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全力應戰

樞密院指揮河北路戰事的房間裡,趙禎聽着杜中宵介紹前線形勢,面色嚴肅。

聽杜中宵講完,趙禎道:“南逃的契丹騎兵,要命劉兼濟緊追不放。南邊的各州縣,都沒有什麼駐軍,無法對付這些契丹人。劉兼濟重佔曲陽,賈逵佔了飛狐,契丹人已無力從太行山出奇兵南下,戰線還是回到了保州和雄州。樞密院準備怎樣與契丹作戰?”

杜中宵道:“現在還沒有具體方案,在等契丹人進攻。總的來說,是以保州的景泰,和雄州的張岊兩軍,阻擋住契丹的進攻。以其餘幾軍爲機動力量,隨時進行反攻。劉兼濟佔領曲陽後,從那裡儘快給飛狐的賈逵補給。契丹一旦露出破綻,賈逵可自飛狐出兵,進攻易州爲奇兵。”

趙禎點了點頭,想了一會,道:“前線只有景泰和張岊的十萬兵,能不能防住契丹人?”

杜中宵道:“按道理來講,應該是能防住的。若有意外,還有後邊的劉兼濟和劉幾兩軍,可以及時補上去。保州和雄州地方有限,太多兵力沒有什麼用處,要有後邊的機動兵力。”

趙禎對一邊的文彥博和韓琦道:“樞密院如此佈置,中書以爲如何?”

文彥博捧笏:“臣以爲,樞密院佈置尚算嚴密。契丹南下,一共調集了七十萬大軍,其中部族騎兵四十一萬人。曲陽滅了其三萬人,還剩三十八萬。這三十八萬人若集中攻保州或雄州,必是激戰。”

韓琦道:“自耶律洪基到幽州,已經過了半個月,北邊並無動靜。只派了三萬騎兵奇襲定州,全軍覆沒。不過,契丹人在幽州十幾日的時間,必然有自己的謀劃。”

趙禎站起身來,與衆大臣到了桌子前,看着上面鋪着的地圖,一時間沒有說話。

今日來的,中書門下只有文彥博和韓琦兩位宰相,以及樞密使副,加上趙滋和楊文廣兩人。自契丹開戰,這個指揮團體慢慢成形,已經成了趙禎指揮戰事的基本配置。

與以前相比,宰執的作用下降了些,武將中的趙滋和楊文廣的地位上升。現在作戰,前線的指揮越來越需要專業的知識,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宰執官員,很難勝任。

嚴格講,國家戰略方面,應該是宰執官員拿主意。前線戰事的具體指揮,應該是有戰爭經驗的官員爲主。現在只是粗具規模,剛剛成形。

看着地圖,趙禎道:“易州已是太行山邊,數十萬大軍聚集那裡,只怕不便。”

杜中宵道:“契丹人的大軍,還是主要駐紮幽州。只有前方有了突破口,纔會全軍南下。以保州爲例,契丹要攻,也不會用太多軍隊,不然施展不開。現在天氣冷了,前方的河流冰封,很難說契丹只會進攻保州,可能也會攻雄州。那時候戰線展開,數十萬大軍就有用處了。”

富弼指着涿州道:“若進攻雄州,契丹就可以以涿州爲聚集中心,全軍進攻。”

衆人看着地圖,一起研究。過了一會,文彥博道:“若是軍中自帶糧草,不顧補給,契丹人可以南進多遠?除了前線,後方我們可沒有大軍。”

趙滋道:“契丹都是騎兵,除了將士口糧,還要帶馬料。能帶三五日糧,已經是極限。如果只是趕路,契丹人可以前進二百里以外。”

文彥博一驚:“若是如此,就已深入內地,豈非要糟?”

趙滋道:“相公不需要擔心。我軍在前線有數十萬大軍,契丹人縱然不攻城,也會有軍隊攔住他們的。要想越過邊境數十里,可不是隻要能跑就行了。”

杜中宵道:“今時不同往日,前線的軍隊分合隨意,隨時可以應戰。契丹想南下,可沒那麼容易。”

以前的宋軍,由於指揮體系的問題,加之統兵官權力過大,再加上朝廷所定的規矩不合實戰,契丹可以比較容易地調動宋軍。只用極少量的部隊,就可以引動宋軍聚集,部隊從其他路線迅速突破。現在的宋軍都是野戰軍團,各有防區,各有主將,沒有這麼容易了。

