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把火燒到南洋

“哈哈哈,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只是他們事敗的也太快了,簡直不值一提。”楊宇霆大笑道。

一旁的曾有翼卻說道:“楊參謀長,文人的厲害之處不在這裡,就拿駱賓王來說,隨着徐敬業造反,兵敗之後,杳無音訊。就是一個造反不成的生動例子,結果就因爲他的文采卓然,被天下人傳頌了多少年。”

唐紹儀也點頭說道:“曾部長說的沒錯,就拿漢唐來說,不知道漢武帝的人絕對要比不知道司馬遷的人多,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能說上來的人不多,但是能背李杜詩歌的人卻不少。文人是一個千古政府,現在或許可以對他們刀斧加身,但是日後多半就要落下惡名。”

說到這裡,唐紹儀偷眼看了一下張廷蘭,他這麼說,也是想提醒一下張廷蘭,切莫一時興起,把這些文人都給殺了,那樣後果就嚴重了。

張廷蘭自然明白其中的輕重,就在後世,經過了多少次的清理,那些文人的徒子徒孫依舊跳出來,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其實張廷蘭此時也是手裡捧着刺蝟,怎麼辦都不是。

殺了,只怕立刻就變成了秦始皇第二,但是放了,這些人指不定會如何妖言惑衆。張廷蘭頓時也有些爲難了,他把目光落在了常蔭槐的身上。

常蔭槐當了這麼長時間的特務頭子,哪有不懂的意思,急忙說道:“副總統,我有一個建議,不如把這些人暫時關到吉林第三監獄吧,給他們一點教訓也就可以了。”

張廷蘭一開始還沒有明白常蔭槐的意思,不過隨即眼中就露出了喜色。這個吉林第三監獄可是非常有講究的。奉軍在攻入朝鮮半島的時候,弄回來大批的鈾礦石,結果就囤積吉林,對外宣稱這裡就是一個監獄。

鈾礦石當中有放射性物質,如果接觸的多了。就會引起癌症,就算到了後世,癌症都是絕症。要是把這些人都關進去,不用時間太長,三五個月,一年半載,然後就放出來。也算是政府寬宏大量。

出來之後,再得什麼病,那就和政府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了,當然這幫傢伙早點死了,也就沒法留下徒子徒孫,常蔭槐出的這個主意。正中下懷,張廷蘭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常局長,這件事情就由你去操辦吧。”

“副總統放心,我保證做得漂漂亮亮的!”

這些文人剛剛被拿下,黎元洪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一見張廷蘭,就急忙說道:“拙言。我早就說過了,這京城的事情全要靠你了,那些文人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大總統不要着急,我已經下令把所有人都抓起來。不過這些人也都是有名望的,略施薄懲就可以了,等到眼前這件事處理完,找個機會,我就放人。”

黎元洪一聽連連點頭:“如此最好。說實話,我也討厭那些自以爲是的傢伙,只不過又不好得罪,實在是有些難辦,一切還要看拙言的能耐。”

張廷蘭看了一眼黎元洪,這位黎菩薩是一臉的憨厚,唯唯諾諾的。就像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窩囊廢。但是從民國以來,黎元洪就像是不倒翁一樣,誰上臺都要厚待他,除了運氣之外。見風使舵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此時他把事情都推給了張廷蘭。一來是顯示他不爭權的態度,另外也是把責任完全推給了張廷蘭。

“大總統,此次案件已然明瞭,英國人就是幕後黑手,而且藉助教堂的名義,從事了大量的危害中國安全的間諜活動,我已經責成外交部和英國交涉,要求他們立刻道歉。另外還有一點也非常值得注意,我們對學校的監控實在是太鬆懈了,這一點必須改變,政府在輿論戰上面,不能再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

黎元洪一聽,急忙點頭:“拙言這個建議好,其實多少年來,就被這些文人弄得不勝其煩,難道有機會,的確要整頓。”

曾有翼在一旁說道:“大總統,教育部擬定全面廢除教會學校,私人辦學也要服從政府統一指令。在學校之中加設政治輔導員,另外開設統一的國家安全教育課,對學生,也包括社會,進行反間諜教育,避免學校再度被其他勢力操縱。”

