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西北狼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奉軍上下也在是否拆除巴登號的問題上,搖擺不定,有些人認爲一艘滿載三萬多噸的軍艦,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威懾,如果能夠修復,不管是戰列艦,還是改裝成航母,都能牽制日本的海軍力量。

這種想法其實是很穩妥的,不過張廷蘭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後還是決定要拆除巴登號,巴登號的航速太慢,裝甲又太厚,改裝成航母,需要動手術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內部也損壞嚴重,即便是成功了,戰鬥力也十分堪憂。

在軍隊建設上,張廷蘭有一個方針,那就是寧缺毋濫,戰場上出現缺口不可怕,因爲可以用其他的武器彌補。但是一旦出現一個不穩定的因子,那就麻煩了,既不能無視,又不能委以重任,就變成了雞肋,索『性』就不如不要。

爲了拆除這艘滿載三萬多噸的龐然大物,葫蘆島造船廠一共動用了七百多人,他們早早的就在戰艦外面搭上了腳手架,往來忙碌的工人,如同螞蟻一般,把各種工具全都準備齊全。

有很多記者全都聞訊趕到了船廠碼頭,他們這些記者從來都沒有見過如此龐大的軍艦,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軍艦就是定遠和鎮遠,也不過七千噸的級別而已,和三萬噸的龐然大物,根本沒法比。

這些記者忍不住給這個十幾層樓高的大傢伙拍照,見證海上霸主的最後一刻,不過他們在船臺周圍,只見到了吳毓麟,他正指揮着工人,做好準備工作。奉軍其他的大人物一個都沒有了。由此也可見,奉軍的確不太看重這艘軍艦。

有一名記者還跑到了吳毓麟的身邊,有些不解的問道:“吳先生,中國多年以來,都是有海無防。現在有了一艘這麼大的軍艦,如果拆除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記者朋友,首先我理解你關心國防的心情,但是這麼龐大的軍艦,我們根本沒有修復的能力。甚至說沒有二三十年的『摸』索,也不能造出來,因此我們無法發揮出巴登號作爲軍艦的價值。如果把這艘軍艦拆除了,大量的鋼鐵可以用來生產火炮,可以生產坦克裝甲車,可以用來造鐵軌。這也是我們的目的所在。”

吳毓麟一面說着,一面滿懷深情的看了一眼巴登號:“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中國人也能建造出這樣威武的軍艦,包圍我們的遼闊海疆。”

說完之後,吳毓麟也不管這些記者,直接下達了拆除的命令,所有的工人都行動起來。從炮塔可是,一塊塊的鋼板被切割下來,然後由專門的人員運走,巴登號這艘威嚴的戰艦,徹底走向瞭解體。

所有記者唏噓感嘆,不過也都無可奈何,看了一會兒之後,就全都離開了。這當然只是他們所見的,就在距離碼頭不遠處的一棟別墅裡,張廷蘭。海軍司令沈鴻烈,空軍次長馮庸,全都聚在了別墅之中。

沈鴻烈滿懷感慨:“大帥,巴登號拆除了,我是真擔心弄不會馬肯森號。那樣可就吃虧了。”

張廷蘭也苦笑着說道:“我們必須賭一把,不過在這裡我能做出一個保證,就算弄不回來,我們的海軍建設也不會停下來,該發展一定要發展。我已經讓船廠方面最好了準備,他們會藉助拆除軍艦的名義,從西方採購一批機器,實際上這批大型機器都是用來生產軍艦的。塞克特已經答應提供給我們一些關鍵設備,不過他設置了兩個前提,第一是要使用德國技術人員,第二是不準建造萬噸鉅艦。”

馮庸一聽,也忍不住說道:“德國人這是典型的又想吃,又怕燙,幹什麼都偷偷『摸』『摸』,生怕讓英法知道。”

“其實德國也不容易,我們應該體諒。”張廷蘭笑着說道:“他們畢竟是戰敗國,不敢太過分,不過說實話德國已經幫了咱們不少。前段時間美英法等國給咱們建造豐滿水電站,這幫混蛋果然動了歪心思,如果沒有德國人暗中幫忙,咱們就要被算計了!”

沈鴻烈急忙問道:“大帥,聽說規劃之中的豐滿水電站亞洲第一,一旦建成,充沛的電力能讓咱們的工業水平提升一大塊,可千萬不能出問題啊?”

“美英他們最初的設計圖,沒有給水電站預留升級的空間,而且大壩的設計壽命被打了對摺,幸好被德國人給發現了,才能及時改正。”

“這幫西方人果然沒有好東西,淨是歪心思,我就盼着咱們把馬肯森號弄回來,然後再改成航母,馳騁大洋,那時候他們的模樣一定十分精彩。”

正在說話之時,常蔭槐也趕了過來,一見到張廷蘭,就說道:“大帥,果然不出所料,關注巴登號的人的確不少,他們正在確認我們是不是真的拆除軍艦。”

張廷蘭一陣冷笑:“有人注意更好,咱們就是讓他們當一回盜書的蔣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說到這裡,張廷蘭突然笑道:“我看該設立一個單位,專門釋放這些假消息,真真假假,『迷』『惑』對方。”

常蔭槐笑着說道:“大帥,如今大家都想着怎麼嚴防死守,全力保密,沒想到您又走到了大家的前面,竟然要搞欺騙,實在是太英明瞭。只是不知道這個機構叫什麼,又該怎麼設置呢?”

