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東海迷蹤

土行孫仗着地行之術的便利,一溜煙便無聲無息地遁到武吉身後,倘若要是不熟悉他的人定然想不到,被他這背後來一棍子打中定然非死即傷。

但武吉是早有準備:

“孫子你在哪兒呢?”

說時遲那時快,武吉回馬一槍快如疾風,直取土行孫前心。

土行孫正要蹦起照武吉後腦勺敲一棍子,一看這回馬槍當時嚇得臉色大變,順勢就跳了起來。

“來得好!”

土行孫,土行孫,離了地我看你怎麼耍橫!

只見武吉把長槍順勢往上一掀使了個“倒灌北海”,土行孫剛要下落迴歸地面,被這長槍一逼,只得雙腳踩住武吉的強身繼續往上再一跳。

但武吉並沒有打算給他“二重奏”的機會,只見他槍頭的紅纓隨之往上一揚,瞬間幻化成一團烈火將土行孫包在其中:

“六丁神火!”

霎時間神火燃起!

土行孫本就個頭矮小,這一下更是直接淹沒在火球當中,連聲慘叫都來不及發出便燒成了灰燼,順着武吉的槍尖點點飄落。

可惜了土行孫在土行之術上的天分,也可惜了他這一身能耐未能在伐紂戰場上建功,但人品低劣至此,能耐再大又如何?死不足惜!

神火滅去,火焰中落下一段金燦燦的繩子掛在武吉槍頭,這就是土行孫剩下的最後遺產。

“捆仙繩。”

土行孫身上也就這麼一件寶貝厲害,能在這神火中不被燒燬。

武吉撿起捆仙繩就往回走。

“敵將已被末將擊殺,這是從敵將身上掉的東西。”

武吉並不打算忙着姜子牙這件事,但也不能直言認識土行孫,於是把捆仙繩直接交了上去。

“好!”

姜子牙看着這捆仙繩覺得有些眼熟,但一時半會也想不起來,就暫且放在一邊也沒有太往心裡去讓武吉下去休息。

……

鄧九公連敗三陣,打的是將無戰心兵無士氣,姜子牙一場夜襲之後再略施小計,鄧九公更加沒有了鬥志,半推半就也就降了。

原因無他,只是關鍵時刻姜子牙說了一句:“聞太師都戰敗於此,可見天意在西岐不假。”

連戰無不勝的大商頂樑柱聞太師都戰死了,他鄧九公又算得上什麼?於是降也就降了。

當晚姜子牙軍中大宴,專門爲迎接鄧九公軍中衆將。推杯換盞之下姜子牙竟然收了鄧嬋玉爲三弟子,也是藉此籠絡人心安撫降將。

“武吉啊你過來,嬋玉以後就是你師妹了。”

姜子牙招手,武吉還能怎麼辦?只得尷尬地上去敬酒:

“師妹!”

“師兄好!”

鄧嬋玉嘴角雖然上揚,但這一聲師兄顯然是咬着牙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武吉尷尬地笑了笑,趕緊從懷裡掏出那五光石還給人家:

“師妹的寶貝石頭還挺好看,師兄我借去把玩了幾天,現在還給師妹了。”

鄧嬋玉毫不客氣地把手頭接了過去,臨了還不忘瞥武吉一眼。

“對了師妹,你這寶貝石頭是從哪裡來的?”

既然現在成了自己人,那武吉就能直接問這石頭的來歷了,畢竟這可是五彩石,如果能找到更大更好的部分,那必定一大發現。

鄧嬋玉回頭看他一眼,眼神裡帶着得意的笑意,那意思顯然是你來求我我就告訴你。

鄧嬋玉可以耍小性子,可上頭飲酒的鄧九公卻不敢大意。畢竟如今剛剛歸降,能做做人情的地方他也該主動做。武吉是姜子牙愛徒,能送他一個人情想必對日後在周營裡的處境地位會更有好處。

“賢侄,這石頭是我當初在東海邊上偶然撿到的,我看這石頭竟然有五種顏色煞是好看,於是就帶回來送給小女玩耍,誰知道這東西原來還是一樣法寶。”

東海?

武吉趕緊追問道:

“還請老將軍說的詳細些。”

畢竟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鄧九公仔細回憶了片刻這才說出了大致的位置,並囑咐道:

“那裡有一座殘破的石塔,塔上無頂,只剩下三面牆身立着。塔外還有一口枯井,我就是在那枯井邊上發現這石頭的。”

有了具體的標誌找起來就方便多了,武吉點點頭,一拱手朝鄧九公道謝:

“多謝老將軍指點。”

“賢侄客氣了。”

當晚衆人徹夜暢飲,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悠悠醒來。

“丞相!”

一大早,押運糧草歸來的楊戩便憂心忡忡地衝上門來。

“楊戩?來得這麼急,是有什麼要事嗎?”

