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梅山教

“偷天換日!”

秦風瞬間就明白過來了。

“是的。”

三戒大師肯定的說着。

秦風聽聞,頓時怔然。

他明白三戒大師的意思了。

先假裝繼承了國運守護人的位置,騙取因果之道,然後等到晉升成功之後,再將這國運守護人,直接傳承給下一位。

如此一來,就達到了偷天換日的效果。

“三戒大師,如此一來,我可是佔了極大的好處啊。”

秦風開口說着。

而三戒大師聽到了秦風的話,只是繼續的保持着微笑,不再言語。

“我明白了,三戒大師,承情了。”

秦風看到三戒大師這般模樣,心中也是瞬息就明白過來了。

這就是因果。

“無礙,秦施主命中註定了有此氣運。”

三戒大師笑呵呵的說着。

“三戒大師,多餘的話就不用多說了,我秦風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

秦風心有感嘆。

“秦施主,傳承國運繼承人的事情,你什麼時候完全準備好了,再來吧。”

三戒大師開口說着。

秦風聽聞,心中知道三戒大師的意思,意思就是國運繼承人的事情,最好安排在斬斷因果的最後一步。

“我知道了。”

秦風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今天的事情,秦風也沒有白走一趟。

雖然說,這個解決的辦法,不是最好的,但是卻是最合適的。

秦風也明白,自己的不同之處,斬斷因果這一條路,是踏入到無上境界,最適合自己的辦法。

“來,秦施主,嘗下我這裡的新茶,味道還不錯。”

事情說完,三戒大師也開始嘮叨了起來。

……

秦風沒有在相國寺呆多久,就離開了。

自身的五大因果,暫且只解決三個,準確的來說,還只解決了兩個,一個押後。

接下來就是自家爺爺的事情,和梅山教的因果。

自家爺爺那裡好說,這一點秦風並沒有什麼好擔心。

雖然說自己重生,改變了自家爺爺的命格,但是,以自己的修爲,面對一個親人,小事一樁。

相反,反而是這梅山教派的因果並不是很好解決。

雖然說,重生前後,都沒有跟這個門派有過牽連,但是兩世爲人,所獲得的傳承和休息功法,都跟這個門派,有着強大的因果牽連。

這纔是最爲麻煩的。

想了想,秦風決定去一趟梅山派。

梅山派,又叫“三元教”,此派是道教閭山派的分支。

流行於華夏南方少數民族,它的道教儀式主持者,有師公和道公兩種,師公以“梅山法主”唐、葛、週三將軍爲其師主。

道公則信奉正一派道教,尊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爲道祖。

瑤族的祭祀就有“師邊”和“道邊”之分。

但師公又尊道教爲正教,並借用道教的“三元三官”的概念和含義來稱其師主爲“上元唐相,中元葛相,下元周相”。

道公舞以道教“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的教義爲法則,形成了高、中、低三種位置進行舞蹈的“三元跳法”。

師公舞則從陰陽五行、五方、五色、五帝等觀念出發,形成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進行舞蹈的“五方規則”。

梅山派,是道教在華夏南方的一個支系,起源於洪州分寧縣梅山,該處尚有許旌陽【許遜】的磨劍地,宋徽宗曾降詔,令謝景仁去分寧縣,重修旌陽觀,並賜詔書一道,送該觀收掌,遇天寧節即撥放童行一人。

此派在南方少數民族中流傳甚廣。

道教傳入瑤族各支系後,又與原始宗教融合,形成頗具特點的教派。

“梅山峒蠻……其地,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宋史)。聚居在這裡的“梅山峒”人,憑藉雪峰山和資水的險阻地勢,自爲生理,“舊不與中國通”。

直到北宋開發梅山置縣之後,漢文化不斷注入,徭、苗、漢民族逐漸融合,當地的梅山文化涌透外來的中原文化、湘楚文化,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新化屬梅山要地,古稱上梅山。

