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四章廣播

“小伊、小何啊,如果我們在決策前真正地、好好地想清楚,有什麼問題、有什麼困難提前擺出來,大家共同想辦法安排協調,就不會犯這些事後讓人指點的毛病。”盧老繼續一個人侃侃而談,伊宏才和何海洋都仔細聽着。

“現在我們的委員裡面,許多人還沒有真正站在全社區的高度想問題,僅僅只能眼光看到自己那個部門辦的事,更多的時候,只是隨大流舉手表決。以前啊,十幾億人口的大盤子,家大業大影響不大,現在就近1000號自己人,加上歐洲移民和部分印第安人,滿打滿算也就三千多號人,一點沒處理好的就很容易翻出水花讓別人看得一清二楚。”

盧老說着,用筷子在桌面菜盤湯碗之間比劃了個圈,“軍事項目的上馬,難道當初沒表決嗎?嗯,有表決,呼啦一下你們8個人全贊同,我再一舉手,但誰能有膽子說反對意見?就算委員會擴增到24個人,但大家都習慣了……”

盧老盧興平放下筷子,站了起來,走到窗邊,表情沉重。

何海洋默默低下頭,盯着桌面的飯菜酒水,沒有說一句話。

“如果你們8個人還真能懂得社區的全方位管理,懂得各方面發展的協調步子,那我們再多幾個軍事主官進委員會又有何不可?但事實呢,小苗只是個打仗能手,但他能算出製造一把步槍需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時間嗎?小王當艦長不錯,但搞生產管理就未必比得上小狄……我呢,抓賊搞治安還行,讓我安排近千號人的吃喝拉撒就沒有頭緒了。”

盧老說着,還自嘲地擺擺手。

“盧老啊,您可別這麼說,這大局面必須要老同志看着,年輕人有想法,但終歸需要人把把關,您是我們的好領導,我和老何以後工作上會緊密配合您的。”伊宏才一看老人有點心灰意冷,趕緊站了起來說道。

“盧老,我現在算是明白您的意思了。”何海洋也站了起來,表情平靜了許多,“以後委員會裡的事務,我和他們會尊重其他委員的意見,不搞一言堂或以勢壓人。”

“呵呵,以後再慢慢聊,坐下,繼續喝,好久沒這麼清閒和你們喝上幾杯了。”盧老不置可否,趕緊招呼兩個後輩。

一場以家宴爲藉口的喝酒談心一直持續到了晚上十點纔在盧雅丹的阻止下結束,到最後,盧老已經喝得臉色通紅。

“爸爸!你的身體不能喝那麼多酒!都快喝迷糊了!”盧雅丹一邊收拾着餐桌,一邊對自己父親不滿地嘀咕着。

“哎,小何這傢伙還是不明白啊……或者是裝着糊塗假明白……”

盧老長嘆一口氣,靠在獸皮沙發上微微閉上了眼。一邊的女兒則側頭呆看着自己的父親。

“爸爸,爲什麼這麼說?”

“到時候你就明白了。雅丹,給我燒碗醒酒湯吧!”

“好的爸爸。”盧雅丹點點頭,轉身去廚房了。

……

曾經在某場技術產業研討會上一舉中標成立的電信部,終於在七月份最後一天拿出了他們的第一款“產品”。

連挖帶掘坑蒙拐騙各種招數用盡,加上從報廢船舶上拆下保存在社區保密倉庫裡的散貨,電信部大範圍的收羅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大災難後帶到17世紀的各類電子電器大都處於損壞狀態,尤其是幾艘報廢海船上那些個新舊不一的各類電臺,但電信部的屌絲青年們依然盡一切可能挖掘着其中可用的部分。

一個多月的甄別篩選維修改造後,第一套單邊帶短波電臺隆重出爐。在專業人士的眼裡,似乎眼前這個醜陋的東西完全和想象中的短波電臺相去甚遠,而且使用的電力也是一個衣櫃大小的實驗級鉛酸電池組。但當大災難時唯一沒有損壞電臺設備的0512號巡邏艦上發來清晰的電波語音信號時,圍觀的老少都發出了歡呼。

理論上,17世紀純淨的電磁環境中,單邊帶短波電臺可用於收發數百乃至上萬公里的信號,但就當前的設備狀態,要實現這個理論值還需要不少時間。

這不同於社區廣場那座用船用播音設備改裝的廣播器,這將首次實現曼哈頓社區以外遠距離的信息溝通。雖然由於功率等諸多問題,以及零部件的受限,導致這樣的電臺設備無法實現量產,但至少布魯克林工業區、西點鎮這三個地方終於可實現非人力信息傳遞了。

