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倭國內情

姜德按下亂七八糟的念頭,問道“不知道倭國國主派你來有何事啊?”

源爲義擡頭說道“我家陛下聽聞高麗有變,幸有賢者居於上,不但沒有兵災人禍,反而國泰民安,因而心生嚮往,故而派下臣來朝見,此爲我國禮單。”

許貫忠接過送上,姜德打開看了看,見都是一些倭國特產,有倭刀、摺扇等。

看上去也不值什麼錢,姜德微微點頭,他可不是個小氣的人,但也不是什麼冤大頭。

“倭國國主甚爲客氣了,許先生,準備一些禮物,價值不要差了。讓源爲義使者送回給倭國國主。”姜德揮手說道。

“遵命!”

價值不要差了就是要不高不低,別小氣,也別虧了。

“多謝平陰侯!”源爲義再拜後說道“另聽聞平陰侯在濟州島大開邊市,使得我國不少商人違法前往交易,希望平陰侯能管理一二。”

“哼!”姜德哼道“濟州島乃自貿區,只要不是違法亂紀之人都可以在哪裡交易,難道你要我違反我定下的規矩嗎?”

“可那些商人正是違反了我國的商貿禁令啊。”

“我說的是違反我定下的法律,至於是否違反其他國家的,我管不着,也不想管。”姜德笑着說道“而且既然你們不希望那些商人前往,你們完全可以自己來嘛,只要你們出的錢更高,給的貨物價格更低,那些商人自然會買你們的貨物,賣給你們貨物,不是嗎?”

源爲義道“那些商人都是違法之人,你我兩家一衣帶水,還請平陰侯爲兩家友誼着想,三思啊!”

姜德哼道“一衣帶水?源爲義,你說你就憑着一個舌頭就想讓我濟州島自貿區改規矩,是不是想的太簡單了?”

源爲義起身說道“在下聽聞平陰侯手下諸多猛將,我願挑戰他們,如果我勝了,請平陰侯答應我的建議,如果我敗了,我便帶着禮物回日本。”

“哦?”姜德拍着大腿笑道“這樣說,你還真的是怎麼都不吃虧呢。這樣的好生意,卻是做得。”

源爲義低着頭表示不好意思,但卻也不說話,姜德點點頭道“也罷,就讓我等看看倭國勇士的厲害吧,你要馬戰還是步戰?”

源爲義想了想,倭國的戰馬大都矮小,根本不能和草原上的戰馬相比。要騎戰,恐怕自己會吃虧,便道“我希望可以步戰。”

“武松何在?”姜德喝道。

殿下一員虎將站了出來,源爲義的身高不矮,武松卻是更高,足足比源爲義還要高一個頭,他拱手道“武松在此!”

“下場和我們這位使者玩玩。”

武松看向源爲義,伸手道“請!”

源爲義低頭施禮,然後和武松一起走了出去。

姜德也不去看,只是喝了口茶水,然後說道“來人,茶水有些涼了,給我換一下。”

旁邊的侍女端着新的茶水給姜德換上,姜德重新拿起吹了吹,還沒喝,就聽到腳步聲,擡頭一看,源爲義和武松一起走了上來。

只是此時的源爲義,衣服上全是灰,臉上也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我說武松,不是讓你下手輕一點麼,怎麼搞得?”

武松拱手道“回主公,末將本想點到爲止,沒想到這位好漢的刀法卻是一流,不出殺招根本打不贏。”

源爲義一邊痛得齜牙咧嘴,一邊還甚爲榮幸的說道“武松大人的腿法實在神奇,讓我大開眼界。”

姜德笑着搖搖頭,喝下茶水說道“武松是我軍馬下數一數二的豪傑,你輸了也不冤,既然你輸了,按照之前的約定,濟州島自貿區照舊打開門做生意,你們要是想來,我也歡迎,但要是想搗亂,哼!”