史載“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功頌德舞以娛神”。

屈原放逐楚地,用巫辭以作《九歌》、《招魂》諸篇,以寄其懷憂之情。

古梅山人多信梅山教,打獵、捕魚前後都要祭“梅山神”,特別對倒立的“張五郎”崇拜有加。

梅山教屬巫教,先民巫醫不分,巫史不分。

道士之中分爲正教、丙教、準教三種。

鬼師是學梅山派的道教徒。

一般人稱道士爲“文教”,稱鬼師爲“武教”,武教的人專門從事還願和趕鬼活動,不會打齋超度,不忌葷,他們是專門的神職人員。

巫師和鬼谷先生以從事農業生產爲主,能做法事的人很少,只能做卜掛,擇日,看風水等。

法童又稱“降豪”,分爲“壓”、“禁”兩種。

做“壓”是一種問鬼活動,如家裡有人生病則認爲祖先找不到住處而同家作崇,這時要“問壓”。

做“禁”和做“壓”的原因和目的不大一樣,場面比較隆重。

因爲家裡常發生或現在發生了傷亡事故時才做禁。

做禁時,除米頭和錢外,還有雞、豬肉等供物,法童躺有供牀前的席子上,蓋上被單,並由另一法事在其身邊唸經,讓他到陰間與傷亡的人通話,從而弄清家中發生不幸事故原因。

古云“治病工也,或從巫”。

古巫祝、巫師,即今“老司”、“道士”、“仙娘”。

這基本上就是梅山教的來歷了。

傳承也算是上千年的時間,秦風也清楚,梅山一派,可以說是上古巫術和道術兩大傳承的結合教派。

獨成一脈,其術法秘術,更是各具特色。

而且,在梅山教之中,還有一個人,不容忽視,那就是張五郎。

張五郎,是流行於湘、黔、桂、瑜、鄂五省道教梅山教中的信仰神。

也是原始宗教的獵神。

梅山教有“三洞梅山”之分,“上洞梅山”爲弓駑射獵者所信奉。

“中洞梅山”爲趕山打獵者信奉。

“下洞梅山”爲裝山套獵者所信奉。

三洞梅山信奉的梅山教主神均爲張五郎。

是湘西南梅山教中唯一以木雕神像供奉的神明。

人們往往對此神冠以“翻壇倒洞”四字,稱“翻壇倒洞張五郎”。

張五郎是一個雙手撐地、兩腳朝天的倒立神。

神像由民間專事神像刻作的工匠用野葡萄或家葡萄的藤雕刻。

明代建陽書林坊刻本《海遊記》中有張五郎的身世傳說。

雍州府張百萬生有一子名世魁,乳名五郎。

進京赴試得中,尚書郭正以其女月英招張爲婿。

張攜妻赴山東青州府,於途中嵩山嶺郵亭驛,聞當地有一烏虎廟,若不祭祀對地方有害,便往祭之。

不料於祭廟時,其妻被烏虎精攝入洞中。

張世魁得太白星指點往閭山學罡法救妻。

在返回途中,由於救妻心切,致使其妻燒死洞中。

太白金星救活其妻,夫妻回閭山謝恩,張被封爲閭山護法神五郎。

這就是張五郎,而梅山教之中,主要有着以下術法。

梅山咒:五路梅山兵,上硐梅山扶大王,中硐梅山李大王,下硐梅山趙大王,楊士九郎,翻壇倒硐張五郎,一十二歲去學法,三十六歲轉回鄉,尋到老君殿前過,拜見老君不起身,尋到西眉山上過,西眉山上早行人,看見蔡郎來挑水,蔡郎挑水灑壇場,左手端碗清涼水,右手拿起一炷香,口中咬把飛毛劍,左手拿來斬妖怪,右手拿來斬邪精,敕封下壇場,翻壇倒硐張五郎,吾奉五猖兵馬,急急如張五郎律令敕。

老司”爲人“打符”、“封禁”、“打醮”、“還願”;““八字先生”爲人“算命”、“看手象”,卜兇吉宿命。

梅山派尊奉上元唐文保、中元葛文仙和下元周文達爲最高神,尊張天師爲祖師,以梅山法主大聖張九郎爲教主。

三元合稱“三元大道”,師公自稱“三元門下弟子”。

據《鬼腳科》所記,所信神祗有120餘位。

《鬼腳科》把三元化爲三兄弟,唐朝時期,生於梅山。

三兄弟後來到雪峰山雪峰寺學道,授業法師爲張九郎和真武,學成後被授予道名。

所信神靈多爲民間道教的神祗。

一般的風水修士,或者學徒,想要進入到梅山派之中,就必須要度戒。

所謂“度戒”,就是道教吸收信徒的入教儀式。

在度戒之前,先要度過七至十五天的“投壇”齋戒期。

舉行儀式,師公用一整晚的時間唸經請神祗到壇,然後於次日早上舉行跳“五臺”儀式。師公在信徒身上蓋“上元印”,表示他已脫胎換骨,成爲本派道教的信徒。

道公身穿繡有二十八星宿的道袍,唸誦大量經書,把所有神祗都請來“臨壇作證盟”。

然後進行“天門度戒”,由主持儀式的證戒、引教和保見三位師父剪下度戒者的三小撮頭髮,並在剪髮處蓋“玉皇印”,剪下的頭髮則獻給三清,並授給寫有戒律的陰陽牒和一枚“玉皇印”。

獻發後度戒者就成了道教的皈依弟子,以後可跟隨其師父學習道法,濟世度人。

梅山派所信神祗,本民族的神祗較多,如行馬走馬觀花壇主九娘、威得雷主聖帝、雷家一般大小官員、東方轉化龍村法師、天羅李北壞玄天真、中央敬古郎君、三臺禾穀父母、馮耕賢聖四官、運財力士仙官、五色花大聖等。

藍靛瑤道公一派以《完滿科》爲主要經典,道公自稱“上清天師門下弟子”。

陰牒燒化給三清、玉皇諸神衆聖,陽牒留給度戒弟子作爲入道的證據。

經中稱主持葬禮的道公爲“掌壇道士”或“法師”,稱死者爲“齋主”,稱舉行葬禮的場所爲“壇場”、“道場”或“喪場”。

經書的前一部是爲死者贖罪,將其三個靈魂從地獄中拯救出來,爲此要請九幽天尊、救苦天尊、朱陵天尊等衆神前來爲亡靈“消罪”。

完滿科派則屬江西龍虎山的正一派分支,尊奉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和靈寶天尊三清爲最高神,尊張天師爲祖師,尊“玄中教主大法師”爲教主。

