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北洋六鎮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蔡鍔的護國軍現在已經佔領了湘地的半壁江山,如果再不能控制他們的進兵速度的話,我看用不了多久,咱們也就都該回老家抱孩子去了。”曹錕看着被自己強行撤回來的吳佩孚,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到最後,只好選擇樣的話,作爲開端……

其實吳佩孚此時也是不知道應該說什麼纔好,畢竟他的一個混成旅一個勝仗都沒打,這麼長時間而且也沒有對護國軍真的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曹錕雖然沒有說什麼,可是他知道,其實現在對於他的一些流言蜚語已經不少了,而且很多人還在其中添油加醋的,不安好心,但是奈何,事實讓他對於這樣的人也無能爲力,畢竟無力反駁的情況下,他這樣的一個聰明人,又怎麼回會去詭辯那?

但是吳佩孚在心裡其實真的感覺有些對不起曹錕,畢竟無論是之前他與曹錕的關係,還是這麼多年來曹錕對他的栽培,以及這一次袁世凱派兵前,原本是沒有他吳佩孚的,可是曹錕卻在袁世凱面前給他美言,並且保薦他,對袁世凱說“如果這一次子玉能夠將蔡鍔一衆叛賊打潰的話,希望陛下能夠給他一個機會,雖然子玉是文人出身,但是他以投筆從戎多年,雖然他很感謝陛下能夠委任給他現在的職位,但是他自己不說,我卻知道,子玉的才幹絕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旅長就能夠完全施展的,在我的帳下,我最信任的人就是子玉,所以對於他我也是有過諸多觀察的,我的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在了他的身上,而且陛下,雖然子玉沒有什麼過大的戰功,但是這麼多年的剿匪、安穩地方等等一些事務上,他的表現您也是看的見的,所以如果這一次勝利歸來後,希望陛下您能夠給子玉一個機會,可以不給他名號,如果您感覺他達不到您的要求的話,那麼就隨時把他撤掉,還請您到時候給她一個實職歷練的機會啊!”

看着曹錕這幅樣子,袁世凱其實也有了自己的計較,雖然吳佩孚並不是他心中願意信任的人,但是曹錕怎麼說也還是北洋軍的老臣,雖然在段祺瑞、馮國璋等人的面前,曹錕的資歷輩分與功績都不能夠相提並論,但是在其他人的面前,曹錕的功業還是值得一說的,而且尤其是這一次的登基的事情,段祺瑞與馮國璋的“撒手不管”使得袁世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單。

那是一種唯有上位者才能夠體會的“衆叛親離”,而且還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到了這樣的時候,竟然給自己打了一個番天印,雖然這一下子還沒有打在他袁世凱的身上,但是也足以讓他感覺到傷痛了;所以在那個時候,曹錕對於袁世凱來講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雖然張作霖也表示了對於袁世凱的稱帝的支持,可是關外的人,畢竟難以插手關內,而且說起來,對於張作霖袁世凱也並不是那麼信任的……

說起來,曹錕也算是昔年北洋六鎮的元老了,雖然他並不是北洋六鎮的第一撥的統治,但是卻也是接了段祺瑞的班,成爲了昔年小站練兵北洋六鎮第二波的統治之一。

試想當年北洋六鎮時,鳳山、王英楷、段祺瑞、吳鳳嶺、吳長純、王士珍此六人皆是有袁世凱一手提拔起來了,可是再看看現在的情況……

北洋六鎮第一鎮統治,鳳山將軍,姓劉,字禹門,號茗昌,隸漢軍鑲白旗。清廣州將軍,初以繙譯

舉人襲佐領,歷任近畿陸軍第一鎮統制、西安將軍、訓練近畿各鎮大臣、荊州將軍,宣統初官至廣州將軍。1911年10月25日進廣州城赴任,行至南關倉前直街,被廣州革命黨人李沛基用炸彈暗殺。

先後任驍騎營翼長、印務章京。累遷參領之職,總辦東安巡捕分局。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擢副都統,訓練近畿陸軍,頗有成績,擔任西安將軍。宣統三年授廣州將軍,武昌起義起,革命黨人謀攻廣州,被革命黨人炸死,清廷贈太子少保,諡勤節。

