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南嶽(二)

xm市之行已經是結束了。

蘇家的家傳羅盤,蘇九自己也拿到手中了。

雖然說,這中間,遇到了契丹人,出了點意外,但是,總體來說,還算是順利的。

搭乘上高鐵。

蘇九的目的地並不湘市。

這一次拜託趙老,請了一個星期的假。

xm市之行,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天的時間,足夠了,還有七天的時間。

自己得要去另外一個地方。

沒錯,那就是南嶽。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正是南嶽大廟舉行廟會。

對普通人來說,這其實只是一次普通的廟會,但是對於風水界來說,這是風水界中的一大盛事。

爲什麼這麼說?

一座廟宇的廟會,能夠牽扯到整個風水界?

首先,這得先從南嶽大廟說起。

南嶽大廟就以其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譽爲“江南三絕”。

同時以八百蛟龍爲最大特色,無論殿宇的樑柱、屋檐,還是柱基、神座,乃至門框、斗拱,神態各異的蛟龍,隨處可見,原來這裡自古就有八百蛟龍護南嶽的傳說。

這座石拱橋,叫“壽澗”橋,橋下是壽澗水,盛傳“取嶽山之水可以延年益壽”,因爲南嶽是壽山、壽嶽,所以這座橋,是因水而得名的。

相傳,如果誰能三步跨過這座橋,便可長命百歲。

南嶽大廟初建於唐代,歷經六個朝代,十七次的重新修繕,方得今日的規模,歷代高僧無不來此講經弘法。

南嶽山下的南嶽古鎮北街盡頭,坐北朝南,前有壽澗水,後有赤帝廟,廟址呈長方形,建於唐開元十三年,後經歷了六次大火,經過擴建和修繕,才奠定了現存規模。

中軸線主體建築羣共九進,完全仿造帝王宮殿模式建造,系我國南方現存最大的宮殿式古建築羣,故有“南國故宮”之稱。

南嶽大廟始建於唐初,至少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風雨滄桑,更替輪迴,多少帝王已化爲泥土,多少英雄已歸隱江湖,而南嶽大廟依然紅牆黃瓦,翠柏森森,衆生雲集,香火嫋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廟宇是古代享祭的載體,必然引起皇帝的重視。

除定期的祭祀外,歷來皇室登位、誕辰、災病,或國家昌盛、戰爭勝利、水旱蟲災等,都要舉行祀典活動。

這種祭祀,皇帝要親自過問,由翰林苑撰寫祝文,派朝廷大員專程赴南嶽蒞祭。

南嶽主祀的神是“南嶽聖帝”,一說其神號爲祝融氏,一說其神名爲澤光,等等。

總之,“南嶽聖帝”是南嶽最大的菩薩,高大,威武,神聖,莊嚴,代表着神在觀察、在思考、在暗示,擁有凡人不可能達到的大智慧、大胸襟、大眼界,人間萬事,瞭然於胸,思接千古,預言未來。因而不論達官貴人、平民百姓甚至皇帝,均對他敬畏幾分。

這種特定的“需要背景”,決定了南嶽大廟的前途,必須保持相對的穩定,並且可以持續發展。

歷史上南嶽大廟曾多次毀於大火,又經多次重建和修繕擴建。

可以說,南嶽大廟的廟史既是一部祭祀的歷史,也是一部與天災人禍搏鬥的歷史,承前啓後,繼往開來。

南嶽大廟的廟會之所以會成爲風水界的盛事,這全得意於南嶽大廟的特殊性。

在華夏,雖然儒、釋、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異,但他們長期以來友好相處、共同發展、同存共榮。

儒、釋、道三教共存一廟,這是我國乃至世界廟宇中絕無僅有的。

南嶽大廟,就是這樣的一座廟宇,三個教派的傳承,在一座廟宇裡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試想一下,華夏哪個廟宇能夠容納其他教派一起發展信徒,宣揚真理?

在南嶽大廟之中。

第一進是正門,也叫櫺星門,由花崗石砌成,門前有一對石獅子,姿態雄偉,門內翠柏挺立,綠草如茵。

第二進爲盤龍亭,又稱奎星閣,舊時於此演戲。閣方形,臺基高約兩米,花崗岩砌成,中有十字通道。閣樓木石結構,重檐歇山頂,覆黃琉璃,檐下飾斗拱、彩繪雕鏤。覆鬥形藻井中雕有一條巨大的鎦金盤龍,故又名盤龍亭。

北面懸橫額:“古往今來。”柱聯爲:“登峰巔俯視洞庭,高唱江從東去;問天下誰稱福地,長歌風從南來。”南檐下有“奎星閣”豎額,柱聯爲:“亭有盤龍,何不在天飛霹電;嶽常集鳳,都來此地聽簫韶。”閣的左邊有鍾亭,原有一口元泰定元年鑄造的重九千斤的大鐵鐘,右邊有鼓亭,過去置有一面直徑達兩米的大鼓。

二亭都爲重檐歇山式建築,現修繕一新,新置了鍾、鼓。在二亭縱線的南面,還有二座六角攢尖亭。

第三進爲城門式的三大洞門,正中叫正川門,門內有玲瓏別緻的御碑亭,亭內有清聖祖康熙四十七年爲重修南嶽廟而立的一個巨大的龜馱石碑,碑文系康熙親筆;

