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不能退讓

得樞密院令,河北路沿邊安撫使、知雄州馬懷德行文契丹,問其兵馬南下越境之罪。結果契丹強硬迴應,說是巡視治下兩輸戶,反問宋朝爲何突襲耶律佛奴。

消息傳到京城,兩個使節耶律乙辛和姚景行兩人統一口徑,堅持認爲軍隊並沒有進入宋境,宋朝攻擊他們無據,要求宋朝交出兇手,並且賠償。

樞密院裡,杜中宵看了國信所交來的公文,笑着搖了搖頭:“要讓契丹人服軟,可真是不容易。現在一萬兵馬被全殲,他們猶不認輸。”

富弼道:“契丹立國已經近二百年,對中原一直處於上風,如何肯服軟?哪怕現在國力不濟,依然認爲自己軍力強盛,非本朝可比。”

杜中宵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想明白了,其實契丹的做法並不奇怪。想前世學的歷史,清朝直到鴉片戰爭被徹底打敗之前,對於歐洲來的西夷一直持鄙視態度。直到被堅船利炮徹底擊敗,纔算認清了現實。契丹也是一樣,也曾入主中原,中原軍閥曾爭着自認兒皇帝,軍力一直強盛,怎麼肯因爲緊近十幾年宋朝軍力崛起,就自認不敵?他們是大國,不是小國可比。

張昇道:“看來不能恢復燕雲,徹底擊敗契丹,他們會一直這麼強硬下去。只是,他們如此,我們也沒有辦法。無非是筆墨官司,又不能興兵。”

杜中宵搖了搖頭:“我們不方便擅自興兵,契丹人卻未必忍得住。契丹人自認兩輸地是他們的,那就從此斷了此節。吩咐雄州,徹底斷了治下百姓的兩輸,從此不許契丹官吏和軍隊越境。”

富弼道:“契丹如何肯依?北人愛絹帛,契丹的絹帛,多是從燕雲十六州之地的百姓收取。數年前太尉在唐龍鎮擊敗契丹,已經斷了歲幣,現在契丹境內絹帛之價,數倍於本朝。斷雄州兩輸,於本朝不是什麼大事,對契丹可不是如此。”

“不依又如何?難道派兵來打嗎?”杜中宵不以爲意。“此次俘耶律佛奴,已經說明了,本朝不怕契丹動兵。可除了興兵之外,契丹又有什麼手段?”

張昇和富弼點了點頭,明白了杜中宵的意思。契丹能夠面對中原處於上風,是因爲他們有擊敗中原的軍力。一旦失去了軍事的上風,還有什麼能讓中原畏懼呢?

杜中宵道:“對於本朝來說,契丹的危險,只在於其強大軍力。一旦軍事不佔上風,不要說從本朝得到好處,就連想維持現在的狀態也不可能。此次命治下的百姓不再兩輸,先看看契丹會怎麼做。”

張昇道:“能怎麼做?本朝好似沒有求契丹的地方。”

杜中宵道:“契丹惟一能做的,就是在幽州集中兵力,威脅南下。”

兩國交往中,契丹這樣做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慣常動作。直到澶州之盟,契丹明白了南下入侵併沒有好處,才收斂了些。但宋朝與黨項作戰的時候,契丹再次做出威脅,增加了每年的歲幣。

現在,杜中宵不怕契丹這樣做。戰爭威脅嚇不倒宋朝,宋朝現在甚至想跟契丹發生戰爭。

崇政殿,趙禎召集兩府大臣和御史中丞,商量此次雄州之戰。

賞過茶湯,趙禎道:“此次契丹一萬騎兵入境,被張岊早得軍情,妥善佈置,全殲契丹兵馬。河北路多年未有此種大勝,甚是可賀。”

文彥博道:“此次大勝,自是喜事。只是契丹人損失許多兵馬,必不肯善罷干休。沿邊安撫使馬懷德行文契丹,追究其派兵越境之罪。契丹卻言,那一帶的百姓本都是兩輸戶,也是契丹治下,耶律佛奴一軍交不算是越境。派到京城的兩位契丹使節,也是如此說,堅決不肯認錯。”

田況道:“是啊,契丹不肯認錯,此事難了。”

趙禎看看衆人,道:“契丹不肯認錯,本朝又該如何?”

