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蔡京離京

蔡絛知道蔡京的擔心後,想了想說道“爹爹,太學生和那些元祐黨的想法不要緊,最關鍵的還是官家的想法啊,官家到底如何看待爹爹的呢?”

蔡京聽着嘆了口氣說道“我們這個官家,可是聰明的緊啊,你爹爹我輔政八年,權震海內,實在是樹大招風啊,官家其實也在看啊,上一次我退就是因爲這彗星一事,今天又有了,看來...真的是天意啊。”

蔡絛擔憂的問道“真的到了這樣的地步了嗎?”

蔡京笑了笑,摸着鬍子說道“孩兒莫要着急,你就好好的看着吧。我們這個官家,不會受得了那些元祐黨的人的,那些人,呵呵,哪裡懂得官家的想法?”

蔡絛在旁邊點了點頭,表示的確如此。

蔡京似乎想到了什麼,又說道“昔日王公和神宗皇帝首興新法,結果因爲一場大旱功虧一簣,近月京畿之地又數月未有下雨,也許這就是天意吧。”

次日,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開封府的大街小巷開始傳起昨晚流星的傳言。

“知道嗎?昨日的流星是上天對我們的警示啊,都是因爲啓用了蔡京的緣故啊!”

“真的假的啊?”

“什麼真的假的?你們都忘記了崇寧五年的事情了嗎?那一次不就是因爲蔡京是首相,結果上天預警了一個月嗎?也不知道這一次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可是現在蔡京不是已經不是首相了嗎?”

“那又如何?這蔡京在開封一天,不是首相,也是首相了!!沒看到官家每個月都要見他幾次嗎?”

——皇宮內

“官家啊,那些人都是在誣告老臣啊,老臣這幾年來是爲了大宋天下兢兢業業,一日不敢停歇啊,那些言官在家中什麼也不用幹,就知道想着怎麼給官家您添堵,官家,老臣其實受點冤枉也無所謂,老臣就是怕這一走,官家這日後連個知心人也沒有啊,這朝野之上,哪裡有幾個真心爲官家好的人啊!”六十多歲的蔡京,此時趴在地上,哭的和個孩子似的,要是不知道的人呢,怎麼也不會把這個老頭和那個位高權重的奸臣聯繫到一起。

趙佶聽着蔡京的話,不禁嘆了口氣說道“愛卿快起來吧,你說的我都知道,可這言官制度乃祖宗家法...而且昨夜流星如鬥,民間傳言沸沸揚揚,只能委屈愛卿了。”

蔡京早已有這個心理準備,卻也不着急,他眼中帶淚的看着趙佶問道“官家,老臣走卻不怕,昔日老臣本就是在杭州提舉洞霄宮,是官家提拔老臣於微末之中,只是官家身邊卻少了個伺候的人了,官家不自在啊...”

趙佶看着自己眼前這個多年的玩伴,此時完全不要職位榮耀,卻說着擔心自己玩不好的話,心中也是有些感動的,他拍了拍蔡京的手說道“不要擔心,你在杭州要多多的照顧好自己,有機會,我還會讓你回來的。”

蔡京心中不禁有些唏噓,八年了,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這一次,是非回去不可了。

當蔡京帶着家人來到城門的時候,無數書生官員都聚集在門口看着他的笑話,蔡京陰森森的看着這些人,笑了笑,他知道,自己並不會走太久,現在的政治遊戲規則已經和仁宗的年代不一樣了,誰能得到趙佶的歡心,誰便能笑到最後,而這個人,蔡京相信一定會是自己。

蔡京走了,所有人都看着天上的彗星,發現並沒有立刻消失,立刻又有有心人開始傳起了流言,表示要另立一個新首相,才能讓彗星消失,當然,這個人,必須是元祐黨的人。

趙佶看着天上一直不消失的彗星,也是心中煩悶,暗暗說道“也許真的是要另立新首相了,但這個人應該是誰呢?”

趙佶好不容易完全掌握了朝堂,是說什麼也不願意讓一個強勢的人出現在自己面前的,要是來一個王安石或者寇準這樣的人物,別說用玉碗了,就是用銀碗也會被連續上書一個月吧。

趙佶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張商英,張商英是元祐黨中人,此時是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已經有了拜相的資格,趙佶的官場一直很有趣,從來沒有全部是元豐黨或者元祐黨的情況,這也是他的政治智慧。而且這個人和司馬光這樣的元祐黨領袖不一樣,他歸信佛法,使得他沒有王安石或者司馬光等人的煞氣,在趙佶想來,這樣的一個人上來,應該是一個和稀泥的角色,這樣的角色一來可以幫自己處理兩黨之間的糾紛,二來自己享受的時候,他也可以擋下下面的攻擊。

趙佶越想越得意,二話不說,拿筆就寫了起來,說來也巧,當次日朝會上他宣佈此事後,下午就天下大雨,彗星也自然不見了,這樣一來,張商英當首相就變成了天命所歸了,趙佶一看這情況,頓時也放下心來,大書“商霖”二字送給他以作嘉獎。

開封府的政治風雨太高太遠,此時的三家村裡,四個少年和四五個大人正坐在一起聽着另外一個少年說着話。

“這種記賬方式就叫做複式記賬,借是增加,貸是減少,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規定會計科目,這樣一來,記賬就很簡單明瞭,查證也要方便的多。”姜德放下粉筆後說道“說的比較快,大家記住了嗎?”

