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訂單爭奪戰

“拙言,這位焊工好像還不到五十歲吧?”

“嗯。”張廷蘭點頭說道:“只有45歲,正當壯年,他是活活累死的。”

周芯瑤的眼圈微微一紅,她按住了張廷蘭緊握的拳頭上面,然後說道:“拙言,你說一家人好好過日子不成麼?難道非要這麼拼命麼?”

張廷蘭苦笑着搖了搖頭:“難啊,我們想慢慢發展,可是別人不等你啊,要是我們慢了,被人家甩開了,只怕八國聯軍就要再度佔領京城,只怕那時候死傷會更多,而且死的也更卑微怯懦,就像是螞蟻而已,甚至連螞蟻都不如。”

周芯瑤也點點頭,不過兩滴淚水流了下來,淚珠掉在了文件上面,她慌忙擦乾,然後說道:“這些大事我不該管的,你忙吧,我該去看看孩子了。”

周芯瑤轉身就要走,張廷蘭一把拉住了她的袖子,把她拽了回來,兩個人成婚多年,周芯瑤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但是身材一點沒有走樣,依舊豐潤動人。而且貴家女出身,現在又是堂堂第一夫人,雍容典雅,更勝以往。

“芯瑤,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你說爲鄭宇臣辦一場國葬怎麼樣?”

周芯瑤毫不猶豫的點點頭:“我看可以,這國葬也不該是政治人物的專享,真正爲國貢獻的人,都值得尊敬,給鄭宇臣辦國葬,也是給所有工人一個安慰,我當然支持。”

“你和我一同出席怎麼樣?”

“啊?”周芯瑤一聽,急忙擺手:“我一個婦道人家,這種場合拋頭露面多不好。”

“哪裡不好,芯瑤,你年輕時候不是挺大膽的麼,怎麼現在越活越膽小,越來越保守了。”

周芯瑤一聽這話,臉蛋也微微一紅:“女人還不是這樣。都成了幾個孩子的媽,上面有老人孝敬,下面有一幫小的,中間還有你……”

感受到了妻子嗔怪的眼神,張廷蘭嘿嘿一笑。拉住了周芯瑤的手。笑着說道:“芯瑤,你現在可是正兒八經的第一夫人了,老是在家裡頭轉。也不合適,以後多陪陪我,出席一些活動,怎麼樣?”

“都是黃臉婆了,我纔不去丟人呢。”

“胡說八道,誰見過這麼漂亮的黃臉婆,老婆你就當可憐可憐我,滿足一下爲夫的虛榮,讓別人嫉妒吧。”

“拙言。你真的準備讓我走出麼?”

“當然,我舉雙手贊成。”

周芯瑤也露出了信心十足的笑容,說道:“拙言,早先時候我還出國留學,也不知道怎麼的,就看上了你這麼個土包子。那幾年我還當過老師。講過急救課程,算起來,也就是有了大丫之後,才一直蹲在家裡頭的。”

說起往事,周芯瑤的臉上也帶着一絲甜蜜。忍不住笑道:“既然你願意讓我走出去,那你可要答應一件事情,我準備辦一個慈善基金會,就拿咱們家的錢,去做點善事。”

張廷蘭毫不猶豫的點點頭:“沒問題,我一定鼎力支持,不知道老婆都想做哪方面啊?”

“教育,醫療,孤寡老人,遺棄兒童,飲水,糧食,反正能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和憲瑞妹妹已經商量過來,以後嵐芸姐姐負責理財掙錢,我們就負責花錢,越多越好,最好能把你花成一個窮光蛋。”

“好啊,那就看老婆的本事了,我是一點意見都沒有。要是錢都花光了,我就去岳父家,當個倒插門的女婿,總之餓不死吧。”張廷蘭滿意的笑着。

他現在有多少資產,還真說不清楚,總之想要花光是不大可能的。其實張廷蘭鼓勵周芯瑤走出去,也是有了示範的意味。中國社會越發的向前發展,社會上需要的勞工越來越多,尤其是女工,缺口越來越大。

城市的女性還好,農村還是太過保守了,因此第一夫人也有義務做個表率。另外政治這個東西,不光是男人的玩具,女人也能參與其中,而且女性還能起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潤滑劑的作用,很多張廷蘭不便出面的場合,夫人出面,效果會更好。

周芯瑤靠在了張廷蘭的肩頭,臉上又露出了彷彿剛剛見面時候的神色,忍不住說道:“拙言,其實我是害怕,上天已經太眷顧咱們了,一想到還有人累死,餓死。就彷彿自己犯了罪一般,我真怕老天爺把眼前的東西都拿走。”

“傻丫頭,別怕!”張廷蘭摟住了她的肩頭,笑着說道:“老公我已經逆天而行多少年了,你放心吧,老天爺奈何不了咱們!”

