錢,只聽說永城這裡能夠做到。今日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看看,你是怎麼料理這一攤事務的。”

杜中宵到永城接近一年了,可謂是政通人和,治理效果卓越,周圍的州縣多有耳聞。陳州雖然是屬於京西路,但與亳州相鄰,韓絳也聽說過。他此次來除了看蒸汽機,另一個目的,也是想看看杜中宵是怎麼治理地方的。杜中宵專門於衙門立一名爲“公社”的庫,作爲公務費用的來源,韓絳極感興趣。

隨着西北戰事的進行,朝廷對地方財政搜刮加劇,導致地方財政困難,引發了很多問題。公吏差役階層,因爲地方財政不好,大量破產,引起了很多官員的關注。這是此時的政治熱點,杜中宵用這個辦法解決問題,實際上是改差爲募的變種,不能不引起其他官員的注意。不要說隔壁州里的韓絳,實際上京城裡也有官員注意,很多人在看效果。

不過此時執掌朝政的慶曆黨人,處理這個問題的思路是輕薄賦,儘量減少人力,與杜中宵的做法相性不符。雖然有成績,並沒有得到獎勵而已。

離城門最近的是一處茶鋪。與以前只是賣茶水的簡陋鋪子不同,這裡的地方更大,除了茶水,還賣一些小吃之類。這裡不但是喝茶的地方,也是信息匯聚之處。特別是碼頭那裡,各種各樣的商業信息都在此處。有人運了什麼貨物發賣,哪艘船要招船工,諸如此類,都到這裡。

茶鋪外面,是幾塊巨大的白壁,立在茶鋪門口的北邊。第一塊是朝廷政令,不管朝廷詔敕,還是州縣諭令,全都在這裡公佈。旁邊幾塊,則是各種各樣的商業信息。發佈信息都有價格,茶鋪裡有專人負責張貼,有展示的時間,一切明碼標價。

見白壁前站了一二十人,韓絳好奇,也湊上去觀看。

第一條便是招人,今日碼頭那裡來了幾條船,從永城這裡收買貨物,招人搬運。上面有人數,有價錢,等到招滿了人,茶鋪裡的人便就來把信息劃掉。後面則是各種收或賣各種貨物的廣告,琳琅滿目。

韓絳看得連連點頭,對杜中宵道:“難怪這處茶鋪生意興隆,這幾處白壁於百姓極是有用。”

因爲聚集的人多,不時有識字的人唸白壁上的文字,不識字的也能夠知道上面寫了什麼。

杜中宵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本縣臨碼頭,當然要做這些事,讓百姓從碼頭得些好處。”

隨步進了茶館,見一桌桌人坐着談天說地,小廝端着蠶豆瓜果不時叫賣,熱鬧非凡。韓絳看得連連點頭,茶館裡這些零嘴才賣錢,真正茶水能賣幾枚銅錢?

杜中宵卻有些不滿意,現在茶館裡還是冷清了些。依着他的構想,最好再加上些娛樂項目,比如打麻將打撲克的,說書的唱戲的,那纔是真正熱鬧。不過永城是小地方,他也沒那麼多精力發明這些,便就算了。等到以後有了機會,自己儘量讓這個時代的娛樂豐富起來。

看着韓絳左看右看,杜中宵有些想笑。用自己前世的說法,韓絳現在是來學習永城的先進經驗了。

第二家鋪子是酒樓,賣的都是好酒好菜,對面則是一家高檔客棧。這兩處都是爲汴河上的富商權貴準備的,與其他州縣的酒樓客棧相差不多,韓絳也沒興趣觀看。

走過客棧,韓絳隨口問道:“這些酒樓之類,是什麼人在管?”

杜中宵道:“都是僱的主管。他們在這裡做事有工錢,還依着每月純利抽頭。”

韓絳點了點頭,甚是同意。路兩邊開的都是賺錢生意,最怕的是用人不當,成了當地豪門大戶勢力人家攬財的所在。全部都有僱來的主管,用杜中宵前世的話說,就是職業經理人,弊端就小多了。

緊領着客棧的,是一處澡堂。此時已是深秋,生意極是紅火,進進出出人不斷。

韓絳擡頭見門匾上寫着“華清池”三個大字,隨口問道:“這是什麼所在?”

杜中宵道:“這裡是沐浴更衣的地方,俗語叫作澡池子。碼頭上來往客商衆多,多有人住在船上而不住店,沐浴更衣不便,才建了這處所在。子華,一會我們看罷了,也到裡面泡一泡,去去疲乏。”

韓絳笑道:“此等地方人員蕪雜,還是不必了。”

杜中宵忙道:“子華切不可這麼說。這裡面沐浴,遠不是家裡能比的,諸多好處——”

正在澡堂門口曬太陽的手力莫倫,見到杜中宵到來,急忙起身飛跑過來行禮:“小的見過官人。”

杜中宵點頭,問他:“你因何在這裡?今日這裡是你當值麼?”

莫倫連連點頭:“回官人,正是小的當值。若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小的就是。”

說完,便就站到柴信的身後。

杜中宵對韓絳道:“這裡的產業,是縣裡公吏差役的,並不屬於朝廷,是以稱公社。本縣公吏會選出五人,每日在這裡輪流當值,處置各種事務。公社的錢財出入,也要由他們覆查。”

聽了這話,韓絳皺了皺頭,沒有說話。這是他想不通的地方,涉及錢糧,如此重要,常規是要嚴防公吏插手的,最好全由知縣掌管。杜中宵卻反其道而行之,不但讓公吏監督覆查,還讓他們負責日常管理的監督。胥吏貪瀆成性,這些人怎麼可能信得過?

