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攜美而歸(下)

飛雲坊。

“袖雲樓”中還是一片歡歌笑語,雖然聽說風三娘要將此樓兌出,不過以此樓的規模,恐怕幾月還找不到合適的買家,何況風三娘在這一帶已經是大有名氣,許多名人都和她甚爲熟悉,還要時常照顧生意,譬如像劉淵這樣的當朝大員。

華燈初上之後,樓上還是一片春色。

劉淵輕吻懷中美女的香脣,看到她有些意亂情迷時才放她一馬,他腦中浮現出柳朝雲、田柔兩女的面容,現在真想好好和她們抱在一起,享受那種醉人的溫柔滋味,可惜這只是幻想而已,山高路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再回京城。

坐在他對面的是華恆,兩人自從“一得客棧”相識以後便時常同時流連此地。華恆家產頗爲殷實,所以和劉淵一樣也是揮金如土的人,而且華恆這個人最重義氣,豪氣非常,有俠客之風,劉淵對他倒是大有好感。

華恆以榜眼之名升爲中書舍人,在蜀國的前途也可謂不可限量,只不過這個人是個典型的強硬派,最是主張與大漢決裂,自立爲國,雖然並沒有公然站到順王一邊,但是很有這個趨勢,對他劉淵倒不得不防。

但是對於劉淵,華恆確實敬佩非常,時常要找他請教。

前日將顧憲拉下馬之後,劉淵就再也沒有去找過顧憲,這個大漢書生初嚐個中滋味,攜美而歸,想必定要在兩女中大大享受一番,若去打擾倒顯得不厚道了,劉淵卻只好在家中讀書,整理一些編撰《四庫全書》需要的目錄,想到顧憲當日在鏡湖捨身塔上的喃喃囈語,痛不欲生,今日的意氣風發,逍遙風流,希望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吧。

這次還是華恆強請他過來,便又來到了這裡。

華恆放開懷中的美女,揮了揮手道:“你們先下去吧,我和秦公子有事要談!”

劉淵一愣,看來今天晚上還要談些政事,只好任懷中美女走去,華恆難得如此嚴肅,不知道有什麼要事非要在這裡談,笑道:“華兄莫非想在蜀國建立一個宣臺閣,據在下所知,那裡麪人的行事大部分都是在酒館、妓院進行。”

華恆自然知道他是在開玩笑,道:“我蜀國雖然並沒有宣臺閣、軍機閣這樣的組織,不過卻也並不弱於他們。”

劉淵雖然心裡明白華恆只是自大而已,他並沒有見識過軍機閣的厲害,所以纔會如此充滿信心,蜀國雖然也有控鶴軍在王城佈防,但若是軍機閣的刺客想要在成都殺個把人還是輕而易舉的,不過他並不想點破,只笑了笑。

華恆肅容道:“秦兄不知有沒有看過這樣的一篇《悲秋賦》,現在此賦在衆多學士中流傳甚廣。”

劉淵這幾日都在編撰《四庫全書》,要不然就是與顧憲遊玩,倒沒有空閒尋找當時的文字,而且在蜀地他的耳目也不如華恆靈通,疑道:“《悲秋賦》?這是何人所作!”

華恆搖頭道:“華恆也不知,只知道此文署名是落葉老人,雖然也許這落葉老人就在成都城裡,但是想要追查這篇賦到底從什麼地方傳出來的,卻是很難查到!”

劉淵笑道:“既然查不出來,那便不要查了,大概此文的作者並不想讓人知道罷了。”他不知道華恆緊張什麼,只不過這些蜀中名士大部分都有這個毛病,最愛小題大做,只是一篇賦而已,莫非又是侮辱到了蜀國?恐怕就是如此,以前有位中原文人在詩中提到蜀國風俗,稍微有些揶揄之意,都能夠遭到蜀中名士羣體的反對,甚至連名上書,鬧得沸沸揚揚,這個地域的文人確實有些怪異。

華恆苦笑道:“秦兄不知,此賦倒有些奇怪,只出現了幾日,便在蜀中引起軒然大波。”

劉淵放下已經拿起的酒杯,聽華恆這樣說,這篇賦倒還真是關於蜀國的,有些好奇,道:“原來竟然有這等事,華兄今日想必是拿來了此賦吧!”