話說到了這裡,張廷蘭猛然想起後世的一個著名單位,因此笑道:“就叫戰略忽悠局吧,這是對內的名稱,對外把這個單位掛在講武堂下面,稱爲國防戰略教研中心,主要是向外界傳播國防知識,介紹軍事技術的發展動態。”

常蔭槐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笑着說道:“大帥,您是準備安排一幫專家,然後讓他們故意釋放一些假消息吧?”

張廷蘭哈哈大笑:“差不多是這樣,不過不是釋放假消息。而是七分真,三分假,要學會誤導對方,把他們的情報人員帶到錯誤的路線上。”

“我懂了,大帥您就放心吧。我保證把這件事情辦好。”

沈鴻烈也對這個突發奇想的主意,十分欣賞,笑道:“常局長,眼前這就是考驗戰忽局的時候了,務必要讓列強相信,我們買軍艦。只是要當成廢舊鋼鐵而已。”

在幾個人的三言兩語之中,一個偉大的組織就這樣誕生了,從此之後,中國多了一羣專門說假話的人,而且還要把假話說成藝術,讓任何人都分不清真假。

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成功隱藏了奉軍的發展戰略,將列強忽悠到了軍備競賽的不歸路之上,他們縱橫捭闔,指點江山,爲了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卻經常揹負着胡說八道的惡名。

就連一貫嚴謹的蔣百里,都不得不稱讚。戰忽局是奉軍最厲害的一個王牌,三寸不爛之舌,一嘴伶牙俐齒,勝過十萬雄兵。

常蔭槐也果然也效率著稱,接到了任務之後,就急忙找齊了各方面的專家,有軍事學者,有國際關係的大師,也有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總之彙集了各方面的人才。

經過大家的推選,第一任局長落到了海軍專員鍾召的身上,他曾效力北洋艦隊,陪同着鄧世昌他們一同到英國學習海軍,有着紮實的學術基礎。回國之後,對海軍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不少的建議。

在甲午海戰之後,鍾局長一度沉寂了許久,後來被奉軍三顧茅廬,請了出來,到東北講武堂,主要負責國家戰略課程。鍾局長學術精深,說話幽默風趣,受到了大家一致的讚許。

鍾局長上任之後,就忠實的履行了自己的使命,他先是授意一位學者,提出了鋼鐵行業發展報告。

在報告之中,詳細羅列了奉軍需要的鋼鐵數量,以及目前的缺口,然後又預測到隨着戰後恢復的加速,鋼鐵需求激增,價格也會上漲,因此他建議奉軍要發展鋼鐵產業,填補空白。

有了專門的調查報告作爲基礎,軍隊也事實拋出了擴建裝甲兵的計劃,基礎建設部公佈了鐵路的發展計劃。

這些全都需要大量的鋼鐵,這些鋪墊結束之後,鍾局長親自撰寫文章,提出多多購進廢舊軍艦的倡議。而且鍾局長還接受了多位記者的採訪,他十分輕鬆幽默的說道:“這就好比一個人,吃四個饅頭,飽了。結果手上只有三個,那怎麼辦啊,很簡單,就去買一個。總有些以爲買回來的這個饅頭,自己不吃,而是要當成磚頭,去砸人,這不是杞人憂天麼!”

鍾局長一面說,一面給記者比劃着:“一艘這麼老大的軍艦,我們連見都沒見過,又怎麼能造的出來,日本人從明治維新開始,也剛剛學會了自己設計建造軍艦,一共花了四十年的時間,中國人憑什麼就一步登天呢,那也把海上霸主看得太簡單了。”

最後鍾局長意味深長的說道:“發展軍力,是很好的想法,作爲一個老軍人,我舉雙手贊成,但是發展軍力,必須用靠譜的方法,不能異想天開。”

“鍾教授,您認爲奉軍的海洋發展戰略是什麼呢?”

面對以爲外國記者的提問,鍾局長擺了擺手:“不要談海洋戰略,我告訴大家,當初北洋爲什麼失敗,就是因爲沒有海洋戰略,滿清把海軍當成了看家望門的一條鷹犬,結果北洋水師成軍之後,就沒有再擴充軍艦了。其實海軍是守護海上利益的雄師,要殺到外面才行,哪能留在家裡呢。再看看奉軍呢,根本沒有衝出去的軍艦,怎麼能有海洋戰略呢,在我的有生之年啊,我們能把眼前的黃水看好了,就是天大的福分了。”