在野的時候,張廷蘭也利用過學生遊行造勢,但是真正坐到了現在的位置,張廷蘭也深切的明白,這種遊行,對外只是一種弱者的掙扎,對內只是無謂的內耗,必須管控起來。要不然,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有一幫人出來鬧事,那就什麼都別想幹了。

因此必要的威權統治,甚至說是獨裁,在國家建設的初期,打基礎的階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工業國,全都是靠着強大的政府力量,進行領導。德國,日本,俄國,全都是如此,而在完成工業化之前,就搞全民普選,下場多半就和拉美國家一樣,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無論是怎麼掙扎,也都無法從泥潭出來。

當然中國這個國家又非常奇怪,其實從古至今,中國就很少有真正的獨裁者,歷代的皇帝都要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這不是他們謙讓,而是中國太大了,又太複雜,靠着一個人的智慧,肯定沒有處理好方方面面的事情。

對於張廷蘭來說,最理想的政體就是在發展和公平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在重大事件上面,保持絕對的獨斷專行的能力,同時在一些小事上面,又允許各個利益集團進行充分的角力。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張廷蘭要求是對學校進行管控,但是還要保留一些發言的權力。曾有翼也是貫徹了張廷蘭的意見,提出了這麼一個方案,黎元洪也無從反對,只能點頭同意。

唐紹儀也說道:“學校是一個方面,另外報紙雜誌也都要控制起來,不能讓他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政府方面準備提出新聞出版法,對文化市場進行規範,另外針對言論。出版,遊行,結社等方面的自由,也要進行控制。自由不意味着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尤其是那些名人,他們必須對自己的話負責。”

針對輿論掌控。同樣也沒有一刀切下去,直接給禁止了,但是日後肯定要受到種種限制。這個枷鎖的鬆緊,完全捏在了張廷蘭的手裡,隨着社會的逐漸前進,然後再不斷的放鬆約束。給予老百姓更多的自主權力。

北洋軍閥時代之所以會終結,並不是因爲他們獨斷專行,胡作非爲,恰恰是因爲他們獨裁的能力不夠,無法建立起穩定的社會秩序,在頻頻的戰亂之後,把自己的力量都消耗光了。

張廷蘭當然不會犯這個錯誤。現在有了壓住學界的機會,要是不利用好,那就太失職了,輿論這件最有效的武器,必須操縱在自己的手中。

“大總統,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要求,直隸督軍曹錕在此次的亂局之中。不思管控部下,爲國分憂,卻慫恿部下藉機鬧餉,甘心充當列強的幫兇。隨後又出面挑唆師生和政府的關係,我認爲這樣的人,已經不能繼續留任,必須撤銷職務。另外王懷慶和張福來兩個人也要拿下。”

黎元洪一聽這話,頓時一陣愕然,曹錕和黎元洪之間,也有衝突。拿下去黎元洪也樂見其成,可是畢竟曹錕是直系的首領,手下兵多將廣,又有吳佩孚這麼一隻猛虎,盤踞在中原之地,如果強行拿下曹錕,會不會引發更大的麻煩,黎元洪也不敢太過大意。

張廷蘭突然笑道:“大總統,只要曹錕能交出直隸督軍,可以任命吳佩孚出任中原巡閱使,主管河南以及周邊的剿匪事務。”

很顯然這是打一個巴掌,給一個甜棗,拿下曹錕的直隸督軍。就意味着京津河北徹底落到了奉軍的控制之中,直系也就失去了大本營。對直系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讓吳佩孚高升一步,正好能降低直系的牴觸,這其中的分寸,張廷蘭的拿捏的十分到位了。

“拙言,這些事情你全由你來操辦吧,總之我鼎力支持。”

擺平了黎元洪,張廷蘭也拿到了尚方寶劍,正好可以大展手腳,他先下令姜登選將張福來和王懷慶的部隊繳械。

辦案的這些天之中,姜登選就率領着軍隊,將這兩個師給包圍了起來,只許進不許出。對此直軍當然不服氣,還試圖發動攻擊,打破奉軍的封鎖,不過全都被奉軍打了回去,而且還鬧了一個頭破血流。

那些文人還想指着這兩個師對奉軍形成威脅,其實完全就是一廂情願,無論是裝備,還是訓練,奉軍都遠遠拉開了國內的軍隊,再加上入主中原,部隊的軍心士氣也達到了頂峰,根本沒有把直軍看在眼裡。

