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帝王心術大成,姜善講經,儒佛之辯

崇文王府。

一位儒衫君子在身着青色蟒袍的陸雲卿面前微微一拜:“殿下,都打點好了。原本一開始大理寺官員和刑部官員還不肯受理此案,還好有殿下的名頭在,後面很快便答應了。”

陸雲卿淡淡道:“他們是在擔心聖上降罪。可如今父皇重病,半年未理朝政,他們自然要忌憚本王。”

“必須要在重審之前找到證據,不然一定有人暗中阻攔,此事需有十成的把握。”

儒衫君子點頭:“若是沒有意外,淮安王應該可以無罪釋放,重獲自由。話說回來,殿下是想用淮安王麾下勢力,一同對付晉王吧。”

陸雲卿沒有否認,緩緩道:“再怎麼說,六哥背後也是冠軍侯和齊大儒,一個心灰意冷,一個不想參與紛爭,可豈有這麼簡單,身處京城,就在旋渦之中,六哥也一定會支持我。”

“九皇子出現在晉王府,說明二哥也有了不少謀劃,出動了第二步棋,不宜輕舉妄動,若是能多了六哥的幫助,加上七哥,此役本王必勝!”

聯合三股皇子勢力,必然能以壓倒趨勢覆滅陸光景和陸雲煌。

大哥,四哥,陸鳴空,都不會白死,皆有各自的價值。

這套合縱連橫之法,乃是先生教他的道理。

亦是帝王心術的一部分。

先生說過,他曾經的道是治世之道,現在要轉爲帝王之道,纔是正解。

這半年以來,他極爲勤勉的學習,夙興夜寐。

如今帝王心術已然有大成跡象。

何爲帝王之道?

帝王之道就是馭人之道,制衡之道,統御天下之術。

不管是庸才還是良才,爲我所用,方爲善才。

儒廟中就曾經有一位大家,用心鑽研此術,中途轉修王霸之道,從第十一境一躍躋身十三境,成就聖人之位,留下了不少關於帝王心術的著作。

似乎想到了前半個月的搜查,陸雲卿眸子眯起,咬牙道:“陸光景此人陰險狡詐,必須狠狠的治他。通過搜魂術,從不少死士的神魂中看到了晉王府的影子,那晚的黑衣勢力絕對就是二哥,錯不了。”

“三番五次斷腕自保,線索往上搜索就斷了,查不到他的頭上,無法實錘晉王府,必須找個辦法讓其就範。”

安置罪名簡單,關鍵是要讓晉王伏罪,爲天下唾棄。

除了少數人,根本沒有多少人知道晉王府的真正面目。

“最近那位銀霜國來的白衣僧人要在京城開設法場,講經論道,宣揚佛法,殿下要不要去看看,順便拉攏一番。”

屬下如此建議道。

“可以一試。”陸雲卿點頭同意了。

正當他打算出門之際。

耳邊傳來溫柔的嗓音。

“殿下,天氣轉涼了,披上衣服再出門。”

一位鵝黃宮裙的美麗女子緩緩上前,將一件大襖披在陸雲卿身上。

此女乃是陸雲卿髮妻,崇文王正妃,寧飛羽。

同時也是兵家聖人之女,這位聖人乃是一位鑄劍大師,前半生殺伐極重,堪比天煞孤星,周圍人活不了多久,就會死去,後半生鑄劍一生,償還殺孽,這尊大佛向來惡名顯赫,女兒偏偏溫柔似水,可還是嫁不出去,被儒廟諸多讀書人所畏懼,不是怕她,而是怕其身後的父親。

若不是他前往儒廟,偶然相識了此女,兩人自此墜入愛河,不能自拔。

回來以後便成了親。

寧王妃滿眼情意,看着自家夫君出了王府。

“王妃娘娘,今晚也要出去買菜嗎?”

“要不要多帶點人出門?”

寧王妃搖搖頭:“不用了,如此招搖作甚。”

大炎京城。

清齋坊,乃是內城百坊之一,販賣佛珠法器,唸佛附魔的手串和木魚也是供不應求,附近居住的僧人居多,乃是一片清淨之地。

眼前是一大片的廣場。

還未到時辰,已經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大多數是衣衫華貴的士紳,來聽大霜聖僧講修行法。

多數麻布衣衫的,是真的佛門信徒,他們瞭解聖僧的境界,聽聞要講佛法,立馬就來了。

若是能從大師講經中領悟一二法門,得道長生不敢說,凡俗富貴輕而易舉,破境頓悟不無可能啊。

這就是機緣!

“這是臨近講經臺的牌子,都是第三排,可費了老王我不少臉面!”

