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變化【三】

我搖搖頭,對袁世凱道:“大總統,這件事應該與雷將軍沒什麼關係吧,他的職責範圍應該不包含這些東西吧。如果可能的話,我還是希望大總統可以讓江公親自出面來解釋一下這件事,我無所謂,可是小鳳仙是我的女人,我的女人在我的身邊……還希望大總統能夠理解。”

我的堅持是故意爲之的,這就好像是已經擬定好的劇本一樣,現在我與袁世凱的對話就好像是五臺上的表演,雖然非常的真實,可是卻都是已經安排好的,雖然這個“劇本”不是文字的形式。

而且也不是我與袁世凱之前就商量好的,並且從來都沒有經過彩排,但是這卻已經足夠了,我與他心照不宣這就可以了。袁世凱嘆了口氣,他見我的“堅持”好像是一塊磐石一樣,非常的堅決可是他還是要完成他的任務。

“江公年紀大了。”袁世凱動了動身前的公文,放下剛剛還拿在手中的一份,而後對我道:“現在雖然雷將軍不在警察署任職,但是實際上警察署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他一手操辦的,現在國內外的形式你也知道,所以……”

我沒有讓袁世凱繼續說下去,道:“我明白了,大總統希望您能夠理解,這不是我蔡鍔不懂大事大非,不懂得時勢嚴峻,而是這關乎到我作爲一個男人的對於自己女人的責任以及在自己女人面前的尊嚴。”

說話的時候,雷振春已經從外面走了進來,雷振春這個人怎麼說那雖然看起來有些野蠻,粗魯,而且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東西,可是他卻絕不是一個傻子,雖然這一次雷振春來到大總統府看起來是一個巧合。

但是我知道這絕對就是袁世凱有意安排好的,而且之所以把他安排在我來之後再來,其實就是爲了給雷振春一個準備的時間,以及我相信袁乃寬肯定已經給他都說清楚袁世凱的想法。

我完全相信,只要今天我的表現能給袁世凱留下一個他最希望看到的印象的話,那麼今天只要我不把雷振春給斃了,我就沒有事,即便是我廢了他,也無所謂。雖然我是一個掛閒的將軍。

但是就實際戰場上來講,我的作用還是比雷振春更大的,以及我最後的依靠,數萬滇軍,這都是雷振春所沒有的,他雖然深的袁世凱的喜愛,而且也是那種能夠平步青雲的人物。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大人物。

可是他沒有自己獨、立的軍隊,沒有自己能夠脫離機制後還能夠調動的軍隊。這就是新軍與北洋軍的區別。雲南的滇軍都是和我一同重九之時,浴血拼殺,同生共死之後的人,他們與我的關係,可能我無法叫出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

可能他們也沒有人真的和我一同在一個地方於敵人展開過廝殺,但是,他們還都信奉我,他們認爲我是他們的領袖,他們覺得我是可以帶領他們精神、戰鬥的那個人,這就可以了。

而北洋軍,雖然也都是袁世凱小站練兵之時,一手帶出來,可是他們從沒有一同浴血奮戰過,而且,北洋將領的更迭雖然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可是北洋軍中的人員卻是已經更換了許許多多。

一代人不如一代人啊,就好像是前清的八旗子弟一樣,隨着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一同入關的那些遼東鐵騎,各個兇悍異常,而且在戰場上悍不畏死,可是他們的後代那,不往遠了說,就是到了乾隆皇帝那一代,八旗兵馬的戰鬥力就已然削弱到了一個深淵。

北洋兵馬也是這樣,那些當年真正能夠奮戰廝殺的鐵血軍人早已經白髮蒼顏無力揮舞自己的刀槍了,而他們的後代,萌受祖輩福廕加入到了北洋軍中,雖然開始的時候,他們一個個的豪情壯志。

可是實際上這些小傢伙,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本來就因爲祖上的福廕而囂張異常,再加上一到了軍隊裡,拿起了槍桿子,那更是飛揚跋扈,囂張急了,三五連肩,橫行街市,這是常有的事。

雖然北洋軍軍紀嚴明,可是畢竟那個時候國家處於一個特殊的環境下,而且那個時候就是北洋軍的鑄造者袁世凱也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正打算要爭奪國家的最高權力,所以也就對於北洋軍疏於管理了。

