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之山。
洞天福地。
獓因血肉形成的爛泥,早已被清原消去鋒銳的虛土餘劍術所豐厚,上面的花苞,雖未綻放,但色彩已是嬌豔欲滴,宛如翠玉。
經過乾坤避劫星辰光,經過虛土餘劍術,經過造化會元道,聚合水土生機,這青蓮已經到了即將綻放的地步。
清原見狀,心中頗爲滿意,暗自點頭。
至於西方劉泊靜那邊,所有動靜他都能知曉,本想插手其中,但卻覺得頗爲古怪,便任由劉泊靜去了……反倒是陳九殿,因爲西方所在,令清原頗爲不安,因此纔在遭遇雲鏡先生之後,讓陳九殿離開,去查西方新唐立定一事。
當然,這也是爲了避開雲鏡先生。
畢竟,雲鏡先生雖非修道人,可眼力之高,卻深不可測,興許便會被他瞧出端倪。
清原不願被他知曉自身在這天地間的謀算。
而一向信奉天地道理的雲鏡先生,也不大想要見到已經隱居避世在洞天福地之中的天殺真君,又再度重現於世。
“不知陳九殿能察覺出什麼來?”
清原這般想着,一步邁出,回到了茅屋之內。
茅屋呈現黑色,以骨爲樑柱,以皮爲牆壁,以毛髮爲頂棚,經過他一番佈置,卻也顯得較爲精緻。
這些時日,清原分心關注天下各方局勢,九道神符盡數送出,無一留存。但哪怕是在這個時候,他也依然沒有暫歇修行之事,每日運功修行,鑽研道法,從來不曾間斷。
眉宇祖穴之內。
混沌虛空之中,宛如迷霧。
天上懸着六輪明月。
下方矗立一座玉樓。
九重玉樓之上。
清原眼神顯化,盤膝坐於水池邊上,偶爾閉目思索,偶爾細觀水月倒影。
每觀看一番,心中便添幾分感悟,旋即閉目靜思,所獲不少。
近些時日來,他道行可謂是突飛猛進。
“在這九重樓之中,空無一物,徒有四壁,玄妙盡在那水中倒影之中。”
清原暗道:“這虛幻道果,經我這些時日的修行,也能隱約感受到其中真正妙處所在。”
不知不覺間,他也已經觸及了仙家與凡塵的那一道壁障。
這也代表着,他已經初步將九重樓,修到了近乎圓滿的地步。
這比他自身預期的修行時日還要更快,這應是得益於地龍入身的驚人之處,當然,也是他本身悟性不凡,又兼這一身所學,乃道祖真傳,盡數圓滿,沒有缺憾。
但擁有這樣的進境,與這個大氣運遮天蔽日的人世,也不無關係。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
他們作爲修道人,本是方外之人,不是英雄,但這個時勢所帶來的氣運,有關三界,涉及封神,大勢所向,可以助得修行。
例如陸瑜霜,例如葛瑜兒等等人物,有這般驚人進境,也是歸功於此。甚至於那些類似明源道觀的水源道長的人物,若不是生在這個人世,只怕終生也只得困在四重天的境界。
“仙凡壁障……”
清原閉着眼睛,心中念頭不斷轉動。
他已經站在人世的頂點。
這是一個巔峰,人世至高,號稱半仙。
可饒是他進境已到了這樣的程度,但要踏破仙凡壁障,成就仙家道果,卻也極爲不易……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物,阻隔在此,無法成仙,終究消失於歲月當中。
就連正一,生而仙體,號稱謫仙,早年已晉人仙之境,可至今仍未踏破壁障而得道成仙,足見這一步何等艱辛。
……
清原在洞天福地之內,每日修行,栽種仙蓮,也在觀測天下諸多大事。
這些時日,樑國與蜀國之間,氣氛緊繃,或許時機一到,便是一觸即發,牽動天下。
而蜀國這邊,氣氛緊繃,便是胡皓這樣奸猾之輩,也不敢輕舉妄動,他既不敢對姜柏鑑下手,也不敢在朝堂上爭奪權勢,生恐驚動了姜柏鑑,使之分心,致使戰事落敗。
整個蜀國,無論朝堂之上,還是市井之間,都難免是在討論這一場戰事的勝負,討論着未來的前景,討論着將來的命運。
沒有國在,又當何以爲家?
戰火紛爭,士兵與百姓,一向最是淒涼,人人俱都惶然不安。
在蜀國已是這般緊張,在樑國那邊,也是十分緊迫。
只不過,相較於蜀國的惶然驚懼,樑國上下,氣氛甚好,更是顯得有些輕鬆寫意般的味道,佈置起來,有條有序,不緩不急。
畢竟這場大戰,顯然是樑國這邊佔得優勢,有望攻破劍門,從而破去蜀國,就此統合中土……哪怕退一萬步講,此次戰敗,樑國也不過收兵歸來,絕無滅國之禍。
一緊一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勢。
但樑國這般氛圍,也有利有弊,或許這般心態,難免會產生輕視,所謂驕兵必敗,正是如此。而有利之處,便是他們沒有了蜀國那種心慌急切,能夠從容佈局,能夠從容應對,有條有序,設局周全穩妥,這便是極大的優勢了。
“樑國這邊,佈局不小,似乎當真是有心要一舉攻破蜀國。”
清原暗道:“只是文先生這邊,似乎處境不善?”
文先生近日已是顯得十分焦躁,他心知兩國交戰,到了萬分危急的地步,近期行事亦是難免顯得急切了些,儘管他知道如此行事,也不可取,但在這種關頭上,卻也有些顧不得了。
而且,他的佈置,還不能放在明面上,只能暗中行事。
至於太子那邊,他幾乎要傾盡一國之力,在背後推鄧隱一把,儘快攻破劍門。
甚至,就連陳芝雲,似乎都開始動身了。
樑國交戰,在這個局勢幾乎臨近尾聲的地步,作爲樑國最鋒利的一柄利器,這數千白衣軍也不能安坐下來,或許,他們暗中揹負着更爲驚人的使命。
“只可惜白曉離開了,否則對於白衣軍的佈置,倒也可以窺得一二。”清原微微閉目。
經過文先生,他能知道樑國朝堂的局勢。
經過白嶽,他能知道鄧隱軍中的局勢。
他知道樑國準備幾乎已近妥當,點燃這一場戰火的契機,便要到了。
而在蜀國那邊,佈置謀算,竟有許多,是要着落在文先生的身上,如今還未佈置妥當。
可是到了此時,兩國交戰,已是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