“明明是免費講經,這些客棧卻要在樓上收取額外費用,還爭相效仿,真是服了。”

“沒辦法,前面全部預定滿了,修士居多,只有中間的最好,可惜就是貴了點。”

人羣嘈雜,議論聲迭起。

一位面相英偉,濃眉大眼的年輕和尚路過此處。

這和尚露出的右臂肌肉盤虯,氣血如驕如陽,身披紅色袈裟,雙手合十,脖子上帶着一串大佛珠。

“聖僧講經,還有人出來賣門票,不會還有黃牛吧?”

濃眉和尚詫異道。

他看到別人手中拿着雕刻的頗爲精緻的小木牌,上面刻着xx排xxx號字跡,元氣感知掃過,還能發現細微處寫着一個金漆的“正品”防僞標。

濃眉和尚憑藉健碩身軀,擠進了人羣之中,哪裡管你要什麼票,什麼座位,直接就是站在人羣裡。

中途難免有什麼磕磕碰碰,不滿的修士瞪大眼睛,就要怒罵出來:

“你這個和尚!”

話還沒說完,被高大和尚回頭瞪了一眼,濃眉大眼,麒麟臂壓迫感十足,氣血如陽如龍,話音頓時一變,支支吾吾道:

“看起來真是功德無量,硬朗十足,不知大師姓甚名誰,叫什麼?”

“貧僧法號法海,多有打擾了。”

濃眉和尚聲音如雷公震耳,周圍人聽了,耳膜都要被震碎了,下意識看向這位自稱法海的僧人,眼中閃過忌憚之意。

佛武雙修,絕對是佛修中的人中之龍。

不可得罪。

這位法海和尚,自然就是化身的陸鳴淵。

見證二八之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他本想查看一番晉王府的動向,有無招架之意,順便出來散心,能給自己找一個不用複審赦免的辦法,結果路過此地,意外得知這裡有人在講經。

他扮作法海和尚穿過人流,來到了比較靠前的位置,看到了雲清禾那日與他說的那名大霜聖僧,銀霜人稱白衣真佛。

獻出佛祖舍利就是對方的手筆。

“咱快些去,今日不止有聖僧講法,還有大儒與之辯經!”

“哪家的大儒?”

“是白鹿書院的荀夫子。”

“荀夫子感覺陌生的緊。”

“他你都不知道,曾經寫出了鉅著《人惡論》,近日在白鹿書院高呼,師者,傳道授業解者也!名氣大噪!”

那位灰色儒衫的讀書人得意道:“聲音傳遍整個白鹿書院,振聾發聵,至今回想音猶在耳.人性本惡,所以才需要老師的教誨。”

正要繼續吹吹水的時候,忽然傳來禪音陣陣。

同時,漫天金蓮降落,籠罩整個廣場範圍。

金蓮落在身上,碎成點點靈光,融入體內。

病者痊癒,老者體健,青年孩童靈慧自生。

譁!

天降金蓮,引起一陣驚歎聲,隨後感應到金蓮神效,紛紛要追逐。

廣場上已經人擠人,一旦發生騷亂,後果不堪設想。

“唵!”

一道佛門真言傳出,原本騷動的人羣,立刻安靜下來。

講法臺上,突兀的出現一道身影,白色僧袍,盤膝而坐,彷彿一直就在那裡。

“嘖嘖嘖!”

陸鳴淵搖搖頭:“佛門從來沒變過,講經就講經,先顯擺顯擺,再來一套下馬威!”

他揮手攝過一朵金蓮,發現裡面蘊含有三種氣息,精純佛法,人道功德,溫和靈氣。

每一樣都對普通人有大益,今日來聽經的人,只要不是發生意外,都能無病無災壽盡而終。

無論白衣僧人姜善的出場方式,是顯擺也好下馬威也罷,至少數千人因此受益。姜善或許不爲許多人所喜,然而能凝聚功德金輪,是需要真的行善積德。

“貧僧姜善,自銀霜而來,途經諸多州郡”

姜善不是第一次講法,開場白十分嫺熟,顯然訓練有素,忽然注意到第三排的法海和尚,氣息有異。

淡淡一笑後,立刻調整思緒,婉婉道來。

“貧僧講法三日,一日一經,今日便講我佛根本經文”

“往昔惡業,皆由貪嗔癡.”

“除一切心毒,修最上智”

“一切皆隨業力生!”