華恆道:“什麼事都瞞不過秦兄,在下最佩服的就是秦兄的才學,蜀中衆多名士看過此賦,但是都無法知道究竟是何人所作,在下便想到了秦兄,有這樣奇怪的事當然要請教秦兄一下了!而且此賦也與蜀中大事有關,秦兄當然應該知道。”

說着從懷裡取出一份紙簡,遞給劉淵。

劉淵接了過來,但見上面用隸書寫着“悲秋賦”三個字,書體倒是顯得非常秀氣,不過自從劉淵在揚州創立了楷書和行書之後,中原人對這兩種書體都是趨之若鶩,包括蜀國和大明的文人也大半放棄了用隸書寫文,現在大部分文字都是用楷書寫成,這篇賦還是採用了隸書,看來作者確實是有心要混淆視聽。

但見首句寫道:“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劉淵慢慢讀了下來,但覺得這篇《悲秋賦》寫的倒是非常出色,尤其是用詞非常精到,看來是出自高手之手,只不過到了後來作者又以秋隱喻,說的竟然是淫亂宮廷之事,其中更有五皇時姐妹同時淫亂宮廷的典故。

這個典故說的是藍帝先是娶了一個姐姐昭華,然後因爲看到妹妹的美色,也把妹妹昭榮娶過來,整日淫亂宮廷,不問朝政,於是便釀成了慘劇,後來藍帝自焚於鹿臺,兩姐妹被斬,國家也敗亡了,而這篇《悲秋賦》其實主要目的便是寫這方面,說一個國家若是遇上這樣的事,那就是到了秋季,將陷落了。

所嘆的乃是國家之秋也。

劉淵放下紙簡,突然間想到了什麼,道:“華兄爲何如此看重這篇賦,以秦淵來看,只是一個諷喻的賦詞罷了!”

華恆眼中露出失望之色,他顯然認爲劉淵能夠幫他找出寫這篇賦的人到底是誰,道:“秦兄你可能不知,這篇賦在城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衆多蜀中名士紛紛有了反映,他們針對的就是安樂公主的事!”

劉淵雖然心裡明白,但是卻寧願裝作糊塗,道:“此話怎講!”

第147章 難以拒絕(下)第61章 風月夜話(上)第225章 非常之人(下)第89章 神箭發威(上)第114章 相見時難(上)第265章 蒼嵐道派第26章 突遭大難(下)第248章 坦然面對(上)第33章 金蟬脫殼(上)第48章 賞梅之戰(下)第171章 李納至蜀(下)第166章 夢想之軍(上)第228章 陣前折將(上)第294章 終報大仇第178章 橫擊雲州(上)第221章 斷臂之痛(下)第75章 新科狀元(上)第208章 蜀國忠臣(上)第42章 太子劉源(下)第90章 神箭發威(下)第34章 金蟬脫殼(下)第66章 疑心重重(下)第272章 秘旨遺承第171章 李納至蜀(下)第43章 怒火中燒(上)第153章 以情動之(下)第180章 奇計無功(上)第77章 竟陵之戰(上)第267章 最後機會第41章 太子劉源(上)第222章 後顧之憂(上)第219章 吐露心聲(下)第333章 誤會重重第190章 以人爲鏡(上)第212章 夜闖敵營(上)第281章 皇后斃命第279章 陣前落馬第124章 疑心重重(上)第118章 庭院之戰(上)第158章 艱難別離(上)第162章 誓死跟隨(上)第49章 悔之莫及(上)第272章 秘旨遺承第216章 蜀王禪位(上)第278章 恩威並重第286章 意外發現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344章 曲徑通幽第240章 表白心意(上)第171章 李納至蜀(下)第327章 火器逞威第294章 終報大仇第300章 揚州內亂第106章 煉丹之術(上)第201章 破蜀之策(下)第212章 夜闖敵營(上)第29章 年輕氣盛(上)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168章 宣臺總管(上)第324章 肆意屠殺第152章 以情動之(上)第30章 年輕氣盛(下)第327章 火器逞威第158章 艱難別離(上)第144章 天生對手(上)第6章 偷來之福(下)第113章 陪嫁女官(下)第17章 大殿應對(上)第118章 庭院之戰(上)第221章 斷臂之痛(下)第335章 顧憲歸隱第252章 晉王劉潛第217章 蜀王禪位(下)第115章 相見時難(下)第213章 夜闖敵營(下)第219章 吐露心聲(下)第339章 以命博弈第277章 雷霆出擊第184章 處心積慮(上)第317章 關心則亂第50章 悔之莫及(下)第277章 雷霆出擊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77章 竟陵之戰(上)第55章 一網打盡(上)第197章 陰毒之計(下)第285章 退隱之心第250章 逼上絕路(上)第263章 有女無華第224章 非常之人(上)第51章 秦王劉浙(上)第188章 尷尬宴席(上)第136章 攜美而歸(上)第318章 關心則亂第304章 舟山海戰第173章 妖道逞兇(下)第8章 以假亂真(下)第305章 密制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