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加快發展

“250馬力!”張廷樞頓時就『露』出了驚歎的神『色』,這可比現在奉軍使用的發動機動力強勁了三倍,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就意味着能生產出更強大的戰車,張廷樞是徹底動心了。

“老熊,這款發動機能裝到坦克上麼,你們有過實驗麼?”

熊夢遠笑了笑說道:“能不能適應咱們的坦克,還要研究,不過法國人確實裝過,而且他們已經有了一款超重型的坦克,足足有70噸!”

“你說多少,70,噸?不是在開玩笑吧,你確定不是7噸?”

“張師長,要是7噸,用得着這麼大的發動機麼?”

張廷樞搖了搖頭,不過他還是不敢相信,70噸的坦克會有多大啊,簡直不敢相信。當然就連張廷蘭也對這個數據嚇住了,要知道後世的主戰坦克,普遍也就五六十噸而已,當前可是一戰啊,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的怪物啊!

熊夢遠也當即向他們做了解釋,法國人的確有70噸的坦克,也就是fcm-2c重型坦克,這玩意已經完全能夠叫做陸地巡洋艦了,恐怕唯有德國的鼠式坦克,會更加瘋狂。

這種坦克長10.27米,高3.8米,重達70噸,裝備一門75主炮,以及一挺機槍,在車身上還有三挺機槍,光是『操』縱人員,就多達12人,絕對堪稱喪心病狂的典範,這種武器也再一次證明了戰爭會把人『逼』上瘋狂的絕路。

其實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建造這麼大的坦克,技術難度實在是太大了,事實也的確如此,法國人最初計劃訂購500輛,然後削減到300輛,後來再度削減到80輛。而實際上,知道大戰結束,法國人一共生產了十輛這種坦克。

而且法國人使用的是100馬力的chenu發動機,不過這種發動機無法滿足要求。根本推不動龐大的坦克,結果法國人轉而從戰敗的德國找到了更大的發動機,也就是擺在眼前的梅巴赫發動機,法國人一共裝了兩臺發動機。才把這種超重型的坦克驅動起來,保證這個怪物能夠以10到15千米的速度前進。

奉軍也一直在重點發展坦克,不過由於技術水平制約,發動機還要向外國淘換。這種梅巴赫發動機,自然也被奉軍通過秘密渠道,買了回來。想要好好研究一番。

聽完了熊夢遠的介紹。張廷樞頓時眼睛就直了:“哥,法國人不愧是老牌強國啊,竟然能造出這麼龐大的玩意,簡直太厲害了吧!”

張廷蘭也點了點頭:“的確,從技術實現的角度上講,這是一個創舉,不過也僅此而已!”最初張廷蘭聽到法國有70噸的坦克的時候。還以爲自己後世的記憶出了問題,畢竟他不精通軍事,對於一些著名裝備,也僅是一知半解。

不過等到熊夢遠講完之後,張廷蘭頓時就明白了,說穿了這種坦克就是一個失敗的作品而已,根本不足爲慮。

“哥,這可是70噸的大傢伙,裝備了75炮,要是開到了戰場上,簡直橫掃一片啊,你怎麼還如此輕視呢,就不怕咱們的坦克落後啊?”

“張廷樞師長,你先告訴我,怎麼把這玩意開到戰場上?”張廷蘭毫不客氣的說道:“坦克最大的威力在於機動『性』,我們也搞過多少次的長途奔襲,如果用70噸的龐然大物,能夠執行此類任務麼?”

張廷樞一聽這話,頓時也清醒了過來,臉上也有點發燒,的確作爲一個坦克兵的指揮官,他不該犯這種低級錯誤。作爲一種武器,絕對不是數據看起來越先進越好,畢竟要考慮武器的適用『性』。

就拿坦克來說,不論是平時,還是戰時,都要大量的進行機動,因此坦克噸位就不能超過橋樑和鐵路的承受能力,不然還怎麼進行大範圍的調動。70噸的重量,別說是現在,就是放到後世,中國的基礎建設非常發達了,也難以承受這麼大的坦克。

而且中國本身地形複雜,周邊作戰區域,環境多樣,坦克必須有非常好的適應『性』,換句話說絕對不能太大太重。以目前的情況開看,如果在北方使用,20噸上下,就已經是極限了,放到南方,或許只能承擔十噸左右的輕型坦克。

法國人研製這種坦克的時候,顯然沒有想明白坦克的用途,結果弄出了這麼一個大而無當的東西。

“哥,的確是小弟錯了,把問題想簡單了,不過我覺得咱們的坦克也應該做得更大一些。”

張廷蘭點點頭:“這話沒錯,我們最好能研製出一款20噸以內,成熟可靠的坦克,主炮可以是五十毫米,或者可以裝上75毫米短身管火炮,既可以提供步兵支援,又可以進行長途奔襲。另外在這款地盤的基礎上,最好再研製出一型自行火炮,兩者之間,可以採用一些相同的零件,便於維修,而且可以保證行軍速度相同,自行火炮能爲坦克提供火力掩護。”

