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重新編組

馬懷德站在城頭,拿着望遠鏡,不時擦擦眼睛,看着五里之外的謝池軍營。馬懷德看到的,實際是模糊一片,根本看不清楚。可他一刻也不敢把望遠鏡放下,好像能看到一樣。

楊途道:“太尉,看時間,謝池應該是守住了。若是守不住,應該退到城門了。”

馬懷德道:“哪裡能夠說得清?也有可能是雙方激戰,最後勝負,可是難說的很。對了,你派人好好守住城門,不可大意!若是失了乾寧軍,我們都要受朝廷重懲!”

楊途叉手稱。乾寧軍城頭的火炮不少,自己三千多人,城中物資又多,契丹人想攻可不容易。

看了一會,馬懷德又道:“還有,知會城外的幾位團主,若是抵擋不住契丹人,就繞城而過到城南去,不要冒然撤入城中,以防被契丹人所乘。我們數萬大軍,集兵於一處,契丹人並不易勝!”

不等楊途應諾,城下就有遊騎飛奔而至。到了城門前高呼:“謝團主擊敗了契丹人!太尉,前方大捷了!三團人馬已聚在謝團主軍營,契丹人退去了!”

聽了這話,馬懷德在城頭愣了一會。輕輕放下望遠鏡,長出一口氣:“謝天謝地,可算是把契丹人擊退了!這一次來得好凶險!”

說完,在城牆上來回走了幾步,道:“各團分開駐防,看來破綻很大。立即命城外的幾位團主立即進城,商量接下來的戰事。契丹大軍已經渡河而來,接下來必然大戰不斷!”

一邊的親兵高聲應諾,跑下城去。

出了口氣,馬懷德收起望遠鏡,與楊途一起下了城牆。回官衙的路上,馬懷德突然道:“現在戰事火急,我本想慢慢建立自己的軍級帥司,看來不行了。帥司不建起來,各團各自爲戰,如何能夠擋得住契丹大軍?今日看來,若契丹人能夠抓準時機,攻破一團並不難。”

楊途道:“那是自然。一團只有三千多人,若契丹數萬大軍來攻,沒有地利,很難抵擋。”

馬懷德點了點頭:“不錯,就是這個道理。先前沒有想到契丹人會一夜渡過這麼多人過河,被他們抓住先機。此戰之後,各團不應離得太遠,要相互照應。”

楊途略猶豫了一下,道:“太尉,以前在軍校裡的時候,這種情況如何佈置,如何防禦,記得都教過的。若是防守,必然有不得不防的地方,有主力駐守。與主力守望相助的,再派兵馬。帥司手中應該有足夠的預備隊,能夠應付突發事情。”

馬懷德愣了一下,道:“原來學過嗎?我怎麼不記得?”

楊途微搖頭,沒有說話。馬懷德本是雄州知州,只是短時間到軍校感受了氣氛,然後帶了教材回去自己看。他學到了多少東西,實在難說得很。由於官職較高,而且以前在禁軍的時候表現突出,才成了這支新軍的主帥。當然,也是因爲在軍校裡學過的禁軍軍官,實在沒有合適人選。

做爲指揮官,像這樣守城,軍校裡當然是教過的。不會非常詳細,也不會死板,但大致原則,如何利用地形,如何偵察,遇敵如何作戰,都是教過的。馬懷德只想着自己缺人,這些哪裡想得起來?而且他把教材當作以前的兵書,沒有老師教,也難以學通。

回到帥司,馬懷德落座,端着茶在那裡出神。他久經軍旅,還不至於被今天的敗仗嚇着。他現想的是,自己到底做錯了哪些事。爲什麼其他宋軍,自杜中宵救唐龍鎮後,與契丹交戰從無敗績,自己一來就碰到敗仗了呢?其他幾支整訓後的禁軍,與自己的軍隊相比,到底差了些什麼?

僅說軍官不夠是不對的,契丹人兵力多也不是藉口,還有很多自己忽視了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自己其實對河間府軍校教的東西不認同。雖然看了教材,但並沒有認真學習。甚至學的進候,有些地方還會下意識的,覺得教材裡教錯了。今天這仗,才真正敲醒馬懷德。

日上三竿的時候,各團主紛紛進了城,來見馬懷德。

吳城和張幹一進帥司,便就跪在馬懷德面前,一起叉手道:“太尉,今日契丹突然渡河來襲,末將作戰不力,敗退而回,還請責罰!”

馬懷德扶了二人起來,道:“契丹人突然而來,誰又能夠想到?勝敗乃兵家常事,你們不必放在心上。只要後邊振奮精神,必然能夠一雪今日之恥,戰勝契丹人!”