姜善講經聲傳出廣場外,隨風飄出數裡,猶如在行人人耳邊呢喃。

在佛法的加持下,呢喃聲讓人通體舒暢,情不自禁的向廣場匯聚。不過片刻時候,廣場四周都擠滿了人,許多人在客棧酒樓,甚至在屋頂上聽經。 姜善講妙處,手掐說法印,頓時天花亂墜,地涌金蓮。

場中佛門信衆見此,席地盤坐,誦讀佛經。

許多不信佛的聽衆,見到此異像,頓時對佛祖生出幾分敬仰。

唯有場中聽經的道門修士,忍不住撇嘴,只是玄妙些的幻術而已。

其中有幾個桀驁不馴的道人,高呼無量天尊,三清祖師,發出噓聲怪叫。

姜善對此視而不見,已經習以爲常,一路東行百萬裡,見過虔誠信衆,也見過惡佛甚至滅佛的佛敵。

遇上這等人,當他不存在即可,無需理會。

“一心向佛,修善果,得善報,入輪迴,如此圓行圓證,終頓入佛地!”

一部經講了近兩個時辰,站着聽經的人絲毫沒有感到疲倦,反而有種酣暢淋漓之感,如夏飲冰水,冬日暖陽,老婆孩子熱炕頭。

姜善聲音漸落,聽衆從講經聲中清醒過來,心中生出不捨。

人羣中一些奇人異士,卻知曉正戲纔剛剛開始。

果然。

姜善話音剛剛落下,臺上便多了一個兩鬢霜白的清瘦老者。

不少讀書人皆已經認了出來,正是剛進白鹿書院教書的荀老夫子,進書院纔講了幾堂課,卻深受學子喜愛,名氣已然不小。

荀夫子和顏悅色道:“禪師,聽伱講經所悟頗多,還請幫忙解惑一二?”

姜善輕笑道:“老夫子請講。”

“吾乃儒家之士,時常聽到登聞鼓院判案,有幾個跟有關佛門的案子,還請聖僧評判一二。”

語言恭良,可話語字間頗有些咄咄逼人。

陸鳴淵感覺,這位荀夫子好似是想借姜善的名頭,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姜善語氣很溫和,繼續說道:“不知夫子聽經,有什麼疑惑?”

荀夫子淡淡一笑:“吾疑惑,僧人不事生產,平日裡就是參禪唸經。嘴上說施恩大衆,卻是受信衆供養,恍如國家社稷之蛀蟲。”

這位夫子,笑容滿面,話語如刀,問道:“禪師以爲何解?”

“夫子所說不無道理,然而.”

姜善說道:“普羅大衆務農,是在土地種田,得稻米黍麥。我佛便是在人心上種田,消除業障,導人向善,二者只是分工不同,實則無異也。”

“禪師所說人心種田,哪裡是爲了消除業障?還不是爲了自己修行,最大的好處,功德一物,還不是落在自己身上!”

荀夫子笑着說道:“既然是爲了自己修行,就不要宣揚什麼度人,太過虛僞,只是度自己而已!”

譁!

廣場上傳出一陣喧譁聲。

佛門根本理念便是度人,經過這老頭一頓解釋,成了自私自利度自己。

佛修的真諦——行善施德,反而變成了爲惡!

佛修本惡!

其中一些佛門信衆臉色忽的慘白,情緒激烈的甚至要衝上臺去,將老頭拉下來打一頓,讓他明白什麼叫物理度化。

一道道靈光閃爍,或者道門定身術,或者儒家真言術法,將人羣穩定下來。

此時講經已經變成了辯經,一方是儒廟大儒,一方是佛國聖僧。

代表的東西,則是背後賴以生存萬年的道理根基。

尋常人只聽到荀夫子言語鋒利如刀,道行高妙的修士,看到的是儒家與佛門理念的交鋒。

姜善沉吟片刻,知道自己今天遇到了一位高手。

來歷不凡。

他仔細想了想,最近得罪過誰。

想來只有用佛祖舍利攪亂了京城之水,讓各大皇子內鬥了一波。

難不成這位荀夫子是哪位皇子背後的老師。

得不到舍利,所以惱羞成怒了?

話題一轉說道:“夫子氣度不凡,可否告知姓名身份?”

“老朽荀公瑾,曾任南周蓬萊書院山長。”

荀公瑾的名字傳到人羣中,無需修士制止混亂,場中頓時安靜下來。

姜善繼續問道:“荀先生可曾在朝廷任職?”

荀夫子回答道:“老朽當過幾十年官,六部尚書,內閣首輔什麼官都有做過。”

“貧僧曾聽儒廟的聖賢講經,讀書人要有大願,治國齊家平天下。”

姜善緩緩說道:“讀書人亦不事生產,亦在治國齊家過程中修行,不知是否自私自利?”

