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降不降?

杜中宵進了內城的城門,看街道兩旁的店鋪,竟然還有開門營業的。對劉幾道:“太祖革命,市不易肆,爲前朝所未有。今日我們進大定府,竟然還有商鋪營業,也是一時美談。”

劉幾道:“下官已經吩咐下去,入城軍隊謹守軍紀,不得騷擾百姓。若有違令者,斬!昨日我們進了外城,百姓一切安然,想來內城的人也聽說了。”

杜中宵點了點頭道:“當此大變之時,百姓如何,反應的就是大勢。大勢如此,契丹必亡。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不要搶功,不要急燥,把事情做穩妥。”

劉幾稱是。兩人一邊說着話,一邊到了城中的留守府前。

守門的士卒見兩人來了,急忙叉手行禮。守在這裡的將領彭遵快步上前,叉手道:“太尉,契丹將士已經盡皆投降。現有中京留守耶律宗允,坐在院子裡,不肯起來。末將沒有逼他。”

杜中宵笑道:“內城已下,契丹盡降,何必再去逼一個光桿將軍。”

說着,與劉幾一起進了留守府。進了院子裡,就見正廳前的一株梧桐樹下,坐着一個契丹將領。不用問,必然是耶律宗允了。

杜中宵上前,拱手道:“在下杜中宵,宋樞密使,兼此次北征主帥。對面坐的可是中京留守?”

耶律宗允拱手回禮:“太尉說的是,在下耶律宗允。”

杜中宵道:“留守,中京已破,除了皇宮之外,其餘地方的契丹士卒盡皆投降。大戰過去,大家都看開一點,不必再惹起爭鬥來。還請留守起身,聽從本朝將士命令。”

耶律宗允沉默了一會,慢慢站起身,看了看天上的太陽,又看看杜中宵。嘆了口氣:“還沒有到中午時分,太尉就已經進了留守府。手下將士如此沒用,我又有何話說?”

杜中宵道:“去年契丹國主率領四十萬大軍南侵,被全殲於幽州。從那個時候起,契丹其實就該亡了。到今天大軍才入中京,留守不必自責。”

說完,看了留守府的情況。此時除了耶律宗允,其餘的契丹將士都被俘虜,單獨關押起來。留守府裡的,全部都是宋軍將士,已經沒了契丹人。

轉身看着耶律宗允,杜中宵道:“留守看見了,所有的契丹將士官員,已經全部關押。留守身份不同,將士不想用強,是以一直讓你坐在這裡。我現在問一句,留守是願不願降?殺俘不祥,自我帶兵多年以來,從來沒有殺過俘虜。不願降,無非把留守關起來,與其他契丹人一樣。”

耶律宗允低頭想了一會,問道:“若是原降呢?”

杜中宵道:“願降,自然就是另外一會事了。爲朝廷做事,朝廷自然不會虧待。將來到了京城,會妥善安排官職。雖然不如在契丹時大權在握,也能富貴一生。”

耶律宗允笑了笑:“不知太尉會安排我做什麼事?”

杜中宵道:“無非是通通消息,勸其餘的契丹將領投降。如此而已。”

耶律宗允一聲長笑:“太尉,我是中京留守,沒有守住城,無話可說。若再是降了,以後如何見列祖列宗?不必多說,要如何做你吩咐就是。”

杜中宵點了點頭:“好,留守執意如此,也是條漢子。不願降,那就只好關起來。送回京城,關進牢城營就是。牢城營裡做活就有飯吃,其實就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又有什麼。”

說完,吩咐將領,把耶律宗允收監。現在宋軍完全佔了上風,契丹將領降不降,都影響不大。杜中宵不想浪費脣舌,不願降的不會多勸。

澶州之盟後,契丹與宋朝約爲兄弟之邦,雙方皇室一直遵守規矩。說起來也奇怪,兩國的國君歲數相仿。如現在的皇帝,與被杜中宵擊斃的耶律宗真年歲相差不大,剛好可以做兄弟。不過從契丹進攻唐龍鎮開始,這個關係就斷掉了,現在更沒有重提的必要。

被俘的契丹王公,全部廢爲庶人,進牢城營勞作,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契丹以皇族和後族爲主,其中又分爲許多房。不屬這兩大姓的,實在少之又少。不把皇族後族廢掉,宋朝養他們,負擔太大。

關了耶律宗允,杜中宵和劉幾進了留守府落座。士卒上了茶來,兩人喝茶。

杜中宵道:“這個耶律宗允,終究放不下自己的身份,要去牢城營。契丹現在這個樣子,已經迴天乏力,非人力可以救了。去年耶律洪基喪送數十萬大軍,精銳盡喪,靠什麼守?”