熊夢遠聽到了張廷蘭的話,連連點頭,笑着說道:“大帥一下子就把坦克發展的方向指點出來了,我們再研究起來就容易多了。我計劃先把這款發動機『摸』透,並且做出適當的改進,畢竟最初是用在飛艇上面,體積過大,而且油耗也非常驚人,並不完全符合坦克的要求。

張廷蘭也點了點頭,現在奉軍剛剛結束戰鬥,恐怕會有想當長的一段休整發展的時機,也不需要太着急,按部就班的進行研究,把科研團隊培養好,這就很不錯了。

“你們可以先進行充分的論證,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在戰場上,一款武器的穩定『性』往往比什麼都重要。”

張廷蘭交代清楚之後,就離開了兵工廠,張廷樞還有些失落:“哥,我本來還以爲有了發動機,就能弄出新式的坦克呢。沒想到還要等一段時間,這不是讓人着急麼?”

“老二,你這得願意當一輩子的坦克兵麼嗎?”張廷蘭突然沒頭沒尾的問了一句,張廷樞頓時就把眉頭皺了起來。臉上有些變顏變『色』。

“哥,你是覺得我幹得不好,想要把我調走麼?”

張廷蘭搖了搖頭:“說實話,我對你的指揮能力還是很滿意的。只不過我覺得你還有提高的可能,或許應該趁早多學一點東西,先把親成了,然後去歐美留學一段時間。”

張廷樞的腦筋轉得相當快。一聽這話,他頓時就感到了不對,兄弟倆之間的氣氛也有些異樣。

“哥。是不是因爲我在朝鮮的時候。擅作主張,讓你不好做了?”

半晌張廷樞突然問道,張廷蘭並沒有否認,而是嘆了口氣:“如果是別人,我可以大加讚賞,甚至加官進爵,但是我的親弟弟。顧忌就要多了,明明你是對的,但是又有人會說你飛揚跋扈,不服指揮。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調整行政系統,至於軍隊內部,並沒有什麼大動作,就是有些人事情,我還沒想好怎麼處理。”

張廷蘭說的也是心裡話,地位不同了,看問題的角度也就不同了,張廷樞擅作主張,攻擊了漢城,雖然取得了殲敵三個師團的戰果。如果是一個普通的軍官,只會受到各方的讚許崇拜,可是放在了大帥弟弟的身上,問題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哥,你會不會把我永遠的調離軍隊?”沉默了半晌,張廷樞才略微遲疑的問道。

“當然不會!”張廷蘭堅定的說道:“我就算想要展示鐵面無私,也不會拿親弟弟開刀。其實從我本心來講,也希望你出國多學點東西,其實不只是你,包括馮庸等人,都應該出去走一趟。”

“就像六哥一樣麼?”

“沒錯,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了一生的成就,格局越大,看問題就越清楚。而且軍隊的科技水平越來越高,作爲好的指揮官,你們要引領『潮』流,探尋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不是被動的等待。”

張廷樞想了想,然後點點頭:“哥,我都聽你的,準備一下,我就去歐美遊學。”

張廷蘭欣慰的點點頭:“我還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你,一定要給我辦好了。”

雖然張廷樞口頭上答應了,但是心裡頭難免有些失落,可是一聽張廷蘭有任務,頓時就來了精神,急忙問道:“哥,究竟要我幹什麼啊?”

“去一趟美國,向他們的船廠下達訂單,我們要購買兩艘高速巡洋艦。排水量在八千到一萬之間,裝備203毫米主炮,另外最大航速要達到28節。”

“哥,這玩意恐怕不便宜吧,怎麼也要一千萬元以上,兩艘就要兩千多萬啊,這段時間不是一直說財政吃緊麼,能拿出錢來嗎?”

張廷蘭微微一笑:“這次不用花錢,我準備用茂山鐵礦和美國人作爲抵押,地質專家已經勘察了茂山的情況,那可是一座少有的大型『露』天鐵礦,礦石品位非常好,我想美國人一定會上鉤的。”

訂購軍艦可不是張廷蘭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這種高速巡洋艦,名義上是能夠配合戰列巡洋艦一同行動,執行海上破交任務,威脅敵國的海上交通線。

給日本人造成一種奉軍採購輔助艦隻,讓馬肯森號儘快形成戰鬥力的假象,引誘他們在大炮鉅艦上投入更大的資金。

當然這筆錢不會白花,實際上建造的高速巡洋艦,是爲了給航母提供保護,充當帶刀護衛的角『色』。

至於把茂山鐵礦拋出來,純粹是爲了攪渾朝鮮半島的局勢,畢竟奉軍和日本人剛剛爆發了戰鬥,雙方搞不好還有擦槍走火的可能,在沒有準備充分的時候,張廷蘭可不願意和日本再發生直接衝突了,因此把美國人引進來,半島上就多了一重牽制。

張廷蘭將自己的打算說了一下,張廷樞忍不住說道:“哥,你真陰險,這麼算計日本人,我看他們遲早要上當!”