荀夫子沉吟片刻,拱手道:“佩服佩服!法師好口舌!”

心中覺得這和尚還蠻有意思。

尋常人在他三言兩語之下,怕是要懷疑自己的大道了。

此人禪心安定,是個好苗子。

“阿彌陀佛!”

姜善宣了聲佛號,說道:“佛度人是修行,度己亦是修行,荀夫子着相了。”

見對方應答無恙,破了他的心局,荀夫子覺得自己倒是小看了他。

於是繼續問道:

“前些日,明燈司搜查西郊的文殊寺,發現幾個江洋大盜在寺中爲僧。”

荀夫子說道:“其中最老的一個,已經有九十多歲,五十年前作惡一方,滅門屠戶只是等閒。罪名最大的是個反賊頭子,三十年前佔山爲王,爲禍一方.”

“入寺最晚的不過三年,是個採花賊,專行潛入少女閨房之事,一朝頓悟,便成了佛門僧人!”

“明燈司錦衣將其緝捕時候,主持竟然以死威脅,說什麼既然放下屠刀遁入空門,凡塵俗世的律法就不該判罰!”

“按照大炎律法,窩藏江洋大盜等同犯,窩藏反賊爲抄家滅族之罪。”

“法師,你覺得這主持該不該死?”

姜善眉頭一皺,荀夫子問的不是那些僧人該不該死,而是文殊寺主持。

佛門確是有些藏污納垢,可道門,儒家又有過什麼好東西,一樣有着陋習。

妖道,歪門術士,腐儒依舊屢見不鮮。

姜善對此向來不支持,直接說當斬即可,還能彰顯佛門清淨。

說不當斬,直接違逆了大炎律法,憑什麼僧人窩藏罪犯不違法,很容易引起大炎百姓反感,於日後傳播佛法有害。

說當斬,不止顯得姜善心冷,寒了同門僧人的心。

更重要的是經過他的認證,大炎必然將此做成鐵案,將來寺廟發現江洋大盜,必然循此案判罰。

當真是窩藏也就罷了,佛門僧人有許多不知來歷的,誰知道是不是罪犯?

朝廷再黑心一些,故意放幾個罪犯成爲僧人,再查上門來,那佛門還傳不傳教了。

荀夫子的聲音,傳入廣場上聽經衆人耳中,引起嗡嗡聲議論不斷。比起信奉佛門,律法公正嚴謹,更受普羅大衆關心。

法海和尚撫掌笑道:“有趣有趣!”

沒想到,今天路過街頭,還能遇到大能隔空對法。

姜善聞言,面露坦然之色:“主持雖是行善,卻也縱惡。善行不抵業障,依律當斬!”

“多謝禪師!”

荀夫子僵硬的面上微微露出笑容,明明贏了,卻躬身施了一禮。

隨後緩緩離去。

步伐十分輕盈,沒有被這場辯論影響絲毫。

姜善此言,讓大炎律法有言可依,必然大幅減少寺廟隱匿罪犯,可謂功德無量,同時也拉了一波大炎百姓的好感,好處是有的。

“先生無需多禮,貧僧也曾想過類似的問題,只不過一直都姑且縱容。”

姜善說道:“幸好先生只爲罰惡之言,點醒了貧僧,差一點就惹下業障。”

儒佛兩邊,一輸一贏,各一勝一負,可謂平局。

短短几句話,比起天花亂墜的講經,似乎更加平淡。然而在修士耳中,無異於道路之論,比起講經要玄妙十倍百倍。

從影響深遠論,好聽的經文也比不上幾句辯經。

“今日講經結束,諸位明日可再來.”

陸鳴淵聽完,正待隨諸多民衆修士離去。

忽然臺子下方近處,一道聲音傳來。

“這位法師,請留步。”