北洋第六鎮第二鎮統治,王英楷將軍,字紹宸祖籍山東,出生於奉天海城,早年考上秀才,屢次未考取舉人,只好從軍,甲午戰爭中王英楷驍勇善戰,軍功顯赫,清廷頗爲賞識。天津武備學堂畢業。1895年入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爲北洋軍早期骨幹。歷任執法營務處總辦、北洋常備軍右翼翼長、第一鎮署長、北洋督練處公所總參議、第二鎮統制、直隸省大名鎮總兵、署理陸軍部右侍郎、補授蒙古鑲白旗副都統、欽命南洋陸軍大臣、校閱燕湖秋操總統管、試陸軍遊學畢業生主試大臣等職務。

1905年秋,中國歷史上舉行第一次大規模近代軍事野戰演習,王英楷與段祺瑞分別擔任總統管。轉年秋,在河南彰德舉行更大規模的軍演,王英楷任總指揮。王英楷辦事奉公守法,曉得“上樑不正下樑歪”之理,嚴於律己。曾發現部下有人私自吞併士兵伙食房豆腐渣開豬場,損公肥己。王發現後立即嚴辦部下,沒收豬場爲營部豬場,改善士兵生活,深得士兵人心。 王英楷身體力行與士兵同甘共苦。因爲德國教練沿用德國操典,參練人員覺得德語晦澀難懂,語言障礙嚴重影響操練,引起王英楷高度重視,遂將操練用語改成通俗易懂符合國情訓練用語。如“立正”“稍息”這老少皆懂的口令用語,竟一直沿用至今,但知其源者寥寥。一九零八年病逝。

第三鎮的統治便是段祺瑞了,第四鎮統治吳鳳嶺,此人與袁世凱的淵源倒是極深,吳鳳嶺一八五三年出生,其父乃是袁世凱家中的僕從,從小便在袁世凱家中長大,袁世凱總督朝鮮的時候,他充當袁世凱的貼身侍衛。

說到這裡,要仔細說一下,時值一八八二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朝鮮國王李熙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利用軍隊譁變,成功奪權;朝鮮王妃閔妃一黨與大院君有隙,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袁世凱乃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袁世凱率領一支清軍配合行動,殺死了幾十名兵變參與者。戰鬥中,袁世凱一路放槍,帶頭衝在最前面,他的堅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變很快得以平定。吳長慶在給清廷的呈報中將他讚揚了一番,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爲奮勇”【,報以首功。隨後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袁世凱那個時候,纔不過二十三歲的年級。他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開啓了他練兵的先河。袁世凱留鎮朝鮮期間,得到了朝鮮上下的一致好評,朝鮮人士稱讚他:“明達夙成,留京師(漢城)期年,大得都民之心”。他也和金允植、金炳始等多名朝鮮士大夫結爲忘年之至交。他在朝鮮被稱爲“袁司馬”。

щшш ●t tkan ●¢O

袁世凱當時在朝鮮一共做了十二年的“土皇帝”,吳鳳嶺也就在他的身邊保了他十二年,直到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袁世凱暗示朝鮮政府向清政府乞援。隨後日軍迅速出動朝鮮,企圖挑起戰爭。甲午戰爭爆發前夕的7月19日,袁世凱化裝成平民逃走,7月22日抵達天津。袁世凱回國後,又於8月6日奉旨前往遼東前線,協助周馥轉運糧械、收集潰卒等後勤事宜,至次年5月請假回籍省親。在前線的這10個月間,通過目睹甲午戰爭清軍兵敗如山倒的慘狀,袁世凱萌生了用西法練兵的設想,他說:“竊查此次軍興,往往易爲敵乘,迭見挫敗者,雖由調度之無方,實亦軍制之未善,若不權時度勢,掃除更張,參用西法,認真訓練,則前車之鑑,殊足寒心。因袁世凱在朝鮮時期表現突出,有“知兵”之名,再加上他大力主張練兵,由此開始了小站練兵的新階段。

沒有袁世凱,就沒有北洋六鎮,沒有北洋六鎮自然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新軍……總而言之,若是沒有袁世凱當時力排衆議的話,恐怕,清王朝就不會是被推翻那麼簡單了,恐怕現在的華夏大地,也找不知落入了什麼人的手裡……

吳鳳嶺其實也沒有做多久的統治,一九一二年,逝世……

不過說起來,除了王士珍、段祺瑞之外,倒還真是吳鳳嶺的年歲活得比較長了,比如時任北洋第五鎮統治的吳長純就沒有吳鳳嶺活得那麼久了。北洋第五鎮統治吳長純,字靜安,安徽廬江人。光緒五年科舉人。誥授建威將軍,恩賞正一品封典,恩賜二品廕生,恩賜“福”、“壽”字,賞戴花翎。吳長純少有異稟,髫齡失怙,隨吳長慶部於揚州置於慶軍營幕中。

