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尋找資源

聽到許夢之的話鮑燕道:”我們應該替雅丹感到高興纔是。“

”是啊,夢之我覺得燕姐沒有錯,自從上次有男的襲擊單個在社區走的女性後我就不敢一個人在街上走了,都是拉上雅丹姐一起去的,現在自救委員會成立了社區治安隊和女子安保隊後,感覺在社區裡逛安全多了。正在給王皓講故事的上官齊雲說道。

“是啊,自從雅丹姐成立女子安保隊後晚上睡覺都感覺安心多了。一位小姐妹加入了話題。

”啊!雅丹姐回來了。“眼尖的許夢之最先看到向單身女子居住區走來的。

”雅丹我和兒子來看你們了。“鮑燕向盧雅丹揮了揮手,而王皓已經向盧雅丹撲去,“雅丹阿姨,今天再教我武術吧!

盧雅丹接住王皓,摸了摸王皓的頭,“好啊,等阿姨休息一會,在教你武術好嗎?”

“好。”

盧雅丹教王皓武術是盧雅丹一次在和鮑燕的聊天中提出來的,盧雅丹認爲既然他們已經來到了1620年的曼哈頓島,四周有印第安人,王皓必須要有自保的能力。鮑燕聽了表示同意,於是乎盧雅丹每天一有空都會教王皓武術,當然王皓現在練的都是基本功。

“燕,你和小皓什麼時候來的?”

“剛剛來沒多久,姐妹們都很感激你呢,自從你和你父親組織起治安隊和女子安保隊後社區裡的治安水平好多了。”

“這是我應該做的,畢竟我是人民警察啊!”

如果穿越者計算的時間依然準確的話,日曆已經翻到了1620年10月20日。天氣變得的寒冷,讓曼哈頓社區已經開始下發較厚的衣物。

在過去的幾天裡,王文龍的主要工作還是協調組織人手進行曼哈頓社區的內外事務建設,李同和和李仁軍的工作則是負責統計和整理在穿越地點被挖出來的物資。

今天一大早,自救委員會下發了對曼哈頓周邊的地質礦產進行勘探工作。不僅僅因爲現在廢墟點能夠收集到的可用的建築原料幾乎枯竭,更重要的是北美的冬天很快就要來臨。

從16世紀末期開始到17世紀結束的全球性小冰河時期,導致北美地區的平均氣溫比以前更低了些,而且曼哈頓一帶本身也處於北半球冬季雪線以內,而靠着穿越衆在附近森林裡砍伐的潮溼的樹木用作冬天取暖的材料的話完全不合適。

正因爲這個情況,自救委員會經過討論後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自救委員會工業部,擔任部長的是姜兆龍,在穿越前是某國營鋼鐵企業中層管理,副部長則是在穿越前擔任某高新金屬加工企業總工程師林有德。他們在上任後就像提出了了水泥與磚瓦生產的計劃。而這項計劃需要確定可穩定方便進行原料採集加工的地點。因此自救委員會讓王文龍去尋找人組織成地質礦產勘察隊,對曼哈頓四周進行礦產勘探。

爲了完成這項任務王文龍拿着人事記錄表,拜訪了每一個人他認爲靠譜的對象,最後確定三個人選。那位因爲手繪曼哈頓周邊地區地圖的重點高中地理老師應俊達被成爲了第一個加入地質礦產勘察隊的人。

第二位被王文龍拉入團隊的是經在就讀天朝地質大學資源勘查工程的小夥子,資源勘查專業讀完研究生後參加了去塞班島的旅行團,把這個當做自己的畢業旅行,沒想到遇到了大災難來到了這個時空。

第三位被王文龍拉入團隊的是曾經在晉省某市的煤炭礦務局做過助理工程師,今年32歲,不知道是不是工作的原因他有點禿頭,他也是在大災難那天旅遊團的一員。

經過四個人的討論王文龍把勘查的範圍鎖定了在三處地方,第一處勘察地點是哈得孫河西岸也就是穿越前的澤西市,第二處勘探地點是在曼哈頓東河岸對面,也就是穿越前紐約長島上的布魯克林地區。而第三處勘探地點則是這勘探隊要去的最遠的地方——位於曼哈頓島西南方向的10公里遠的史坦頓島。

爲什麼會選擇這三處島呢?因爲歷史上的曼哈頓的城區建設,就沒有離開這三個地方的支持。相信就算時空穿越,穿越衆的曼哈頓社區依然要從這三個地方獲取未來發展的各種原料。

由於西地區由於沿岸臺地、水澤與森林地形太過複雜,而且因爲地處大陸,可能會碰到印第安人,危險程度高,因此暫時被王文龍等人排除在這次的勘探行程中,打算下次再進行勘探。