劉幾道:“耶律宗允是皇族,此時不降,終究是留住了自己的名聲。百年之後,別人談起來,雖然沒有守住大定府,還是條好漢。”

杜中宵想了想,笑道:“不錯,你說的對。他若是降了,縱能享受一時,卻沒了一世清眷。進牢城營雖然苦了一些,可卻留下了身後之名。世間的事,實在難說的很。”

聊了幾句閒話,杜中宵道:“不知在皇宮裡的契丹大臣,最後會如何。一個時辰後,在皇宮門外布好炮位,轟開城門,那時不知多少願降,多少人願爲俘。”

劉幾搖了搖頭:“城破之時,耶律宗允寧願一人待在留守府,也不進皇宮。在他心裡,看來並不怎麼看重皇宮裡的人。只怕,皇宮裡的人還不如耶律宗允。”

杜中宵道:“他們降了也好。降了,我們省無數功夫。不降,以後沒有麻煩。此時對我們來說,降與不降,其實無關緊要。現在大軍已經入城,剩下的事情就由他們去吧。”

正在這時,一個士卒進來。叉手道:“稟太尉,皇宮裡出來兩個人,說是自己爲北樞密副使蕭圖古辭和翰林學士韓運,要見太尉。”

杜中宵看了看劉幾,道:“看起來,皇宮裡的人是要降了。”

說完,吩咐士卒速去把兩人帶到留守府來,自己和劉幾在這裡坐等。

此時已是正午,宋軍把火炮拉進城,在皇城門外佈置起來。蕭圖古辭和韓運出了皇宮,正見到忙碌的宋軍。見一門一門火炮架在那裡,蕭圖古辭對韓運道:“宋軍這麼多火炮?如何守得?”

韓運嘆了口氣:“若是能守,怎麼會不到半天被宋軍攻進內城?大王,大定府守不得了。”

蕭圖古辭無奈地道:“是啊,守不得了。本來以爲,怎麼也能再守上幾天。哪裡想到,最後一天就丟了外城,半天丟了內城。照此下去,皇宮能守幾個時辰?”

韓運只是搖頭,沒有接話。看外面宋軍的樣子,只怕守不了幾個時辰,可能連一個時辰都守不住。

第211章 分岐第2章 連夜攻城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219章 打獵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240章 錢與物第148章 西進第4章 應對第177章 分岐第38章 如何治理?第140章 重逢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182章 擒賊擒王第65章 佔地賠償第52章 分岐第144章 先玩吧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2章 城狐社鼠第130章 交接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53章 技術狂人第76章 靈州城第41章 差強人意第76章 偏頭寨第44章 債券第143章 亂起第224章 回鄉第45章 定計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41章 張馳有度第120章 再見已不是從前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93章 恩威並施第216章 三策第199章 打虎隊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81章 靈州城下第227章 利器第31章 兩手準備第91章 同年閒談第207章 不奉旨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64章 謀劃第120章 坐山觀虎鬥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4章 包龍圖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142章 今非昔比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81章 出鐵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7章 審案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53章 無主之地第69章 打出去第52章 一敗再敗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7章 一拍即合第72章 不務虛名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17章 出戰第258章 出首第67章 生意第30章 殺人者死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104章 安排第207章 不奉旨第137章 什麼教育?第162章 佈置第59章 大變革時代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157章 拿人第96章 好土第11章 攤派差役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125章 無差別打擊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55章 西壽軍司第55章 上下相制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77章 禍福自招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8章 派人第51章 進逼甘州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47章 不念舊惡第1章 蒸汽車船第44章 債券第65章 胸有成竹第207章 不奉旨第83章 自相殘殺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143章 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