看了許久,趙禎道:“若是契丹不攻,我們就沒有辦法了嗎?契丹聚集七十萬大軍在前線,可謂是傾國之兵。若是能擊敗他們,幽燕就唾手可得了。”

杜中宵道:“陛下,契丹的主力,現在駐於析津府周圍。那裡有路直通草原,一旦戰事不利,就可以轉頭逃走。而且析津府城池高大,想攻破非一朝一夕之功。若主動進攻,最多隻是攻下幽州。”

文彥博聽了一驚:“能夠收復幽燕,已是不世之功!太尉,進攻若能擊敗契丹,再收復幽燕,此事值得做!現在看來,劉兼濟能以三萬人殲滅契丹三萬人,本朝戰力尚可一試。”

杜中宵笑了笑,沒有答話。契丹人把傾國之兵聚集到幽州來了,不趁這個機會,全部殲滅,實在辜負了這個樣的好機會。以現在宋軍的實力,收復幽燕本來就是不難事了。

對於軍隊戰鬥力的估算,宋朝自己不清楚,契丹同樣也不清楚。若知道宋軍戰鬥力如此強,就不會派三萬騎兵攻定州了。劉兼濟五萬大軍守定州,契丹縱然奪得一兩個城池,還是必輸,又何必來呢。

曲陽一戰,對契丹產生了很大影響。耶律貼不佔領曲陽後,便就動彈不得,最後全軍覆沒,讓契丹人認識到,宋軍不是那麼容易戰勝的。數十萬大軍在幽州,如同箭在弦上,生生停了下來。現在停頓,意味後面更猛烈的進攻,這是毫無疑問的。

過了一會,趙禎道:“若契丹全力來攻,劉幾作爲河北路主帥,只怕不能勝任了。”

衆人聽了這話,都不吭聲。此事其實非常明顯,劉幾的帥司非常簡陋,附屬機構不全,也沒有自己的帥司機動軍隊。只能夠作爲平時的指揮,約束各軍而已。要指揮作戰,其實不可能。

在河北路設帥司,真正建立對契丹的指揮機構,此事需要趙禎拿主意。以前還好,宰執可以直接建言。可最近,趙禎對河北路戰各參與很深,這些事情就要聽皇帝拿主意了。

杜中宵明白,最合適的人員,就是自己。可不知道趙禎的心思,沒有人會這時講出來。必須趙禎的意見明確,這些宰執大臣,纔會明白表示自己的意見。

加上賈逵,河北路的三十萬大軍,都是野戰部隊,實際與地方無涉。新設的帥司,必須要有與地方協調的能力,但與經略使有區別。新的形勢,需要新的制度。

雙方百萬以上的大軍的大會戰,想想就令人心潮澎湃。杜中宵很想去,參與此戰,爲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只是國家軍事力量的大部分怎麼指揮,權力制衡,許多問題必須想清楚。

第129章 提拔第113章 最後一戰第6章 糟民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62章 分兵而進第30章 誰敢告他?第63章 文臣論兵第80章 各有前程第56章 依山而陣第118章 投降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41章 新奇吃法第90章 別有任用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85章 四散而逃第187章 人財兩失第66章 三州賣酒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249章 內賊第58章 鐵監第234章 泄密第21章 一起抓走第146章 提舉常平第213章 演練第58章 百年計第31章 炒鋼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62章 新奇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3章 同年重逢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104章 都堂問對第21章 逃出生天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183章 收網第29章 再次自薦第73章 出門難第157章 避嫌第28章 難題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138章 佈置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42章 趕着做靶子第101章 慶功宴第170章 圍城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41章 爲考而學第49章 明哲保身第16章 佈置第36章 集議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121章 在此一舉第21章 一起抓走第155章 看你像賊第149章 農事第10章 不賣給你第50章 如釋重負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42章 故交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54章 炮轟甘州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49章 免死第66章 三州賣酒第73章 各想出路第51章 三本冊子第56章 身邊人第68章 別出心裁第48章 高朋滿座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85章 大比武第99章 奚人降了第12章 徵役第102章 投降第74章 出乎意料第125章 規劃第112章 慶功第81章 靈州城下第55章 內附第140章 反常第129章 產業規劃第63章 長見識第48章 高朋滿座第46章 人心惶惶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3章 比不得第101章 陛下,降不降!第7章 審案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64章 形勢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