總而言之吧,現在的北洋軍不是不能打仗,只不過就是戰鬥力比之從前有了天地的差別,而且就是軍容軍紀上,也都有了大的變化,而且現在北洋軍的核心戰鬥力的組成也都不再是那些當年浴血疆場的老輩了。

但是一旦發生急緩之時,他的作用是絕對沒有我能夠發揮的大的。雷振春走了進來,他先是看了看我,就從他的眼神中我就知道,他肯定是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的,當然了,他和袁世凱禮貌性的說了幾句話後,這纔開始今天的正題。

袁世凱就這雷振春正要坐定的這個間隙,率先開口了,自然是對雷振春擺開了自己的氣勢,以及自己大總統的架子,用最爲不滿的卻並不過分的語氣對他喝斥了一聲,道:“雷振春,雷將軍,你不覺得自己應該和我說點什麼嗎?”

這個時候雷振春正要坐下,被袁世凱這突如其來的一句先是弄得一愣,不過隨即便接過了袁世凱的話,解釋起來。其實雷振春雖然說了很多,而且他的語氣也是抑揚頓挫的,而且極其富有情感,可是總歸起來就是一個思想,那就是雲吉班門口發生的這件事他還沒有查清,而且等這件事查清之後如果真的是有人故意針對我的話,他原意以自己瀆職的名義公開向我道歉。

而且他表示,即便是這件事不是針對我的,就是一次普通的兇案的話,他也要立即徹查清楚,因爲這本就是他的職責,而且在北、京這樣的政、治權力中心發生這樣的兇案,當街行兇啊,放在前朝有這麼一句話。

叫“天子腳下,首善之區”,如果對於這樣的事情,不去解決的話,那還何來首善之說啊!

大約有五分鐘的時間吧,雷振春這才解釋完了,這個過程中我一直沒有說話,而袁世凱那,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從他的面色的變化來看,他對於雷振春這樣的表現還是非常滿意的。

很顯然,雷振春這一場表演是非常成功的,雷振春說完了,袁世凱故作無奈的對他擺擺手,示意他坐下,而後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雷振春,對我開口道:“鬆坡啊,雷將軍說了這麼多了,你看看這件事要不然就按照他說的這樣吧。當然了,也不能無休無止,要是他一年查不出來也不能就這麼放下一年啊。”

我點點頭,還是沒有說話,只是這麼看着袁世凱,袁世凱也笑了笑,繼續說道:“咱們就給他九十天爲限,九十天查出來了,他會給你一個交代,要是查不出來……”說到這,袁世凱看向了雷振春。

對其道:“那就是你的問題了,那你就直接把這個責任擔下來吧。”雷振春點點頭,迴應道:“明白。”而後袁世凱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對我道:“你看這樣可以嗎?”可能是袁世凱認爲我有可能不會就此罷手吧。

他又對我說道:“現在是多事之秋啊,鬆坡啊,你也是軍人,有些話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國家爲重啊。”

這是真情實感的一句話,袁世凱今天從開始到現在唯一一句真情實感語重心長的話,就是這一句了,當然了,我也明白見好就收的道理,而且我相信我今天的表現已經足夠了,對於袁世凱的話,我也就自然不會否認了。

因爲打仗死要死人的,而且也是最消耗糧餉的;所以就拿這一點來對比的話,就註定了李自成滅亡的下場。吳三桂作爲軍人出身,而且是那種久經戰陣的驍將,他是絕不會看不到這一點的。

哪怕是李自成已經奪得了天下,而且是一個安穩的天下,而不是那個時候那樣的,大清、前明、以及自己這樣的軍閥等多方勢力交錯局勢的話,那麼李自成依舊無法長時間的坐穩江山。

這是非常可定的結論,吳三桂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最後的選擇是大清,而不是李自成大順王朝。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選擇,畢竟要生存或者說想要更好更安穩的生存是人的本性。

那麼如此說來的話,所謂的吳三桂之所以拒絕李自成,就成了一個定論,既然是定論,不需要解釋的定論,那麼又爲什麼要把陳圓圓搬出來說事那?其實想來就可以理解了,有一句話叫“師出有名”。

