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秋收

碼頭附近的一家客棧,桌子上放了一隻雞,一盤羊肉,一條魚,兩瓶酒,常威和仇士隆三人圍在一起喝酒。被杜中宵放出來,三人在藉口養傷在,客棧裡窩了三天。今天杜中宵來催,附近村裡的穀子即將收割,如果常威再不去,就不等他們了。見拖不下去,三人聚在一起商量。

喝了一大口酒,常威道:“可恨這位杜知縣,全不顧相公臉面,從牢裡出來,一次都不來看我們一面。他一個知縣,芝麻一樣的小官,就敢如此蔑視相公,真是聞所未聞!此次讓我們去看收谷,如果我們就此去了,以後在他面前再也擡不起頭來。縱然把相公交待的事情做好,也會被家裡人恥笑。”

仇士隆道:“主管,我看此事就此算了。本來就是我們打人在先,得罪了鄉民,纔會被知縣抓起來打了板子。你看相公回信對此事隻字不提,可見着實是我們錯了。”

聽了這話,常威看着仇士隆,語帶不滿地道:“你與那個十三郎爭鬥,被他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如此說,是嚇破了膽麼!現在有相公親筆書信,這縣裡有哪個敢得罪我們!惡了我們,哪怕是知縣,相公面前幾句話,便就斷了他的前程!那個漢子如此長大,你敗給他也沒有什麼。”

仇士隆道:“我自幼從軍,是個直來直去的漢子。此次着實是我們有錯在先,怎好一錯在錯。”

常威冷笑道:“你既如此說,以後不必出手,只管跟在我們身邊,聽候吩咐便了!”

聽了這話,仇士隆低頭飲酒,再不說話。他是正規軍人出身,因爲犯了死罪,被夏竦保了下來,從此跟在夏竦身邊,跟常威這些人不是一路。

見仇士隆與自己不一條心,常威心中悅,也悶頭喝酒。至於另一人,只是個小跟班,一切唯常威馬首是瞻。此次來永城,本就是以常威爲主的。

喝了一氣酒,店小二閒到房裡來,叉手道:“幾位客官,柴節級等在門外,讓小的來催一催,要與幾位客官一起前去割谷。”

常威一拍桌子:“杜知縣身邊的這個鳥人着實可惡,喝兩碗酒,他一催再催!”

仇士隆道:“不如把酒肉收了,我們帶着路上吃。杜知縣催了幾次,若是不去,他再寫一封書給相公,我們回去就無法交待了。”

常威站起身來,恨恨地道:“且如此。小二,把酒肉給我們包起來!”

三人提了包起來的酒肉,出了客棧,只見柴信帶了一個排軍,正站在屋檐下。

見三人出來,柴信叉手道:“知縣命我前來,與三位一起前去收谷。這幾日天氣晴好,田裡的穀子已經完熟,若不及時收割,只怕落雨。”

常威道:“就是全都爛在地裡,幹我等何事!我是來看營田務如何做事的,哪個要看一羣賤民在地裡做活!這個知縣也是進士出身,如此不曉事!”

柴信一聽常威的話,臉色立刻陰沉下來,閉上嘴,再不說一句話。翻身上馬,當先走了。

常威招呼三人,上馬跟在柴信的後面。

大柳樹村北,近百人聚在地頭,看着碼頭的方向翹首以盼。今天是村裡定下開鐮的日子,知縣杜中宵早早就到地頭,要親自下田收穫營田務的第一把秋糧。可知州夏竦派來察看秋糧的人卻遲遲不到,所有人等在這裡,不由心焦。

穀子要適時收割,早了不飽滿影響產量和儲存,且傷鐮,晚了則落粒多。這個季節,對於農民來說時間分外寶貴,一刻都耽誤不得。常威等人遲遲不來,讓村民憤怒異常。

杜中宵站在地頭,看着面前金黃色的波浪,心神激盪。去年這裡還是白花花的蘆葦蕩,只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就變成了糧田,成就感油然而生。