這時,許貫忠拿着禮單遞給源爲義說道“此乃我軍回送貴國國主的禮單,到時我們會有使者和你一起去拜見貴國國主。”

源爲義打開一看,見不僅僅有銅錢,還有戰馬,頓時喜道“多謝平陰侯!”

姜德嗯了一聲,又說道“使者可以在我開京多留數日,待我安排好回訪的使者後,你可一同回國,另外你剛剛去和武松比武的時候,我也想了想,這做生意,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是最好,我想讓我的使者帶些貨物去和你國通商,如你們國主願意,濟州島之事,也不是不能談。”

源爲義一想,你要來,我也擋不住啊,只能應下退了下去。

等源爲義退去,姜德留下許貫忠、吳用等人,讓人關上門後說道“諸位,你們對倭國如何看?”

許貫忠看向李資謙說道“衆人之中,李大人對倭國應該是最瞭解的,不如李大人先說說倭國的情況?”

李資謙先對姜德拜了一下,然後才說道“倭國的情況倒是簡單,用一句話可以概括,那就是天有二日,臣有二主。”

“什麼意思?”姜德問道。

李資謙說道“倭國和其他國家不一樣,倭國自從立國開始,其王室從來沒有變化過,但其王室權勢卻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日益消退。

一百多年前,倭國有一位大臣,名爲藤原道長的,他權傾朝野,倭國國主的後宮之中,大都是藤原家的女子,藤原家也成爲了倭國攝關世家。

哦,這攝關就是攝政與關白,大概就是丞相的意思,倭國國主的勢力因此大爲降低,但有趣的是,即使這藤原家勢力再大,也不其造反篡位。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到了三十多年前,倭國出了個白河國主,他大力啓用武士爲自己的武力集團,將王室的權力漸漸給奪了回來。

這些武士被稱爲北面武士,其中最爲顯赫的,便是平、源兩大家族。

而藤原家雖然有些衰弱,但並未徹底衰敗,各地貴族和文臣依舊有不少依託在藤原家。

有趣的是,現在的倭國國主名爲鳥羽,是白河的孫子,白河早在多年前就退位了,但退位卻不放權,也就是說,現在的倭國,有兩個國主,還有一個攝關家族,這三家還不互相廝殺,而是相互制衡,統帥,你說有趣不有趣?”

許貫忠等人聽得簡直覺得不可思議,這倭國居然如此有趣,這樣的事情要是在別的國家,恐怕早就打的你死我活了吧。

實際上許貫忠等人想的也沒錯,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要不了幾十年,平源二家就會爲了爭奪權力而大打出手。

但無論這兩家如何打,藤原家的地位都沒有發生變化,在後面的近千年中,攝關一職不是藤原家或藤原後人的只有兩次,而那兩次的攝關分別是豐臣秀吉以及豐臣秀次。即使到了後面的明治維新後,無論是西園寺公望還是近衛文磨其實都是藤原家的後人,藤原家之顯赫可見一斑。

姜德卻很理解這樣的政治模式,其實這就是日本版的內閣制度。

“既然現在的倭國國主信用這些北面武士,那麼這些武士之間恐怕也有爭鬥,這平、源兩大家族應該也有不少的摩擦吧?”姜德問道。

李資謙點頭說道“卻是如此,這平、源兩大家族恩怨不少,昔日清河源氏的源義親在出雲起兵謀反作亂,平正盛出兵平亂,因此而得到了白河的賞識,而這源義親乃源義家次子,也就是源爲義的父親。”

姜德聽到這樣的恩怨,不由對後面的平源之爭理解了起來,俗話說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這樣的仇恨等這兩家都有兵權後,不打起來纔有鬼呢。

“倭國的人口有多少,兵員又有多少?其各地構成是什麼樣的?”姜德又問道。

李資謙回道“倭國分爲三島,分爲四國、本州和九州,人口約有七八百萬,兵員約有二三十萬,但大都分散於各地豪強手中。”

姜德再問“那此次倭國國主來使,李大人如何看?”

