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縣域經濟研討會

<>最快更新風流青雲路最新章節!

寶州市這段時間的招標會開了好幾場,舊城改造工程的許多項目被不同的公司中標,這其中,一些實力強勁的公司是各有斬獲。雅文言情

比如米氏集團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宏圖房地產開發公司、富強房地產開發公司還有大業房地產開發公司,都拿到了令他們比較滿意的地段。

當然,現在拿出來招標的,還只是一小部分,大頭還在後面呢,後面還有地段更好的地段會逐步拿出來招標,所以,他們也不愁吃不飽。

這一次寶州市的舊城改造工程實在是太龐大了,所以不可能一次性就進行招標,只能是分期分批的進行招標,預計要在幾年內才能完成招標工作,而舊城改造工程的完成,那時間就更長了。

可以想見,這幾年裡,寶州市的老城區都將一直是一個巨大的工地,雖然嘈雜了一些,但是這樣的景象也孕育着希望,相信在這幾年的建設過後,呈現在大家眼前的,肯定是一個全新的寶州市。

寶州市的城區面積也在擴張當中,在寶州市的西邊,新設了一個工業園區,名字叫安高工業園,因爲這裡原本是安高鎮,現在將安高鎮的大部分地方都划進了工業園區,安高鎮這個行政區劃也就取消了。

之前在寶州搞股份制改造的那些企業,有不少都搬到了這裡來,比如寶州市軋板廠也就是新的寶州特鋼等重工業企業,在這裡落戶的企業越來越多之後,市裡就設立了這樣一個工業園區,級別爲處級,跟其它縣區平級。

市裡打算把市裡原來那些老企業都逐步搬遷到安高工業園來,這也算是舊城改造的一部分了,那些老企業空出來的土地,也將開發成居民區或者商業區。

除了這些老企業之外,新投資的那些企業,也將落戶安高工業園區,比如同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在寶州市註冊登記了,他們已經在安高工業園區看好了一塊地,準備將這裡作爲公司的地址。

另外,像寶州特鋼和寶州電器廠這樣的大型企業,他們是需要很多配套企業的,所以他們也將會培育出一批配套企業來,這些企業也將會落戶安高工業園區。雅文言情

辛靜作爲分管經濟的副市長,她親自兼任了安高工業園區的工委書記,而安高工業園區的管委會主任,則是原寶州區的一位副區長車宏偉,這位副區長四十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之時,這段時間在經濟工作上的一些表現都還是可圈可點的。

安高工業園區將會成爲寶州市的經濟發動機,爲寶州市的經濟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到時候這一個工業園區的GDP都將會佔整個寶州市的很大比重。

而在寶州市政府的規劃中,除了安高工業園區之外,對縣域經濟也是很重視的,如果能夠把每個縣的經濟都發展上去,那整個寶州市的經濟自然也就發展上去了,這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道理。

不過,在蘇星暉到來之前,寶州市的領導們對縣域經濟並不是太重視,寶州市好幾個縣都是農牧業經濟佔大頭,GDP的增幅十分有限,這也造成了寶州市的整體經濟比較低迷。

現在,在蘇星暉來到寶州之後,縣域經濟越來越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視。

像銀山縣,去年底到今年年初,就接連簽下了好幾個大的投資協議,這幾個項目投資額都比較大,像是牛頭峪的大型滑雪場,還有江城肉聯集團的屠宰基地,以及銀山縣的舊城改造項目等等,都是投資數億的大項目。

這些大項目,還有另外一些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工程,強有力的拉動了銀山縣的經濟,銀山縣的GDP排名從六縣二區中的中下游水平,一躍而爲六縣當中的老大幾乎已成定局。

銀山縣的GDP跳躍式的發展,也會對寶州市的GDP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有一個比較大的增幅,加上安高工業園還有寶州市的舊城改造工程,這些都將是寶州市GDP的重要增長點。

銀山縣的快速發展,讓寶州市政府意識到了縣域經濟的重要性,這還只是一個銀山縣,如果六個縣都跟銀山縣這樣快速發展,那寶州市的經濟也就不用愁了。

寶州市召開了一次縣域經濟研究討論會,市長魏子明和副市長蔡建國、辛靜、蘇星暉都參加了這次研討會,市政府將各縣的主要領導幹部,市直相關部門的領導,還有一些經濟學方面的專家都請來,共同參加了這次研討會,討論在新時代縣域經濟應該如何發展的問題。

通過討論之後,與會人員達成共識,認爲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爲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爲調控主體,以市場爲導向,優化資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

與會人員認爲,縣域經濟不應該具有封閉性,而應該具有開放性,也就是說,寶州市的六個縣不應該閉門造車,而應該更加開放,加強各縣之間的合作,甚至可以突破寶州市的限制,跟鄰市的縣域進行合作。

討論到這裡的時候,蘇星暉也發了言,他舉了自己在昌山縣和崇津縣的例子,講述了他當年是如何主導跨區域的經濟合作的。

在昌山縣的時候,他主導的天嶽山脈經濟合作區對昌山縣以及周邊十餘個縣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天嶽山脈經濟合作區已經是中部重要的一個經濟區,取得的經濟成就令人矚目。