只看到三個員外中王明若有所思,張、湯二人則是有些暈暈的樣子,岳飛是興奮的連連點頭,周同緊皺眉頭,三個熊孩子則是幾乎要睡着了,看的姜德是微微搖頭。倒是三個員外特地帶來的三個記賬先生,是如獲至寶,沒看到寫的筆記都已經堆了厚厚的一疊了,比岳飛記得還多,幾乎都把自己淹沒了。

“姜小郎君,我聽你說的方法,和我們現在的龍門賬很相似啊,不過你說的阿拉伯數字倒是比我們的漢字簡單的多,但就是太簡單了,容易塗改,所以就和你說的一樣,我們如果使用這種方法,依舊要用漢字記賬,但我們的龍門賬是四腳賬,比你這種複式記賬要複雜的多。”王明摸着鬍子說道。

中國其實對會計制度的建設從古代就一直在發展,從周朝的古書中就有很多對會計思想的討論,蔡京舉出的“唯王不會”也是其中之一,在唐朝,更是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官方的財會著作《元和國計薄》,到了宋代,由於對經濟的重視和宋朝本身經濟體量的增加,以“量入爲出”爲基本經濟思想形成了一系列的財會著作,其中最爲有名的便是《會計錄》,當然,這本書這樣有名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作者便是三蘇之一的蘇轍,而這個三蘇之一的蘇轍到現在還沒去世,而是在許州養老。

姜德點點頭說道“沒錯,其實龍門賬也是複式記賬的一種,只是過於複雜,其實無論是龍門賬還是複式記賬法,說白了都是想出了一種平衡方式,只是我們現在的龍門賬的平衡方法過於複雜,難以覈查,而我說的這個複式記賬法,更加方便複合,不行的話,王員外可以試試看。”

王明回頭看向一個40多歲的賬房先生問道“葉先生,你怎麼看?”

葉敏是王明請的賬房先生,他一邊整理筆記一邊對王明說道“據我的經驗來看,姜小郎君說的話是有些道理的,但實際到底如何,還需要時間來考驗啊,畢竟我們這龍門賬可是用了幾十年了,如果從三角賬來說,都已經幾百年了,而姜小郎君說的複式記賬,可是從來沒有人用過啊。”

姜德一揮手,走下來說道“那就試試看嘛,我敢保證你會喜歡這樣的記賬方法的。”

姜德對複式記賬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這可是在東西文明交匯後最爲接受的一種記賬方法,自然是有其的可道之處了。

張達站起來說道“大哥忒是不爽利,那個,慶先生,我們這邊以後的賬本就按照姜小郎君說的辦了,你以後要多多請教,別抹不開面子啊,向姜小郎君請教可是一點也不丟人。”

慶先生站起來笑道“這是自然,達者爲師,我聽姜小郎君一席話,就知道姜小郎君在這會計之學上,早已超越我等了。”

周同哼道“不要再誇這小子了,否則非得上天不可!”

姜德吞了吞舌頭,走過去推了推王貴等三人說道“醒醒,下課了!”

王貴啊的一聲站了起來,恍恍惚惚的看了看四周問道“怎麼了?開飯了嗎?”

王明捂住臉哀嘆道“孽畜啊!!”說完就又要打王貴,連忙被張、湯二人攔下了,張達叫着“大哥,打什麼?我們兩個的孽子還沒起來呢!”

姜德不管這羣人,走到岳飛身邊問道“岳飛,你怎麼樣?聽得懂嗎?”

岳飛點點頭說道“姜大哥,你懂得真多。”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四個少年開始叫姜德大哥了起來。

姜德哈哈的笑道“那是當然了,我比你大嘛...你真的聽得懂?”

岳飛嗯了一聲說道“對啊,我覺得還挺簡單的。”

姜德看了看七歲的岳飛,嘆了口氣,回想起自己當年學這些東西的時候都已經快十八了吧,那個時候學的還是暈頭轉向的呢,看來岳飛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天才,在其他方面也有極高的天賦啊。

岳飛的眼睛發亮的問道“那個...姜大哥,我是不是學會了這個,也可以去做賬房先生了?”

姜德連忙拉住岳飛說道“別介啊,你去當什麼賬房先生啊?你很缺錢嗎?”

讓岳飛去當賬房先生?這也太浪費人才了吧?你怎麼不去叫諸葛亮當城管去呢?