無名之師,必然是得不到認可的,那麼如此一來,陳圓圓的事情或許是真的,但是沒有任何一個爭奪天下的人,會爲了一個女人而徹底改變自己的抉擇的,所以即便是陳圓圓的事情真的發生了。那麼也不過就是一個巧合,或者說,這本就是吳三桂給自己找到的一個理由,一個選擇投降大清還能夠儘可能減少罵名的藉口。

袁世凱想到這裡,不由得笑了起來,雖然他的笑容非常的微小,但是能肯定的是他真的笑了,而起就在此時,他還下達了自己的一道命令,他對袁乃寬開口道:“明天你去吧蔡鍔請來,還有,記得一定讓雷振春也過來,他們兩個人到來的時間你安排一下,不要讓他們同一時間走進來,雖然他們是必然要和我一起談一談的,但是想辦法,做的自然些,讓蔡鍔先到我這裡,然後雷振春嗎,前後腳就可以了。”

雖然全國上下的呼聲有所不同,但是我知道,其實現在的局面相對來說已經是比較可觀且相對客觀的了,假如不是袁世凱的積極策略,恐怕到最後要簽訂的絕不是這個《民四條約》而是實打實的“二十一條”了。

雖然兩個條約看起來的差別並不大,但是實際上,對於國家利益來說,這個《民四條約》對於國家利益的傷害還是能夠比之“二十一條”要略微的減輕的,而且說起來,雖然上面的時間年限都是九十九年的最高年限,但是好在沒有來一個“無限制”的使用權不是。

塵埃落定下的《民四條約》,大街小巷上不斷留有非議的“二十一條”,這些都已經無關緊要了,雖然問題就此暫時擱置解決了,但是我還是看的出,這些天裡,那些沒日沒夜工作,爲了應對日本方面的那些大員們,一個個面目上的蔚然與落寞。

他們欣慰自己的行動,自己的努力最終還是爲國家爭取回了那麼一點點的權力與利益,使之落寞的,還是這個《民四條約》雖然大家都知道,心照不宣的清楚,無論其實過程如何,這個不平等條約還是要簽署的。

只不過就像現在這樣而已,或多或少的爲國家的利益,爲了民族的名譽爲了國人的骨氣,多爭取一下罷了。雖然結局對於局內人看來,已經算是不錯的了,至少他們的辛勤努力沒有白費。

可是這個結果,又如何能不讓人位置落寞那?或許有些人在怨恨吧,怨恨自己,假如在那個時間裡,自己能夠再多去一個地方,自己少抽一泡煙的功夫,可能就會讓這份條約加一步的修改……

可是一切,已經無所謂了,簽訂了條約,就好像是判決之後的結局,無法改變,可是這也絕不是永遠無法改變的。至少或許有一天,不,是會一定有這麼一天,當國家變得強大的時候。

能夠與世界列強比肩的時候,那麼這個所謂的條約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可是那一天需要多久?十年?二十年?亦或是三十年、四十年?沒人知道,可是大家依舊還是會爲了自己很可能看不到的那一天而努力。

或許掌權者可能在一些問題上的做法是口是心非的,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什麼,老百姓就是老百姓,而領導者就是領導者,接觸的不同,看到的不同,自然謀劃的也就不同了。或許這就是本分的問題吧,無論是什麼人,什麼樣的身份,其實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當然了,也只有做好本分之後,纔有權利亦或是有資格去進一步的參與到其他問題中,然而想要在新的領域擁有權威發言權的話。

那麼這個其中的過程的艱辛,自然不需要多說了;其實我知道,現在市井坊間的流言蜚語,真的很讓人難過,國、賊兩個字不是誰都能承擔的起,承受的住的。袁世凱是這樣的人,一個有血有肉卻又好像沒有情感的人一樣。

他選擇了承擔,其實本來這個時候我對於他的看法是有很大改變的,只不過,他召集內閣的一次重要會議上,讓我突然地頓悟了,或許我還是看錯了他這個人,他可以治理國家可是他做不到絕對的清醒。

或許金錢、色、欲、權利等等一切的一切,對於人的誘、惑力,都是有限的,唯獨生存與活着,對人的誘、惑彷彿是無限的,其實想來這並沒有錯,無論是怎樣的誘、惑,擁有的什麼亦或是可以把握什麼,如果沒有生命的話,那麼又該如何去消遣、享受啊。