李資謙笑道“統帥,其實關鍵不是他想做什麼,而是我等想做什麼,倭國雖地處海外,但人口衆多,且盛產金銀,其國中貴族多隻知玩樂唸佛,我國北有女真,想要發展,倭國是極好的去處啊。”

姜德閉眼沉思了一會,然後說道“我決定親自去一趟倭國。”

“主公不可!”

“統帥不可啊!”

衆人急忙勸道。

姜德搖頭說道“倭國千年一系,自有其中道理,且遠懸海外,我等在倭國毫無根基,如不去走一趟,我心中對倭國的戰略部署,難以下定決心施行啊。”

許貫忠勸道“主公現在已不比往日,古人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主公還是安居開京爲好。”

姜德笑道“許先生是想把我變成第二個趙佶嗎?我心意已決,再說了,在這高麗待了這麼久了,我也想走動走動了。

何況此次去倭國,我還準備讓倭國割讓一些地方給我們做租界,你說讓倭國割讓租界,我豈能不去?”

“那倭國不過是個小國,如何能和主公安危相比?”許貫忠不解的問道。

姜德的眼神有些飄忽,這其中的原因,這個時代的人恐怕永遠不會理解。

“這裡面的原因,你們不會懂....總而言之,倭國我非去不可。”姜德斬釘截鐵的說道。

許貫忠見勸不動,便道“如主公要去倭國,必須帶上牛皋、成閔、武松、張順四人,另外學生也要前去。”

姜德無奈道“既然如此,便依你就是,對了,我師父何時會到?”

“便在這幾日了。”

“那等給我師父接風后,我再離去。”

原來姜德得了高麗後,就讓人給周同送信,希望周同可以帶人來高麗看看,一來算是給周同一個交代,二來也是希望能讓岳飛等人早日進入正規軍,和女真軍隊接觸,以便日後作戰。

——

“這就是你治下的高麗麼?”周同走在大街上,看着路人,對姜德問道。

“是啊,師父,你看,這裡百姓臉上的笑容可還多?”

周同摸着鬍鬚,微微點頭道“好哇,我看還有不少漢人打扮的人,這裡的漢人爲何如此多?”

姜德笑道“這一來,這裡的不少百姓開始學着我們漢人打扮穿着,二來,我也的確從河北、山東等地召集了不少失地流民到此,現在算算,最少也有十幾萬人了吧。”

“十幾萬人?...這當真是無上功德了。”周同笑道,他很明白,要是沒有姜德,這些流民恐怕都只能落個易子而食的下場。

“師父,現在國內可還太平?”姜德問道。

周同苦笑的說道“哪裡說得上太平啊,自從你們梁山安靜下來後,各地的反賊大王是不斷興起,就連那宋江,都不斷出兵襲擾地方,各地的官府又只敢報喜不敢報憂,只要有一個大豪傑出現,兵災必定再起啊。”

姜德想到一人,問道“師父,那方臘可有消息?”

“方臘?”周同摸着鬍子說道“老夫許久不過問江湖之事了,但這方臘的消息卻是不斷涌入我耳中,他在江南招攬天下豪傑,日後必生禍端。”

姜德估算了一下,說道“算算時日,也的確該快了,師父,我過幾日準備去倭國,你可願同往?”

周同摸着鬍子說道“倭國的刀法的確別具一格,不過爲師也已經過了爭強好勝的年紀了,你現在已經是一地之雄,能不冒險還是不要冒險的好。

不過你既然要去,我也明白你必然有自己的心思,老夫既然來了,就幫你看着這個家吧。”

姜德斜着眼問道“師父現在不再在乎梁山賊寇的名號了?”

