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抓狂的蠻夷聯軍

封建式的王朝,權利歸於一人之身。

家天下中,皇帝就是這個國家的天。

因此,皇帝的事情就是這個國家的大事,而皇帝的生死更是大事中的大事。

除非到了國破人亡之時,否則的話皇帝的生死就是這個國家的第一等大事。

如今大離老皇帝病危,隨時有可能賓天,遠征軍之前即便有着什麼出征計劃,也只能暫時擱置。

大離律法,離開京城的皇子王爺,無召不得回京。

當遠征軍的統帥裕王急匆匆朝着京城而去之後,更是證明了這一點。

而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最先抓馬的就是這些蠻夷聯軍。

如果早知道不死之軍會在海邊停留這麼長時間,如果早知道大離老皇帝的情況會突然加重,他們絕對不會搞什麼聯軍。

在他們聯合的這段時間,各自軍隊消耗的糧草物資,比起日常來多出了一倍不止。

更不用說,以琉球的底蘊根本無法供給如此多聯軍使用的戰船,因此大部分蠻夷軍隊的戰船都是自費臨時建造的。

而這也是一項大的花費。

結果,他們忙忙碌碌準備了這麼長時間,最後遠征軍卻不來了。

天氣早已轉涼,如今秋季也已經過了大半,不論大離那位老皇帝是什麼情況,等到裕王再次回到遠征軍中,最起碼也已經入冬了。

誠然,南邊的天氣要比北邊暖和一些,但是到了冬天之後,這場戰依然打不起來。

就算遠征軍不撤退,也只能等到來年開春之後,天氣轉暖才能出海了。

也就是說,接下來有幾乎半年的時間,北疆遠征軍的行動只能被迫中止了。

可是,遠征軍能夠在海邊駐紮一個冬天,他們這些聯軍可等待不了。

他們之所以垂涎大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生活的地方條件相對來說都不怎麼好,因此生活上都比較艱苦。

像這夏秋還行,一旦到了冬天,物資糧食就會開始緊張起來。

而即便是最富裕的幾個蠻夷部落,也不會有多少多餘的糧食物資可以貢獻出來,因此聯軍解散是必然的事情。

也就是說,他們這一次爲遠征軍設立的陷阱,就這麼不攻而破了。

爲此消耗的那些糧草和物資,也算是白白浪費了。

這一次,那些早已有了退意的蠻夷部落,也終於有了說出口的理由。

而理所當然的。

這個聯軍本就鬆散,只是因爲要對付不死之軍才聯合到一起的,如今眼看着與遠征軍的戰爭打不起來了,自然也就沒有了聯合的必要。

因此,當第一個人在會議上表達了想要撤退的意願之後,連帶着讓更多人也產生了同樣的想法。

上行下效。

當上面的人坐不住之後,下面的人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原本各部落被暫時壓制下去的那些矛盾,在上面的人表達出來有可能撤兵的信號之後,也慢慢地爆發了出來。

原本各軍隊之間只是偶爾的摩擦,也開始愈演愈烈。

當這種情況終於壓制不下去之後,聯軍也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僅僅是三天的時間,這些因爲同一個理由聚集到一起的蠻夷聯軍,就徹底宣告結束。

所有的蠻夷軍隊,開始了撤退前的準備。

然而,下面的人只是聽令行事,上面的人卻依舊有些不甘心。

他們準備了這麼久,消耗瞭如此大的精力,結果卻落得一個無功而返。

這還不算什麼,戰爭本就不是你一拳我一腳那麼簡單的。

一場戰爭瞬息萬變,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都有可能。而涉及到一定規模的戰爭,很多準備都沒有用上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