而長島布魯克林地區西北部沿岸距離曼哈頓社區僅僅隔了一條不足1公里寬的東河,因此王文龍一行人當天中午就乘着船渡過了東河登上了布魯克林北部那片被森林環抱的河灣地區。

資源勘探隊第一天探索很快就有了回報,王文龍一行人發現了森林邊緣一大段的河岸沉積地帶富含豐沛的黏土,在附近一片砂岩地帶又發現有唾手可得的石灰岩礦存在,更讓勘測隊感到驚喜的是他們在這裡發現了儲量可觀而且極易開採的泥灰岩。這種幾乎只用簡單燒製一下就能使用的天然水泥礦物讓原重點高中的應俊達興奮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文龍啊,太好了沒想到在第一個勘探點就發了了好東西,這樣我們就能燒製水泥了。“

”是啊,俊達啊,這個地方確實好,你看這裡離曼哈頓又近,我覺得以後可以吧這裡發展成爲工業區。對對馬上把這個想法記下來省的忘了。說完王文龍從包裡找出日記本和筆開始記錄下來,過了一會好像又想起來什麼指着不遠處的凹型河灣,“俊達啊,你說這地方在後世是不是美利堅的布魯克林造船廠。”

“我看看啊。”應俊達翻開了隨身攜帶的地圖冊,”對這裡就是後世美利堅的布魯克林造船廠,這座造船廠可是造過像“紐約”號戰列艦、“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的優秀戰列艦。在珍珠港事件後造過“衣阿華”級戰列艦,“埃塞克斯”級航母,在建造“埃塞克斯”級航母時,更是創造了12個月造出一艘大型航母的神話。

“是啊,可惜的是20世紀60年代,美利堅財政緊張開始出現,並越發嚴重。最後在1966年,美國海軍關閉了布魯克林造船廠,並在1967年,以象徵性的一美元,出售給紐約市政府。到1971年,紐約市艦布魯克林造船廠逐步改建爲工業園,但保留部分船塢設施級歷史建築改建成博物館。”確定了這裡是日後的布魯克林造船廠於是乎王文龍的日記本上又多了一條記錄。

八十章與佩克特人的戰爭(3)一百八十章李仁軍來到大明(5)一百七十五章去向資本家的路(2)一百二十五章訓練(2)一百五十四章廣播一百零六章 憲法號下水一百五十章德拉瓦號一百八十二章李仁軍來到大明(7)七十六章西點鎮的事四十章 工業計劃第二章day1一百零三章戰爭後的西點鎮三十章 發現印第安人(2)一百八十章李仁軍來到大明(5)一百八十一章李仁軍來到大明(6)一百零四章戰爭後的西點鎮(2)一百四十三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5)九十九章里斯本的宴會(3)一百六十五章回程後的事(2)一百六十四回程後的事六十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第七章day3(2)第八章day5一百三十三章憲法號下水六十五章和亞速爾總督加西亞的交談七十五章建設西點鎮一百零三章戰爭後的西點鎮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3)二十二章一百五十九回到曼哈頓八十六章一百六十三章聊天一百二十七章曼哈頓社區立法準備六十一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2)一百四十八章回程前的會議三十一章 和印第安人談判一百二十二章物資到達一百五十三章矛盾(3)七十五章建設西點鎮一百零五章蒸汽機七十一章布魯克林工業區六十一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2)一百零六章 憲法號下水九十七章里斯本的宴會七十九章 與佩克特人戰爭(2)八十五章與佩科特人的戰爭(5)七十八章與佩科特人的戰爭一百五十章德拉瓦號四十九章 除夕節一百一十六章盧老和鍾老的談論無題二十六章尋找資源一百九十二章時尚生活藝術公司(歐洲)服裝廠(2)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2)一百五十七章衆人的想法(2)一百五十三章矛盾(3)九十九章里斯本的宴會(3)一百九十三章 談判五十二章 出發,去歐洲第七章day3(2)第十三章 發現落難的歐洲水手(2)三十九章建設布魯克林工業區一百六十三章聊天八十一章項薇和她的印第安學生們九十一章招聘攪屎棍和來到里斯本第十七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3)九十四章里斯本諸事(3)第十八章 特立尼達的回憶(4)一百三十六章農業收穫一百二十九章阿德萊德醫院記和金屬晾衣杆一百一十五章挑選移民和談話一百八十六章第二批移民到來第九章day5(2)一百九十六章移民管理一百五十三章矛盾(3)第十四章 發現落難的歐洲水手(3)無題二十三章 我們的曼哈頓社區(1)一百九十章“阿德萊德的隔離生活一百三十九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一百六十八章選舉的前兆一百八十一章李仁軍來到大明(6)無題七十八章與佩科特人的戰爭第七章day3(2)八十一章項薇和她的印第安學生們一百三十七章蒸汽內河運輸船四十九章 除夕節一百三十九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一百零九章 印第安村落的變化一百七十五章去向資本家的路(2)七十二章自投羅網的荷蘭人一百三十四章憲法號下水(2)九十三章里斯本諸事(2)一百七十一章選舉後的諸事(2)一百六十五章回程後的事(2)六十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第四章day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