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章父女的交談

就在王澤洋和遊啓在試炮的時候,曼哈頓社區委員會會議室裡婦女倆在進行談話。

空蕩的社區委員會會議室裡,劉老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眼睛落在桌面一封已經看過無數遍的信箋上。

那是遠在歐洲的王文龍、李仁軍、李同和三人留給他的,據說何海洋手裡也有一封,但內容是否和自己的相同就不得而知。

“爸爸,我有一絲不解。”盧雅丹道。

“哦?”盧興平聽到女兒的話放下了信封,“閨女,你說說有什麼不理解的

“爸爸,是這樣子的,我不知道爲什麼何大哥和王大哥那麼急迫想要成立海軍,甚至據說陸上警備隊也即將改編爲陸軍,我們不是連建國的法案都還沒有弄好怎麼就先成立陸軍部和海軍部了?”盧雅丹捧着茶杯走到老父親身前,握住了父親略顯冰涼的手。

“閨女啊,你覺得小何和小王他們如何?哦,我是說辦事的人品和能力。”盧老看了眼身穿曼哈頓社區女子安保隊制服的女兒,語氣很認真。

“何大哥和王艦長都是典型的軍人,很有領導能力,而且做事非常認真!”盧雅丹想了下,還是儘量選擇了誇獎,不過在說到何海洋的時候,明顯臉色微微發紅。

“嗯,不錯,如果沒有他們,這個社區很難說在大災難頭幾天就崩潰了。”劉老微微點頭,對女兒這段時間的變化也暗暗高興,“假如我們只是維持保護這麼一個社區,或許有他們就足夠了。但我們今後是一個國家,要保護的,不僅僅是國防上的安全,還有人心與秩序,要做這些事的人,也不僅僅是軍人……”

“啊……什麼?難道社區裡的傳聞都是真的?”盧雅丹突然嘀咕了一句,然後趕緊捂住了嘴。

“閨女,你剛剛在說什麼?什麼傳聞?”盧老突然感覺有點不對勁。

“爸……是……是這樣的,我聽有些和海軍裡的人要好的姐妹說,社區委員會的立法小組,打算在未來國家法律上禁止軍人從政……是不是何大哥和王艦長有點接受不了。”

“什麼?還有這樣的事?這些話別在外面亂說!”盧老突然拍了下桌子,結果嚇得女兒臉色發白。

盧興平點燃了一根菸,吸了一口後看着窗外道:”看來文龍他們說的對啊!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外面有多少敵人,而是我們內部有太多的猜忌與不安全感,人們都害怕回到過去某種狀態。更害怕整個國家變成一座巨大的軍工廠,因爲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現在一切工業規劃和生產都在爲軍事重點服務。“

盧老低沉的聲音在空曠的會議室裡迴盪着,顯得很焦慮。

“閨女你說明明我們有了新的家,新的土地,甚至有了大炮,步槍,軍艦……但爲什麼居民們還是沒有安全感?”

這個問題難住了盧雅丹,她也多多少少接觸了不少社區裡的風言風語,尤其是現在關於立法建國的消息已經在內部傳遍的情況下。

“不好回答吧閨女?那我告訴你答案。”盧老把桌面的信箋收到了兜裡,又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面畫了個大圈,“我們曾經的生活的地方,是建立在內外都有敵人的環境下的,軍人是維護我們安全的唯一保障,可以對內又可以對外,也就是槍桿子出政權的理論。但是現在不同了,雖然看似面臨的危險也很大,但這些危險並不是因顯在的內外政治敵視導致的。我們的內部,沒有了曾經的內部的敵人。如果非說有,那也是對曾經的社會生活記憶而言,在現在這個全新的環境,內部已經沒有了曾經內部的敵人,因爲我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一個民衆意志統一的國家,軍人是不會也不應該參與政治的,除了****!”

“爸爸,這些是文龍他們的的話,還是您自己認爲的?”劉蘭曦若有所思。

“小王他們三個的話,雖然拐彎抹角的,但他們的意思,我明白。他們是擔心未來的政權走向軍國化。要打破這個,就只能軍政分離。”