姜子牙剛剛醒來腦袋還有些暈眩,武吉正好還沒走於是也站在一旁聽。

“丞相,這捆仙繩是從哪裡來的!?”

楊戩手裡拿着那從土行孫身上掉下來的捆仙繩,驚異地問道。

“你說這是捆仙繩!?”

楊戩一提捆仙繩這三個字,姜子牙這才驚覺那不是懼留孫師兄的法寶嗎!?

難道那天的敵將竟是懼留孫師兄的門人不成?

一想到這裡姜子牙身上的酒都嚇醒了,趕緊回頭去看武吉。

武吉心裡當然清楚事情的緣由,但此時只得假裝自己不知,順着話說道:

“我也不知道敵將的來歷,只知道兩軍對壘你死我活,不得留情。再說了,倘若真是懼留孫師伯的門人那也是背叛師門的叛徒,人人得而誅之!而且,說不定那也不是什麼門人,只是孫師伯家的家賊罷了。”

姜子牙聽武吉這麼說,也覺得有些道理。只是萬一死的真是門人,那武吉對懼留孫師兄可就得罪大發了。

“師叔?”

楊戩也知道武吉說的有理,只是始終讓人有些覺得不放心,所以還要看姜子牙如何拿主意。

姜子牙也是頭疼不已,沒想到武吉剛消停沒多久,這就又惹上了麻煩。

“這樣,楊戩你拿着這捆仙繩去見懼留孫師兄,就說在陣前遇到了偷走捆仙繩的敵將,如今敵將已經伏誅,這贓物也該原物返還。”

姜子牙也不管土行孫究竟是什麼來歷,他先一口咬死這是賊贓,土行孫是賊人再說。

“是!”

楊戩拿起捆仙繩,馬不停蹄地直飛夾龍山。

“武吉!”

吩咐完楊戩,姜子牙又立刻點武吉的名:

“你聽了鄧九公的話之後立刻動身前往東海尋寶,今天一早人就不在了,就算是爲師也暫時找不到你的蹤影,是也不是?”

武吉一愣,緊接着馬上意會到姜子牙話裡的意思。

這一老一小兩隻狐狸一對眼神,立刻就心有靈犀,根本不用多說話:

“不錯,弟子帶着師弟龍鬚虎一早就一起往東海去了。這一去短則三兩天,長則四五月,說不準歸期,更說不準去向。”

第三十五章 插手第九十一章 自尊自強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公主事發第八章 天蓬下獄第二十一章 反扣黑鍋第四十六章 截教堵門第九十三章 油炸鯤鵬第九十三章 油炸鯤鵬第七十七章第九十八章 聖人猜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驚弓之鳥第五十五章 聞仲之死第三章 討個好處第八十九章 玄元控水旗第九十五章 王莽穿越第六十八章 論劫第一章 當面渡劫第十八章 反擊第四十五章 暗算第九十八章 聖人猜想第十四章 故人第八十八章 真男人第十九章 八戒成佛第十三章 再入龍宮第八十四章 雲中子歿第七章 英俊大漢第四十九章 準聖之戰第十二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七章 三清第三十七章 就請師伯陪我幾個晚上第七十九章 拼死一搏第六十一章 中二少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尾狐第四章 楊嬋蹤跡第十九章 八戒成佛第一百一十章 多寶道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聽夔牛講故事第六十三章 火麟果第十九章 聞太師將至第八十五章 顛陰倒陽第六十二章 散去第九十章 是人非鼠第十五章 上山第二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一百零一章 兄弟手足第一章 吳紀“武吉”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水火風第六十三章 我喜歡第一百三十三章 封神第一百零六章 奎木狼第九十一章 伯夷叔齊第二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一百二十八章 屠萬仙第九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六十三章 三千利刃第一百零九章 彼此爭鬥第一百一十五章 狠心第七十四章 雷動第四章 楊嬋蹤跡第十八章第五十九章 大戰如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各教第六章 八仙過海第四十七章 離間第三十五章 法天象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雲霄駕臨第八十六章第四十七章 擊掌豪賭(求收藏!求推薦!求書單!)第二十一章 吃我的鞭!第一百二十三章 雄姿英發第九十八章 聖人猜想第二十章 葫蘆藤第一百四十三章 佛道悟空第十二章 如意湛金槍第八十六章 三清入體第二十八章 立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尾狐第一百零一章 蟠桃宴第十三章 再入龍宮第二十五章 險境第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六章 殷郊身死第七十一章 八寶功德池第四章 風雷雙翅第八十四章 雲中子歿第四十二章 貪婪第五十二章 三國羣豪第十五章 帶壞了姜子牙第三十三章 論親疏遠近第一百二十三章 聽夔牛講故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四猴論道第四十一章 東漢末年第十五章 進退有度第二十八章 十絕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事了第五十八章 僞裝第七十六章 人蔘果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的唐僧第七十八章第十五章 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