鍾局長精深而強大的忽悠功力,果然起到了驚人的效果,奉軍弄來這些軍艦,無非就是貪圖一點便宜的廢鋼鐵而已。不只是英國,就連最忌憚奉軍的日本,也放鬆了警惕。

看到了鍾局長的介紹之後,一些情報人員,也都注意了他,國防戰略教研中心也第一次進入了大家的視線。這是一個辦軍方,辦學術的研究宣傳機構,他們主要向東三省,乃至全國,傳播最新的軍事動態。

在這些情報人員的眼中,這絕對是最好的獵取情報的路徑,因此他們全都把目光放在了鍾召和他的團隊身上,從他們的話中,尋找各種蛛絲馬跡,然後上報國內。

列強也很快發現鍾局長的很多理念,極具前瞻『性』,眼光深遠,因此他們已經將鍾召看做奉軍的又一大智囊,對他的言論總是極爲關注。

張廷蘭在這邊佈置了忽悠的大戲,另一面卻要求造船廠加緊準備,採購生產大型軍艦需要的設備。同時馮庸也從空軍之中抽調一批最優秀的飛行員,秘密組建了海軍航空兵,進行各種籌備『性』訓練。另外巴玉藻和王助也都接到了設置一款艦載機的任務。

兩大設計所從正式分離之後,就處在了競爭當中,奉軍裝備的戰機,多數都是出自他們的手上,艦載機也是一個大單子,巴玉藻和王助不能不用心。

就在各種籌備都展開之後,何柱國和吳克仁率領着一支精幹的奉軍教導團,押着大量的軍火,也趕到了蘭州,馮玉祥一聽奉軍到來,急忙帶着手下人出來迎接。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們盼來了,我這心裡也就踏實了。”

“馮長官您太客氣了,我們奉了大帥的命令,專門協助您對付馬家軍,只有有什麼吩咐,只管和我們說吧。”

馮玉祥也笑道:“果然爽快,我在城中備下了酒菜,咱們邊吃邊談。”

何柱國和吳克仁隨着馮玉祥到了城中,雙方分賓主落座,馮玉祥首先就說道:“我到了西北之後,就頒佈了禁槍令,要收繳武器,可是馬家軍抵制非常激烈,尤其是馬福祥這個老傢伙,跳的最歡。”

“馮長官,大帥已經交代了,西北的事情都由您做主,一個區區的馬福祥有什麼了不起的,只管幹掉就是了!”

馮玉祥頓時也哈哈大笑:“有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其實我到不是擔心馬福祥,而是忌憚他手下的騎兵。”

“大帥這次讓我們帶來了八十挺重機槍,多少馬家軍,都能給打碎了!”

“好!”馮玉祥也忍不住大笑道:“有了蘭帥支持,誰都不怕,我馬上就給馬福祥送最後通牒!”

第574章 藏污納垢第24章 抓棒子第574章 藏污納垢第564章 身價倍增第501章 平蒙之策(四)第666章 土匪作風第90章 錢和槍第244章 驚天一擊第551章 凜冽攻勢第707章 記念劉和珍君第779章 土着勞工第381章 直搗黃龍第500章 平蒙之策(三)第355章 吃兩頭第504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591章 遍地俘虜第229章 驚變第398章 大力丸第687章 再興兵第883章 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第315章 打出國門去第657章 有些人坐不住了第804章 血肉磨坊第171章 暴怒的本莊繁第556章 萬里戰場第379章 打飛機第445章 變天了第659章 日本人的鬼胎第482章 下馬威第647章 熊本聯隊的末日第550章 艱難的行軍第80章 要錢第830章 軍艦外交第658章 掏空朝鮮第514章 人才雲集第506章 冊封大典第807章 光明正大的偷襲第781章 民族融合第786章 權力撞資本第477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377章 新的危機第357章 天價學費第474章 敲悶棍第883章 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第341章 詹天佑第560章 四面俄歌第665章 衝進漢城第389章 農產品交易中心第553章 開門紅第565章 你打仗,我買單第554章 超級火炮第812章 飽餐一頓第810章 一條大魚第710章 顛覆第806章 紅色拿破崙的敗績第400章 統一戰線第802章 硬骨頭來了第500章 平蒙之策(三)第277章 咬鉤了第780章 海軍向前衝第300章 中東路爭奪戰(二)第768章 南洋大暴動第238章 軍威第614章 炮擊廣州第150章 襲擾戰第510章 外蒙新天地第77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19章 突飛猛進的奉軍第182章 氣急敗壞第617章 推銷武器第329章 日本人再出手第152章 壕溝第339章 老段求援第321章 血火交鋒第677章 猶太第678章 送瘟神第151章 對轟第600章 傀儡第512章 工業大爆發第25章 大清剿 大收穫第65章 身份第591章 遍地俘虜第247章 開發兵團第572章 線索第21章 治安大權第658章 掏空朝鮮第135章 偷樑換柱第610章 一賠十第93章 黑市第617章 推銷武器第510章 外蒙新天地第306章 超大肥羊第356章 學生們第442章 大權在握第358章 一個俘虜第226章 警報第513章 快步前進第79章 幹殿下來了第140章 包圍第176章 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