第四進爲御碑亭。八角重檐攢尖頂,紅柱碧瓦,飛檐翹角。檐下斗拱,玲瓏剔透。

亭週四面爲紅牆,每方開一拱門,亭內置一巨大馱碑。狀似烏龜,古傳爲負重之獸。

第五進爲嘉應門,現加以改建,內設南嶽文物保管所,南嶽書畫院,大廟招待所等;

第六進爲御書樓。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四周繞回廊,前有丹墀,中嵌蟠龍。樓上四周裝鏤空窗格,其斗拱形制奇特,七踩三翹,爲古代所罕見。南檐下有“御書樓”橫額。

第七進爲正殿,殿前是一塊大坪,正殿聳立在十七級的石階上,正中的石階嵌有漢白玉游龍浮雕,正殿高七點二丈,爲重檐歇山頂建築,內外共有七十二根大石柱,象徵南嶽七十二峰。

殿頂覆蓋着橙黃色的琉璃瓦。並飾有寶劍、大小蟠龍和八仙中的人物,飛檐四角,垂有銅鈴,檐下窗櫺、壁板,都雕刻着各種人物故事或花木鳥獸,後牆上繪有大幅雲龍、丹鳳。大殿臺階四周,有麻石欄杆圍繞,柱頭上雕刻有獅子、麒麟、大象和駿馬,欄杆中嵌有漢白玉雙面浮雕一百四十四塊。

殿中原來設有嶽神座位,歷代統治者對嶽神都加賜封號。

如唐初封爲“司天霍王”,開元間又封爲“南嶽真君”,宋代加封爲“司天昭聖帝”等等。

第八進爲寢官。亦稱謹身殿,後殿。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和正殿丹墀相連。殿中設聖帝和夫人景明後、聖帝父母親坐像,故亦稱聖公聖母殿。檐下裝有粗獷的斗拱,天花繪製精美。

第九進爲後山門。亦稱北後門,是岳廟中軸線的終點。磚木結構,單檐硬山頂,紅牆黃瓦,屋脊上飾有寶頂和走獸。門東爲注生殿,祀注生真君,民間亦稱註生娘娘。門柱聯爲:“注性優劣惟善人知止善地;生命壽夭皆由自造不由天。”西爲轄神殿。一門兩殿相連,一字排開,裝飾古雅大方。出後門,即可登山。

它是一組集民間祠廟、佛教寺院、道教宮觀及皇宮建築於一體的建築羣。(。)

第511章 鬼種第686章 開光第327章 機緣(三)第839章 驚天的秘聞(上)第689章 罕王廟第793章 小小的變故第428章 三陽第324章 五行正氣符第860章 魁梧男子第974章 吳起(下)第422章 佈置第936章 烈家的決定第897章 扶桑人第218章 祭祖大典(上)第513章 湘西八大恐怖蠱術第842章 龍脈的認可第403章 小鬼小寶第697章 鳳巢麒麟火之局第726章 交手(二)第361章 風水常識第735章 秘聞(二)第693章 方家秘聞第931章 你想怎麼樣?第372章 買禪香第823章 返回地面第40章 衆人震驚第25章 破煞符第684章 請佛(二)第234章 諸人震驚第26章 李老和趙老態度的改變第442章 鏡花水月術第13章 出手第295章 鬼葬第388章 紅煞厲鬼第570章 搶劫第940章 洞天福地第528章 混亂的氣場第190章 小舅公的招牌第652章 遇到雷江第404章 蘇九憤怒了第1018章 完本感言第529章 娿裡成第322章 迷宮石門(二)第937章 軒轅氏橋家第315章 九死一生局第88章 老城街第984章 場幕第352章 畫符點水第339章 蘇九出手第882章 蘇家,周家,烈家第297章 三陰之地第421章 張家之事第319章 黑黝黝的洞口第548章 詭異第730章 交手(六)第372章 買禪香第288章 來到學校第236章 交流會開始第461章 回程第719章 黃布第33章 突如其來的秘密第586章 京市風雲第416章 五不葬第451章 蔣中正的事第914章 進展第737章 陳肅影第750章 胡說第724章 鬥法開始第864章 嚇跑了第276章 收伏護屍鬼第675章 佈陣完成第287章 主墓室發生的事情第832章 生命精魄第713章 先祖恩怨(下)第81章 一個億,說不要就不要第525章 進入會場第144章 晉級養氣後期第148章 又是天罰第392章 石敢當第533章 爭鬥(二)第503章 去小雨家第300章 何威也來了第235章 付大師引介入會第122章 扎小人第301章 準備就緒第124章 鬥法(二)第324章 五行正氣符第419章 判官聚財風水局典故(上)第128章 風水寶地之論第467章 九鼎之地的消息第279章 張道臻的糾結第883章 周家之事第836章 沈怡夢第285章 鎮壓龍怨之氣第86章 推辭李老第318章 破陣(二)第730章 交手(六)第792章 蘇府第634章 賈通茂第472章 生死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