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風雨欲來

杜中宵報到州里三天之後,通判劉幾便就到了永城。

帶着巡檢寨裡的官吏把劉幾迎進自己官廳,杜中宵行禮:“通判辛苦。怎麼來得如此突然?沒有提前知會一聲,下官這裡一點準備沒有。”

劉幾苦笑着搖頭:“你前幾日的書信送到州里,把知州和我都嚇了一跳。如此重案,怎麼敢等閒視之?馬蒙一案牽扯多樁人命官司,又有不少公吏參與其中,註定是一場大案。州里已快馬報去廬州,轉運使司着本州主審,隔壁宿州派一幕職官前來幫忙。”

淮南路轉運使司本在楚州,因爲地盤太大巡視不便,明道年間別設一員在廬州。亳州位於淮南路西部,屬廬州轉運使司管轄。此時的轉運使是王素,剛剛到任,便就遇到了這一樣一場大案。

聽了這話,杜中宵出了一口氣。說實話,這案子如果全交予自己,壓力着實大了些,由通判劉幾來辦自然是好。反正到了這個地步,杜中宵的功勞已經穩穩抓在手裡。

坐下用了茶,劉幾道:“過幾日,司理院鄭參軍會帶着人手到這裡來,審案主要靠他們。其他人人在一邊查漏補缺,出些主意就好。”

杜中宵點頭稱是。到了這一步,馬蒙一案就進入了正式審理程序,交給司理參軍鄭朋。因爲涉案人員太多,杜中宵以推官的身份代表使院,加上通判劉幾,小案直接就在這裡斷了。

喝了一會茶,杜中宵才道:“通判,依現在問出來的口供,數年之前委實是馬蒙吞沒了陶十七家的藥材,並指使陸虞侯劫財殺人,陶十七爲父報仇無疑。念陶十七年幼,不知——”

劉幾擺了擺手:“此事我與知州商量過,陶十七的母親譚二孃已死,再斬陶十七有些不近人情。只是國法無情,州里已經斷案,不好就這麼放了他。此案州里已上報朝廷,由朝廷定奪吧。”

說到底,人到底該不該殺,要由大理寺做決定,州里已經沒有辦法了。要麼就由皇帝下詔,直接赦免陶十七的死罪。以報父仇爲理由推翻死刑判決,算是春秋決獄,看朝中大臣的想法。

譚二孃死在州衙門口,百姓議論紛紛,殺陶十七委實下不去手。不過由於已經斷案,除非重審,不然陶十七還是難逃一死。亳州官員不想揹負罵名,便把此事推給朝廷,關着陶十七就是不殺。要不是陶十七是當街殺人,人證物證確鑿,而且性質過於惡劣,韓億早就吩咐重審了。

此事是杜中宵的一塊心病。譚二孃是從自己這裡去的州城,陶十七又是自己面前殺人,他總覺得那個孩子不應該就這麼結束自己的一生。

杜中宵馬蒙所犯重要的案件跟劉幾殺了,道:“現在最麻煩的,是有多起案件牽涉永城公吏,事情一旦傳了出去,不知會發生什麼事。現在我把人關在巡檢寨裡,嚴禁消息走漏。不過等到州里來了人,只怕難以隱瞞下去。這不是小事,通判當早做佈置。”

劉幾冷笑一聲:“猾吏把持地方事務,也不是多新鮮。只要證據確鑿,衙門敢下重手,難道他們還敢造反麼?吩咐何寨主,把寨裡所有的兵士全部調回來,隨時應變。還有,我會知會巡河使臣,在永城附近佈置些人馬,以免有江湖匪類行險。”

聽劉幾早有安排,杜中宵心中鬆了一口氣。他可是記得前世的水滸故事,誰知道附近哪裡有沒有一夥梁山一樣的人,永城有沒有一位宋押司?自己穿越千年,碰到那樣的倒黴事找誰說理去?這些日子他不但讓寨主何昆把巡檢廂軍大部撤回,墾田的人也嚴加組織,隨時應變。

汴河漕運繁忙,平時有維持秩序的巡河使臣,有一定的兵力。現在即將入冬,漕船減少,附近河段的巡河使臣要帶人到永城附近過冬,剛好用得上。

聊過正事,劉嘆了口氣:“唉,待曉你年少登科,初仕便就遇到這種大案。直到現在,一切都辦理得井井有條,甚有條理,極是不易。此案辦下來,你是首功。”