穀子是此時北方最重要的糧食,適應性廣,易收穫耐儲存,可以代替錢作爲硬通貨。麥子此時並不是北方的主糧,原因有很多,跟種植習慣有關,跟生長季節有關,還跟加工手段有關。谷脫粒爲粟,可以直接煮食,麥子則要磨面,不然口味遠不如粟。這個年代,把麥子磨成麪粉並不容易,一般的鄉村地區是沒有這種加工能力的。麪食在城鎮裡纔多,農村地區反而是以粟爲主食。

對此杜中宵並不意外,他前世,大規模地以白麪爲主食,其實沒有多少年。這是工業基礎不足造成的缺陷,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

直到日上三竿,常威三人才跟在柴信後面,晃晃悠悠地到了地頭。

柴信下馬,對杜中宵叉手唱諾,道:“小的請三位官人來此看割谷,來得遲了,恕罪!”

杜中宵擺了擺手,看着走過來的常威三人,沉聲道:“農民秋收,便如行軍打仗一般,一刻都耽誤不得。有知州鈞旨,今日必須等你們三人來,誤了時辰。以後切記,不可再延誤!”

說完,不再理會常威,把官袍下襬撩起來,塞進腰帶,提起了準備好的鐮刀。

站在一邊的保正關朝印嚇了一跳,急忙上前攔住杜中宵:“官人,開鐮割谷只是做個樣子,如何要真地下地?只要去地裡掐幾枝穀穗來,這邊搓成米,中午煮了祭神便可。”

杜中宵笑道:“神明有靈,知道我如此敷衍,又豈會保這裡風調雨順?保正安心,我耕讀之家,自小做慣了農活,割幾畝穀子算什麼。”

說着,手提鐮刀下了地。

穀子有兩種收法,一是隻收穗,地裡的禾稈另外收割,一般地較少時可以如此做。再一個是整棵割了運回村裡,再剪下穀穗,大田如此做。杜中宵心裡有數,彎下腰,舉起鐮刀,片刻間便就割了一片。

地頭的常威看見,不屑地道:“這知縣不是癡麼!他一個官,管好政事就好,卻真地下去割谷。不管朝廷還是州縣親耕籍田,還沒聽說如此做的。”

柴信跟在杜中宵的後面,把割了的穀子捆成捆。連捆了三捆,杜中宵才停了下來,提着鐮刀回到地頭,對保正道:“我割的這些穀子,一會便由屬下搓出粟米來,今日中午煮了,不只是祭神,也讓諸位嘗一嘗新米。辛勞一年,終有今日收穫之時,可喜可賀。”

話音一落,柴信指揮隨從,挑起一掛鞭炮放了下來。噼噼啪啪聲中,營田務今年秋收正式開始了。

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127章 該讓而讓第61章 力敵第149章 不經打第233章 錢帛動人心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93章 死路一條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63章 長見識第183章 收網第21章 逃出生天第79章 破靜州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50章 糧草第4章 仗勢欺人第103章 不湊巧第22章 分別對待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35章 怎麼切換?第12章 施粥第76章 無冕之王第30章 誰敢告他?第154章 再見陶十七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44章 新與舊第251章 援軍來了第76章 人心惶惶第19章 應募者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221章 朝廷來人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211章 分岐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22章 實驗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154章 投奔第150章 爲什麼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19章 各有門路第39章 兩難第188章 大勝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187章 大戰將起第41章 阻力重重第80章 長嘯卻胡騎第58章 糧草到了第78章 回鄉的榮耀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22章 實驗第69章 格外可惡第78章 期貨第172章 擔憂第33章 舊人重逢第23章 割韭菜第106章 自來火第58章 請求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162章 發展不易第31章 党項戰略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154章 再見陶十七第170章 圍城第113章 虧了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02章 投降第24章 秘密回京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138章 佈置第27章 再留無益第199章 軍校第71章 何去何從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15章 意外收穫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48章 高朋滿座第63章 陰錯陽差第70章 試探第87章 先利其器第116章 疑惑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15章 攻城第80章 新婚第20章 農民舉人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196章 不能退讓第56章 人多糧少第130章 沒有不同第144章 異人第61章 于闐商人第148章 人選第105章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