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何不參軍

車站工地,一個公吏坐在桌後,接了保狀,看着孟學究幾人道:“你們就是夏天時逃來的歸正人?前些日子,一萬契丹騎兵越境,說是要來找你們呢。好在張太尉盯這裡盯得緊,急時帶大軍來救。如果不是張太尉,這次可是慘了。”

孟學究行禮:“給諸位官人添麻煩了,多多擔待。”

吏人道:“倒不必客氣。朝廷接納了你們,自然就有接納的氣魄。對了,你們幾人?要來這裡幹多少日子啊?因爲契丹兵來,中書對鐵路的工期要求得更嚴了,格外加了工錢。”

孟學究忙道:“我們一共八人,這裡只要發錢,我們就做下去。”

“好。你這人倒是實在,發錢就工。”公吏一邊說着,一邊按保狀寫了名字,交給他們號牌。“這號牌可是對着名字,一點也錯不得。以後你們每日做了活,都按號牌發錢。還有在這裡的食宿,也是按號牌安排。你們自己分清楚了,查不要出亂子。”

孟學究滿口答應,接了號牌。與幾位同鄉到了一邊,把號牌分了。孟學究識字,又經常與外人打交道,這些事情一向都是他管,鄉里的人也服他。

不一會,來了一個車站的人,領着幾個人到了一處窩棚處,道:“你們幾人住在這裡。記住,這裡取暖的用的是煤炭,爐子只能點在外面,煙道通到屋裡。切不可在屋子裡生火,不然要中煤毒的。”

孟學究滿口答應,送走了車站的人,帶着自己幾人進了屋子。這窩棚不大,前面一張破木桌,裡面是一個大通鋪。通鋪下面連着外面的爐子,此時沒有生火,屋裡面寒氣逼人。

韋信道:“這裡面着實是冷,待不得人。我們還是上牀去,好歹裹上一層被子,暖和一些。”

孟學究道:“不必。我聽車站的人說,外面有火爐,只要點上了,屋裡面就溫暖如春。你們且收拾一下,我去外面點了爐子。今日無事,且歇一歇。”

說完,孟學究到了外面。他哪裡知道爐子是什麼,也不會點。打了個已經住在這裡的人問了,試着點了起來。等火起來,看爐裡紅通通的,便加了煤,重回了屋裡。

韋信道:“哥哥出去這一回,屋裡便就熱了起來,着實是神奇!活了這麼多年,冬天還沒有這麼熱過。這裡的東西着實神奇,在這裡過冬,可比家裡挨凍強得多了。”

幾個人坐在一起說閒話。不一會溫度起來,竟然覺得燥熱不堪,最後把門打開了。

閻六郎道:“今日如此順利,左右無事,不如我們出去買些酒來喝。以後每日一百五十文,拿出十文二十文喝酒,也不耽誤掙錢。”

孟學究道:“我們離家許多裡,來這裡掙錢,不好吃了喝了。剛剛遷過河來,都沒有積蓄,還是節儉些好。等過上幾年,不似現在這樣艱難,纔能有吃有喝。”

幾個男人坐在一起,哪裡會老實坐着。一攛掇,也不管孟學究,自有人湊錢買酒。孟學究也沒有辦法,只好取了二十文錢出來,讓人一起拿着去外面買酒來喝。

不大一會,買酒的簡小乙回來。把酒放在破桌子上,道:“剛纔去買酒,見酒鋪外面,擺了一張桌子。桌子後面坐幾個官人,也不知道做什麼。我上前問了,才知道原來是幫着河間府的軍校招人的。說是隻要識字,能夠考試過,便就可以到那裡去上學。”

韋信道:“此事我也聽說了。聽說只要進軍校幾年學出來,就可以做官了。來之前我還說,學究是難得識字的人,不如去考一考。若是運氣好,得個一官半職,不強似現在。”

簡小乙道:“我跟那裡招人的吏人說了,我們這裡有一個孟學究,讀書最多。只是那人問我們是歸正人,便就沒再說什麼。聽說朝廷前些年就不招歸正人了,想來是有顧慮。”

孟學究道:“是因跟契丹有默契,凡有對方的逃亡百姓進,必須扭送回去,纔不招歸正人了。這些年想來是改了,這不就安置了我們?”