那一次的內閣會議,是在《民四條約》簽訂後不久召開的,其實我在參會之前,本以爲袁世凱這次的內閣會議是爲了向大家解釋亦或者是說安撫《民四條約》之後,這些內閣人員的情緒的。

可是我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的內閣會議的主題,竟然與《民四條約》毫無關係,或許有關係吧,當然了,這個關係袁世凱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胡瑛以及李燮和這六個人,在內閣會議上的講話,以及他們所持有的堅定態度,衆人輕鬆下來的內閣會議,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且不需要廝殺的戰場。

會議上,楊度率先向衆人宣佈,正是成立“中華籌安會”,雖然籌安會打着“學術團體”的旗號,以研究國體爲切入點,但是實際上,從他們的講話中能夠很清楚的得知這樣的一個消息。

那就是這個所謂的學術團體籌安會的真正目的在於研究“君主、民、主兩個國家體制哪一個更適用於中國的同時,對於兩者進行公平且客觀的對比,與此同時在得到合理結論後從兩者中取其優而去其劣,以爲國家體制之衡準。” ωwш⊙тtκan⊙C○

簡單一點解釋,就是要把現在國家實行的民、主制國家與之前幾千年來實行的君主制國家進行對比,而且與此同時,也與國際上世界各國的不同國體進行對比,從其中選擇最爲適用於中國的國家體制機構,而後使之成爲國家體制的權衡標準當然了,也是必然會實行的。

第1152章 山河動【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離情驚夢【四】第四十七章 南牆?天梯?第九百七十七章 勒馬【三】第一零一章 路與逃第二百三十章 凌亂【六】第一六五章 連兵奪關第一百七十四章 曲【十】第一百一十二章 倒思【六】第二百零七章 戰難【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倒思【九】第一千四十四章 遇難國【十】第四百六十八章 補充【四】第九百八十七章 跟從【三】第十三(反)章 最無奈便是沉浮第一七二章 通電第三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八】第一千一十三章 巡【九】第1118章 哆哆嗦嗦【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思緒幾許【四】第一千四十一章 遇難國【七】第1075章 大結局【一】第九百二十一章 青色行動【七】第八百七十八章 限制【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披肝瀝膽【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破雲【十】第四百零六章 無的放矢【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冬風【五】第九十五章 老狐狸第1143章 熱鬧了【九】第一千零八章 巡【四】第五章 莫思量青絲白髮又何妨第九百三十七章 支援支援【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南去北上【九】第三十一(反)章 不公第五百六十章 大變化【六】第六十一章 順承人的華服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心之失【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曲【二】第九百七十章 煙塵【六】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浮天【三】第1163章 萬鈞行爲【九】第一千六十八章 大鬧天宮【四】第一二二章 對抗第七百七十一章 多思【七】第四十七章 民間鬼事【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多思【一】第七百六十八章 多思【四】第一百一百零一章 控制權【七】第四百六十九章 補充【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五】第一千六十五章 大鬧天宮【一】第十六章 兇第五十八章 猴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斷【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時難【二】第五百零九章 砂礫【五】第一三一章 兄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時難【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南【九】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南【七】第八十一章 鬼異第八百八十六章 思戰【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南【七】第七百二十五章 雄渾【一】第九十五章 老狐狸第一二三章 逃脫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夕【三】第九百零一章 戰團【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化雨【四】第七十一章 冷如霜第1036章 花臉【二】第二百四十章 特戰【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砂礫【八】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戰場【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的回憶【八】第四百四十三章 戰色【九】第九百七十章 煙塵【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肝腦塗地【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南去北上【七】第一千七十四章 大鬧天宮【十】第三百一十八章 蕭蕭風【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思【七】第八百四十七章 飄搖【三】第四百零五章 無的放矢【一】第四十八(反)章 十一天第九十八章 衝冠一怒第九百五十四章 淮役【十】第五十四章 特別行動團團長——朱德第九百三十二章 協同新軍【八】第一百三十章 時難【六】第一千三十三章 困城【九】第九百六十四章 鶴唳【十】第五百九十三章 冷西【九】第九百八十章 勒馬【六】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六】第三百三十八章 思緒幾許【四】第九百五十章 淮役【六】第1037章 花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