杜中宵心道,若不是機緣巧合陶十七在自己面前當街殺人,給自己留下的印象不錯,自己也不會下這麼大的力氣辦這樣一件案子。馬蒙固然可惡,可因爲此案自己花的精實在太多了,甚至拖累了最重要的墾田的進度。當然,如果最後能留住陶十七的性命,一切都是值得的。

與杜中宵聊了一會家常,劉幾道:“前幾日陳州通判韓絳送了一臺什麼機器到州城,說是要給你參詳一番。我來得匆忙,沒有帶來,等過些日子,你派些人到州城運到這裡來好了。”

杜中宵知道劉幾說的是韓絳新制的蒸汽機,他到陳州爲通判,一直沒有放下對這機器的改進。反倒是自懷因爲馬蒙一案,幾乎把此事忘光了。現在馬蒙一案告一段落,杜中宵可以抽出身來,真正做些自己喜歡的事。開墾田地,研發機器,這纔是杜中宵擅長的事情。

劉幾回去休息,特意叮囑杜中宵等人,晢時不要把他來到永城的消息散佈出去,一切要等司理參軍鄭朋等人來了再說。此案牽扯的人員太多,還是要防縣衙那裡出現意外。

送走了劉幾,杜中宵立即把何昆和金書召兩人找來,對他們道:“這幾日派些人手,注意永城縣衙那裡的動靜。巡檢寨雖然與縣衙來往不多,但寨裡總有人跟那邊的公吏熟識,甚至勾結。我們以爲在這裡做得天衣無縫,說不定那些消息靈通的吏人早得了消息。還有,孔目去一趟縣衙,把我們這裡的事情跟顧知縣詳細講一講。注意讓他不要聲張,只是放出風聲去,不管馬蒙一案查出什麼,牽扯哪些吏員,都只辦首惡,絕不會大肆株連。到了最後,一切小心,免出意外。”

金書召叉手應諾。他自己就是公吏,知道自己的同行很多神通廣大,耳目靈通。這邊抓了馬蒙家裡那麼多人,一關好多日子,縣城的公吏豈能坐視不理?只是現在除了有數幾人,都不知道馬蒙這些人扯出了哪些案子而已。一旦有風聲傳出來,牽涉其中的公吏不說殺官造反,跑總是跑得掉。

公吏多是出身本地大戶,在地方的關係複雜,杜中宵都有些投鼠忌器。所以這裡查馬蒙,對衙門的公吏不管不問,有人跑就跑了。跑了之後再抓,總比把人逼入絕境,發生不可預知的事情好。

因爲抓了一個馬蒙,攪動了滿城風雨,此時的永城縣早已是烏雲密佈,隨時有大事發生。

第203章 給錢第22章 釀酒證明第40章 模範村莊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11章 攤派差役第154章 降不降?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53章 重新編組第10章 工廠傳聞第53章 技術狂人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129章 慢用第129章 產業規劃第98章 無事生非第19章 應募者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94章 武都第130章 交接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129章 慢用第1章 投其所好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76章 偏頭寨第193章 分岐第118章 普通人第66章 三州賣酒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150章 只是路遠第55章 玩具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29章 奏對第93章 三碗不倒第60章 全軍出擊第151章 大雪第27章 知己知彼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167章 猴戲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2章 大勝?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130章 商路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191章 合圍第119章 鐵路上的馬車第84章 窮途末路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84章 窮途末路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02章 坐車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50章 烈酒如火第37章 不同看法第5章 召試中書第193章 會員制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193章 分岐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222章 觀軍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93章 一切都很新奇第43章 意外之喜第92章 舊人去向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56章 買書第45章 各有前程第90章 狼狽爲奸第57章 靜候時機第76章 試刀第33章 泄秘第56章 身邊人第19章 走訪民間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137章 什麼教育?第164章 商量第14章 交涉第26章 文還是武?第54章 贊助者第19章 牙人爲主第150章 破城第230章 大勢第163章 過蒲昌第189章 被圍第165章 渡河第21章 契丹來客第121章 家事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234章 狄青南下第204章 走私第150章 只是路遠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126章 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