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忍術式經營

●忍術式經營

有人認爲,大批量生產能夠真正降低產品的單價。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認爲這種認識是不對的,因爲它是被計算方法迷惑了。企業的資產平衡表是把成品的附加價值計算在內的,把庫存也看成是財產。

由此,就產生了認識上的錯誤。這種大量的庫存,不僅談不上附加價值,而且常常是一種不必要的庫存。產量的增加雖然可以看成是經營景氣的上升,但是原材料源源不斷地購入,職工們拼命地加班加點工作,即便有不必要的庫存,從幹活的人角度來說,當然也還需要大幅度增加加班費和資金。

在銷售額、總資本、人力和機器都有所增加的情況下,雖然大的方面都很好,但是,關鍵的利潤究竟如何,企業經營者恐怕不能不掌握。“見木不見林”的經營現象四處可見。

依我看,有些人算盤打得太快。我們從1966年底開始生產“花冠牌”汽車,獲得了好評,很是暢銷。起初,我們想生產5000輛左右,曾指示負責發動機生產的科長,“要用不到100人生產出5000輛車用的產品來”。最好的小說網》三個月後,他向我彙報說,“能用80人生產5000輛了”。後來,“花冠”繼續暢銷,我便問他:“生產一萬輛需要多少人?”他馬上回答說:“需要160人。”我一聽就把他訓斥了一頓:“二乘八等於十六,這種簡單的計算在小學就學了,沒想到我這麼大還要你教我,別糟蹋人了!”

現在,我們是按每100人造10000輛以上的比例來進行生產的。也許有人說,因爲是大量生產,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然而,最主要原因是由於採用豐田生產方式,而將無效勞動和浪費、不合理的現象以及非標準化生產的因素徹底消除的結果。

我經常強調:“不要搞算術式經營,而要搞忍術式經營。”其意義就在這裡。

外國人不用日本的“忍術”而常用“魔術”,現在甚至用“經營的魔術”或“經營的魔

術師”來形容經營管理的技術。不過,日本的經營管理還是用“忍術”這個詞比較恰當。

我們小時候在電影中看到的忍術是一種把戲,男主角可以藉此突然消失。但是忍術本來就是一門相當合理的技能,翻越高牆時,以刀劍來踏腳,刀鞘上的緒帶很長,跳到牆上然後能夠藉此拔回刀劍。雖然以背式飛躍至高牆上乃是荒唐而不可能的,但幾乎所有的“術”都是通過訓練才能具有的。

我所說的“忍術式經營”,是指通過訓練,而掌握經營之術。也就是想要提醒人們,在當今的時代,要想獲得一種技能,也不要忘記“訓練”。

當然,如果不是一種激發創造性的技能,也就毫無訓練的意義了。讓我們冷靜地觀察一下現實社會吧。無論多小的目標,如果不經過艱苦的訓練,便不可能實現。

我認爲,如果說美國經營中採取魔術,那麼不妨把豐田生產方式稱爲日本創造的、日本特色的“忍術式經營”。

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16節 從超市得來的啓示第5節 前言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19節 向均衡化挑戰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5節 前言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28節 賺錢的工業工程第30節 福特方式和豐田方式第1節 中文版序一第7節 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第12節 反覆問5個爲什麼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4節 原版序言第21節 看板的靈活性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7節 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25節 需求決定一切第16節 從超市得來的啓示第1節 中文版序一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4節 原版序言第30節 福特方式和豐田方式第25節 需求決定一切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14節 我的現場主義第15節 團隊作業高於一切第10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1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17節 究竟何謂看板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2節 中文版序二1第4節 原版序言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14節 我的現場主義第25節 需求決定一切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9節 個人技能與團隊協作的乘積效果第4節 原版序言第30節 福特方式和豐田方式第24節 挖掘一切潛力第12節 反覆問5個爲什麼第31節 逆向思維和企業家精神第18節 流水線生產是基礎第10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1第20節 讓看板促進工作改善第21節 看板的靈活性第26節 從省人化到少人化第18節 流水線生產是基礎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10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1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12節 反覆問5個爲什麼第25節 需求決定一切第1節 中文版序一第3節 中文版序二2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14節 我的現場主義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18節 流水線生產是基礎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29節 兩位傑出人物第26節 從省人化到少人化第32節 低速增長下提高生產效率第27節 忍術式經營第26節 從省人化到少人化第30節 福特方式和豐田方式第22節 在需要的時間提供需要的信息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21節 看板的靈活性第2節 中文版序二1第26節 從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節 中文版序二1第8節 將人的智慧賦予機器第10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1第4節 原版序言第11節 降低成本是目標2第12節 反覆問5個爲什麼第23節 正視浪費的危害性第1節 中文版序一第12節 反覆問5個爲什麼第6節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第13節 徹底分析浪費第2節 中文版序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