所信奉的神祗主要爲正一派道教的神祗,正一道稱靈寶天尊爲“上清境禹余天靈寶天尊”,稱元始天尊爲“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稱道德天尊爲“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

古梅山人認爲世上某些動物、植物與本氏族有關,即經此物作爲圖騰,以示保護和象徵。

一是“龍”,視爲最威嚴、神秘、吉祥的象徵,每逢喜誠意節日要高舉彩龍遊行,在鑼鼓喧天、銃炮齊鳴聲中舞動,熱鬧非凡。

二是“犬”,與梅山人狩獵有關,對犬十分寵愛,每逢大年初一吃年飯,第一碗飯要先喂犬,並加大片豬肉,連小孩取奶名,也大多冠以“狗”字。傳說此愛犬之習,也是爲了紀念盤瓠(徭人、苗人的祖先)。

此外,梅山人還有以獅、虎、雞、熊爲圖騰者。建新房要在大門上造個虎頭圖案,謂之“吞口”,以驅邪惡。

梅山境內的熊姓,相傳源於熊圖騰時代。

黃帝軒轅氏亦立國於有熊。

西周時黨政軍有鬻熊,爲楚之祖先,均以熊爲氏族圖騰。

古梅山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求生存,利用當地的草藥、中藥治病,世代相傳,積累了許多驗方、妙方,造就了不少草醫名師。特另是對蟲傷蛇咬、跌打損傷、無名腫毒有神奇的療法、療效。

往往在山野、路旁,隨手扯幾味草藥,用口嚼碎,敷一口、二口即愈。

或以普通的食物、菜餚,巧妙配伍,用於治病養生,如膳療、粥療、酒療等,屢見奇效。

這基本上就是秦風所瞭解到的梅山一脈。

對於這一脈,雖然說,秦風是休息的正統梅山道術,但是,對於其中的一些偏支的術法,還是有些忌憚的。

這些術法雖然不能夠對秦風造成什麼傷害,但是卻特別的麻煩。

最爲關鍵的,就是這個梅山一脈的張五郎。

梅山派最擅長的就是請神術,而正好這請神術就能夠召喚張五郎。

……

第554章 前世因果第756章 詭異怨氣第476章 進入鬼門關第607章 嚴會長的到來第321章 中天秘術第623章 秦風動手(第五更)第509章 三魂之力第662章 祭魂塔第546章 山爲陽、水爲陰(第二更)第383章 怪異的老鼠第095章 紅蛛蠱第634章 虎頭村(中)第001章 強者重生第451章 居然是這樣第552章 柳夢晴的靈魂第389章 還有一人第394章 江家村第332章 山神印第419章 女武神出手第743章 青蓮寶色旗第411章 功德之力第465章 風水城第852章 埋坑 (中)第067章 失落的嚴會長第510章 暗潮洶涌第451章 居然是這樣第162章 驚天駭浪第040章 秦風的判斷第066章 暫時的辦法第466章 交易第556章 鼎元山莊第018章 符籙第840章 聖鬼胎第502章 墳墓之地的風水格局第703章 獲得第307章 兩個疑惑第020章 車廂內的詭異第808章 九幽歸來第181章 黃河傳說(下)第123章 尚文芳的請求(求訂閱,求月票)第553章 秦風的計劃第808章 九幽歸來第463章 郭家第713章 夜晚第339章 第二種鬼嬰(加更)第166章 張虎賠禮道歉第782章 危機第357章 王三元的故事第124章 吳家老宅(求訂閱求月票)第625章 肖建軍第575章 探索第616章 三個木盒(第三更)第707章 天府之行第679章 三個老和尚第324章 尋龍盤第417章 境界提升第753章 進入宮殿第562章 巫馬文第435章 驚天的財富第808章 九幽歸來第817章 後世之尊第783章 紙人術第480章 死海之地第260章 風水龍脈典故第558章 活寶王寶巨第069章 爲老不尊第260章 風水龍脈典故第466章 交易第752章 算計第692章 火車上第620章 打開生門第794章 主墓室第016章 尚和正第165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802章 蛟龍之眼第515章 薛軟軟第781章 回家第135章 成人禮的狗血情節第390章 江年中蠱術了第025章 奇怪的事第436章 古勒山的情況第736章 雍州夏家第278章 散魂草第737章 夏家第276章 鳳凰古城第205章 破煞(四)第117章 拍賣品(第三更求祝福)第315章 散魂草到手第717章 算的不準不要錢第634章 虎頭村(中)第631章 謎底信息第059章 考古第722章 劉家分支第782章 危機第539章 再遇步驚風第252章 商量第827章 第七道輪迴現第700章 魯班術第326章 大戰第458章 智明大師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