岳飛抓了抓腦袋說道“嗯,義父每天都要我喝藥,給我草藥泡澡,我從小就經常幫我爹爹抓藥,那些藥不少我都認識,價格很貴的,我不想老是讓義父出錢,義父也沒太多錢。”

岳飛的聲音雖然小,但旁邊的周同還是聽見了,他哼了一聲說道“飛兒,你這是什麼話?你我既然是父子,哪裡有算錢的道理,我之前就說過,只要你日後能記得埋了我這把老骨頭,也就圓滿了我們這場緣分。”

岳飛連忙走過去跪下說道“孩兒知道義父對孩兒好,只是孩兒不忍心義父節衣縮食..”

岳飛還想再說什麼,被姜德攔住話頭說道“被岳飛這麼一說,我還真的不好意思起來了,說起來,我這半個多月也是吃王員外,喝王員外,睡王員外的,就連泡澡的藥湯,也都是王員外的錢。”

王明一聽,一摔袖子說道“姜小郎君說這個幹啥,豈不是瞧不起我們嗎?些許錢財,算的上什麼,不說其他,就姜小郎君這半個月教的這個數學之道,就比這些錢財價值高的多了。”

王貴在旁邊說道“可是我還是覺得第一天說的那些東西比較有趣,什麼月球,太陽,日食月食的,就是爹爹不讓說了。”

王明一瞪眼說道“那是天機,怎麼可以那樣輕鬆教你?”

姜德在旁邊無奈的搖搖頭,其實在第一天說完簡單的數字後,姜德便接着流星的話題說了不少的簡單的星際常識,結果被路過的王明聽到後,連忙進來阻止姜德繼續說下去,原來是王明覺得姜德說的一定都是天上的機密,是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這樣的東西不是普通人應該掌握的,說什麼也不讓姜德繼續教了,姜德也無奈,只好繼續說數學,說着說着就到了記賬這一塊,而王明也害怕姜德又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便開始天天陪着聽,慢慢發現姜德說的記賬方法和現在的完全不一樣,這才把三家的賬房先生都叫來一起聽,纔有了現在的場景。

姜德繼續說道“話是這樣說,但總不能吃王員外你一輩子吧,而且,這練武花費的不少吧?”

王明還是搖手說不礙事,姜德卻心裡着急,什麼不礙事?我還想着賺點錢來換積分呢!

第七十三章 蔡京復位第四百五十七章 戰王慶(八)第五十四章 三國殺(上)第八十二章 牛皋第三百章 欒廷玉降梁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取梁山(下)第三百五十章 冬去春來第三百五十章 冬去春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通鼓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之誅第三章 熊孩子往往是一窩一窩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呼延灼降梁山第二十五章 油坊戰爭(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罷李種學子鬧事 收金銀宗望挖坑第三百一十六章 按出虎水的皇帝寨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們稱帝吧!第三百六十三章 呼延灼降梁山第二章 熊孩子王貴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青州(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扒灰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檜朝中說戰和 兀朮酒後鬧瓊樓第一百二十章 吳用追姜德第四百三十二章 滅日(七)第三百零一章 擴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馬息嶺第十五章 沒有炒菜很痛苦第四百四十三章滅日(超長篇!終章!)-爲聖龍騎士書友生日特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薊州破傅察死節 三河敗藥師降金第五十九章 石將軍石勇第四百七十六章 姚平仲獻計襲金營 走風聲宗望就計伏宋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取梁山(中)第十三章 蔡京第八十二章 牛皋第八十九章 豹子頭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城拔寨第三百零二章 金國建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青州(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分高麗第三百七十八章 火炮船的初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休養生息(下)第十九章 鼎香樓(上)第九十五章 蔡京壽宴(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計劃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起三軍第八十一章 周同腦殘粉?第九十一章 王進裝病第三百五十一章 戰爭之神第九章 熊孩子也會逆襲第三百六十章 金牌第十二章 流星劃過的天空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青州(一)第八十八章 再見蔡夫人第四十四章 蒸酒(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王慶(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電之法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良嗣第九十一章 王進裝病第九十四章 蔡京壽宴(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青州(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夜襲(下)第三十二章 烈槍陳廣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往枯葉島第五十四章 三國殺(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滅日(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滅日(十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招安?第一百三十三章 晁蓋上山第四百一十三章 日本攻略(十)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宗翰兵不血刃下河東 宋徽宗倉皇南幸禪皇位第四百一十一章 日本攻略(八)第六章 和岳飛的第一次見面還是挺緊張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和盤托出第四百六十三章 休養生息(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讖語第五十一章 括田所(上)第四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青州(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第四百一十七章 宋江拜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騙上梁山第五十三章 春去秋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之誅第一百七十七章 蹭蔡京飯第一百三十三章 晁蓋上山第三百零六章 文曲宴(下)第六十五章 捉賊捉雙第四百二十七章 滅日(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日本攻略(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蹭蔡京飯第三百七十五章 計劃第四百六十二章 杭州之戰(下)第九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三百六十三章 呼延灼降梁山第四百零五章 日本攻略(二)第六十二章 鼓上蚤(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滅日(十)第四百七十三章 金兀朮三口鎮遇挫 岳飛大名府夜襲遇險第四百四十一章 滅日(十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對質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文山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