兩人站起,見馬懷德表情真摯,忙一起道謝。

命各團主落座,馬懷德道:“昨夜契丹人突然渡河,今日凌晨,襲擊吳城軍營。吳城雖然率部與契丹死戰,奈何來的契丹人太多,只好退到張幹營中。可惜衝亂了張幹軍陣,又被契丹人下一城。此戰是我軍大意所致,兩位也不必過多介懷。回去重整本部將士,做好準備,來日打回去就是。”

吳城和張幹一起應諾。聽馬懷德並沒有責備,感到慶幸,有都有些不好意思。

命兩人坐下,馬懷德又道:“依遊騎所報,來的契丹人不下五萬人。我們九團人馬,不足三萬,與契丹人相比,處於劣勢。不過,我軍有槍有炮,有堅城可守,也不必怕了契丹人。各團用命,與契丹在乾寧軍城下,戰上一場!我就不信,別的軍隊能贏契丹,偏偏我們不行!”

衆團主一起叉手,高聲道:“太尉,一場小敗而已,何必怕了他們!”

孟學究入下手,看着衆人的樣子,心中有些不安。敗了沒什麼,關鍵的是要總結經驗,搞清楚爲什麼敗了。只有搞清楚敗因,才能夠後面改過來,才能夠打勝仗。

現在馬懷德不追究吳城和張幹,鼓舞大家的士氣,可以理解。大敵在外,首先應該團結人心,不能一上來就對屬下重壓。不然,各團主各懷心思,這仗就沒法打了。實際上猜到契丹會夜裡渡河,孟學究的遊騎就夜裡巡查,早早發現了契丹人,報告了吳城。吳城作爲最靠北的一軍,夜裡不派遊騎,導致被契丹人突然襲擊,責任是跑不掉的。至於張幹,被吳城敗軍所衝,倒實在怨不得他。

這一仗,吳城所部損失了一千餘人,還有所有軍需糧草。張幹損失了二百餘人,軍營也丟了。單從人數上,契丹人其實並沒佔什麼便宜,不過失了兩座軍營,是當然大敗。

馬懷德看着衆人,道:“現在看來,各團分別駐紮,各自爲戰,對契丹甚是不利。我的帥司缺少軍官,遲遲建不起來,難免影響作戰。各位回去,從團裡選合適軍官,到帥司來做事。非常時期,只能夠如此了。團裡剩下的人,只能多操勞了。”

畢德影拱手:“不知太尉要些什麼軍官?我們是團,許多帥司要用的人,團裡沒有。”

馬懷德道:“此事不急,我會寫明需要什麼人,各團出多少給你們。這是大事,馬虎不得。現在軍中缺少師一級,雖然少軍官,還是先建起來。城北三團,以謝池爲師主,管轄吳城和張幹兩團。城南則以孟黨爲師主,管轄周正海和邵海兩團。其餘三團,則以楊途爲師主,受其管轄。”

幾位團主雖然心中疑慮,還是一起拱手稱是。這個師主只是空名,既沒有品級,又沒有相應的機構和直屬部隊配置,顯然只是利於協調而已。與真正的師主,可以獨當一面相比,實在是差得遠。

三位師主,謝池是因爲今日只有他守住了,楊途是老將,孟學究則是前幾日獲勝,其餘人都沒有什麼話講。現在看來,九團各自爲戰,實在是沒法指揮。

孟學究面無表情。現在升自己的官,並沒有感到高興,而是感到一種責任。這個師主,只是臨時設置,其餘兩軍會不會聽自己指揮?實際難說的很。

第82章 亂起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194章 要強硬第134章 獻城第92章 杖責第87章 末路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90章 狼狽爲奸第22章 紙上談兵第49章 圍殲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22章 分別對待第96章 新米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4章 新的形勢第36章 帥司所在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32章 不許看第86章 以工代賑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115章 出乎意料第67章 意外第65章 佔地賠償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3章 同年重逢第64章 形勢逆轉第63章 脫胎換骨第57章 用人不疑第47章 隨你喜歡第76章 人心惶惶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139章 沒有道理第24章 追與逃第84章 接駕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218章 開花彈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139章 打探消息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126章 前路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33章 舊人重逢第148章 人選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146章 提舉常平第5章 刁難第71章 試槍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153章 鬼谷口第62章 看看火車第159章 分而治之第87章 進城第92章 不買別動第121章 家事第21章 練兵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88章 妙計第18章 審案第250章 兵臨城下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6章 做個什麼樣的官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9章 初戰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49章 草棉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94章 樞密副使第42章 疑惑第36章 集議第248章 北上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128章 剛剛好第27章 冤家路窄第96章 免稅第88章 何去何從第82章 日暮途窮第15章 初具規模第16章 好大的雪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157章 避嫌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57章 用人不疑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36章 納稅人第70章 喜憂參半第24章 大軍集結第34章 親臨前線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88章 和爲貴第65章 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