不過現在杜中宵這裡一切運行良好,韓絳也不好說什麼。

這就是理念不同,杜中宵眼裡,公社是解決縣城公吏問題的。由於以前他們沒基本沒有俸祿,爲了維生,不得不刻剝百姓,甚至同僚之間也互坑個沒完,有的事情到了可笑的地步。比如不管是百姓還是其他什麼人,只要進衙門辦事,處處都要交錢。各種文契,都明碼標價,就連跑腿都是有價錢的。縣裡的公吏坑百姓,州里的公吏坑縣裡的。縣裡從州里領文書,遞公文,全部都要給錢。公吏沒有辦公經費,大宋的官府實際上是有償服務。不但是百姓,衙門裡的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價錢的。

有了公社這個公庫,杜中宵才真正取消了衙門的陋習,一切公務費用都從公社的賬上出。正因爲這賬跟公吏息息相關,不讓他們管理,作爲官員的小金庫,積弊是改變不了的。

彭新樹從浴池出來,一邊理着衣袍,一邊甩了甩頭,大聲叫道:“痛快!那個閔小哥搓起身子來堪稱一絕,等到下次來,還要找他!”

說完,見到杜中宵和韓絳一行人站在路上,急忙過來見禮。

杜中宵向韓絳價紹道:“這是販鐵的商人彭新樹,前次我打製二十把好刀,便就是賣給了他。此人做生意極有法度,本縣的鐵多是他從外地販來。”

韓絳上下打量了彭新樹一番,點頭道:“若有好鐵,也販些去陳州。”

見彭新樹疑惑,杜中宵道:“這是陳州韓通判,還不過來見禮。”

彭新樹聽了,急忙上前行禮,連道得罪,口中道:“官人若買,小的一個月販幾萬斤去。”

韓絳點頭:“我正要些好鐵用,如你賣永城這裡的,兩三萬斤總是要的。”

彭新樹連連答應,談定一筆生意心裡高興,道:“兩位官人若是有閒,小的在那在‘慶春樓’擺一桌宴席,用些酒菜如何?那酒樓酒菜精美,不可錯過了。”

杜中宵道:“勞你破費,我們就卻之不恭了。我們還有些事情,一會去那裡尋你。”

彭新樹連連答應,帶着幾個隨從,搖搖擺擺向‘慶春樓’那裡去了。

韓絳對與商賈吃飯有些牴觸,不過想起縣裡沒有公使錢,不讓彭新樹請客,便就要由杜中宵自己掏腰包,沒有說什麼。雖然知縣的俸錢未必比幕職官低,但待遇還是差得遠了。

彭新樹離去,韓絳看着浴池門口進進出出的人羣,感嘆道:“不過是處沐浴更衣的地方,可是看起來生意興隆,竟然能夠賺不少錢財。”

人羣后邊的莫倫道:“不瞞通判官人,莫要小瞧了這洗浴的地方。汴河上來往的人多,到了地方誰不想沐浴一番?幾文錢而已,便就可以進洗得清清爽爽,換了個人一樣,每日可賺幾貫呢!”

這裡只是洗浴的話,每人十文。碼頭上每日來往多少人,浴池裡的熱水舒服,誰不想過來痛痛快快地泡上一場。如果搓背之類,各種服務最高可以幾十文,進項着實不少。關鍵是浴池用煤燒水,用的人又多,成本較低,看着不起眼,實際上是賺大錢的地方。

韓絳合計了一下,暗暗點頭。杜中宵在去碼頭的路上這些店鋪,看着不起眼,可每月算起來賺的錢可是不少,怪不得能夠讓縣裡公務用錢不缺。

第126章 前路第82章 鍊鋼第64章 不嚇你們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125章 党項商人第135章 事發第33章 臣願出征第8章 賈逵出兵第137章 馬車第22章 難題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38章 兵臨渡口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29章 夜戰第77章 禍福自招第45章 乾寧軍第92章 育種爲主第13章 躲藏第40章 模範村莊第124章 密商第7章 堵第2章 連夜攻城第126章 細作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51章 進逼甘州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66章 三州賣酒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191章 集議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111章 首告第11章 未雨綢繆第38章 進山第127章 南下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26章 合作第140章 給你們出路第11章 墾田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12章 打就大打第129章 取朔州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48章 楊家將第152章 重甲守城第12章 意外之喜第193章 分岐第136章 學校第106章 慶功第37章 僵局第18章 無路可走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89章 同去第11章 墾田第43章 自有人買第30章 換酒而已第44章 新與舊第69章 各有算盤第90章 等不得了第62章 心累第1章 疾風暴雨第8章 擦邊球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29章 波及部族第180章 勸君熟讀封建論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241章 保值第84章 窮途末路第258章 出首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196章 不能退讓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36章 獻城第207章 不奉旨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68章 使節第88章 和爲貴第80章 柳暗花明第37章 白紙做畫第54章 炮轟甘州第101章 要熱鬧第180章 奇人第98章 無事生非第121章 迴歸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144章 異人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92章 舊人去向第34章 大勢第6章 再回相州第250章 兵臨城下第168章 使節第4章 三項任務第90章 等不得了第78章 重炮第66章 三州賣酒第135章 不爲他人做嫁衣第30章 以差監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