若按歷史上的軌跡,遇到這種事情,宋朝問罪前方領軍的將領,向敵人委曲求全,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現在不同,從杜中宵到唐龍鎮起,宋朝連戰連勝。軍隊經過整訓之後,說明戰力強大。而且現在錢糧充足,又有鐵路修到邊境,並不害怕打仗。這種軟弱退讓的話,就沒人坐說了。

御史中丞包拯道:“契丹越境在先,被擊敗之後,還要強詞奪理。若是朝廷認了此事,何以威臨四夷?臣以爲,契丹人如此說,那就沒什麼好談的了。把越境的耶律佛奴等人,押回京城,明正典刑。命與契丹邊境的衆守臣,嚴守邊境。再禁絕沿邊的榷場,先與契丹斷了聯繫。”

田況道:“如此做,不是與契丹開戰了?”

包拯道:“越境之後還強詞奪理,若說開戰,契丹人先開戰。”

田況搖了搖頭:“不可,如此太過孟浪了。現在禁軍整訓還沒有完成一半,若契丹興大軍前來,河北路應對吃力。只可先與契丹虛與委蛇,等到禁軍整訓完成,再論勝負。”

說到禁軍整訓,其餘大臣一時不敢說話。這是樞密院最近最重要的事情,進展還算順利,其他衙門不敢插嘴。就連趙禎自己,也輕易不敢說話。

看趙禎和幾個大臣看着自己,杜中宵道:“臣以爲,國家大事,不可被禁軍整訓束縛住。縱然禁軍不整訓,現在滅了黨基,收復了西域,難道就怕契丹人地下了?現在整訓完二十餘萬人,轉過年來,還可以再編成十餘萬人。有此四十萬大軍爲根基,對契丹守則有餘,攻略有不足罷了。如果加緊一些,把其餘四十萬禁軍全部編成,縱然一時不足,也可以作戰。那時邊戰邊練,效果又能差到哪裡?”

“邊戰邊練?”趙禎不由沉吟。“如此做,使得嗎?”

杜中宵道:“有何使不得?無非是軍中將領官員少了些合適的人,中下級將領,可以從軍校中選合適人才,先以假攝官統軍。候其有了軍功,再行升遷就是。當年救唐龍鎮時,營田廂軍絕大部分都是假攝官,不是一樣大勝。只要軍校在,後續人才充足,並不怕打仗。”

趙禎點了點頭,略一思索,便明白杜中宵的意思。禁軍整訓到現在,面臨到了一個難題。軍校中出來的低級將領充足,但中高級將領,因爲主要是原來的禁軍將領,舊人把持住職位。如果沒有戰爭,軍校出來的低級將領,很難升上去,從舊人中脫穎而出。而不把舊將淘汰掉,禁軍就難脫胎換骨。

說到底,宋朝禁軍整訓到現在,需要一場戰爭。

第38章 進山第143章 拉攏第18章 威力驚人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141章 北進第71章 錯位第30章 兵臨城下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63章 獵物第31章 良好兵源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5章 中招第203章 一切都變了第50章 煉焦第88章 和爲貴第104章 賞識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76章 天生神將第150章 都不容易第170章 圍城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98章 鋼如泥土第37章 錢的問題第222章 觀軍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72章 不務虛名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8章 制硝第15章 初具規模第93章 我想謙虛第78章 仙人跳第25章 栽培第29章 去不去?第76章 吃好住好第125章 遊街第112章 大生意第36章 獻城第191章 集議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111章 鐵甲第66章 給錢第28章 也是狗官第17章 波折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57章 掛麪第232章 回頭路第18章 互相推諉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20章 官哪第60章 全軍出擊第16章 佈置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119章 鐵路上的馬車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30章 京西營田第98章 無事生非第40章 不進則退第101章 各懷心事第68章 入城閱兵第55章 西壽軍司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61章 真真假假第67章 我來了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259章 劉淮在此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71章 戲中人第140章 拒絕第69章 志同道合第40章 模範村莊第58章 鐵監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82章 契丹要害第187章 人財兩失第48章 雙刃劍第150章 破城第183章 收網第34章 大勢第213章 京城第51章 進逼甘州第61章 水車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191章 集議第78章 党項來人第142章 巧遇第65章 天賜良機第241章 保值第69章 志同道合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90章 狼狽爲奸第63章 陰錯陽差第139章 善後第198章 內部複雜第7章 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