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國英他走了

時間很快進入了八月下旬,防汛形勢越加嚴峻,長江上游雨水依然很多,洪峰越來越密集,在八月這一個月裡,已經襲來了四五次洪峰。

總書記一聲動員,長江沿岸駐軍全部上堤抗洪搶險,數十萬解放軍都上堤了,一時間,所有的江堤上都是黑壓壓的軍人,蔚爲壯觀。

洪峰來勢洶洶,不過大家都知道,這其實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只要頂過這幾天,今年最危險的時期就過去了。

黨中央也發出了號召,號召抗洪軍民咬緊牙關,團結一心,爭取最後的勝利。

而八月底,全縣的中小學校也要開學了,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縣長馮嵐找到了蘇星暉,因爲在這一次的暴雨和洪水裡,各鄉鎮中小學的校舍和教室被淹沒倒塌了不少,這一時間也不可能修起新校舍。

馮嵐來找蘇星暉,自然就是因爲這個校舍的事情了。

馮嵐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同志,擔任副縣長兩年多了,一直分管文教衛生工作,表現中規中矩,無功無過,在縣政府存在感不是很強,跟蘇星暉也沒太多的交往,如果不是這一次校舍的問題,她等閒也不會來找蘇星暉。

蘇星暉對文教衛生工作還是比較重視的,他來到崇津縣快一年了,這近一年間,他給文教衛生方面的撥款比以前多得多了,希望能夠改善文教衛生方面的一些條件,提升崇津縣人民的整體素質,讓更多的人都能夠受教育。

江右省在教育上的傳統還是比較好的,在古代也是人才輩出的江南之地,只不過到了現代,他們的經濟落後了,在教育上自然也有一些落後。

江右省沒有幾所叫得出名的大學,倒是中小學教育還可以,但是那也只限於幾所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中小學,其它學校,尤其是鄉鎮中小學,條件還是比較差的。

解放後,崇津縣的鄉鎮中小學,投入一直不夠,欠債比較多,這讓這些鄉鎮中小學的教學條件很是一般,許多校舍都是年久失修,要不然的話,這一次的大洪水也不會讓這麼多校舍倒塌。

蘇星暉到了崇津縣之後,最先着手的工作就是堤防整治工程,這是關係到全縣四十多萬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頭等大事,優先級是排在首位的。

然後就是發展經濟,這也是一件大事,經濟不能發展,那別的都無從談起,這件事情也耗費了蘇星暉大量的精力。

還有防治血吸蟲病、爲退耕還湖的遷移羣衆建造住房等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儘早完成。

另外還有一些別的繁雜事務也牽扯了蘇星暉不少精力,讓他對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有些不夠,他只是增加了教育方面的投入,希望分管教育的副縣長馮嵐能夠加強工作的自主性,把工作做好。

馮嵐倒是一直沒怎麼找他,特別是抗洪搶險工作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那段時間,馮嵐自己也在一個鄉鎮駐點,更加沒機會找他了。

但是現在馬上就要開學了,馮嵐就不得不來找他了。

蘇星暉問道:“倒塌的校舍有多少間,現在有多少學生沒地方上課?”

馮嵐道:“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各鄉鎮倒塌的校舍有八十二間,另外還有五十多間校舍被水浸泡太久,已經成爲了危房,不能繼續使用了,大約有兩千多名學生沒有地方上課了。”

一說起倒塌的校舍,馮嵐便由衷的佩服眼前這位年輕的縣長,如果不是蘇星暉當機立斷,在暴雨初起的時候就下令全縣的中小學停課的話,那現在估計傷亡不會少,那事情可就大條了,她馮嵐當然是最大的責任人。

蘇星暉道:“這些倒塌的校舍都在下面的鄉鎮嗎?”

馮嵐點頭道:“對,縣城的學校校舍情況普遍還是比較好的,下面的鄉鎮條件比較差,危房比較多,所以倒塌的危房都集中在下面鄉鎮。”

蘇星暉道:“今年縣政府不是給文教口增加了撥付資金嗎?”

馮嵐兩手一攤道:“以前歷年欠教師的工資都不少,到現在還沒補發完呢,要是再不發工資,估計好多教師都不願意幹了。”

蘇星暉不禁默然,馮嵐說的確實是實情,這一點他也知道,這隻能怪崇津縣以前的欠債太多了。

現在崇津縣的財政收入確實增長比較快,可是財政支出相應的也增長很快,這都是因爲欠債太多。

比如那些基礎建設,縣內公路、電力設施、城建設施等等,以前的崇津縣都比較差,蘇星暉加大了對這些基礎設施的投入,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支出,而且需要持續支出。

如果不是在招待費上現在節省了一筆,只怕今年的財政狀況又得捉襟見肘了。

教師的工資確實需要發,這一點蘇星暉沒有什麼話說,他沉吟片刻之後說:“這樣吧,馮縣長,開學之後,暫時讓孩子們在帳蓬裡上課,在石泉鄉,不是正在建一所公益小學嗎?預計到明年元月就能竣工,到時候這所小學可以容納幾百人,其它地方還需要多少資金,你做一個預算,到時候我來想辦法。”

這所小學當然也是於銳志和於若秋兄妹投資建設的,他們每到一處都會建設這樣的公益小學。

石泉鄉是崇津縣西邊低山地區的一個鄉,那裡算是崇津縣最窮的鄉之一了,教育條件也很差,所以於家兄妹倆在經過考察之後,在石泉鄉投資數十萬建設了這樣一所公益小學,規模不小,屬於一所完全小學,可以容納數百名學生。