吳長純喜談兵略,研究古今治亂海內形勢。吳長慶甚器重之。又教之學遊武庠,旋武舉。朝鮮亂作,隨族兄吳長慶赴朝鮮戡定“壬午兵變”,爲裨將。時朝鮮王妃失蹤,國王懸賞二萬金求獲王妃,吳長純率部獲致於陰竹長湖院村,卻謝金不授,任駐朝鮮慶軍幫帶。吳長慶病逝後,吳長純駐防旅順。以平朝鮮功,擢副將。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事起,旅順失利,吳長純感奮泣下。先是日兵來攻,吳長純率後部爲先鋒,扼小平島、半南山各隘,七戰皆捷。不久日軍聚集過來,吳長純設伏力援,得免覆沒。吳長純自十月與日寇接仗,六十餘日,皆在槍林彈雨中,衝鋒冒險,屢瀕於危。襟袖下裳爲彈洞穿,乘騎中槍仆地,猶氣不稍餒,仍欲收復失地。而各將不用吳長純之策,且長純僅率部千人,傷已過半,力不能支。後因練軍有方,授記名提督、天津鎮總兵、新建陸軍步兵右翼第二營統帶、北洋常備軍第二鎮翼長、陸軍第四鎮和第五鎮統制。一九零六年逝世……

北洋六鎮的威風早已成爲往事,曹錕接替了段祺瑞的統治位置後,便一直想盡辦法將吳佩孚提升上來,可是今日的局面……他並不想責難吳佩孚,而且他也相信吳佩孚明白他的用心,可是這樣的情況下,他是真的害怕吳佩孚會出現什麼意外,北洋軍與護國軍之間的戰爭,之所以北洋軍連敗,並不是將帥無能,而且包括吳佩孚的失利在內,這也與北洋軍的實力無關。

真正導致這樣局面的,曹錕心中清楚,但是,他卻不能夠說出來……

第五百九十三章 冷西【九】第七百六十二章 驚訝【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情驚夢【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變【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多磨【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八】第五百六十五章 終將熄滅【一】第一千三十九章 遇難國【五】第1076章 大結局【二】第八十八章 幾戰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一】第一百四十章 變【四】第1203章 動力【九】第一百章 決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這纔是戰鬥【八】第七章 變化第九百一十三章 列團【九】第八百二十五章 大戰前夕【一】第九百七十六章 勒馬【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百變【八】第二百六十四章 層巒【十】第1197章 動力【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右翼【五】第1036章 花臉【二】第一四一章 支援第六十一章 論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南地【十】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風撩【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雷霆之勢【十】第八百七十一章 張弛有度【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分一秒【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雪襲襲【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巡視【三】第三十二(反)章 影藏之下的股份第二百二十章 一分一秒【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戰場【三】第一千七十六章 風霜【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補充【一】第一六零章 深謀第三百七十章 決戰前夕【六】第八百零七章 凜冬之左【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百變【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巡視【十】第一章 憂患第七十二章 緩戰第一千三十章 困城【六】第一零六章 魔王第二十章 價錢第1143章 熱鬧了【九】第六百三十二章 南去北上【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竊【四】第六十四章 續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特戰【二】第三十(反)章 暫別第八章 段祺瑞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將熄滅【十】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的放矢【十】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色【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西去之風【二】第四百零一章 肝腦塗地【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極其特別【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巡視【三】第六十五章 行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武風【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倒思【九】第1160章 萬鈞行爲【六】第九百六十一章 鶴唳【七】第三百七十七章 多磨【三】第八章 段祺瑞第八百五十五章 列戰【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列戰【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絕武【六】第七百四十九章 瘴氣【五】第七百九十一章 月朗朗【七】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二十五章 段芝泉的權衡第一千三十五章 遇難國【一】第三百零一章 東方【七】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雲浮天【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東柳【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階梯【八】第九十九章 調節第四百八十二章 躊躇【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階梯【四】第一千八十五章 面對【一】第1073章 深思慮【九】第二百五十三章 極其特別【九】第一章 鬆坡啊,生日快樂第一七零章 悽慘第一千九十三章 面對【九】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地【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逆【六】第一千零五章 巡【一】第一千九十五章 控制權【一】第十章 雲南來信;一石三鳥第九十九章 調節第六十四章 續戰第三十章 未熟黃粱第一千零二章 多磨【八】第三百一十五章 蕭蕭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