衆人一起點頭稱是,連道自己命好。

歸正人是宋朝對境外的漢人,投奔宋朝之後的稱呼。如果不是漢人,從境外逃到宋朝,則被稱作歸明人。兩者待遇差別不大,只是表明身份。自與契丹議和之後,兩國便就相約,如果有百姓逃入境內,應當送還回去。這是宋朝對外政策的晴雨表之一,收歸正人和歸明人,說明與對方官府關係不好。及時送回對方的百姓,則說明兩國關係較好。今年與契丹在河東路作戰,雄州才收了這些逃亡百姓。

喝了一會酒,韋信又道:“學究,不如你就在去河間府試一試。若是能搏出功名,做個官,我們這些人也覺得臉面有光。你平常一直說,自己在契丹,異族治下,讀詩書也不能考功名,所以日常裡讀雜書多。現在可是在朝廷治下了,軍校不考詩書,不正合適?”

孟學究笑着搖頭:“我現在一把年紀,家裡有妻兒要養,哪裡能做那些事?去一趟河間府,來回就要十幾天。不說路費,你算一算,十幾天的工錢,就有一兩貫呢。一兩貫錢,家裡能做多少事?”

閻六郎喝了幾杯酒,性子起來,對孟學究道:“學究,雖然賺錢不容易,可也不要把一兩貫錢看得過於重了。只要有活計,我們這些一身力氣的人,很快不就能賺出來了?”

孟學究聽了不由大笑:“六哥,這世上一身力氣的人多了,豈止有我們!難賺錢不是沒有力氣,而是沒有這樣賺錢的機會。所以像這樣做工的機會,才一天都不能耽誤,以後可難找了。”

其他人可不像孟學究這樣看,他們總覺得,既然這裡給錢僱人幹活,就會一直僱下去。車站建好了怎麼辦?在這些人眼裡,車站能夠建好,他們就覺得不得思議。

孟學究覺得,現在車站這裡的活計以後不會有了,一天也不能耽擱。其他人卻認爲,做官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才真正要去。至於活計,以後多的是,何必在意。

見跟衆人談不攏,孟學究也懶得再說,只是與衆人喝酒,說些閒話。開什麼玩笑,進軍校可不是考進士,只要過了,便就是官身了。進軍校,還要學上幾年,學好了才能進軍隊參軍,從小軍官做起。禁軍在民間的口碑本就不好,再如此麻煩,孟學究何必耽誤賺錢的機會。

更不要說,自己作爲歸正人,身份特殊。現在宋朝跟契丹的關係不好,誰知道以後如何呢?

第44章 奇兵第224章 回鄉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74章 壓力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76章 偏頭寨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7章 一拍即合第74章 壓力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48章 慶功第264章 大勝第80章 左右逢源第55章 西壽軍司第153章 外戚第35章 怎麼切換?第100章 要不要也降?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61章 心驚肉跳第65章 天賜良機第77章 諸事不同第182章 細作第40章 壟斷經營第99章 奚人降了第16章 一燒了之第2章 夜襲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55章 玩具第15章 難得良機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61章 水車第124章 衝突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10章 攻守易勢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111章 首告第62章 看看火車第52章 禁地第216章 三策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219章 打獵第86章 塵埃落定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55章 西壽軍司第83章 攻城受挫第140章 反常第29章 波及部族第75章 進擊第90章 月餅第174章 打探第186章 夫妻相見第89章 內亂第66章 給錢第30章 兵臨城下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9章 地方的難處第114章 獻城第72章 兵臨靈州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51章 各有封賞第200章 時移世易第68章 入城閱兵第65章 胸有成竹第153章 外戚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10章 攻守易勢第76章 偏頭寨第35章 風雨欲來第86章 以工代賑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126章 行會第82章 契丹要害第70章 商場開業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251章 援軍來了第73章 形勢突變第57章 民以食爲天第28章 難題第52章 禁地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100章 兩使相遇第25章 窮治地方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27章 知己知彼第160章 甲骨第41章 張馳有度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20章 農民舉人第180章 勸君熟讀封建論第81章 合議第224章 回鄉第59章 大變革時代第121章 在此一舉第55章 上下相制第209章 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