陸鳴淵被叫住,回頭看了一眼喊話之人。

正是白衣真佛,姜善。

第192章 二月二龍擡頭,桃符的價值,大冥女第121章 萬寶級佛祖舍利,七祖佛意,映照聖第33章 一劍斬龍,便宜外公第245章 帝王氣象初顯,若天運不濟,我便將第6章 大炎圖志第216章 水鏡先生的推薦,王佐之才,白蓮古第84章 上架感言第192章 二月二龍擡頭,桃符的價值,大冥女第212章 金麟幼龍,太子氣象,凝龍魂,塑龍151.第149章 兵聖立下的規矩,上三境劃分,第216章 水鏡先生的推薦,王佐之才,白蓮古第93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九更)第246章 八方來援,山水正神青丘娘娘,再見第189章 尊紫命格天心慧眼,融合命格的機會第39章 大皇子監國,忠言逆耳(4000)第4章 面見永安帝第247章 魔國撤軍,班師回朝,攜三教氣運,第250章 前線大勝,朝野振奮,東宮現魔國餘130.第128章 鎮北王大敗,妖女恐成女帝,秋第174章 對陣晉王,風水輪流轉,設計陸光景第124章 舍利認主,躋身觀海境,武道龍相,第19章 雲清禾,雲霄的雲第273章 換回來的辦法,煉化第二世記憶,六第195章 長生天大威大德聖冥女帝,地府十王第158章 辭舊迎新,佳人在側,又是一年萬國第221章 影兒的妥協,收服駱影,太子府再迎第136章 一劍蕩武騎八百甲,金烏長公主劍術第154章 坐穩護法之位,慈航仙子,道門考驗第123章 元神可照星,真言如萬法,舍利到手第215章 太子監國,怒斥羣臣,文武辭官,朝第32章 各方現身,局勢詭譎第58章 赤龍悲鳴,上三品出手第111章 第二尊分身問世,晉升乙字高手(白第80章 尊紫命格「九竅玲瓏」第223章 睡最好看的花魁,喝最貴的酒,玩最第156章 儒廟之策,斬妖盛會,見白衣天師第80章 尊紫命格「九竅玲瓏」130.第128章 鎮北王大敗,妖女恐成女帝,秋第111章 第二尊分身問世,晉升乙字高手(白第243章 熾血饕餮武道法身,人間兵主命格,第260章 天門神明,聖人祖師,整座天下,共第41章 宮變第204章 入主東宮,龜甲顯靈分禍福,唯有蟒130.第128章 鎮北王大敗,妖女恐成女帝,秋第134章 匆匆一月,人才濟濟,策反工作要落第77章 恢復美貌第219章 發愣的道姑,流觴曲水大會,十位大第66章 聖人氣象第75章 嫂嫂,你也不想...第135章 影哨往事,扶搖劍冢,仙劍金羽第99章 成立影士,潛入晉王府計劃(一千月票第213章 潛龍鳴淵終有日,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14章 開闢觀海竅,食人間百氣,可得長生第210章 狸貓換太子,金絲雀卦象,龍章鳳姿第161章 麒麟子的魅力!我被長公主盯上了?第123章 元神可照星,真言如萬法,舍利到手第168章 狠人登場,雷獄斬世,刀衝鬥牛,武第26章 得機緣,福祿朱雀筆第1章 九龍奪嫡第183章 大賢良師頗具道慧,皇子的角逐之戰第13章 八皇子上門,帝京詩會第192章 二月二龍擡頭,桃符的價值,大冥女第31章 龍脈動盪!第10章 「潛龍」與「識人」(二章)第49章 區區酒鬼第217章 東宮府見雛形,無間閣蹊蹺,三大派第228章 天然問心局,二王大道之爭,大千滄第215章 太子監國,怒斥羣臣,文武辭官,朝第104章 名聲初顯,灌口二郎第36章 聖諭回京,冊封九王第80章 尊紫命格「九竅玲瓏」第142章 紫色機緣,千寶級神兵,名刀陽宿第126章 洞房花燭夜,一聲夫君,得償所願第76章 問心局第15章 掃地太監,年歲月第107章 長生之道,皆在丹中(感謝“毅的打第23章 監聽後宮,鯉魚越龍門第7章 你什麼檔次,什麼身份?第164章 龜甲再起,優勢在我,福緣滾滾命格第32章 各方現身,局勢詭譎第46章 篡改聖旨,聖上之怒第24章 宰相之女第31章 龍脈動盪!第229章 第一世,王朝亂世,糟糠之妻,修武第106章 得來隱龍枝,魔女盪風雲第131章 帝王心術大成,姜善講經,儒佛之辯第18章 一夜觀雪悟長生,大雪坪見白髮道姑第276章 逢凶化吉,對抗六國,重掌天命,舉第11章 冷宮深處,焰骨陽花第96章 儒聖降臨,新學大世,天命之說第95章 胸中一點浩然氣,天地千里快哉風第143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皇宮大宴,亦真亦第196章 六哥,你能不能把皇位讓給我?第7章 你什麼檔次,什麼身份?第250章 前線大勝,朝野振奮,東宮現魔國餘第200章 陳恪出山,百年難遇之新學,心學問第209章 侍女白禾,魔國來人,和親入贅,滿第144章 大宴風雲,陰差陽錯,弄巧成拙第86章 紫色機緣,龍陽金桃(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