……

國葬!大家不算陌生,比如老袁,比如剛剛死去的黎元洪,都享受到了這個待遇,但是爲一個普通的技工舉辦國葬,軍政要員,包括大總統夫妻在內,統統都要參加,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頓時輿論紛紛,大家都想知道,這個鄭宇臣何德何能,能夠享受到這種待遇。隨着新聞挖掘出來的越來越多,中國社會也漸漸的受到了一種莫名的震撼。

這不是一個人的葬禮,而是對一代人的敬意!

累死!多麼光榮而偉大的死法,要是沒有這些累死的人,戰場上只怕就要多了成百上千戰死的人,國家就會多了幾十萬,上百萬無辜的死者。

這不是臆想,回想清末以來,直到國家一統之前,哪年沒有餓死的人,哪年沒有遭災的地方。多少家長明明直到孩子已經重病,但是還要去地裡勞動,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死在了坑頭。

工業化是一場鳳凰涅槃的蛻變,而此時的中國就是一個大熔爐,每一個人都是一塊礦石,要經受火焰的考驗。要脫去自身的懶散,要甩去陋習,要拋開小確幸。

在這個過程當中,是痛苦的,因爲伴隨着渣滓的篩除,還有一些舊時代的美好,田園牧歌的安逸,也會一去不復返。每個人都要學會拼搏。學會競爭,甚至學會麻木,把自己變成機器的一部分。

或許到了多少年之後,從這個時代走過來的人會抱怨,會回味曾經的美好。去追尋失去的感動。找回溫暖的靈魂。但是不會有人真正想要重會那個民不聊生的時代。

這就是這個時代中國人的悲哀,或許也是最大的幸福。他們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見證了一個偉大國家的重新崛起。用雙手,重建了漢唐盛世的磚石。

其實在後世,中國何嘗不是在進行着那樣的蛻變,14億民衆,用近乎自虐的方式,在拼命的勞動,爲了強國之夢,在不斷的追尋。

在這個時候,身邊有無數的看客。他們在嘲弄這羣篳路藍縷的創業者。那些自詡保留了傳統文化,擁抱了西方文明,雖然同根同種,但是卻高高在上的傢伙。看不起這些沒有襪子穿,卻造出了導彈,磨破了褲子。卻放飛了兩彈一星的執着的人。

但是終究有一天,他們會發現,撐起華人天空的是14億個卑微的脊樑,而不是那些抱殘守缺,自高自大的傢伙。在這個痛苦的煉獄之中。如果西方人憎惡你,鄙視你,在報紙上不斷的詆譭你,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在爲國家的前進而奮鬥。

原因很簡單,因爲14億人要吃飽穿暖,要過得有尊嚴,就要從他們手中搶奪資源,搶奪工作機會,甚至到了最後,會成爲西方時代的掘墓人,這是生死大敵,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相反,要是得到了讚美,那麼就是在通知你,在這場全民族的昇華之中,你不只充當了看客,甚至成爲了幫兇。千秋之後,一些人總要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或許那個時候的中國人已經不會在意這些了,畢竟天朝總要有博大的胸懷。

從一五計劃開始,這場痛苦的昇華就已經拉開了大幕,從鄭宇臣的身上,每一個勞動者都似乎看見了自己的影子,辛苦,勤奮,默默無聲。有時候似乎已經到了極限,但是還要咬牙撐下去。

怨恨!怨恨誰呢,政府?企業?其實都不對,最該怨恨的就是幾百年前的老祖宗,他們沒有冒着犧牲一半人的風險去開闢新航路,他們沒有昧着良心去販賣黑奴,屠殺印第安人,他們沒有把資源最豐富,土地最肥沃的地方留下來。

後世的子孫就要爲前人的懶惰還賬,這就是宿命,無法迴避的宿命。因爲你現在不還債,你的子孫後代就永遠沒有挺直胸膛的機會,甚至會永遠的沉淪下去。

漸漸的國人開始越發的清楚了,其實這場國葬是爲了每一箇中國人辦的,這一代人註定是要犧牲的,悲壯,但是卻又偉大!

在淅瀝瀝的春雨之中,張廷蘭,楊宇霆,沈鴻烈,姜登選,陶吉平,吳毓麟等等,軍政要員,大家共同擡着棺木,緩緩的將一個普通工人的遺體安放在了墓穴之中。

整個送葬的道路,全都站滿了人,每個人的胸前都帶着白花,就眼睜睜的看着,這麼一個曾經的小人物,此時卻被所有人矚目,成了數億人的焦點。

在所有的送葬人羣當中,還有三十幾個鄭宇臣一手帶出來的徒弟,他們的手裡捧着幾十本筆記本。

這些年的勞動之中,鄭宇臣將每一點心得都記了下來,然後手把手的交給每一個學徒。在他的眼中,只要這些人只要達不到自己的標準,就是不合格。

捱打捱罵全都是家常便飯,一個個的大小夥子,甚至會被罵哭,但是直到了今天,這些人沒有任何的怨言,師父留下來的這些筆記,用過的鋼筆,全都送到了海軍博物館,同航母的模型擺在了一起,成爲了永恆的紀念。

將鄭宇臣的棺木安葬好了之後,張廷蘭和一身黑色風衣的周芯瑤,一同在他的墓碑前面栽下了兩棵松樹,蒼松翠柏,赤子之心!