周同瞪着眼睛說道“你只要不進兵中原,我只會爲你自豪,何況現在官家也封了你一個侯位,我還有什麼好在意的。”

姜德回頭看了一眼跟在後面的岳飛等人,一年不見,岳飛等人個頭又長了不少,已經十五歲的岳飛臉上已經多了一些絨毛,想來再過兩年,就要有鬍子了。

想到這裡,姜德也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時光真快啊。

“岳飛,你們要不要和我去倭國看看?”姜德問道。

“要去,要去!”王貴第一個叫道,湯和二人也起鬨說好,唯獨岳飛有些遲疑的說道“大哥之前讓我等來,說是要我等到前線多和女真軍士接觸,日後好與其交戰,如要去倭國,恐怕非要數月才能回來,小弟擔心耽誤事情。”

“嗯...無妨,兵者,謀略爲上,尤其是在兩國之間,更是政治優於軍事,你們和我去,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姜德說道。

“那就聽從大哥調遣了!”

第六章 和岳飛的第一次見面還是挺緊張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王慶(六)第九十六章 蔡京壽宴(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金兀朮三口鎮遇挫 岳飛大名府夜襲遇險第三十八章 天翔第三百零三章 達魯古城之戰(上)第一百零四章 協商(支持乒乓男隊,苟下劉上!)第四十八章 李綱第四百二十七章 滅日(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武松第一百一十二章 想不出名字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瘋狂的羊毛(二)第三百零五章 文曲宴(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戰鍋背山(上)第三百七十章 亦裡幹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黑鍋第一百三十章 牛皋戲史進第三百九十章 女真軍出現第一百零八章 四大劫第四百四十二章滅日(十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癡情高衙內?第四百五十章 戰王慶(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吳乞買登基第三百一十五章 濟州島(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軍第一百一十章 朝問第四百四十三章滅日(超長篇!終章!)-爲聖龍騎士書友生日特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情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興仁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制式裝備(完)第四百三十四章 滅日(九)第九十八章 蔡京壽宴(完)第五十章 相談甚歡(下)第十九章 鼎香樓(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想不出名字第三百二十五章 登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夜襲(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枯葉島的戰鬥(上)第三十七章 草創的學堂第五十八章 再一次升級(端午節不分章,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戰鍋背山(上)第四十二章 蒸酒(上)第十九章 鼎香樓(上)第九十五章 蔡京壽宴(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招安?第三百零五章 文曲宴(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陰軍火炮攻宣贊 衍聖公攜寶奔徐州第四十八章 李綱第一百章 徐寧和凌振的消息第四百七十三章 折可與交城退兵 平陰侯梁山定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延寵病逝西京城第三百一十章 盜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姚平仲獻計襲金營 走風聲宗望就計伏宋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金兀朮三口鎮遇挫 岳飛大名府夜襲遇險第三百六十五章 人造仙境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祚的舞蹈第四百六十四章 吳乞買登基第一百四十五章 小鐘經略府第三十二章 烈槍陳廣第四百一十七章 宋江拜山第四百八十章 雷橫大意兵敗磁陽山 姜德四路圍攻兗州府第二百八十七章 濟水工業區第四百六十七章 嶽鵬舉大戰金兀朮 樑師成陰險設毒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檜朝中說戰和 兀朮酒後鬧瓊樓第八十五章 牛皋歸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取梁山(下)第四百零八章 日本攻略(五)第五十二章 括田所(下)第五十章 相談甚歡(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夜襲(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路而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戰爭之神第三百一十章 盜題第一百二十章 吳用追姜德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阱第八十六章 開封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杭州之戰(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不到纔是最好的第三十章 談判(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評花夜(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抽獎第七十一章 論天下(上)第四百零三章 倭國內情第四章 王傾酒第三百四十三章 對質第八十五章 牛皋歸來第三百一十六章 按出虎水的皇帝寨第六十五章 捉賊捉雙第四百六十三章 休養生息(上)第三百零七章 牢中雕第二十一章 油坊戰爭(一)第三十一章 談判(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鍛造法和鐵模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王慶(四)第三百零一章 擴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出兵青州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戰呼延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