”就像二戰時期的軸心國一樣嗎?“盧雅丹問道。

”就怕變成那個樣子啊!“盧興平把菸蒂放入菸灰缸裡道。

正說着,突然會議室的門開了,只見軍事安全委員何海洋正站在門口。

“盧老,原來你在這裡,我剛剛到處找你,打算和你聊聊增加人手的事。您有空嗎?”說着,還對着盧雅達瑪微微一笑。

”小何啊,我當然有空,增加人手的事你說說你的想法吧!“

看了看門裡門外,盧雅丹識趣地站了起來,拿起父親手邊已經發涼的茶杯,打算出去重新換一杯熱的。

……

儘管17世紀的全球性小冰河氣候導致北美地區最近兩個月的降雨量都極其吝嗇,但依靠着布魯克林地區豐沛的溪流河渠與地下水資源,第一年的農業生產還是順利走到了收穫期。

曼哈頓社區直屬的農場區,總數超過兩千畝的麥田如今已經是一片金黃的海洋。兩百多名印第安僱工全力以赴地進行着收割工作。

工業部某技術宅研發出的的人力收割機僅僅重十幾公斤現在已經推出,據說曾經申請了無數次專利投資項目都沒人理睬,如今卻成爲了曼哈頓社區最給力的人力農業工具之一。

一片片小麥被印第安僱工們收割堆放在一起,然後由進口自歐洲的貝爾修倫挽馬牽拉板車一一運到指定的穀物處理場,這種高大的四腳怪獸一度還引起了德拉瓦人不小的恐慌。

爲了加快收割運輸速度,社區委員會與農業部的部分管理者也加入了夏收行列。這樣一幕豐收的場景,同樣發生在哈得孫河下游兩岸的多個德拉瓦族印第安村落中,但還在試驗階段的收割機卻無法大量用在印第安人的農場裡。

已經收割的農場土地將在不久後進行一次整理,然後將大面積種植一波苜蓿、豆類或番薯、土豆之類副農作物,這樣在冬季到來前,還可以獲得一次不小的收成。這次收穫的秸稈等也將進行土肥回田或做爲其他工農業原料進行處理,此後的農場還會進行一輪新的規劃和擴建,爲1622年的春耕做好前期準備。

PS:求各位大大給些推薦票,多給一些推薦票吧,收藏。本書書友羣貳柒叄叄肆貳陸捌捌

一百五十五章斯科特、珍妮與電臺一百六十一章歐洲之行彙報會二十七章 尋找資源(2)第十六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2)九十八章里斯本的宴會(2)五十六章貿易站裡的騷亂和處理一百一十七章聖薩爾瓦多港第十七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3)三十一章 和印第安人談判第八章day5一百五十三章矛盾(3)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3)一百零二章斯本的宴會(4)一百八十三章李仁軍來到大明(8)第六章day3第七章day3(2)一百零一章決鬥(2)一百四十七章美租借成立二十八章 尋找資源(3)九十八章里斯本的宴會(2)七十八章與佩科特人的戰爭一百零九章 印第安村落的變化一百五十六章衆人的想法一百二十八阿德萊德醫院記一百三十二章醫藥研究小組(2)一百零二章斯本的宴會(4)一百二十二章物資到達八十章與佩克特人的戰爭(3)三十一章 和印第安人談判九十二章里斯本諸事一百六十四回程後的事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2)九十五章章里斯本諸事(4)二十九章尋找印第安人一百五十二章矛盾(2)一百零七章論證會和印第安村落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3)三十七章 無題一百九十章“阿德萊德的隔離生活一百三十一章醫藥研究小組三十三章五月花號來了一百八十九章財政預算案(2)四十八章 達瑪和法提瑪(2)一百三十六章農業收穫六十五章和亞速爾總督加西亞的交談三十九章建設布魯克林工業區八十七章和佩克特人的戰爭結束一百五十七章衆人的想法(2)一百八十三章李仁軍來到大明(8)一百八十五章克里斯一家的聖誕節(2)第三章day2(1)三十三章五月花號來了二十九章尋找印第安人一百章決鬥一百七十六章李仁軍來到大明一百一十九章聖薩爾瓦多港(3)第二章day1八十六章二十章 詢問特里尼達(2)一百六十一章歐洲之行彙報會一百一十九章聖薩爾瓦多港(3)一百四十七章美租借成立一百七十六章李仁軍來到大明一百三十九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九十八章里斯本的宴會(2)無題一百零六章 憲法號下水七十九章 與佩克特人戰爭(2)一百六十六章回程後的事(3)一百一十四章鹿特丹(2)一百九十七移民管理(2)一百零九章 印第安村落的變化一百三十六章農業收穫一百四十三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5)無題一百二十六章委員會會議一百八十八章財政預算案四十三章 社區的問題四十八章 達瑪和法提瑪(2)一百三十七章蒸汽內河運輸船第十五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一百五十六章衆人的想法一百一十四章鹿特丹(2)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2)五十二章 出發,去歐洲三十二章 我們的曼哈頓社區(4)一百零八章印第安村落一百二十九章阿德萊德醫院記和金屬晾衣杆五十四章 內灣要塞和炮手訓練八十四章 與佩克特人的戰爭(4)五十九章海盜(2)一百三十三章憲法號下水一百三十三章憲法號下水八十一章項薇和她的印第安學生們一百零五章蒸汽機六十六章交談六十二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3)第十章第五章day2(3)一百三十一章醫藥研究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