因此,雖然有些不甘心,事情既然發生,他們也只有認了。

最起碼,明年開春之前,他們不用再擔心遠征軍的問題。

可是問題就在於明年開春之後。

……

大離京城那邊,老皇帝病危之後,可以預料到,使團與大離朝廷的談判也必然會被推遲。

反正現在優勢在大離那邊,他們有着推遲談判的底氣。

直到老皇帝情況穩定,亦或者撐不下去賓天之後,等到新皇即位,談判纔會繼續。

這個時間會推遲到什麼時候,沒有人知道。

最怕的就是,直到開春之前,談判都沒有辦法繼續進行。

談判沒有辦法繼續進行,結果自然也不會有。

而根據探子最後傳回的情報,裕王雖然離去了,但是遠征軍卻沒有任何撤退的跡象。

萬一這支不死之軍在海邊駐紮了一整個冬天,等到開春之後選擇出海,他們可沒有能力再來一次多部落的聯軍。

到時候,僅憑着琉球一島的實力,可不一定能夠抵住不死之軍的攻勢。

大離南疆與琉球之間的這片海域,使他們對付遠征軍的最好戰場,一旦錯過之後就很難再有合適的機會了。

可是,遠征軍現在不出海,想要在聯軍解散之前對付不死之軍,已經沒有了希望。

所以現在就只有一個辦法了。

沒錯,正是帝辛。

身爲北疆鎮關大將軍,別看裕王只是一個廢人,但卻是這支不死之軍的核心所在。

一旦裕王發生意外,別說不死之軍的士氣會受到極大的重創,便是他們出征的資格,也會一併失去。

最瞭解一個人的,從來都是他的敵人。

而這句話,放在勢力與勢力之間也是通用的。

周邊這些蠻夷,對於大離垂涎久矣,不管最後有沒有取而代之的機會,他們對於大離的研究都沒有停下過。

而其中,大離的各種律法自然也包括在內。

事實上,大部分蠻夷的律法,都是從大離抄來的,只是在某些地方進行了一些改變而已。

在沒有皇帝和朝廷同意的情況下,各地駐軍並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區域。

甚至於駐守邊疆的將士也一樣,只有在被入侵的時候才能進行反擊,而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在不經過朝廷同意的情況下,反攻出去。

而他們這些大離周邊的勢力也利用這一點,一旦發現局勢不利於己方,就會提前撤退結束戰爭。

因此,一直以來各地邊疆都是處於一個防守的姿態,即便有反攻出去的能力時,也沒有找到這個機會。

而這次北疆能夠出徵,其背後的緣由他們早就搞清楚了。

所有的根源都在於那位裕王殿下。

第四百七十六章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陷阱與誘餌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艾德里安逃生之路(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成功潛入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新的S縣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月兒的選擇 (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逃與追 (下)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新的S縣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潘晨露第四百二十七章 看門大爺犼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S縣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個辦法第六百八十三章 一夜(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羣臣逼迫,殷天受屈!第七十七章 白澤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界主親至第三百三十三章 神明的恐懼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夏的請求第一百零一章 孔宣覲見第八百八十九章 主動背鍋第五百二十八章 密辛!舊神!第四百零七章 好氣啊,好氣啊!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朝堂交鋒(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妖告辭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傳承石雕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符合的軀體第三十九章 開發報紙,被迫吃瓜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七百八十三章 衝動第四百零四章 人族道韻之力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修養第五百四十五章 論道,我生君已老!第二百五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九百九十四章 夏的贈與和誤會第八百三十七章 帝辛的猜測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封建王朝的劣勢與優勢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老皇帝的解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趙襄齊的“戰場”第八百一十四章 殺人,救人第八百零一章 出城,再遇威風寨三當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塗山悠悠又作妖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刷新世界觀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完全正確的猜測第六百八十八章 檢查身體,帝辛的承諾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靈氣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暗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老皇帝薨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掉落懸崖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進入劍冢遺蹟第六百五十七章 突厥退兵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南界王第九百七十六章 尾隨而來的危機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大師兄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回憶與安慰第八百七十三章 同羅那耶第六百四十一章 巡察(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姬髮長大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這狗人皇敢做不敢當第六百四十八章 壞消息第四百八十八章 堅定的信念第二百零七章 愁死了愁死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萬劫八荒鏡第九百七十九章 威脅,大道契約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對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智慧女神雅典娜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震驚成王第九百七十六章 尾隨而來的危機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成王一夜無眠第六百四十章 來自京城的殺機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衰老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集合第八百四十一章 虛影的形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變故第四百三十三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聖人果位再現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外界異聞第八百零八章 做戲 (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老皇帝的解釋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仙王批發第七百二十二章 無煙煤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武成侯再訪第一千四百章 麒麟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光輝過往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三十章 太乙真人出山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算計中的算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女孩第一百七十七章 悠悠有喜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平定古月界第四百三十九章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善若水,至剛至柔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部統領孔宣,證道成聖第八百三十七章 帝辛的猜測第六百五十六章 軍事演習第三十一章 娶九尾狐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第一誕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最後一場決鬥第五百五十章 戰爭之神斯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