在這一瞬間,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彷彿昇華了一般。人總要爲了理想活着,總要爲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活着。

這場國葬似乎也拉開了二五計劃的大幕,所有的中國人都幹勁十足,投入到了新一輪的建設熱潮之中,大江南北,黃河內外,無數國人,都在爲了同一個信念而奮鬥,爆發出來的力量同樣是驚人的。

就在國葬舉行的第二天,大連造船廠的代表團,在團長陳景和總工程師姚一民的帶領之下,懷揣着他們的方案,漂洋過海,位於南美的智利。

“姚總工,你說咱們的方案能夠勝出麼?”

姚一民堅定的點了點頭:“這是我們能開出的最優厚的條件,智利人只要還有一點腦子,就不會拒絕。”

陳景也笑道:“來的時候大總統還親自囑託了,咱們肩頭的責任重大啊。”

“沒錯,就像是將士作戰一樣,我們也是爲了國家開拓經濟疆土,這次只許勝不許敗!”

代表團漂洋過海,經過了漫長的航行,終於到了南美。他們從北半球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初夏,而到了南半球,季節正好相反,每個人都感到了一絲寒意。

來港口迎接他們的正是去過中國的巴切萊特,他看到了陳景等人,十分熱情,笑着說道:“從貴國採購的飛機已經開始在智利空軍之中裝備了,所有人都相當吃驚,他們不相信中國竟然能造出那麼棒的飛機,簡直是太了不起了!”

陳景笑道:“我們不只能生產飛機,還能生產艦船,想必你們也聽說了,中國最新的兩艘航母先後下水了。江蘇號和黑龍江號的下水,清楚的表明中國在大型軍艦上面的建造能力,這是不容置疑的。”

巴切萊特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沒錯,我承認你們的航母非常不錯,但是這次智利需要的是戰列艦。說實話,總統先生邀請你們過來,是希望增進雙方友誼。就算無法贏得訂單,我們也會加大采購飛機的力度。”

聽了這話,陳景和姚一民看了一眼,頓時心裡頭透亮,果然不出所料,把他們請過來,只不過是陪太子讀書,幫着打壓一下西方船廠的價格而已。

只有採購飛機,那不過是一顆糖果而已,他們當然不會看在眼裡,陳景笑着說道:“雖然中國沒有造過戰列艦,但是我們依舊信心十足,我相信貴國一定會被我們的誠意打動的。”

巴切萊特聳了聳肩,笑道:“我會盡力幫你們聯繫,不過說實話,西方不大。”

第89章 單刀會第209章 新時代的車兵第711章 直搗黃龍第74章 拿你的錢,要你的命第444章 郭鬆齡反奉第76章 楊宇霆第271章 整編進行時第六百六十一章第597章 新機遇第432章 警備司令第477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351章 師傅徒弟第453章 名聲掃地第79章 幹殿下來了第160章 法律爲重第130章 倒段第785章 一道大餐第632章 蕩平羣馬第123章 狡兔三窟第705章 學生運動第252章 踢殘了第669章 新民黨第319章 小試牛刀第633章 海軍之夢第431章 老張興兵第785章 一道大餐第363章 人品問題第69章 海外學習基金第117章 大刀闊斧第500章 平蒙之策(三)第426章 小鬍子第六百六十一章第270章 腰桿硬起來第277章 咬鉤了第322章 重炮逞威第722章 下徐州第273章 副師長第113章 軍工人才第37章 拷問善耆第568章 長驅直入第459章 絕糧計第708章 聲勢浩大的逼宮第539章 坦克第645章 炸橋第169章 民兵第589章 一支奇兵第294章 協防中東路第719章 風不止第688章 南下山東第416章 拖拉機第489章 破城第652章 過江第45章 嫌隙第552章 危險的迂迴第418章 兩種選擇第331章 一記重拳第173章 驚變第473章 衝鋒槍第239章 援軍來了第572章 線索第594章 俄國人低頭第299章 中東路爭奪戰(一)第184章 仿製手槍第213章 拿下一省第177章 收穫頗豐第639章 又一艘第623章 勞工換軍火第553章 開門紅第203章 高士儐第720章 南北烽火第817章 下餃子第363章 人品問題第5章 狼狽爲奸第50章 王永江第322章 重炮逞威第334章 買武器的送上門了第172章 遼南烽火第774章 蘭新鐵路第655章 金屬風暴第181章 援兵來了第631章 破城第84章 大師在行動第552章 危險的迂迴第479章 俄國版趙氏孤兒第335章 宰人(上)第583章 風起雲涌第685章 橡膠泣血說明第638章 佈雷行動第28章 發了橫財第698章 星火第95章 假幣第571章 後院起火第409章 懲兇第146章 欲擒故縱第242章 山縣的態度第385章 又是豐收時第400章 統一戰線第387章 吃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