其實日本人已經開始上當了,自從奉軍放出了要改造馬肯森號的風聲,並且派出人手,滿世界的採購技術設備的時候,日本人就感到了壓力。

奉軍在陸空軍上面,已經開始領先日本了,如果在海軍上,再追趕上來,日本還剩下什麼了!這可是關乎島國興衰存亡的大事情,誰也不敢放鬆。尤其是慘敗在了奉軍的手上,也激發了島國同仇敵愾的決心。

他們已經開始拋棄大正初期的民主風『潮』,社會越來越右轉,擴軍備戰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日本海陸軍也趁勢公佈了發展規劃,針對奉軍潛在的海上威脅,他們提出了中國造一艘,他們就造兩艘的應對策略。

而且日本人還派出了專門人手,主要就是破壞奉軍和各國之間的技術交易,拖住奉軍前進的步伐,日本人已經毫不猶豫的跳到了一個精心爲他們準備的陷阱之中。

“算計小鬼子,可是我最願意幹的事情,哥,你就放心吧,保證完成任務。”

其實也不只是張廷樞,奉軍一大批的年輕將領,都被有計劃的送到國外學習,當然不只是軍人,也包括更大的大學生和技術人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德兩國,奉軍還專門和德國人簽訂了留學生協議,另外英國、法國和意大利也在選擇的範圍之內,畢竟老牌工業化國家,都有看家的本事,能學來多少,就努力吸收多。

張廷蘭專門設立了一千萬元的專助學金,就是爲了把更多的優秀青年送到海外深造。之所以這麼不惜血本的投入,很多程度上,也是因爲奉軍的高速發展,別看連續的戰鬥,把奉軍打成了一個窮鬼,但是各項工業指標,還是大幅度的提升。

尤其是鋼產量,在20年達到了四十六萬噸,而21年由於有三座新建的鋼鐵廠落成,總產量有望突破56萬噸。這個數字已經基本上達到了日本人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尤其是隨着日本失去了南滿鐵路和旅大,他們不能繼續剝奪中國的礦石,失去了原料來源,日本人在鋼鐵領域,領先優勢已經變得搖搖欲墜了,至多五年之內,奉軍就能趕上日本,那也是雙方力量對比,出現逆轉的那一刻!

另外東三省和內外蒙古等地的煤炭產量也超過了五千萬噸,而發電量超過了1.5億度的大關,佔全國總量的一半左右,,如果兩年之後,等到豐滿水電站完全建成,總的發電量就能超過6億度,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三以上,

這些數字相當喜人,不過張廷蘭顯然還不滿意,或許可以更快一點,他已經準備祭出五年計劃這個法寶了!

第495章 驅虎吞狼第646章 沒收財產第527章 生死大敵第691章 出人預料的勝利第721章 各方動作第456章 新時代第322章 重炮逞威第165章 張網捕魚第737章 國防軍第508章 碰撞第42章 收買第500章 平蒙之策(三)第754章 航母時代第273章 副師長第696章 副總統第670章 節日偷襲第20章 替罪羔羊第511章 蘭帥新政第355章 吃兩頭第278章 僕從軍第188章 廉價教育第629章 噩耗連連第637章 光環破滅第783章 上海灘第633章 海軍之夢第554章 超級火炮第499章 平蒙之策(二)第335章 宰人(上)第296章 第一槍六百零四章 再興兵第81章 找個大師捧殺你第471章 段祺瑞下臺第731章 廢約第818章 小人物的國葬第547章 天生俠骨第638章 佈雷行動第57章 混蛋總統第453章 名聲掃地六百零四章 再興兵第668章 和談第747章 庖丁解牛話土改第551章 凜冽攻勢第646章 沒收財產第421章 淺水利器第670章 節日偷襲第360章 搜刮京城第415章 代理人第212章 東窗定計第46章 破土動工第406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346章 討逆第230章 臨危受命第545章 中德攜手第545章 中德攜手第255章 化學之父第673章 偷雞不成第618章 熱賣第124章 遼陽民變第711章 直搗黃龍第228章 學習型軍隊第633章 海軍之夢第34章 晉商之家第282章 轟成渣第572章 線索第630章 亂了陣腳第66章 嘴和屁股第462章 借刀殺人第804章 血肉磨坊第744章 千年劇變(上)第302章 中東路爭奪戰(四)第437章 別殺漢卿第819章 訂單爭奪戰第603章 更大的野心第769章 人海戰術第443章 暗流奔涌第44章 初一十五第696章 副總統第145章 緝毒第474章 敲悶棍第730章 土崩瓦解第488章 危局第348章 初戰第282章 轟成渣第20章 替罪羔羊第819章 訂單爭奪戰第201章 槍炮機器第403章 遠東騎士第419章 突飛猛進的奉軍第454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20章 震撼第485章 游擊戰的威力第154章 抓到了第134章 獻金第832章 撈到寶貝了第189章 划算的生意第622章 人頭滾滾第630章 亂了陣腳第444章 郭鬆齡反奉第574章 藏污納垢第557章 搶佔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