下面鄉鎮的中小學,特別是村小,學生一般都不會很多,一個班有時候只有幾個人,在帳蓬裡上課也沒什麼問題,現在也只能用這樣的權宜之計了。

而且,現在也還不能開始新修校舍,蘇星暉只能拖一拖了,因爲退耕還湖很有可能會實施,而這一次倒塌的校舍,有不少都是圍湖造田的地方,因爲那些地方地勢低窪,所以積水更多,房屋也更容易倒塌。

馮嵐點頭道:“好的,縣長,那我就去準備了。”

蘇星暉點了點頭,馮嵐便出去了。

蘇星暉陷入了沉思,雖然崇津縣的發展已經算是很快了,可是歷史欠債還是太多啊,想要讓崇津縣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還需要超常規的發展。

像這一次的洪水,就暴露出了這個問題,全縣倒塌的房舍相當多,要進行災後重建的話,是需要不少資金的,而且洪水讓不少鄉村公路還有電線杆之類的基礎設施也被毀壞了,也需要重建,這同樣需要大量資金。

總而言之,災後重建,到處都需要錢啊,現在崇津縣的這點財政收入,根本就不夠用。

幸好災後重建的資金,國家也會撥下來一部分,特別是退耕還湖的資金,基本上大部分都會由國家撥下來,這就減輕了災區很大的財政壓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一次的洪水倒是一次大破大立的過程,崇津縣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都是圍湖造田的地方,這些地方本來就是要退耕還湖的,這一次倒塌的房屋也就用不着可惜了,等到再過幾個月,這些受災羣衆就可以搬進新房子去了。

想到這裡,蘇星暉還是比較欣慰的,不過,現在擺在面前的問題還是要解決,那些倒塌的校舍有一部分是退耕還湖的地區的,不用考慮,但是還有一大部分的校舍還是需要重修,這筆資金蘇星暉還得去找。

這筆資金也許不算多,不過不管怎麼算,幾十座倒塌的校舍,加上幾十座已經成爲危房,不能再使用的校舍要重修的話,怎麼也得幾百萬,再加上學校裡的其它基礎設施可能也需要重修,這筆資金就更多了,弄不好需要上千萬了。

以崇津縣現在的財政收入,就算比去年翻一番,達到九千萬,一次性在教育上投入上千萬也稱得上是一筆鉅款了,這筆資金該如何解決,足夠讓蘇星暉頭疼了。

八月三十一日,長江再次出現一次洪峰,而這一次洪峰也是今年長江的最後一次洪峰了,在這之前,國家防總又派出了幾個專家組到各地指導退水期大堤的防守。

爲山九仞,可不能功虧一簣,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不能掉以輕心。

這一次洪峰之後,長江中下游幹流水位開始全線回落,而斷航近四十天的長江航線也全面恢復通航了。

這一天,蘇星暉站在大堤上看着水位明顯下降了不少的長江,他欣慰不已,這還是他第一次擔任一個縣的防汛指揮部的指揮長,指揮一個縣的抗洪搶險,而且遇到了這麼大的洪水,他終於成功的頂住了洪水,保住了崇津縣,這讓他很有成就感。

就在這時,他的手機響了起來,他接起了電話,電話是姜朝陽打來的,蘇星暉笑道:“姜師兄,有什麼事情?”

姜朝陽的聲音有一些哽咽:“星暉,國英,國英他走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 才十五萬?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頭鎮黨委書記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逼捐第六百一十七章 邵董事長第兩百八十四章 不放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起疑第八百六十四章 聶鑫上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宣傳部副部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拔涼拔涼的第三百九十三章 還是算了吧第五百一十七章 發揮不錯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蹊蹺的交通事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優厚的條件第兩百六十一章 救活機械廠?第兩千零三十五章 小題大做?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見於老第五百八十九章 我幫你們找路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新的幹部考覈制度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您爲我操了不少心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我吃不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臉怎麼青了?第五百八十章 我喜歡吃紅薯第六百六十八章 移交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低調處理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小楊第五百七十六章 縣長來訪第兩百四十一章 這個主意挺好的第七百七十一章 處處碰壁第七百七十九章 非禮啊!第九百二十六章 熱情的陳局長第一百九十章 你真的很有種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赴粵東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驗收小組第兩百六十八章 殷祚剛第八百六十七章 巡視江堤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封叔倫要外放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可喜的變化第九百五十四章 該洗就得洗啊第一百二十章 少年行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什麼都不要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有着理想主義的老師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產業升級的機會第六百二十八章 於俊楚來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政策解讀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救援隊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表彰大會第九百七十章 破碎的世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工人堵門第六百七十四章 領結婚證了第三百三十章 建個批發市場第兩千零三十五章 小題大做?第九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七百二十章 拍婚紗照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低調處理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辦公大樓第九百五十四章 該洗就得洗啊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天準備去哪裡?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紅歌會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特殊的晚餐第五百七十七章 何苦來哉?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廣告代言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燕北風暴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內情第七百五十四章 鬼主意挺多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修條新路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行爲不當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成功的演出第九百一十三章 祥佳縣長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你怎麼這麼慫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又到過年第一百七十章 好機會第兩百八十七章 攔路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豐富多彩的活動第六百零三章 鎮裡買了第九百五十三章 網絡水軍第兩百七十四章 彭家灣亂象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碰瓷再現第五十章 一篇文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人您可得提防着點兒第七百二十四章 想個好章程出來第三十章 拜訪張縣長第四十五章 動靜總相諧第七百六十二章 又是舉報信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遊說章峰第兩百六十六章 南門街快拆了第兩千零一十二章 您隨便看第七百九十五章 區域經濟合作第八百六十八章 收網救鳥第五百零五章 合作協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調研組來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吃完飯就籤合同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陳年積案第八百八十五章 於若秋的煩心事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一十四章 給你們增加人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蔬菜快熟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徐會計捱打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再到鳳嶺第九百八十五章 省長來視察