而在崇津縣的時候,他同樣主導了環揚瀾湖經濟合作區,另外,就連長江對岸的湖東省祥佳縣,都跟崇津縣有了很廣泛的經濟合作,兩縣之間的長江大橋,將對兩縣乃至兩省之間的經濟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蘇星暉的發言,對這些縣領導的思想是一個很大的衝擊,給了他們很大的啓發。

過去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縣域合作的想法,完全不存在這種觀念,各縣之間閉門造車,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在過去,各縣之間都是競爭關係,要競爭排名,要競爭市裡有限的資源,縣領導之間也要互相競爭政績,以爭得有限的提拔機會。

蘇星暉的發言真的是讓他們耳目一新,打開了他們的新思路,讓他們開始思考跨區域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蘇星暉的發言對一些市領導也是很大的衝擊,他們同樣思考起來,該如何合理配置資源,讓各縣的經濟具有互補性,能夠相輔相成,而不是惡性競爭,造成資源配置方面的浪費,這樣才能在更高的層面上獲取競爭優勢。

蘇星暉還主張縣域經濟不能像過去一樣小而全,而是要因地制宜,制定適合本縣的發展規劃,這樣才能科學合理高效的發展。

在過去,我國的縣域經濟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造成縣域經濟是小而全的經濟模式,幾乎每個縣的經濟都是那種自給自足的經濟,從農牧業到工業,到商業,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特別是五小工業,每個縣都是非常齊全,每個縣都有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除了這代表性的五小工業之外,每個縣基本都有玻璃廠、紙箱廠、印刷廠等等各各種各樣的工業企業。

不得不說,這樣小而全的經濟模式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還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不過隨着時代的進步,這種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時代了。

因爲每個縣的自然條件不同,並不是每個縣都適合這些行業的,這些企業不少都是重複建設,對資源產生了不小的浪費,可以說是事倍功半。

所以,現在應該是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各縣之間資源互補,各縣各自發展適合本縣的經濟行業,這樣纔是合理科學的發展道路。

蘇星暉最後說,縣域經濟是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爲主體,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是縣域經濟的發展主題和方向,寶州市的目標,是在二零一零年代讓全市的城鎮化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蘇星暉的發言在研討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參會人員都說很受啓發,就連那些專家都說受益非淺。

說實話,蘇星暉在發展縣域經濟方面也稱得上是一個專家了,他在計委政研室的時候,就發表過好幾篇這方面的論文,所以,他的發言能夠引起這麼大的反響,是一點兒都不奇怪的。

這一次的研討會,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參會人員各抒己見,對各縣該如何發展經濟都提出了不少很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那些縣領導們也準備把市領導和與會專家請到自己縣裡去進行考察,看看他們縣裡該如何發展經濟。

如果寶州市的六個縣都能像銀山縣那樣跨越式的發展,那整個寶州市的經濟發展速度,也將會像坐上火箭一樣,高速發展。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我借他個膽第六百六十五章 陷入泥潭第七百一十一章 他腦子受傷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駱傳勇的麻煩第七百零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雄心勃勃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拳術突破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米修遠又賺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刺探軍情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我會安分的第一百九十章 你真的很有種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翟英傑要當爸爸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碰瓷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觸目驚心的照片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潤筆?第四百七十九章 沈重天來了第兩千零七十一章 抗議無效第三百七十三章 四十五年之後的通話第九百二十六章 熱情的陳局長第四百六十二章 反駁文章第三百零九章 幹部交流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工作餐”?第兩千零四十二章 潛力不小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大行動第六十四章 海民中標第一千五百章 有擔當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魯國俊的女人第兩百七十四章 彭家灣亂象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我佩服他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大行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陸正弘來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市裡有意見了第兩千零一十九章 天晴第兩千零五十九章 要對得起這個名字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開幕式前夕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離別寶州第兩千零七十七章 臨行叮囑第兩千零四十六章 羅修明第七百二十四章 想個好章程出來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龍鳳胎第兩百九十四章 彭家灣現狀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父子來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畸形繁榮第兩百章 於若秋的二哥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未來技術研發方向第一千零二章 不後悔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變化的關係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教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憐香惜玉?第三百一十二章 幫你實現理想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要徹查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小心我打斷你的腿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請你照看院子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於俊楚的困惑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慧眼如炬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拜託米修遠第一千零三十章 有趣的發現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認老鄉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操廠領導的心第八百八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你第五百八十六章 路遇採石場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銀山新貌第七百七十章 芳芳,你別害怕!第四百四十四章 摘桃子來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這就是你的不對了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野炊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兩千零六十四章 志同道合第九百零四章 副書記上門道歉第一百八十七章 陸小雅來採訪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蘇叔叔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一覽衆山小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酒喝多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滅火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頒獎儀式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清查工作組的彙報第九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謀個肥差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常委會上的交鋒第八百七十八章 資本的力量第八百零一章 再見柯志方第七百九十五章 區域經濟合作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我就不報名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雨中的古樓街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有些不痛快第九百五十一章 做人不是太失敗第七十九章 曾祥林的往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又一個熱帖第七百八十章 王柳的犧牲第兩千零六十八章 有人抗議?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半個東道主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我們小家子氣了第九十八章 抓小偷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門當戶對?第兩千零八十二章 顧問?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招好使第九百八十七章 退耕還湖?第五章 工作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