至於利用報廢海船上的電話與線圈搭建社區內部有線電話網,則因爲技術細節和工程量問題被暫時擱置。

一直憂心西點鎮日常防務的何宇當即火急火燎地在幾個電信部技術人員的陪伴下,運送了一整套電臺設備到了西點鎮。

如今,在西點鎮的小廣場上,樹立着一杆長長木架,木架上掛着一個從某艘破船上弄來的播音喇叭。

在軍事崗樓頂部修建的電臺站中,幾個技術員忙碌幾番調試後,終於獲得了正確的頻道。幾十號圍觀的西點鎮居民的好奇注視下,喇叭裡發出了一陣輕柔的音樂,那是社區電臺播放的一首舞曲。

歐裔居民漸漸從好奇變成了震驚,甚至幾個虔誠婦女還在胸前畫着十字。牧師布萊斯特則微張着嘴,緊緊拽着胸前的木刻十字架,喃喃自語。

“上帝啊,這不會就是上次何少尉曾說的電臺吧,這真是神蹟啊!”威廉鎮長一邊劃十字一邊說道。

“這裡是社區廣播電臺第一次試播音……”

遠在曼哈頓社區的某座建築裡,新成立的曼哈頓社區廣播電臺播音室中,曾經某南方城市某電臺主持人,35歲的女播音元素那特有的穩重又不失女性柔情的聲音開始如流水般傳遞到布魯克林工業區和西點鎮。

兩個地方的無數技工或居民都昂着頭,傾聽着喇叭裡娓娓道來的關於教大家夏季防雷措施的知識,個個都充滿了激動的神情。

“爸爸,你說這聲音是怎麼來的?不會是上帝的聲音吧!”

未來歷史上的荷蘭海軍上將,如今一身水兵服的14歲的魯伊特爾,緊緊拉着父親蒙提的衣角問着。

“我……我也不知道,應該是……上帝的聲音吧?”

已經獲得綠卡並晉升爲海軍軍士長的蒙提,站在企業號的甲板上,呆呆地望着碼頭附近那木架上高高掛起的喇叭,嘴裡不斷重複着亂七八糟的祈禱。

PS:求各位大大給些推薦票,多給一些推薦票吧,收藏。本書書友羣貳柒叄叄肆貳陸捌捌歡迎各位的加入

一百一十二章狄祖恭的醉話一百二十七章曼哈頓社區立法準備二十六章尋找資源九十三章里斯本諸事(2)六十六章交談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3)九十章招聘攪屎棍二十六章尋找資源二十八章 尋找資源(3)第十章一百八十七章第二批歐洲移民到來(2)一百九十章“阿德萊德的隔離生活八十七章和佩克特人的戰爭結束一百六十四回程後的事一百六十二章達瑪和童仁海的交談一百零七章論證會和印第安村落一百零七章論證會和印第安村落二十六章尋找資源六十七章宴會前的準備三十五章 五月花號來了(3)八十章與佩克特人的戰爭(3)二十一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5)七十章晚宴結束後的談論(2)六十五章和亞速爾總督加西亞的交談一百四十二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4)一百二十八阿德萊德醫院記四十八章 達瑪和法提瑪(2)一百六十章工作報告一百六十八章選舉的前兆第九章day5(2)六十二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3)第一章序幕一百一十七章聖薩爾瓦多港九十六章里斯本諸事(5)一百四十八章回程前的會議一百零五章蒸汽機一百五十五章斯科特、珍妮與電臺九十章招聘攪屎棍一百三十七章蒸汽內河運輸船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3)七十六章西點鎮的事一百四十八章回程前的會議一百二十八阿德萊德醫院記一百八十六章第二批移民到來五十四章 內灣要塞和炮手訓練八十一章項薇和她的印第安學生們一百二十七章曼哈頓社區立法準備一百四十七章美租借成立一百三十一章醫藥研究小組六十四章衝突的解決和與葡萄牙的第一次接觸五十五章 印第安貿易站八十八章馬長樂回到了曼哈頓一百三十四章憲法號下水(2)一百五十五章斯科特、珍妮與電臺一百八十七章第二批歐洲移民到來(2)七十四章德魯伊特和準備開拓西點鎮七十三章審訊九十三章里斯本諸事(2)九十八章里斯本的宴會(2)一百零七章論證會和印第安村落七十三章審訊一百一十八章聖薩爾瓦多港(2)六十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一百二十八阿德萊德醫院記第十六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2)一百四十三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5)一百九十五章飛剪商船三十章 發現印第安人(2)一百六十章工作報告一百六十章工作報告四十六章 印第安少女達瑪一百零八章印第安村落三十三章五月花號來了二十三章 我們的曼哈頓社區(1)七十三章審訊四十章 工業計劃一百八十七章第二批歐洲移民到來(2)六十六章交談一百三十六章農業收穫五十九章海盜(2)一百七十六章李仁軍來到大明一百九十四章談判(2)一百六十七章回程的事(4)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2)九十八章里斯本的宴會(2)五十七章會議一百章決鬥一百五十四章廣播二十二章第十一章五十五章 印第安貿易站五十九章海盜(2)一百一十五章挑選移民和談話一百四十四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6)二十二章第十五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五十九章海盜(2)一百一十八章聖薩爾瓦多港(2)六十二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3)第十四章 發現落難的歐洲水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