得到了命令之後,姜登選立即採取了果斷的行動,被堵在軍營裡頭的兩個師老老實實的上繳了武器,這些士兵都落到了奉軍的手裡。

解決了軍隊的威脅之後,京津一帶,完全都是奉軍說了算了,張廷蘭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和英國人談判上面。

不過談判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英國堅決不同意向中方道歉,並且幾次威脅,要對中國採取強有力的制裁措施。

負責談判的顧維鈞把情況報告給了張廷蘭,張廷蘭聽完之後,只是不動聲色的點點頭,只是讓顧維鈞全力負責談判,不要管其他的事情。

送走了顧維鈞之後,張廷蘭第一時間就把楊宇霆叫了過來。

“鄰葛,來而不往非禮也,英國人能暗中動手,算計我們,差點就落了一個萬劫不復,那我們一樣可以採取行動,在他們的一畝三分地上燒一把火。”

“拙言,你的意思是在南洋動手麼?”

“沒錯,按照我的想法,最好在婆羅洲動手,這裡盛產橡膠,有着重要的戰略價值,而且這個島嶼南邊屬於荷蘭,西北屬於英國,正好是兩國殖民勢力的一個過渡地帶,在這種地方正好便於建立根據地,發揮遊擊作戰的效能。”

楊宇霆聽完之後,也是點點頭:“的確不能讓列強總在我們的土地上折騰,也該把戰火燒到外面去,只不過南洋的這些年輕人訓練時間還不夠,也沒有進行叢林作戰的訓練,我怕他們無法勝任。”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光是訓練,怎麼都練不出一支強兵,從我們的部隊之中,抽調一些尖兵,和這些南洋的年輕人配合起來,在實戰中學習,在戰鬥中成長!”

“也好,先安排一些小股人馬實驗一下,等到有了成果,再加大投入。”

第434章 倒戈將軍第733章 傅作義第31章 鬱悶的矢田第421章 淺水利器第768章 南洋大暴動第138章 輕輕地走了第474章 敲悶棍第404章 江東六十屯第347章 揮軍入關第398章 大力丸第5章 狼狽爲奸第五二十章 美國人要跑了第509章 都死了第394章 空軍第542章 代理人第324章 圍殲第294章 協防中東路第633章 移民實邊第803章 前奏第97章 肥羊過境第588章 艱難的一夜第453章 名聲掃地第11章 合作第591章 遍地俘虜第145章 緝毒第95章 假幣第801章 星火燎原第26章 深挖狠揪第268章 冰上商機第135章 偷樑換柱第267章 殺良冒功第455章 爆破筒第119章 大魚第639章 又一艘第559章 震撼第681章 加快發展第318章 邊境交鋒第493章 北洋變天第595章 全國宣講第692章 消失的潛艇第432章 警備司令第539章 坦克第782章 超額完成第143章 賊心不死第227章 張老師的第一課第152章 壕溝第764章 治大國 烹小鮮第79章 幹殿下來了第357章 天價學費第131章 超市陷阱第558章 破城第406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812章 飽餐一頓第626章 屠馬之戰(二)第516章 大擴軍第五二十章 美國人要跑了第548章 必爭之地第212章 東窗定計第553章 開門紅第479章 俄國版趙氏孤兒第817章 下餃子第517章 德國的好消息第309章 鐵路督辦第105章 第一張骨牌第112章 小禮物第706章 血案第58章 吸納投資第228章 學習型軍隊第481章 拔劍斬仇人第717章 新起點第649章 恢弘士氣第523章 先下手爲強第65章 身份第534章 技工大豐收第254章 雙喜臨門第621章 西北狼煙第647章 熊本聯隊的末日第720章 南北烽火第468章 發了瘋的日本人第228章 學習型軍隊第10章 守衛利權第814章 武器大甩賣第314章 俄軍來犯第742章 撒錢第70章 餿主意第441章 生死存亡第498章 平蒙之策(一)第405章 出兵第729章 冤死的出雲號第379章 打飛機第838章 佔領行動第202章 乾坤挪移第614章 炮擊廣州第402章 虐殺僑民第785章 一道大餐第64章 挖牆腳第278章 僕從軍第319章 小試牛刀第427章 採購方向第34章 晉商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